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行业“老兵”的观察:入行AGV 12年,知道太多,大家都很恨我

艾米莉 高工移动机器人 2023-06-29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艳阳高照的盛夏,高工移动机器人踏上了前往佛山之旅。


佛山,这座在2021年创造了1.2万亿元GDP的“制造业之都”,一直以家电制造、陶瓷建材、有色金属加工等数个优势产业闻名全国。如今,在本田与丰田的加持下,佛山又来迎来了新的腾飞——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用业内人的话来讲就是,以制造业崛起的佛山,在铸造出美的、碧桂园、海天味业等一个个细分龙头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


这次高工移动机器人所要拜访的也正是在AGV行业内摸爬滚打超12年后,投身于佛山制造业的嘉宾。


在他看来,佛山很多企业都有着自动化升级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好输送线、立体库、AGV系统和机械手的配套组合来满足不同行业。


目睹了这些年来中国AGV市场的发芽与茁壮后,他表示,“产品迭代几乎三个月一变,国内AGV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但眼看市场崛起,也眼看企业倒下。


曾经一个个富含技术理想与憧憬的企业,因过分醉心于技术创新,倒在了黎明前刻;无数个“拔地而起”的AGV中小企业,正围困在价格战的绞杀中……


“入行AGV十二年了,知道很多,他们(移动机器人企业)都很恨我。以前深在行业里看不清楚的,现在出来之后,反而看得更清楚了。”


离开移动机器人行业后,这位嘉宾正在尝试以全新的角度看待整个行业及市场的发展。以下为长达四小时的对话内容节选,经由高工移动机器人整理,以供大家阅读参考。



01
2012-2022年:倒下一批,也兴盛一批



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元美元收购Kiva,正式拉开了自动化仓储物流的序幕,也将二维码导航推向了历史的洪流。


但一个时代的诞生,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消退。


曾几何时,叱咤AGV市场的,除了当前市值已达数十亿的上市公司外,还有一批崛起于华南汽车自动化的AGV企业。


背靠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稳坐华南AGV市场头把椅的Y车体厂商便是其中一员。那时候的移动机器人厂商,还处在拼车体结构的磁导航时代。


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如果以当时的视角来看,用“风光无限”一词来形容Y车体厂商一点也不过分。


只是,随着二维码导航和激光导航的兴起,Y厂商并没有搭上时代的列车。正当大家都在往前拼软件拼大数据拼物联网时,Y厂商仍是没有培养起一支独立的软件团队。


没有软件开源技术,车体不能升级改造,更没有售后服务一说,这已不仅仅意味着产品价格“更贵一筹”的问题,而是新模式新生态的落伍。


事实上,继Y厂商后,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开放的生态模式,但也有叉车企业依旧不开放编码器。


因产品技术故步自封而落下的,是历史一角,因罔顾市场需求而被吞噬,同样是经典一幕。


以橡胶轮胎自动化为主营业务的J车体厂商被华北的集成商吞并后,整个华南团队解散了;

一家老牌移动机器人厂商,过于醉心前沿技术,没有及时地推出两到三款既便宜又稳定的移动机器人,痛失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落伍、掉队,这些烙印原本都不属于上述的企业。


都说产品三个月一变,在中国有着一群富有激情、充满动力的创业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能够迅速茁壮起来的原因之一。


但身在激流的企业,如果眼光开不开阔,定位不清晰,就会很容易迷失在“未来”。


今天的路向,也是明天的轨道。


中国的移动机器人市场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倒下一批,也兴盛一批,时代的印迹不应只有匍匐前进的“孤勇者”创造。



02
非标是个伪命题,大多数AGV企业都活在悬崖边上



AGV价格被砸成地板价,中小企业只能靠非标活着,是近年来移动机器人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市场是残酷的,靠非标项目撑着,又能活多久?


非标项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伪命题。非标项目验收期长,小微企业人员少,可以压成本,做一单非标项目赚一点。稍有规模和实力的中型企业,资金压力却日益陡增。


要么融资,要么对赌,放在中小型AGV企业面前的,似乎只剩两条路了。


选择融资的,一轮接一轮融资后,人均产值必须提高,才能直奔上市。


选择与资本对赌的,成功的没几个,到最后企业破产的倒是不少。


不做非标项目没法活,做非标就注定了在技术层面上无法走向成熟。难道中小型AGV企业真的没有其他出路?


