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衡把握课堂的“松”与“紧”,一线教师这样做!(每周一问:学生自习课吵闹怎么办?)

广东教育杂志社 广东教育传媒 2022-07-15


 

    问




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是老师们共同的追求。对于学生而言,氛围轻松有趣的课堂最能吸引注意力;但是对大多数老师来说,严肃与活泼平衡却很难把握:过于活泼,容易乱;严肃过头,又会死气沉沉。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平衡“松”“紧”,给学生带来有趣又有料的课堂?一起来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






学生主体,主辅切换



@皛皛:课堂的“松”和“紧”应该是由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决定的。课堂能够做到严肃活泼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事实上,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实现严肃活泼。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必须是严肃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而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活泼的,这样,学生就能从课堂中获取学习的快乐。


@ws生:首先,老师需要在一节课内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如探讨新课、学习范例、独立思考练习等教学环节,各环节安排的时间与次序都要考虑好,合理安排张弛有度,这利于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另外,要避免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就要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太高或太低的教学目标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课堂效果会好一点。




把握性格,对症下药



@Shan:课堂“松紧带”是针对不同学生而言的,不同性格的学生各有针对方法。性格外向的学生总是积极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面对这类学生,我会用眼神进行暗示,让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内向型性格表现为好静、少动、不善交际。这类学生较胆小怯弱,即使知道老师的问题答案也不举手发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会对他说,今天表现棒的孩子会奖励小礼物。课堂上,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更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了。性格中立型的孩子随遇而安,时而举手发言,时而沉默很久。我会让这些学生在特定的课堂环节中,发挥巨大作用。比如,我会让这类学生作为小组讨论的组长,因为他们性格比较沉稳,做事不慌不忙,总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自由支配时间里,作为小组长能很好发挥。


@四川省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校 陈俊龙:把握课堂“松”“紧”, 首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明白每个孩子的课堂需求,掌握孩子的课堂反应,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会意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挥手、一句有趣的语言。一般说来,不管“松”、“紧”,多是面向全班同学,这时候每个老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性格来考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周全备课,巧妙设计



@致:首先要备足料。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在学哪些内容时可以活泼,哪些内容得严肃以及相应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到运筹帷幄。其次要定规则。课堂毕竟是知识的殿堂,无论是活泼,还是严肃,都是以学习为目的的。跟学生讲明这道理,再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及赏罚措施。这保证了课堂气氛有个合适的度。最后要多学习。很多老师是严肃有余,风趣不足,那么可以有意识地看有趣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以及有关学生心理的书,学习有趣的做法和说法,再灵活运用到课堂上来。


@冲冲冲:首先,设立张弛有度的课堂环节并合理穿插。有的环节要进行限时训练,甚至抢答和竞赛,这个需要紧,保证效率和公平。有的环节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问题设计要开放,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甚至天马行空地想象,这个必须松,保证思考时间的充分性和思考内容的丰富性。其次,对于学生回答的要求也应有松有紧。学生口头回答时,内容要求应该松,鼓励个性地表达和创意地表达,这是开阔思路;但是笔头沉淀答题时,形式和要求应该紧,必须要有规范的答题格式。


@ꪜiρ⁰¹卛虢🚀 :“松”与“紧”可以通过班级评分机制来调控。低年级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小红花贴纸等奖品作为激励。对于高年级学生,小红花贴纸的作用在慢慢削弱,但学生量化考核里的小组得分、个人得分等,他们会非常看重。教师应重视积分奖励制度的创设,如积分兑换礼品、积分兑换“大抽奖”、积分兑换“免作业卡”,等等。越重视积分奖励制度执行力度的老师,他们班的学生一般也越遵守课堂纪律。




设立规则,教师主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需要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同时这也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没有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杂乱。反之,如果“控制”过头,那课堂看起来很有纪律,但又可能宛若一潭死水。


因此,教师的“主导”尤为重要。


课堂“控制”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导”的问题。


对此,教师应该如何去“导”,才能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呢?今天,一起来看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教师杨聪的分享~


向上滑动查看


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还是服从教师的“命令”

 

很多时候,所谓课堂上的“纪律”都是教师制定的,有些还是教师上课时临时想的,而且“纪律”的内容基本上是限定学生不能做什么,却极少指明学生可以做什么。只要学生妨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意愿,就会被“鉴定”为“违反纪律”了,甚至有些教师连这样的“纪律”都没有向学生说明,一切凭自己说了算。

 

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从属位置,其课堂主人的意识与教学主体的地位无从体现。

 

如此一来,教师时常挂在嘴边口口声声强调的“课堂纪律”就会被学生理解成专门对付他们的一种“专制”的代名词了。

 

这么说,难道课堂就不用“纪律”了吗?不,当然要“纪律”,但这种“纪律”应该是由师生一起商议,共同讨论出来的一些“规则”,来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才谈得上有“群众基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去接纳并乐意去执行和维护。

