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光雷达开启惨烈的价格战

Aibo 高工移动机器人 2023-06-29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 ,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峰会倒计时13天


2023高工锂电智能制造峰会暨西部机器人大会

极限效率 极限品质 极限成本

 主办单位:高工锂电、高工机器人、高工咨询

 总冠名商:海目星激光

 峰会时间:2023年4月13日-14日

 峰会地点:中国·成都龙之梦大酒店

 峰会规模:200+上下游企业、600+产业链嘉宾


“抱歉,谁也别说谁,我们都身处价格战汪洋大海。


“我们不想参与‘打价格战拿项目’这种模式了。”


“3000块钱价格是真的开国际玩笑,生生把市场给做到赔到裤衩都没有,成本都至少要5000以上。这种‘不要命’绝对会反噬公司自己。”


看到这些业内评论,不难发现,激光雷达产业正处于惨烈的价格战漩涡。


其实,早在2020年,激光雷达价格战已经打响,最典型的事件就是,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发布了一款名为Velabit的激光雷达,并且公布量产售价仅为100美元。


十年间,车用激光雷达的价格从10万美元的区间,下降到了100美元的区间,唏嘘之外,让很多拉开架势想入局激光雷达的企业,不得不思索盈利空间在哪儿?


于是,有不少业内人士断言:如果在2023年给激光雷达打个标签,那么应该是“继续寻找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掉头就走,还是苦苦支撑?


媒体披露,今年年初,某家中国硬件巨头激光雷达子公司在年初做了部分“撤退”决定:暂时退出车载激光雷达业务线,转向“利润率倾轧没那么可怕”的工业与低速机器人等业务线。


其原因就是无法承受“如此严重的持续性亏损”。


巨头离场,掉头就走,只能证明“市场因价格战变得畸形且不赚钱”。说得好听一点,是“暂时性战略收缩”,其实是苦苦支撑后的无奈之举。


“我们不想参与‘打价格战拿项目’这种模式了。”这家子公司相关人士如是说。


更有一句耸人听闻的传言:在中国汽车前装供应链,不打价格战,便意味着退出。


作为最早进入激光雷达车载市场的全球硬件大厂,也是最早上车的中国激光雷达品牌之一,选择黯然掉头,只能说明,激光雷达产业的价格战,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无独有偶。


成立于1983年的Velodyne公司,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术公司。Velodyne最早以音响业务起家,随后业务拓展至激光雷达等领域。


图源网络


2016年8月,Velodyne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Li DAR获得百度与福特公司1.5亿美元的共同投资,三方将围绕无人驾驶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2016年Velodyne将核心业务激光雷达部门剥离,成立新公司VelodyneLi DAR。该公司开发的Li DAR传感器被谷歌等涉及自动驾驶的公司广泛使用。


即使如此,获得了禾赛科技与速腾的1.6亿美元专利赔偿,还能连续拿三年百万美金的专利费,仍然在2022年被Ouster廉价吞并而结束了自己纠结的“一生”。


而Ouster也不好过。当下,在国内的非汽车前装市场,Ouster的“疆域”也不断被禾赛科技侵蚀,譬如要求稳定性与温度的矿卡等垂直赛道。


图源 禾赛科技


2023年3月,禾赛发布 2022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披露,禾赛科技2022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从52.4%大幅下滑至30%,而季度出货量同比涨幅高达739%。


遗憾的是,“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2022年全年净亏3亿元。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任何行业都会有价格战,哪一个不是先咬牙抗住亏损,把国外撑不住的公司打趴下,再打周围小兵,然后逐渐吞噬占领市场。


所以,撑住,然后再在车路协同路线的L4企业、低速物流、工业以及能保量的机器人市场找找出路,或许也能赚到一些利润。


不过,看着一众激光雷达卷王们,如华为退出垂直赛道的自动驾驶卡车市场,百度前几年裁掉自动驾驶巴士团队,以及阿里腾讯的自动驾驶团队早就做鸟兽散的现实,国内激光雷达行业里,能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挺住的,还能有多少家?


