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个惊艳世界的中国符号

2017-09-01 暖报






毋庸置疑,中国的文化,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一种无法复制超越的美丽。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深沉地爱着……


中国


中文名称:中国 

英文名称:China 

简      称:华、夏 

所  属 洲:亚洲 

官方语言:汉语 

主要民族:汉族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儒教

通用文字:汉字 

代表人物:炎帝、黄帝、孔子等 

代表事物:长城,故宫,龙,凤等 

文化思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汉服文化




【100种传统符号】




1.  中国书法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中国书法有着永恒的魅力,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在这无声的线条里,仿佛看到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正款款走来。



曾巩《局事帖》



2.  中国国画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


齐白石 《荷塘蛙趣》



3.  篆刻印章


中国文字随著时间的绵延,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4.  中国结


一根红绳,三两缠绕,编织万千祝福,蕴涵悠悠古韵。




5.  戏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6.  皮影


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戏剧的一种,也是我国固有民俗技艺之一。灯影里舞动的如精灵般的皮影,生动传神,再配上高亢悠扬的唱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7.  武术 


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这才是“武”的真正精神内涵。





8.  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建筑装饰的辉煌。雄伟浩迈、气壮山河。把祈福语言钳在瓦当上,使建筑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建筑艺术品。




9.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





10.  桃花扇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11.  景泰蓝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现如今,景泰蓝已不是只有皇上才配拥有的物件。但因其精美,被誉为“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在五洲四海名声大震,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称赞。





12.  玉雕


中国数千年玉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玉石的价值和对于它的推崇,更在于对玉雕更深层次的理解。玉石也是物质,而升华为一种艺术和精神。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玉石价值再高,也不过就是金钱象征而已,何以传承千年呢?恰恰是玉雕带来,因为玉雕技艺的加工,玉器才有无穷韵味,耐人寻味。





13.  中国漆器


古漆者,光泽华,似乌金而非寒,明丽堂皇,有着庄重富贵的气质,古之时多为皇亲贵族所用,当代漆器制作揉合了中国传统景泰兰工艺眩丽的艺术效果,来产生视觉的愉悦,唤起或深沉宁静、或蕴籍含蓄、或富丽华贵、或朴素高雅的艺术美感,激起心灵的智慧并寄予精神上的高度享受。





14.  红灯笼(宫灯纱灯)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





15.  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字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




16.  甲骨文


人类的文字发明,是一件无论如何去评价都不会过分的伟大进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17.  钟鼎文(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18.  竹简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19.  茶


传说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也有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0.  中药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1.  文房四宝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这四件东西相辅相成,如果缺少一个,那么就写不出飞扬的字体,也就画不出古香古色的画。但是,古代书房里远不只这四样宝贝,其派生出的辅助用具,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




22.  线装书


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又称古线装,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 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





23.  剪纸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  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有着吉祥寓意的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5—27.  佛、道、儒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28.  阴阳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哲学,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29.  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其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30.  观音手


关于观音菩萨具足千手千眼的因缘,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述,过去无量亿劫有千光王静住如来出世,以怜念一切众生,故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观世音菩萨一闻此咒,从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欢喜,遂发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大誓愿,应时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31.  汉服 


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工匠们在信仰的世界里,把人间荣华富贵搬上天国,又把天国的富丽堂皇展示人间,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半神文化内涵。原来,“此衣只应天上有,缘牵万古落人间”。





32.  京剧脸谱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33.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34.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


龙凤纹样是中华民族纹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它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长、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龙凤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





35.  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而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北京奥运火炬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





36.  刺绣


刺绣,一种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其中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37.  彩陶


位于淮河中游的界首,历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不断创造着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着精美的民间艺术。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技艺,散发著泥土的芬芳,繁华般点缀着农家小院,尤其是界首彩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38.  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39.  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40.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色彩绚丽、装饰精美、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褪,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欧洲的皇室贵族,甚至以能拥有一件中国瓷器为荣。以至于后来,英文中瓷器的翻译“China”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了。


青花缠枝花卉六方大瓶



41.  唐刀


古人云:“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可见一文一武,人类之道也。中华武学文化源远流长,刀剑成了武学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国家的利器、捍卫生命的根基。而唐刀,将刚直不阿的美德、宁折不弯的气质、勇往直前的精神、开拓进取的功绩以实物的形式尽情地展露出来,为中华民族书写了一段“唐刀无敌”的神话。





