查看原文
其他

该不该和学生做朋友?一线教师教你师生关系的最佳打开方式!(本期问题:哪些创意方式可以让早读课更高质高效?)

广东教育杂志社 广东教育传媒 2021-11-12



mei

zhou

yi

wen


师生关系的把握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太严肃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学业和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如果和学生走得太近,又建立不起威信,学生很可能会不服从管教。那么,该如何把握师生关系中的“尺度”和“分寸”呢?来看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









敬而不畏,亲而有距


@雅安:把握好师生间的距离,需要老师兼具“严父”“慈母”的气质。学生是放飞的风筝,但线轴要在老师手上,该放手时放手,该收线时收线。放手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收线是不能让学生偏离正轨。


@解星晨:最好的距离其实是“敬而不畏,亲而有距”。平时,老师可以多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最好不要与学生像好哥们、好闺蜜一样相处,毕竟老师始终还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注意时间场合,多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通过知识的讲解、习题的处理等方面充分展示教师的魅力。


@李颖:师生之间既不能有垂直的地位差距,也不能在平面上融为一体,而应该是在平面内保持一定距离。比如,我当老师后吸取教训,虽然平时与学生平等相处,有说有笑,深入谈心,尽量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欢迎,但从不接受学生假期聚会娱乐的邀请,不加入学生自己的QQ群,也不鼓励学生以昵称或者“姐”称呼我,为的是让学生仍然意识到作为老师的我与他们的同学、好友之间的区别。


@尘:要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课间课余时可以近,上课时需远;与学生必须亦师亦友,进行教学教育时为师,娱乐或学生需要安抚时为友。原则性问题时作严师,日常学习生活作益友。





无规矩不成方圆


@致:把握师生之间的距离,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学生触及到原则问题和底线问题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严肃对待。但要注意,这些原则和底线一定要先跟学生说明,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理,另一方面又起到提醒作用,谨防类似的事出现。万一出现了,也能以此声明来教育学生,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在这一前提下,可以敞开胸怀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尽情释放天性,享受师生间美好的情感。


@珍子:在与学生相处之初,必要的规则教育是要有的,尤其是课堂上的规则。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幽默一下,学生会觉得课程很有趣,久而久之,会不自觉地喜欢这样的课,进而喜欢上你这位老师。课后,老师可以适时地加入学生玩的游戏,既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放松了自己。如此,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指日可待。


@叶屋小学苏建华: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就得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首要的就是给学生定好规矩。我任教于低年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接手新班时我就会先跟学生说清楚。





小贴士


@林毅名:把握“退”的智慧。课后校外时间略微减少与孩子的联系。有些老师可能在课后与学生联系过于密切,导致老师这一形象在学生心里少了很多“神秘感”,于是学生就容易将老师当作“同龄人”,少一些对老师应有的尊重。


@六月风:遵循先紧后松的原则。接手一个班级,务必要先严格,要求要明确,奖惩力度要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接着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放宽惩罚力度,增加一些具有“趣味”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拉近师生关系。


@黄晟:我觉得,老师应该多一些“认真脸”,少一些“笑脸”。在课堂上,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无可厚非,但是在课堂纪律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收起笑脸,要严肃对待课堂的纪律,老师散发出来的认真气场就会感染学生。


@钟杰:把握合适的师生距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持言语距离。老师在说话时,要时时警醒自己,与学生说话时必须设立边界,话出口时必须想清楚。另外,班主任在与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交往时,话风可以活泼一点,但语意总体还是需要严谨。





接下来,有请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储冬生老师来讲一讲该如何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


第一,因人而异。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状况、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教师对师生之间距离的把握要有不同的尺度。性格内向的、家境贫寒的、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缩小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情感上的。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些学生常常会下意识地“躲着”老师。教师要有意识地走近他们,让他们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呵护与信任。


第二,因事而异。面对不同的事情,教师要合理调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譬如:学生之间发生一些纠纷的时候,需要教师来秉公执法,进行处理和评判。这时,教师就要与双方学生(包括家长)都保持合理的距离,避免当时双方认为教师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因为情感因素而缺失公正。同样是犯错,倘若学生无心而为,且后果并不严重,这时教师要以关心的角度去提醒和帮助;若是学生明知故犯,且造成严重后果,这时候教师就要严肃处理,深刻教育。


第三,因时而异。在工作时间、在学校、在课堂,教师还是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时,教师不能仅仅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更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美学上“距离就是美”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师生关系,恰当的距离会产生美。倘若是在类似秋游、运动会这样的场境中,教师又要有意识地调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与当时的氛围相匹配,不能过分“端着架子”。倘若这时候你还是“一本正经”,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这样的教师就不“可爱”了。





感谢积极参与的朋友们,上期每周一问,三位朋友将获得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一季,他们是@致@尘@苏建华


请以上朋友在微信公众平台对话框输入关键词“每周一问”获取表单,留下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把刊物寄出。


下面进入本周话题。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同时强调,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这样一来,早读课也就相应地被推迟或压缩,但教学进度和任务可没有减少。传统的早读课模式也让一些学生有些“审美疲劳”了。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好早读课应有的作用?除了背诵默写,早读课还能做些什么?有哪些创意的早读课开展形式,高质又高效?


每周一问:哪些创意方式可以让早读课更高质高效?


直接在文末留言即可参与,我们会从每周的回答中精选出三位,送出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期待您的回答!


假如你的回答够精彩、文笔流畅且兼具思辨性,后续编辑将会向你约稿,文章有机会刊登在《广东教育》(综合)上哦!


半年内累计参加回答6期每周一问(文不对题的除外)即可联系小媒君(ID:xiaomeijun2018)兑换精美礼品及每周一问积极分子证书一份。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李曼莉

来源:部分素材来自人民教育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