 

生活中很多事情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更好地进行活动。现在,我们这么多人在一个教室里也需要一些“规则”来让课堂的教与学能灵活而又有秩序地进行下去,所以,我们有必要一起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则来……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然后收上来共同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梳理、修改,整理出有代表性的作为课堂上的“规则”,让大家遵守。在这些规则中,有几个是最根本的,因为它指向师生在课堂上最普遍的四种行为——“说”、“听”“讨论”和“插嘴”的注意点。

 

遵守“课堂规则”和展示“学生个性”是不矛盾的

 

看了上述的四点规则,或许有些教师会说,这样的条条框框会不会限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课堂变得机械死板了呢?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学生的“个性”是否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展示,在课堂上主要看学生是否有表达的机会,能否获得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

 

一直以来,有些教师的课堂恰恰就是在上述的这些方面存在问题。他们要么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规则”作保障,使得课堂的“说”与“听”,以及所谓的“讨论”变得杂乱无序。如此的“个性发展”已变成自由散漫的一盘散沙,连教师自己也因此苦恼不已。要么总是在学生说的“内容”上苛求,总想着学生的“说”能符合自己的喜好,凭自己的脾性来评定学生的童心童语,以致闭塞了学生的真实表达,甚至还会让学生因为害怕而没了表达的欲望。如此的课堂,学生除了循规蹈矩或亦步亦趋或沉默寡言之外,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个性发展”呢?

 

因此,我们只有具备适当的“课堂规则”这个外在形式,才谈得上保障学生“思想个性”这个内在实质获得真正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扎实的鲜活的有效的课堂。

 

让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1.教师的“立场”要鲜明


刚开始实施这些“课堂规则”时,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容易忘记,教师就要有耐心地反复强调,时常提醒,尤其是教师的“立场”要鲜明,切不可含糊不清敷衍了事。

 

2.教师要用好自己的表情


当学生能按“课堂规则”进行“听”、“说”、“插嘴”和“讨论”时,教师除了用语言而且也要用“赞赏”、“微笑”的表情给予肯定;反之,教师就要用“严肃”、“批评”的表情给予否定和阻止。只要教师“立场”鲜明,再配以一目了然的表情,时间一久,学生的行为就能从中得到积极的强化。

 

另外,当教师用了“严肃”和“批评”的表情之后,要是学生改正了,教师就不能继续带着这个表情上课,而应该“转化”成温和微笑的表情。教师这样做,就是等于用无声的体态语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投入学习是很重要的。

 

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往往做不到这点,一旦被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打搅了,就会一直虎着脸,带着怒气上课,甚至把接下来的上课当成个人的情绪发泄,这是教师情绪化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把他们当作“出气筒”,这绝对是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良好习惯的养成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状况有时就是教师自身状况的体现。

 

关于是否要“处罚”的问题

 

在“课堂规则”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违反的。

 

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的,大多是忘记了。对这类“违规”的学生,教师只需时常提醒,他们便能主动改正,毕竟好的“规则”是有利于每个人的。因此也就没必要“处罚”了。二种是故意的,表面上看似针对“规则”,其实背后都另有原因。他们大多是所谓学习上的差生,被教师忽视;或者和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被同学们孤立;要么在生活和心理上存在“困惑”和“压抑”,寻求排遣和发泄等等。

 

对于“处罚”,我坚持:处罚是手段,如果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可以用的;如果用得不好,就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处罚要三思而后行——慎用!





感谢积极参与的朋友们,上期每周一问,三位朋友将获得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一季,他们是@冲冲冲@皛皛@Shan。本期每周一问积极分子为@crisp@时杳


请以上朋友在微信公众平台对话框输入关键词“每周一问”获取表单,留下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把刊物寄出。


下面进入本周话题。


自习课的纪律,可能是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好动的年纪,自制力弱,没有老师看管的自习课时间,往往成为他们开小差、玩闹的最佳时机。而大多数班主任会让班长、学习委员来监督自习课纪律,但由于本身是熟悉的同学,加上中小学班干部自身能力不足,往往效果不佳。那么,老师们有哪些解决自习课吵闹现象的小妙招呢?


每周一问:学生自习课吵闹怎么办?


直接在文末留言即可参与,请在下周五12:00前回答,我们会从每周的回答中精选出3位,以及在积极参与的老师中选出2名积极分子(将获得“每周一问积极分子证书”),赠送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或师德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集!期待你的回答!


p.s.欢迎老师们联系小媒君微信(xiaomeijun2018),加入广东教育传媒教师交流群大家族,不仅可以与众多同行探讨教育热点,分享教学经验,聊聊工作生活,还有独家福利等你哦~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李雪纯、黄佩筠(实习)

部分素材来自:人民教育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