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ekly021:间歇性无意义感、焦虑是内在于现代性的、期望管理

机智的阿饭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2022-11-05

方法可以有上百万种,原则却很少。清楚原则的人能成功地选择自己的方法。不顾原则一味尝试方法的人,一定会遇上麻烦。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卷首语:


这期weekly又是拖了蛮久才写的。


其实素材和内容之前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要更新发布的时候开始抗拒,内心有个东西在阻挠我做这件事。


我对这种感觉很熟悉了,这么多年,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靠自己从一无所有状态开始,靠着自己的坚持才走到了今天。


我把这种感觉叫做「间歇性无意义感」,心理学类似的概念叫「倦怠期」。


我们坚持做任何事情,做久了,最初的热情和愿力消磨光了,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无法长久坚持做一件事,也都是绊倒在这个坎上了。


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经验是,不要陷入这种意义感的虚无上,意义感本来就是我们自身根据环境影响构建出来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人在状态特别低谷的时候很喜欢思考人生意义感,在一切都顺风顺水、春风得意的时候其实是顾不上想这些的。


但是呢,低谷的时候一切的预期都非常的悲观,看什么都觉得不行,意义感根本无法构建起来,于是就变成了越是消极没动越想要有意义感,结果越找不到,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唯一的办法就是先不想这些,就是不断告诉自己 keep doing  ,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有积极意义,至少是滋养自己的事情,最后总能走出来,并构建出新的人生意义感。


这两年我开始更注重「信念」和「原则」,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稳定,想要对自己和生活更有掌控感,这两者比意义感更可靠的。


比如,我的一个信念就是做一个创作者,我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的状态,这个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哪怕在我极度消极的时候我也还是能做好这方面的事情,这让我不知不觉地一直在变得更好。


而我的原则其中肯定有保持真诚、保持友善,其它的原则还在慢慢确认。


我在付费专栏小报童里也写过:


1,清晰自己的「人生意义感」

2,形成稳定而强大的「信念」

3,完善自己的「道路自信」和「人生哲学」


相比于每天的忙忙碌碌,上面列的这些东西才是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想明白的事情。这些东西一旦思考清楚,人会变得非常强大。



///



01,写作最重要的目标是写得清楚


——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写作者,歪打正着一直实践这条原则。


我对于写作一直的追求就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所想,然后在文字上尽可能简洁易懂,其它时候我更专注于提升我的思考价值。


老六也在读库《DK-16 大时代的小确定》里说过:


谁能把这种最微妙的、其他人都无法准确描述的情绪说清楚。让人忽然产生一种感觉——原来有人能够写出我说不出来的东西,这样的人就是了不起的写作者。


写了这么多年,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当我心中有所得的时候,总能用文字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很少被卡住,这种感觉真的超级美妙。



02,把知识扎根到我们的个人经历中


——

以前我会为自己知道一个很厉害的知识或者道理而很开心,现在我更多会为自己越来越能轻松反复地「使用」一个很棒的知识或者道理而开心。


在我这「知道」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才是终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红利。


这让我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遇到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道理,我都会把它打印在最显眼的地方,反复提醒自己在合适的时候使用这个道理。


这样好的道理才会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经历当中,为我们所用。


另外,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忽视傻傻重复出现的东西,所以我在遇到同样道理但是更新鲜的解读文字,也会重新更换。


想要长期唤醒大脑在这方面的注意力,需要保持这样的新鲜感。


大家都说知难行易,但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下来发现,其实只要真的重视这件事然后用合适的方法,其实做到知行合一也是有很多办法的。


反正这么多年我用上面的办法,把很多好的道理融入了我的行为当中,实现了很多知行合一。



03,焦虑是内在于现代性的@施展


我在2011年到2013年那几年老往非洲跑,去做一些调研。


在非洲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我在那儿见到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一群工人。


我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汽车厂,看到里面的工人拿着手钻在拧螺丝,猫着腰拧30秒钟螺丝,然后站起来跳两分钟舞,再继续猫着腰干活。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被他们鼓舞,变得丝毫不焦虑了。但用不了多久,还会产生别的焦虑——社会发展咋办?但是他们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焦虑。


因为就像之前提到的,焦虑跟期望值有关,而如何设定期望值,对要追求的东西如何进行价值排序,这些又都是跟各自的文化相关的


我走了很多地方,似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可以为了工作不要生活。


在我们这边,所有跳舞的时间都是用来拧螺丝的。甚至到最后都说不清楚,拧螺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只剩拧螺丝了。


我们的这种价值排序,会导致我们每天都为这种世俗的事物无尽地奔忙,但这些事本身并不会自动地带来意义,意义是在别处的。于是只能无尽地奔忙,越奔忙,越焦虑,这是一个困境。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的奔忙,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超级的内卷,对世界秩序构成了极为深刻的改变。


——

在深刻地了解了焦虑的成型原因后,我还挺释然的,这是大时代和环境的问题,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调整和适应。


这么多年尝试下来,最有效的调整就是:


1,不被外在环境带着走,多探索、多尝试,以确定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节奏,主动设定自己的人生游戏规则。


比如,在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有车有房、财务自由的时候,我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的生活方式。


前者让我痛苦万分、能量枯竭,后一种生活方式会不断激发我的动力,越做越好。


2,把期望建立在真实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不让它无限膨胀下去。想要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是隔绝掉90%的营销和社交媒体信息。


人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所以很容易被外在的各种信息刺激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欲望,只有精心挑选合适的信息内容,隔绝掉大量营销和社交媒体信息,我们才有可能管理好自己的期望。



Resources 🔗



1,《David Perell》https://perell.com/notebook/

2,《Thought Experiment: How Einstein Solved Difficult Problems》:https://fs.blog/thought-experiment/

3,《我们为什么要做一档“贩卖焦虑”的节目?》@看理想:https://mp.weixin.qq.com/s/mVgX7uHNpodk1yZqHXUHyw



///



//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或愿意支持和鼓励我的持续写作,可考虑订阅我的付费专栏 阿饭的宝藏。在那里我们会有更深度的交流。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有用,

请帮我点个「在看」
这将会对我很有帮助,
感谢你!我们下期再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