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目录摘要
青年会计学者联合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传正能量,交流学术
广结善缘,整合资源,服务成长
注:1、本文是平台常设的特色栏目—“文献速递”,推出的系列分享。会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KJXSLM)致力于做自己的原创品牌,做接地气的事儿,为海内外华人会计学者的成长服务。
《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目录
1、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吗?——兼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
(简新华 余江)
2、人民币汇率、依市场定价与资源配置效率
(刘啟仁 黄建忠)
3、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张成思 张步昙)
4、地方保护、资源错配与环境福利绩效
(宋马林 金培振)
5、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
(张伟 朱启贵 高辉)
6、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否打破“资源诅咒”?——基于面板门槛效应的研究
(万建香 汪寿阳)
7、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证据
(梁文泉 陆铭)
8、业绩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央企创新吗?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9、 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
(张平 侯一麟)
10、高管贫困经历与企业慈善捐赠
(许年行 李哲)
11、“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戴亦一 肖金利 潘越)
12、中国资本市场“框架效应”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中组部18号文的自然实验
(林卉 许尤洋 刘峰)
13、 经济新常态与宏观金融调控国际研讨会综述
(郭文旌 毛泽盛 刘敏楼 魏红亮)
14、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文化与经济研究——第二届文化与经济论坛(2016)综述
(夏飞 王业斌 唐红祥 王四春)
《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摘要
1. 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吗?
——兼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
简新华 余江
摘要: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看法推导出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结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此条件下,即使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的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不一样,为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允许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不能无偿占用或者调拨企业的产出,企业之间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否则会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交换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公有制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原理,并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高度成熟发达的高级阶段、所有制演进到单一公有制的时候,将不再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长远趋势。
2.人民币汇率、依市场定价与资源配置效率
刘啟仁 黄建忠
摘要:本文基于“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扭曲指标——“加成率离散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份额越高,加成率也越高,但其出口加成率对汇率的弹性也越大。因此,在出口市场份额悬殊的外向型垄断行业中,本币升值会相对压低高市场份额(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率,缩小行业内“加成率离散度”。本文采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倍差法发现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外向型行业的“加成率离散度”,但该资源配置改善效应仅在垄断行业中显著。分位数倍差法进一步发现,升值相对压低了垄断的外向型行业中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直接地缩小了“加成率离散度”。升值还对垄断行业中的低生产率企业产生了倒逼效应,减轻了资源配置扭曲。
3.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张成思 张步昙
摘要:近年来中国实业投资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而宽松政策和刺激措施似乎都没有明显改善投资状况,实业投资率下降成为亟需解释之谜。本文以非金融企业通过金融渠道获利占比日益上升作为金融化特征的切入点,对我国实业投资率下降现象进行诠释。本文首先构建金融化环境下的微观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然后基于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业投资率,并弱化了货币政策提振实体经济的效果;同时,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错配也抑制实业投资,且这种抑制效应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升而增强。
4.地方保护、资源错配与环境福利绩效
宋马林 金培振
摘要:中国“十三五”规划对环境污染提出更严格规制标准的同时,现实中的地方保护及其引致的资源错配将对区域环境福利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突破传统分析仅考虑宏观投入产出要素的局限,将社会居民的健康因素纳入微观分析框架,基于关联网络数据包络分析将中国各区域总体绩效分解为宏观经济发展绩效与微观环境福利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对区域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市场分割为具体表现的地方保护将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以致加剧区域资源配置扭曲;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对区域宏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尚不明显,对微观环境福利绩效却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加剧其他地区的环境福利绩效损失,表明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存在高度紧密的空间关联性和“治则两利”的典型特征。降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提升区域环境福利绩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
张伟 朱启贵 高辉
摘要:本文借助Kaya恒等式对产业体系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升级对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体系碳排放模型,对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及其三次产业1995—2014年间的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测度,并对影响产业体系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是由能源结构的变化所驱动,属于能源结构变化型;由于产出占比和能源消费占比较大,导致我国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即能源使用效率主要受二次产业的影响。
6.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否打破“资源诅咒”?
