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政策后,严控学科类校外培训,家长该做什么?怎么做?(附操作指南)

沈磊 广东教育传媒 2022-06-1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工作目标


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两个目的


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个具体措施


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双减”政策的严肃性

在近期的执行力度上可见一斑。

政策出台后家长们喜忧参半,

既有缓解压力之感,

又有莫名的不安。


家长的担忧聚焦于几个问题:

   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

     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

市场需求仍在,

              会不会造成“私教”盛行?                

 “双减”会不会造成孩子“放羊”?

“双减”后,什么样的孩子会脱颖而出?

......

  想弄明白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分析

“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

针对学科教育

要把学科教育

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减轻家庭负担



由此可见,

“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回归各自的角色。


“双减”政策出台前,

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

学校像考场,

家里还是像考场。

受市场宣传的影响,

家长们大都别无选择

又极其负责地

将孩子送进培训班

或在家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


当校外辅导被政策性叫停,

家长们失去了方向。

停下来,

分析一下政策,

找到家长可以尝试的角度。


家长要怎样把时间还给孩子呢?


文件第二项第5条规定:“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第三项第9条规定:“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根据这两条可以推断: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会有所调整,那么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会进一步增加空余时间。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把时间给孩子呢?


一是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二是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三是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四是要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


五是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习惯上来。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阅读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的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兴趣爱好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建立自信,积极健康。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驱力也会更足。


哪些学习习惯很重要?

这里列表供大家参考


没了校外辅导,怎么办?


文件第四项第14条规定:“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家长对这条规定会本能的出现紧张。没了辅导,考试怎么办?


此时,家长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 孩子通过校外辅导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分数增长吗?
  • 分数的提高等同于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吗?
  • 孩子在接受辅导后,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积极、长效的变化吗?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客观地评估校外培训对自己孩子的价值。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结合。好的成绩,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教育肥沃的土壤,还包括家庭和睦、自我驱动等。



再看文件第五项第18条“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命题趋势和招生指标分配。


先看命题。防止偏题、怪题、超标题,那什么题最重要?当然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这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课堂——作业——考试——评价。再看招生。文件强调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其本质是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趋势。


家长还应对户籍所在区域的公办学校有所关注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情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针对这一变化,家长可以怎么办呢?

这里列表供家长参考


此外,教育部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家长应予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均衡化、区域化的发展,学校间也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常和家长强调: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影子。


家长改变,孩子改变。

“双减”政策后,家长角色回归。

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又何尝不是一次对家长的挑战呢?


作为家长,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区与小媒君交流!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沈磊的班主任手记,已获授权。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