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 | 缘起红色农机,致敬助力三农发展的西华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我是西华大学“四史”学生讲述人
陶炳臻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在读研究生
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
“四史”活动走进西华大学
我们接过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 的接力棒
为您讲述
红色农业机械中杨诚同志的故事
杨诚同志,西华大学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的奠基人。1916年12月生于台湾省台南市,从小随父侨居印度尼西亚,1930年8月回国求学,先后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上海光复中学、北平大学。
杨诚同志
1935年,杨诚同志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0月进入延安,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延安中央党校班主任、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主席、延安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中央军委编译局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班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等职。
1945年8月,杨诚同志调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在叶剑英同志领导下的停战组工作,任我方翻译。1948年6月参加中央团校筹建工作,7月借调到华北军政大学主持台湾大队的培训工作并担任政委。
杨诚(中)与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同志
1949年4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学生部副部长。
(一排左起)朱德(8)毛泽东(9)冯文彬(10)
杨诚(站在冯文彬之后)
图片拍摄于1951年11月20日中南海颐年堂
1950年6月,担任中国学生代表团团长,出席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二届国际学联副主席。
中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杨诚(左二)
1952年12月,杨诚同志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航空工业局)副局长。为了更快地熟悉和掌握航空工业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他积极要求到基层企业工作,在沈阳国营111厂担任党委常委、副厂长、厂长。杨诚同志在担任111厂厂长期间,为筹建和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沈阳国营410厂)做出了贡献。
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航空发动机厂(410厂)
毛泽东在沈阳视察我国自己制造的新型喷气式歼5飞机
周总理在沈阳听取关于新型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介绍
1958年,杨诚同志又来到成都为建立中国第二座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厂选址,筹备和建立了成都420厂,并担任厂长。杨诚同志在沈阳工作期间被选为辽宁省和沈阳市党代表,在成都工作期间被选为成都市第二届党代表,四川省第三届人民代表。
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在会议期间视察郫县合兴乡红光农业社。
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视察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走在乡村的小道上
一首《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传遍大江南北。“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红光,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1959年4月28日,毛主席作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农机部决定在全国七个大区分别设立本科层次的农业机械学院。
1960年5月,西华大学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作为西南大区的布点诞生,是全国建成的五所农机院校之一。
1960年7月,杨诚同志任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副院长,主持学校工作。学校首届招收“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和“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两个专业共300名本科学生,为西南地区农机事业培养了专业人才。建校之初,学校既没有校舍也没有校址,当时招收的三百名学生只能寄读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同时杨诚副院长在内江、自贡、郫县、宜宾等八个市县亲自踩点。经过多方比较,最后,将校址确定在郫县国营机耕农场和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附近,也就是现在的校本部。校址确定之后,寄读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的师生于1961年8月迁回母校,学院建设也开始走向正轨。
上世纪的60年代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师生员工吃不饱饭,体质严重下降,健康状况很差。以杨诚副院长为代表的师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自力更生,不断克服困难,逐渐孕育了“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
60年代师生在开垦田地(现求是广场)
在学生培养方面,杨诚副院长认为,作为以工为主的农业机械院校必须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实践相结合。1962年,杨诚副院长向农业机械部申请建设一座实验楼用于学生进行精工学习,该楼就是学校现在的红砖西楼。此外,杨诚副院长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杨诚同志在四川农业机械学院首届毕业生典礼上讲话
杨诚同志与四川农业机械学院首届毕业生合影 1964.8
在教师发展方面,由于当时的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新创院校,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杨诚同志非常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凡是新分配来的教职工,他都要亲自谈话,介绍学院发展的前景,鼓励他们安心工作。
杨诚同志与在蓉部分教职员合影 1961.8.7, 成都青羊宫
1966年8月,杨诚同志逝世。2016年是杨诚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50周年,为纪念杨诚同志对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我校特将与西华记忆相邻的湖泊正式命名为“怀诚湖”。
西华大学怀诚湖一角
伴随国家工业化的进程,1983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为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71年的温江地区五七师范学校,是四川省较早建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历来治学严谨,办学水平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2007年12月,西华大学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短短几年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西华大学历史沿革图
绘制于2020年—建校60周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主席视察过的这方热土上,学校以农机学科专业为基础,伴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从一所以工为主的单科性院校逐渐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立足农业机械的传统优势,整合计算机、食品、经济、工业设计等多学科资源,组建了“现代农业”学科群,成立了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编制《四川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
服务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学校基于食品学科的深厚基础,敏锐地看到川菜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致力于“川菜川造”,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牵头完成《四川省川菜工业化创新与发展研究》,编制了《四川川菜产业发展技术攻关路线图(2020-2022)》。
2020年5月8日,《四川日报》以“聚焦现代农业装备 服务四川‘三农’建设”为题,深入报道我校60年来抢抓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推进农业科学研究,致力于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2021年1月28日,《四川日报》以“西华大学擦亮‘农机’底色,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为题,深入报道我校秉承教育报国的办学初心,肩负科技强农的神圣使命,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建校60年来,西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东方电气集团首席专家石清华、超导和纳米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任志峰等校友为代表的各类人才27万余名。
王华明
1979级铸造专业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增材制造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主任委员、增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等奖励和荣誉。
刘永行
1977级数学专业校友,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上海市四川商会名誉会长,美国国立波士顿大学名誉博士。著名民营企业家,曾获“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石清华
1979级水力机械专业校友,东方电气集团首席专家,三峡水轮发电机组技术总负责人,国际水力研究协会(IAHR)水力机械和系统分会执行委员,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TC4水轮机分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主持完成的“长江三峡枢纽”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央电视台以《石清华:为三峡大坝装上“中国心”》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任志峰
1980级铸造专业校友,美国德克萨斯州超导研究中心主任,休斯顿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超导和纳米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主要从事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材料、热电材料、储能材料、柔性电子学、纳米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10余篇,入选全球顶尖100名材料学家。
自学校建立伊始
农业机械就是西华大学鲜明的红色基因
半个多世纪以来
学校逐步发展壮大
但推进农业科学研究和
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的初心
从未改变
一代代西华人将继续秉持
“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
为现代农机事业的发展贡献西华智慧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西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西华大学研究生部
共青团西华大学委员会
本期承办单位:西华大学研究生微信平台
图文来源:西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四川日报
编辑:方玉 宋珺
审核教师:石建伟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