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动不动就感觉到「累」?
什么是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给出过这样一个健康体适能概念:
每天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能积极应对突发身体状况。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可以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体能状态,而上述概念的核心词就是“精力”。
最近强烈的意识到,我最大的短板不是缺少方法,更不是缺少努力,而是缺少精力(能量),它的表现就是很容易感到疲倦。
很多时候我明明有很多想法,但每次都是稍微做一下就会感到疲倦。
关键是人在疲倦的时候意志力也特别薄弱,尤其是自由职业完全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沉迷于一些娱乐消遣类的事情。
我算是自控能力不错的,基本上很快能走出来,但无形中也把很多能量用在了抵御诱惑上,并没有把能量用来做功。
所以,自由职业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好,只不过把问题从外在矛盾(工作中自己抗拒的事情),转化为内在矛盾(内心的恐惧和欲望)。
回到今天的正题。
反思之后发现,我总是会被一些小挫折打击,然后就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这个恢复的过程也把最初的热情和信念给消耗没了,等重新恢复能量之后已经没有心气了。
没有了工作的KPI,做什么事情其实全凭的就是内心一股「心气」,是我自己想把这件事情做好,一旦心气没了,就很难推动自己去做事。
最终很多很棒的事情都是不了了之的结果。
以前一直觉得是我在心态上不够好,容易自我苛责,这的确是一方面, 但自由职业之后我在这方面已经调整的非常不错了。
这才聚焦到更深层的问题:能量水平太低。
之前看圆桌派面陈晓楠也提到,她睡好了或者喝了咖啡了,就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会让她去完成很多事情。
能量充足的时候就是陈晓楠说的那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会主动想做很多事情。我是想做很多事情,但经常稍微做一点事情之后就会累,然后就做不动了.......(有和我类似的小伙伴嘛)
意识到能量的短板后,我的一些想法:
1,通过陈晓楠的说法,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有天生能量水平差异的。
有的人就是会一直精力旺盛,他不需要知道什么精力管理之类的方法,就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有的人(比如我)就是能量水平会偏低,就很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2,现在我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刻意地把事情分解成一件件小事,每做完一件事都提醒自己休息一下。
比如,以前我写完初稿之后都会想第一时间编辑完发布,也算了结掉一件事情。但现在我会观察到,每次写完初稿我就已经很累了,应该去休息,动一动、喝喝水之类的,甚至可以去小睡一下,等精力充沛了再来编辑,这会让我做事的能量更持久。
3,《精力管理》里面提到很多提升精力和能量的方法,良好的运动、饮食、作息习惯当然是最最基础的。很多书都在讲这方面的技巧,我也在努力改善这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及时休息,休息才是维持住高能量的关键,不要等到能量透支了再休息。
4,除了多提醒自己休息,我接下来打算针对运动这点努力做提升,睡眠饮食我觉得现在都还好,想办法把每天的运动量提升上去是我最快提升能量水平的方法。
写在最后:
能量是我今年最最最关注的一个指标,因为我发现,没有能量,其它什么方法、目标、自律、高效系统都是浮云。
就像一辆汽车性能再好,道路规划再如何高效,没有了汽油(能量-动力)啥都不是。
提升自身能量水平才是王道。
当然,提升能量水平需要循序渐进,大家不要着急。
快速见效的方法也有,就是文中提到的:
1,及时休息、多休息,不要等透支了再休息。
2,多关注自身能量状态,根据能量水平决定做事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