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开管理评论》2020年案例研究论文汇编

案例研究专栏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3






@会计学术联盟(ID:KJXSLM),学习资源推荐栏目、案例研究专栏;来源:案例中国公众号。



编者按:本文整理了《南开管理评论》杂志社2020年1~6期发表的案例研究论文,共计14篇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以供同行参阅。



目录 CONTENTS

  • 组织惯例对组织创新的悖论性作用机理研究(第1期)
  • 如何有效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链功能——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协同创新视角(第2期)
  • 烙印效应:酒店如何通过师徒制发展组织操作常规(第2期)
  • 制度复杂性与家族企业成长——基于正大集团的案例研究(第3期)
  • 战略规划、战略地图与管理控制系统实施——基于华润集团的案例研究(第3期)
  • 商业模式场景化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天虹股份2007-2018年数字化转型纵向案例研究(第3期)
  • 员工变通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与结果——基于社会交换视角(第3期)
  •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多层次研究(第3期)
  • 资产共同专用化下制造企业联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以索尼爱立信合资企业为例(第4期)
  • 互联网时代组展商如何重塑用户关系——基于ISPO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第5期)
  • 尊卑有序与中国传统企业师徒制知识传承——以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集团为例(第5期)
  • 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机会构建内在机理研究——基于资源杠杆理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第6期)
  • 坚持独立或寻求依赖?“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整合策略研究(第6期)
  • 双重劣势情境国际新创企业制度拼凑策略研究——以中国在非洲新创企业为例(第6期)


组织惯例对组织创新的悖论性作用机理研究

The Paradoxical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摘要:

作为组织最基本的属性特征及组织实现任务和目标的根本手段,组织惯例可能因其稳定属性阻碍组织创新,也可能因其变革属性促进组织创新。本研究在组织惯例二维构成观、五维结构模型及惯例明示面与执行面的内在互动关系理论基础上,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究组织惯例对组织创新既阻碍又促进的悖论性作用机理并构建模型。本研究揭示了惯例明示面与执行面之间的互动机理,得出惯例明示面引导惯例的执行但允许出现多样化执行异动,而执行异动对明示面的影响因异动程度不同而呈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证明了明示面与执行面的互动是其悖论性作用的根源,发现组织惯例通过执行异动自上而下的作用路径阻碍组织创新,而通过自下而上的作用路径实现其促进作用;识别出组织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包括惯例阻碍作用主导下的组织创新基础形成阶段、惯例促进作用主导下的创新实现阶段及两种作用共显的创新固化阶段,各阶段均存在惯例的悖论性作用,证明组织创新是组织惯例既阻碍又促进的悖论性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组织惯例;组织创新;五维结构模型;悖论性作用;明示面;执行面

文献来源:

林海芬,尚任.组织惯例对组织创新的悖论性作用机理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1):62-74.


如何有效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链功能——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协同创新视角

How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lay of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hain: A SynergyInnovation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New Pasteur Quadrant

 

摘要:

创新链断裂或功能结构的不匹配、不完整是导致我国创新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并完善创新链以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当务之急。本文依据巴斯德象限理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对中车四方创新链的构建及运行模式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创新主体、创新目标、连接关系及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提炼出领军企业创新链的协同创新理念、模式和机制。研究发现:(1)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融合的新巴斯德象限理论是指导领军企业创新链构建的协同创新理念;(2)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型是领军企业创新链功能得以发挥的有效创新模式;(3)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互动的创新体系是领军企业与各创新主体得以高效协同的重要保障。总之,本文为我国领军企业创新链的构建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

领军企业;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巴斯德象限;中车四方

文献来源:

余义勇,杨忠.如何有效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链功能——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协同创新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2):4-15.


烙印效应:酒店如何通过师徒制发展组织操作常规

Imprinting Effect: How to Develop Hotel Operation Routine through Mentoring System

 

摘要:

本研究援引烙印效应理论,以全国服务标杆企业碧水湾为研究对象,构建师徒制影响组织操作常规的理论框架,着重探讨酒店如何利用师徒制影响组织操作常规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酒店师徒制影响组织操作常规的过程也是烙印效应发挥的过程。(2)酒店通过师徒制发展组织操作常规,有赖于认知烙印、适应化烙印和发展能力烙印的作用。(3)酒店以师徒制为依托形成烙印效应,不仅贯穿于酒店员工成长路径的各个阶段,而且渗透于酒店的个体与组织层次,既有利于塑造员工行为观念、促进自我效能和职业胜任力的形成,也益于推动酒店建构企业文化和承担社会责任。本研究从服务性组织的管理情境入手,创新性地将烙印效应应用于服务性组织,丰富了师徒制影响研究,为探讨服务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师徒制;组织操作常规;烙印效应

文献来源:

曾国军,李浩铭,杨学儒.烙印效应:酒店如何通过师徒制发展组织操作常规[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2):75-84.