更何况,迄今阻碍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还来源于因复杂精密装配而造成的高额成本。


至少在今天,还没有任何一家激光雷达生产商,能够彻底解决规模生产的挑战。



价格战的另一面


激光雷达除了在汽车上应用比较广,在移动机器人方面,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激光雷达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发射和接收的飞行时间,探测获得目标距离。


目前,大部分安装了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还是采用2D激光雷达。


由于2D激光雷达仅能扫描二维特征信息,难以还原物体形状大小和三维空间信息,场景局限在布局相对简单、固定的室内区域,难以满足复杂环境或室内外跨场景应用。


市场上需要“更聪明”的机器人,这对感知传感器的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然而传统16线或32线机械式激光雷达动辄上万的价格,令很多厂商望而却步。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考虑成本,大多数机器人企业都会选择上3D激光雷达。”


无论是为了让移动机器人能与人更好协作,还是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智能化的新服务,厂商借助关键传感器3D激光雷达,让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从2D走向3D已成为了新的行业趋势。


1月10日,览沃发布的业内首款360°混合固态激光雷达Mid-360,价格骤降至3999元,颠覆了行业对3D激光的认知。


览沃Mid-360,图源览沃官网


目前业内实现360°的3D激光雷达产品,大多为机械式,雷达内部包含激光发射、光学接收、光电信息处理系统、无线供电通讯系统、以及带动收发模块旋转的电机等模块。


如此多需要配合转动起来的模块,也造成机械式激光雷达,不仅很难设计、难组装、可靠性低,且价格较高,16线机械式雷达,单颗雷达价格就要上万。


但览沃的Mid-360产品通过使用半固态技术,将激光收发模块固定,只保留扫描模块转动,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售价仅是传统16线机械式的1/3不到,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性价比”3D激光传感器。


目前,览沃正式对外宣布Mid-360激光雷达官网零售价为¥3999元,大规模批量采购,价格从优。


这说明,激光雷达产业的价格战,一定程度上为移动机器人行业带来更大的降本增效,或助力移动机器人快速进入3D时代。



谁能笑到最后?


以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为例,截至目前,禾赛科技累计交付超10万台激光雷达。禾赛科技已获得了包括理想(2015.HK)、集度、上汽(600104.SH)等10家主流车企累计数百万台的量产定点。


从出货量上,禾赛科技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然而,与出货量大相对应的,是禾赛科技每年亏掉上亿。


业界也因此流传一句戏言:“禾赛科技就是敢于亏钱。”


禾赛科技给理想L8、L9的供货价格是成本价的五折,这意味着,每卖一颗激光雷达,禾赛科技至少亏损3000元。


这笔订单算下来,禾赛科技一年将亏掉近两亿。


而小米的订单,将会使禾赛科技赔得更多,在“骨折价”的基础上,小米还有定制化要求。


从2019年至2022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装置的平均售价从1.74万美元滑落至3100美元,毛利率从70%跌至44%,研发费用飙升……是禾赛科技,也是整个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无奈。


行业人士称,激光雷达行业整体都在走向内卷,价格战无可避免。


华为此前就高调宣称,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巴菲特曾言,回顾整个商业历史,有太多企业就像“罗马焰火筒”(romancandle)只是辉煌一时,这些企业的护城河事后证明只是摆设而已,很快就被竞争对手轻松跨过。


他认为,企业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是要拥有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竞争壁垒,其“护城河”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高端技术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无可替代的成本优势才是。


从终端市场而言,消费者并不排斥看上去粗糙但便宜好用的产品。相比最好的技术,更合适更便宜的技术,更可能抢占高端技术的发展机会,带来技术变局。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激光雷达产业的内卷将持续,价格战无可避免,但依然是击垮对手的有力武器之一。






往期回顾




榜单 | 2022中国市场复合机器人出货量TOP5 
多家移动机器人企业齐聚ProMat,集体亮剑精品
移动机器人AB面:大佬扎堆入局和“卷”到出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回顾2022高工移动机器人年会文章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