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家庭教育,不打不骂,却容易养出一个自卑的孩子

徐慢慢心理话 广东教育传媒 2022-07-15


徐慢慢心理话(ID:xumanman-kjxl)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会好奇孩子各种各样的奇怪行为吗?会好奇孩子突如其来的小情绪吗?
这种「好奇」很特别,却是让父母跟孩子拉近距离的最重要一环。
今天这篇漫画,想带你来看看家长的「好奇」到底有重要。


 最后的话 


《自卑与超越》一书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
 
孩子是脆弱的,需要长期的呵护和照顾。而任何人都是从婴儿发展而来的,合作是孩子摆脱呵护和照顾,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
 
假若一个孩子没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
 
所以,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不仅要给予呵护和照顾,更要看见孩子的“合作”需要。
 
倘若不这样做,当我们纯粹把ta当成“心理低龄人”,就会让孩子越来越悲观,生出自卑情结。
 
我明白,对于不少父母来说,既要时时刻刻照顾孩子,还要专注孩子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从父母的“预设”中走过来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沿用这一套行为模式。
 
只不过,做父母是一条漫长的路,陪伴孩子成长就像是在跑马拉松。
 
缺乏好奇,只会让我们觉得路途遥远,明明很用力却还是到达不了终点。
 
我们不妨放下头脑的预设,带着“好奇”去体会这场马拉松。
 
带着一点点的关注、一次次的好奇,旧的模式也会渐渐地产生变化。
 
我们也会从“内耗式育儿”渐渐成长为“好奇式育儿”。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插画 / 兹 兹 、脚本 & 运营 / 梁茶、监制 / 陈毛毛、卢克,部分观点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本漫画来自公众号【徐慢慢心理话】,已获授权。徐慢慢,一个勤勤恳恳的心理咨询师。用漫画 心理学知识抚平你的不安,微信搜索“徐慢慢心理话”即可关注。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