有,但需要改变现有思维,“卷”,也要卷出竞争力。


对中小型AGV企业来说,三到五年内,足以打磨出一支武功高强的“十八罗汉”团队。


一旦磨炼出稳定的产品力和灵活应变的市场布局后,在重重包围中杀出来的公司,则极有可能在不断开疆破土、兼并合作中走向强大。甚者,则可能成为大集团旗下的自动化子公司。


对于较大规模的AGV企业来说,可以从铺货式思维转向产品思维。


放眼全球,类似西门子这类百年长青企业,在从起始阶段迈向上升阶段时,也都是紧抓产品创新,以环环相扣的产品策略迅速冲向市场。


当巨头企业专注于产品主线,既有面向大众市场的高性价比产品,也有高精尖的主打产品时,也就离世界级长青企业不远了。


在产业链分工之下,新的细分市场也将不断涌现,如专业的售后服务。一旦AGV移动机器人能够像汽车一样在专门的“4S店”维护时,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之下的AGV市场就不只是一个十亿、百亿的故事。



03
当心!海外品牌还在虎视眈眈中国市场



国产品牌市占率高是中国移动机器人AGV市场独有的魅力。


但国产化程度高并不代表海外品牌就此放弃了中国市场。


都说海外品牌不怕老虎怕群狼。正是因为此前市场处于价格先行的激烈竞争中,与其和豺狼抢肉,不如伺机而动。


类似德系的M企业,在中国有工厂有产品也有市场基础,如若通过自有渠道导入移动机器人,极有可能以价格稍高、产品更优的策略,与国内头部企业抢夺市场。


反观过往国内AGV市场种种“疯狂”行为,项目成本900多万,A企业竞标1200万,B企业却以低至700万的价格竞标,最后项目因成本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交付,A与B企业一场空。


这一场失去理智的“豪赌”,注定没有赢家。


内掐、互斗,正是国内移动机器人企业在不惜代价铺设市场时,海外品牌早已在一旁静待时机入场。


或许在市场一轮又一轮洗牌后,AGV中小型企业节节退去,头部企业元气不再之时,便是海外品牌大举进攻之刻。



04
出来了,也看清了,但终究还是没等到国标的出炉



曾经,AGV车体内一条不起眼的防撞条,能卖到数百上千,那时,国内几乎没有做防撞条的企业。


后来,一家河北衡水的企业把防撞条技术拿下之后,价格足足降至原来的1/50。


防撞条解决了,但大至电机,小至按钮,AGV 车体厂商还是更青睐海外供应商。例如,电机用的是德国某品牌的,按钮普遍是采购施耐德或日本和泉。


拼市场、拼产品、拼价格,拼到最后,其实都在拼供应链。


入行AGV 12年,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等到国标出炉就提前离场。


为何这么迫切希望看到国标出炉?因为没有标准,就没有安全和产业化一说。


试想一下,当道路上跑着的都是奇形怪状的汽车会怎么样?同理,各式各样车轮、舵轮,大小不一的底盘、五花八门的电池,都让AGV移动机器人的安全无从考究。


细究汽车的整体构造,从内部的方向盘大小车到外部的轴距、轮胎大小,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自汽车工业标准制定后,雪铁龙以底盘技术抢先出线,宝马以其风阻技术畅销全球。


百年汽车工业的进化,早已说明一个事实,产业要成熟,少不了统一可量化的标准。


至于AGV的国标制定,也应囊括电池的容量和尺寸、车轮的载重指数和速度、底盘的结构和大小等等。或许,随着AGV国标的制定和诞生,还有一批批专业的车体代工企业将会乘势而起。


往深一步说,要把移动机器人销往全球,少不了扬名海外的中国品牌,也不能缺乏规范的中国标准。


如今,跳出AGV行业后,内心依旧惦记着国标的制定。


纵然不舍、遗憾、犹豫曾在无数个夜晚涌上心头,但千帆过尽终不悔,如果再选择一次,还是会奋不顾身地进入移动机器人市场。


*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嘉宾的个人观点,不代表高工移动机器人立场。



● 一年营收154.2亿元,这家叉车企业挤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下跌3.2%,科捷智能上市首日破发● 让“老”中药迸发“新”动能,智能制造是必经途径● 安歌科技自研自产牵引式AGV EA-Q50全新上市
 

“阅读原文”报名参加2022(第三届)高工移动机器人年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