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不需要还是很想买?
is that all you need ?yes.
❧
最近,在一期播客节目里听到主持人说:
以前我们是有了需要再去买东西。但现在是看直播买东西,然后看视频、刷社交媒体也会买东西。
好像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引导我们消费的场景」,原本没有购买需求的,但看着看着就买了很多,然后快递到了放在那里几个礼拜也不打开。
我也有我的消费场景,就总是不小心被一些喜欢的视频博主种草。
比如有段时间我关注的大量Up主都在展示自己的升降桌,开始主打站立办公,用的是久坐对身体不好的健康旗号宣传。
而我居然一度也心动了,明明我现在正常的桌子用得很好。
直到一位博主说出了真相,其实买来除了刚开始几天,之后那个升降桌就再也没有升起来过,工作都累死了,哪还有力气站起来办公。
我一想的确是这样,我自己经常一坐下来工作连喝水上厕所都会忘记,更不要提什么把桌面升起来再站立办公了。
△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低成本站立办公方案(出租屋遗留下来四几十块钱的一个高脚桌),甚至比需要按按钮的升降桌更好,让我更高频站立办公。
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不需要还是很想买?
我有段时间莫名其妙特别想买全画幅相机。
而且我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完全不需要全画幅相机,现在的相机就足够我用了(还一直在那吃灰呢),但就是忍不住想买,一直刷全画幅相机的购买页面和各种测评.......
好在我一直是理性占据上风(也确实是自由职业之后不敢任性),最后是刷到一个视频我才解了毒。
视频里有一句话我听进去了,就是「等你能用相机赚到钱了再买全画幅」,所有类似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劝住自己。
这背后我觉得是两种原因:
1,我不知不觉在看一些内容的时候,被一些所谓的美好生活吸引,勾起了自己的欲望。
欲望一旦起来自然就是不讲道理的,在《简单聊聊「欲望」是如何产生的?》有聊到过,欲望不是出于我们的真实去求,它往往来自他人,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看见别人有而且感觉很好,我们就会也很想要拥有。
△ 欲望并不是内心产生然后有了想要的目标(这种认识是错的),而是因为我们羡慕的人或者群体喜欢一个东西,我们才会喜欢那个东西。(这才是真相)
2,现在大量地购买都是出于心理原因。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低价值、重复且不喜欢的工作,这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疲倦和无意义感。
大卫凯恩在一篇名为《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设计》的文章总结到:
大公司并没有通过认真宣传其产品的优点来赚取数百万美元,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文化让数亿人购买超过他们需要的东西并试图赶走对金钱的不满。
他们用很多无意义的工作使人疲倦、没有意义感,再让人们用 2 天休息的时间去花钱消费,因为花钱可以快速获得多巴胺。
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让自己振作起来,奖励自己,庆祝,提升我们的地位,减轻无聊,以及许多其他「与我们真实需求无关的心理原因」。
原文:《Your Lifestyle Has Already Been Designed》:
https://www.raptitude.com/2010/07/your-lifestyle-has-already-been-designed/
这段话里我觉得现象是对的,很多人消费就是因为心空了,缺乏意义感,试图用物品来填补,但结果我们都知道,意义感无法通过购买物品来获得。
结论我个人觉得大企业的操纵的说法有点【阴谋论】了。
更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专业学者书中分析的那样,是经济发展浪潮下的一种共谋,只不过早期是工作主义伦理(劳动光荣),变成了现在的消费主义伦理(消费至上)。
停止通过消费来实现“美好生活”的幻想
消费更多时候是一种错觉,真正的精神享受不是通过消费可以拥有的,我们可以买到最好的相机,但买不到拍下美好瞬间的那种成就感。
我在很多领域都观察到,工具简单的时候是最有热情最能激发无限的创造力的时候。而一旦开始追求工具器材的升级,乐趣开始消失,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会被工具异化,迷失了初心。
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简单,不但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更可以倒逼我们通过真实(可能有点辛苦但绝对值得)的方式去获得精神的享受。
对广告和社交媒体保持警惕
还是法国哲学家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模仿欲望理论中的观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媒体”实际上是社交中介——欲望的中介。
一整天,每一天,我们几乎不认识的人都在模仿我们的欲望。模仿欲望是这些平台的隐藏引擎。
想要避免总是无端地被挑起欲望,就要在生活中尽量避免。
一些实际的建议:
1,首先能屏蔽的屏蔽。有博主如果频繁的发广告而且没有底线,夸大需求,我一定会立即取关。发广告是博主的权利,我同样也有不看的权利,好内容哪里都有。
2,我所有的购物软件都卸载了,要买的时候再安装。虽然需要买东西的时候会有不方便,但现在上面很多内容,本来没什么消费欲,刷着刷着就会想买,关键是心情低落或无聊的时候,还很爱刷这些东西......
3,每天只用很少的时间刷社交媒体。事实上现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一个欲望催生机器,大量虚假的所谓“美好生活"。
之前《3个月的数字极简主义实践:精简掉90%的网络信息后,我终于可以放松了》里提过我是如何物理隔绝社交媒体软件的。
没有了社交媒体之后,焦虑情绪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心情好的时间多了很多。
因为我不再无休止地和网上的那些人对比,我只要自己觉得现在过得挺好,然后每天都有进步,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很好。
写在最后: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物质极度发达的时代,出于真实需求的消费已经很少了,更多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很多人想要控制自己的消费和囤积欲望,更好的办法是想办法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心很充实的时候外在的这些东西根本不会是问题。
最后的最后,我要再强调下,我不是一个反对消费的人,正常需求的消费是好的,甚至偶尔用消费来适度满足自己情感和精神需求也挺好的。
但不要过度消费,更不要超过自己的经济实力透支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