——基于面板门槛效应的研究
万建香 汪寿阳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Hamilton优化模型与面板门槛方法,首次将社会资本引入“资源诅咒”的相关问题研究。将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内生化,构建并求解包含资源开发和制造业在内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研究了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将引导更多劳动力流向技术创新部门,弱化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切断“资源诅咒”的传导途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因此而一并成为打破“资源诅咒”的门槛。进一步地,本文以1998—2013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交叉因子为门槛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交叉因子的门槛效应显著存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诅咒”效应逐渐由强变弱、消失甚至转化为“福音”,从而打破“资源诅咒”。
7.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证据
梁文泉 陆铭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来考察服务业内人力资本外部性,发现城市的人力资本对于服务业企业产生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中。然后,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来源细分为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制造业三个部分,结果发现来自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的人力资本外部性会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加强,而来自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则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最后,考察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机制,发现行业内企业间和服务业其他行业间高技能交流产生的人力资本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加强,而与制造业高技能交流产生的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本文的含义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大城市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8.业绩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央企创新吗?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摘要:关于国有企业是否需要进行民营化改革的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民营化才能彻底解决国企效率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营化不仅不能解决国企现存问题,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以2009年国资委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切入点,研究这项不涉及民营化的央企高管业绩考核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经济后果。本文以此次修订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发现相对于不受该项制度影响的民营企业来说,央企的创新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而且,此次修订的考核办法可以显著提高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上述检验结果意味着,国有企业即使不进行民营化的产权改革,仅仅通过改变高管的激励机制,也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因此,民营化很可能并不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唯一途径。本文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国企民营化改革的争议,而且有助于拓展和深化企业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9. 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
张平 侯一麟
摘要:房地产税讨论经年,其税制要素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开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仍缺乏实证分析。本文以纳税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衡量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指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不同地区家庭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可行的地区间差异化有效税率及几种减免方案下税负在不同收入家庭间的分布,继而模拟把该税收入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家庭的房地产税支付能力差异悬殊,突出了房地产税的地方税特征。税负分布和再分配效应测算显示,该税调节财富差距的效应明显。在诸方案下,高收入家庭均承担总税负一半以上。“人均价值减免”在纵向公平、调节分配及税政实施三个维度均优于“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
10. 高管贫困经历与企业慈善捐赠
许年行 李哲
摘要: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数据,研究高管贫困经历(出生地贫困程度或童年是否具有“大饥荒”经历)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并考察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外生冲击如何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当CEO出生于贫困地区,其所在企业进行了更多的社会慈善捐赠,同时,那些早期经历过“大饥荒”的CEO所在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也更高;(2)有过贫困经历的CEO所在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在地震发生后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些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生于富裕地区的CEO所在企业并未捐赠更多,并且,有过贫困经历且受过良好教育的CEO进行更多的慈善捐赠以回馈社会,有过饥荒经历且家乡饥荒程度更严重的CEO更加慷慨,政治关联状况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有过贫困经历CEO所在企业的在职消费水平更低,说明其能够做到对别人慷慨而对自己节俭。本文不仅从新的视角推进了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研究,对于企业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共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戴亦一 肖金利 潘越
摘要: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高管出生地数据,结合《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首次识别出董事长和总经理家乡所属的方言种类,并基于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理论,剖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方言一致性对双方互动关系的影响机理,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方言一致性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方言一致性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而且一种方言的使用地域范围越窄,这种作用越显著。在采用DID方法和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在控制了非文化因素的影响之后,方言一致性能降低代理成本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方言认同功能只在民营企业中显著,在国有企业中作用不明显;在异乡经营的企业及在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方言一致性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更强。本文基于单一国家的纯净数据深入剖析了中国独特的“同乡抱团”文化现象背后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对“文化与金融”微观研究的丰富和补充,也为市场各方洞悉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的规制作用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12. 中国资本市场“框架效应”现象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组部18号文的自然实验
林卉 许尤洋 刘峰
摘要:基于2013年10月中组部发布18号文所产生的特殊情境,本文实证检验了18号文引发的官员独董辞职事件,对辞职原因的不同表述引起的市场反应。本文研究表明,同为18号文引发的官员独董辞职事件,对于将辞职原因披露为“个人原因/工作原因”的样本公司,市场出现了显著的负向反应;而对披露为“依照18号文要求辞职”的样本公司,市场则未有明显反应。市场对“同一事件、不同披露”的差异反应,表明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的认知偏误,资本市场上存在“框架效应”现象。本文是国内首篇基于经验证据研究“框架效应”的实证文献,弥补了现有框架效应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和问卷调查的不足,也为后续研究“框架效应”现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思路和检验方法;同时,对于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线上直播间 】学术大咖与联盟小伙伴对话
【线下研讨会 】不论资排辈,挖坑进行到底
【研究方法论 】论文研读,写作与投稿分享
【学术圈动态 】论文录用,课题中标新鲜事
【硕博 报考 】公布最新招生目录与导师介绍
【硕博 复试 】学长可知道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硕博 攻读 】过来人说,方法对,没那么难
【硕博 招聘 】推出最新的会计硕博招聘信息
【文献 速递 】传递国内外顶级期刊最新论文
【学术 会议 】分享国内外近期学术会议信息
【校际 联盟 】推送校际联盟成员的宣传稿件
【会员 之家 】发布会员活动信息,宣传会员
欢迎加入
全球最大会计博士QQ群(1731人):
群号:336218567
欢迎加入会计学术联盟QQ硕士群
加群申请:称呼+专业+学历+单位
讨论考博、考研、找工作,谈心
欢迎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助力个人学术成长
全球11400+会计硕博都在关注合作微信:13810834596
邮箱:Accounting_AU@yeah.net
网站:www.kjxslm.com
会议、招生、招聘,广告、合作
本期小编:北京工商大学 赵琳琳
本期审核:北京物资学院 陈前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