制度复杂性与家族企业成长——基于正大集团的案例研究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and Family Business Growth: A Case Study Based on Charoen Pokphand Group

 

摘要:

由于具有"家族"与"企业"双元特征,家族企业的组织决策逻辑需要在"家族"情感维度和"企业"经济维度之间取得相合,才能保证家族创业的持续性。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以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典型代表正大集团为例,构建了制度复杂性下的家族企业成长模型。研究发现,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组织内部制度复杂性经历了"同盟期—维持期—主导期"的演变过程。本文进一步明晰了不同阶段中家族企业的能动性响应过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家族孝悌、文化传承并重,是华人家族企业有效平衡家族逻辑与企业逻辑关系的关键机制。本文揭示了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制度复杂性演变及组织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过程,同时也部分反映出海外华人家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家精神特质,对探索构建中国家族企业独特的成长路径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家族企业;制度逻辑;家族逻辑;案例研究;正大集团

文献来源:

梁强,王博,宋丽红,徐二明.制度复杂性与家族企业成长——基于正大集团的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3):51-62.


战略规划、战略地图与管理控制系统实施——基于华润集团的案例研究

Strategic Planning, Strategic Map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CS: 

A Case Study of China

 

摘要:

本文从华润集团管理体系的变革过程入手,考察了管理控制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元素对管理控制系统实施效果的影响。基于案例分析,本文提出四个推论:(1)正式战略规划流程为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创造了应用环境,使企业更易于使用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2)战略地图与正式战略规划流程结合使用有助于构建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逻辑关系,加强预算与战略之间的相关性;(3)在多元化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中,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更有助于专业化业务单元实施战略,财务指标体系更有助于多元化业务单元实施战略;(4)在管理控制系统中加入基于财务指标的战略边界,有助于企业在战略实施前确定战略选择的范围。

关键词:

正式战略规划流程;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管理控制系统

文献来源

安娜,李鹤尊,刘俊勇.战略规划、战略地图与管理控制系统实施——基于华润集团的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3):87-97.


商业模式场景化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天虹股份2007-2018年数字化转型纵向案例研究

Effect of Business Model Contextualization on Value Creation: A Case Study of RAINBOW'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om 2007 to 2018


 

摘要:

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创造、传递和分配价值的基本原理或框架,商业模式场景化是将场景元素嵌入商业模式形成场景型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本文旨在探讨商业模式场景化动因、路径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和作用机理。首先,运用案例研究与扎根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四个驱动商业模式场景化的价值动因,即环境场景(时间、空间等元素)、基础场景(用户画像、待办事项、目的等元素)、情感场景(服务型诉求和情感型诉求等元素)及网络化(连接属性、实时互动等);归纳出三条商业模式场景化路径,即用户场景化、价值主张情感化和基础设施网络化。其次,结合天虹案例,应用价值共创和服务主导逻辑等新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各价值动因对价值创造影响的内在机理,即商业模式场景化的"来龙去脉"。最后,归纳出商业模式场景化动因、路径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模型,将环境场景和基础场景嵌入用户模块有助于实现用户场景化,将情感场景嵌入价值主张有助于实现价值主张情感化,将基础设施网络化能正向促进价值创造。

关键词:

商业模式场景化;价值动因;价值创造;纵向案例研究

文献来源:

蔡春花,刘伟,江积海.商业模式场景化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天虹股份2007-2018年数字化转型纵向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3):98-108.


员工变通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与结果——基于社会交换视角

A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Factors, Achievement Ways and Consequences of Biantong: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摘要:

变通是行为主体通过与规则监管者的博弈,摆脱尚具合法性制度的束缚,进而拓展行动空间的主动应对环境挑战的策略。变通策略既有助于解决员工所面临的困境,又会破坏组织制度的权威性。如何引导和管控员工变通是我国各类组织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七个变通事例的分析,探索员工运用变通策略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和影响结果。研究发现:(1)压力认知、规则认知和资源评价是员工变通的重要驱动因素。(2)与监管者的合作式交换和竞争式交换是变通的两种典型实现方式,具体取决于监管者是否遵守了双方历史交换规则。(3)合作式交换和竞争式交换都会导致组织信任弱化和行为的关系导向化,但影响结果存在差异;合作式交换削弱了组织制度的权威性、激励员工直接与监管者建立和强化私人关系;竞争式交换则削弱了监管者的公信力,迫使员工与组织高层及监管者建立私人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揭示变通的规律和指导变通管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变通;社会交换;项目经理

文献来源

杨玉武,牛芳.员工变通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与结果——基于社会交换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3):121-131.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多层次研究

The Effect of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on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 A Multilevel Study Based on Stakeholder Perspective

 

摘要:

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员工工作成果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键作用,以及员工感知是员工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少有实证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多层次视角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组织规划性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经理如何将从人力资源部获得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传递给员工进而影响员工绩效。基于三个层面的配对数据研究发现,组织规划性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经理实践性高绩效工作系统有积极影响,并且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动机与参与机会在上述关系中表现出调节作用;经理实践性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感知性高绩效工作系统也有积极影响,并且经理沟通质量在其中表现出调节作用;经理实践性高绩效工作系统在组织规划性与员工感知性高绩效工作系统之间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经理沟通质量调节了员工感知性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经理实践性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的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高绩效工作系统;工作绩效;AMO理论;经理沟通质量

文献来源:

苗仁涛,辛迅,周文霞,曹毅.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多层次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3):165-176.


资产共同专用化下制造企业联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以索尼爱立信合资企业为例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lliance's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Capture in Assets Co-specialization: Case Study of Sony Ericsson Joint Venture


 

摘要:

战略联盟是实现企业资产共同专用化的有效形式。关系租金理论只能静态分析联盟价值创造的原因,无法解释企业联盟的形成、拓展与终结的全部演化过程。本文以动态能力和关系租金为理论框架,以索尼爱立信合资企业为案例,揭示了基于资产共同专用化的制造企业联盟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的周期性规律,分析了联盟不同时期价值创造合作与价值捕获竞争的关系演化特征,指出了制造企业联盟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和价值捕获策略。本研究认为,资源互补性是联盟成立的基础,合作企业相互依赖性与资源协同演化效应是决定联盟发展周期的关键因素,相互依赖性决定了联盟的价值创造能力,由相互依赖性产生的资源协调成本和有效性治理影响了联盟的价值创造周期,联盟内部独占性危害和外部技术不连续性是影响合作企业价值捕获的重要变量。本研究为制造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和构建联盟管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工具和现实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联盟;资产共同专用化;价值创造;价值捕获

文献来源:

钟榴,余光胜,潘闻闻,芮明杰.资产共同专用化下制造企业联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以索尼爱立信合资企业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4):201-212.



互联网时代组展商如何重塑用户关系——基于ISPO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

ISPO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hibition Organizers and Its Customers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平台的冲击及组展方式的变化使得组展企业与其用户间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价值定位、收入模式、成本基础三个模块分析组展商商业模式创新及如何通过创新重塑与用户的互动关系,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变革前后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时代组展商重塑与用户关系的起点在于对客户需求的再理解,关键点在于对产业价值的深耕,关系的可持续性在于对客户生命周期的管理。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平台类商业模式价值共创机制理论与应用场景,弥补了从组展商的角度进行展览案例研究的空白,为组展商应对互联网等新兴力量的冲击及如何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展览业;商业模式;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文献来源:

刘林艳,王亦磊.互联网时代组展商如何重塑用户关系——基于ISPO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5):88-99+170.


尊卑有序与中国传统企业师徒制知识传承——以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集团为例

Apprenticeship's Knowledge Inheritanc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Enterprise: Case Study on China

 

摘要:

作为传统美德,中国传统企业师徒间的尊老爱幼行为,不仅利于"日用而不知"的隐性知识转移和转化,而且有助于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推动组织知识的价值共创。为此,本研究选取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企业知识传承的师徒交往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尊老爱幼的关系规则从两个层面推进企业知识传承:一方面,师傅对徒弟的关爱激发徒弟为不辜负师傅厚爱而努力学艺,形成了代际知识继承的关系化行为机理;另一方面,徒弟对师傅的尊重引发师傅关爱徒弟并参与共同创新活动,给出了原有知识创造性转化原理;与此同时,尊卑有序的师徒关系维持过程,有助于知识价值共创的日常组织机制形成。研究表明,师徒间尊老爱幼的日常交往规则,能够推动知识继承及其创造性转化中的新知识产生,并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价值共创,从而保证了中国传统企业在继往开来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知识传承;师徒制;尊老爱幼;中国传统企业;案例研究

文献来源:

潘安成,刘泱君.尊卑有序与中国传统企业师徒制知识传承——以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集团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5):171-182.


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机会构建内在机理研究——基于资源杠杆理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Overseas Market Opportun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 Multiple Cas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Leverage Theory

 

摘要:

在资源匮乏、市场地位较低的情境下,中国跨国企业(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简称CMNEs)如何通过构建海外市场机会激活被"锁定"的市场资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资源杠杆理论,选取4家CMNEs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复制逻辑解构CMNEs海外市场机会构建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CM N Es机会构建所嵌入的情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企业市场地位由边缘向核心转变,其机会构建的嵌入情境呈现由成熟场域利基市场、成熟场域中心市场向混合场域市场动态迁移的趋势;(2)在组织地位与外部市场情境动态牵引下,CMNEs机会构建过程中资源杠杆行动焦点呈现出"套利—适配—创新"的动态转化轨迹;(3)在不同焦点转化轨迹下,CM N Es通过动态调整资源杠杆策略与之匹配,促使企业在机会构建中获得时间优势与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海外市场机会雏形确立、机会修正与机会开发最大化。本研究扩展了国际商务领域关于机会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资源杠杆理论的解释边界,对CMNEs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机会构建;资源杠杆;嵌入情境;行动焦点;价值创造

文献来源:

许晖,张超敏,单宇.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机会构建内在机理研究——基于资源杠杆理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6):4-15+189.


坚持独立或寻求依赖?“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整合策略研究

Insisting on Independence or Seeking for Dependence? The Research on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Strategy for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from Emerging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摘要:

本研究围绕"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后的整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跨国并购后整合的动态模型。研究发现:(1)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可以采取独立策略和依赖策略。独立策略具体包括保持被并购企业原有组织身份、稳定其经营管理团队、给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依赖策略主要包括降低依赖不对称和增加联合依赖两大类型。(2)心理距离和战略一致性是影响并购后依赖策略选择的前提条件,两者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整合策略的选择。(3)独立策略和依赖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并购双方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兴跨国企业;心理距离;战略一致性;独立策略;依赖策略

文献来源:

杜健,郑秋霞,郭斌.坚持独立或寻求依赖? “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整合策略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6):16-26.


双重劣势情境国际新创企业制度拼凑策略研究——以中国在非洲新创企业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stitutional Bricolage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under Dual Liabilities: Based on Chinese New Ventures in Africa

 

摘要: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引导下,到非洲创业的中国创业者日益增加。虽然创业者可以利用来源国优势,但也面临新进入者和外来者的双重劣势。国际新创企业如何克服双重劣势并建立合法性是国际创业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其过程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基于制度拼凑视角,构建"双重劣势—制度拼凑—合法性"的初步分析框架,以中国在非洲新创企业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制度拼凑的内涵、策略及其对合法性的作用进行探索性归纳。研究发现:(1)面临双重劣势的企业在话语拼凑和逻辑拼凑两个方面进行制度拼凑,具体采取聚合、置换和链接三种拼凑策略对标签符号、制度逻辑等元素进行创造性利用。(2)制度拼凑策略通过两条路径帮助国际新创企业克服劣势并建立合法性:第一条路径为"话语拼凑—组织身份—外来者劣势—认知合法性",第二条路径为"逻辑拼凑—治理逻辑—新进入劣势—规范合法性"。本文研究结论深化了制度拼凑的内涵,将创业拼凑拓展到国际创业领域,构建的"双重劣势—制度拼凑—合法性"分析框架,揭示了国际新创企业的双重劣势克服路径及合法性获取机制,丰富了制度视角的国际创业研究,为在非洲创业的中国创业者提供实践指导意见。

关键词:

国际创业;国际新创企业;双重劣势;制度拼凑;非洲创业

文献来源:

苏郁锋,罗顺均,冉佳森.双重劣势情境国际新创企业制度拼凑策略研究——以中国在非洲新创企业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6):27-38.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

科研工作多年,见过的最牛“摘要”!

诗人会计教授王化成:读书.跑步.服务
武汉大学2021级会计专硕“拟录取名单”
天津财大2021年会计博士复试名单!
会计博士“致孩子一封信”火了,句句戳心……
最近一篇会计博士论文“致谢”火了,想不到背后原因
沈洪涛教授环境会计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
方法论系列:进行实证会计研究前的“三步走”

邀请函|2021第1期审计主题研究工作坊非投稿作者

5月10日10点截止(戳)



WINTER

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为财会人智慧成长赋能

近15万高端财会人关注

前沿.会议.招聘.本硕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