42.  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43.  鼎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





44.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一开始就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形成自成体系的中国式佛教艺术。在这方面,古代画家们立下了丰功伟绩。值得称道的,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艺术时他们那种宏伟的气魄和抉择精严的态度。





45.  石狮


狮子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民间看重一个开光仪式,人们认为:石狮不开光点眼只是一个工艺品,开光后才是护国镇邦之宝,以求前景美好,万事如意。石狮的摆放也有规矩,成对称性,位置与我国男左女右的习俗相同。即当人走出大门时,雄狮安放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





46.  门神


门神是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7.  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48.  鞭炮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





49.  谜语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汉族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0.  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馔。





51.  舞狮


舞狮是一种东亚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源于中国。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





52.  中秋月饼(包涵粽子、花馍等等)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





53.  鸟笼


鸟笼的发展到清朝最为鼎盛,八旗子弟们架鹰玩鸟,地方官员送礼也要投其所好,送上此类玩物当是最受欢迎。清朝时期有一首童谣:“贝勒爷手里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





54.  盆景


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55.  蒲扇


蒲扇,由蒲葵的叶、柄制成,质轻,价廉,是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亦称"葵扇"。炎夏可用来扇风,得一份清凉,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也是众人所熟悉的活佛济公手持之物。





56.  白酒


我国的白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在世界诸多酒类中独树一帜。从古至今,白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社交、喜庆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特殊饮品。





57.  唐装


“唐装”说法的由来,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大部分情况下是指以清朝中期的满族马褂改良而来的服饰,特征是立领。清中期到清末国人在旗装马褂等服饰的基础上装上立领元素经过多次改良才有的产物。





58.  绣花鞋


绣花鞋,鞋与“偕”同音,绣有这种吉祥花纹的绣花鞋作为陪嫁,又有祝福新人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之意,因此成为新娘出嫁的必备嫁妆。





59.  虎头鞋


虎头鞋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北方汉族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





60.  旗袍


旗袍的美是东方含蓄式的美,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线条简洁、色彩绚烂、风格优雅、雍容华贵,从内在与外在之间获得和谐,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





61.  肚兜


关于肚兜,说来话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肚兜的艺术以刺绣为主,也有贴补花纹的。由于它包括缝、绣、剪裁、造型及色彩构成,所以肚兜属于民间妇女艺术中的综合表现部分。





62.  斗笠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许多家庭,往往在墙上挂上一斗笠作为装饰,亦赏心悦目。





63.  帝王的皇冠


起初,发冠只是用以包裹发髻,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生活方便,同时也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官职、身份和等级,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





64.  皇后的凤冠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古代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皇妃、公主、太子妃的凤冠九翚四凤。翚是有五彩的雉。一品至七品命妇的凤冠没有凤,绣有不同数量的雉。





65.  泥人面塑


泥人面塑是我国古老的一门汉族民间艺术,俗称捏面人。它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66.  花轿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





67.  水烟袋


水烟袋又称水烟壶、水烟管。吸水烟是中国人传统的吸烟方式。





68.  鼻烟壶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69.  筷子 


筷子古称“箸”,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70.  牌坊


牌坊,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71.  园林


园林,在中国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72.  寺院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中国寺庙建筑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73.  古钟


古钟的历史源远流长,她的姿形状各异、丰富多彩。中是世界古钟文化起源最早的家之一,从传递信息响声器、演奏音乐的乐器、标志统治阶层权力和地位的器,到佛道信众装点佛净土和道教仙界的神圣法器,再到为民众报时、集结的工具,古钟文化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74.  古塔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75.  亭


亭,是一种汉族传统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76.  对联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77.  井


井,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中国传说是伯益发明了井,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俱备的东西。





78.  中式宅院


中式宅院美景来于自然,高于自然,充分体现中国景观艺术“小中见大”的意境。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和意境,吸收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因借巧循,不拘泥于形式。





79.  石桥


石桥,即用石料建造的桥梁。有石梁桥和石拱桥,历史都很悠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梁桥有洛阳桥和卢沟桥,由于石梁抗弯能力较差,现已只能在人行桥或涵洞中使用。石拱桥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成就,在现在桥梁建筑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80.  金元宝


金元宝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元通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





81.  如意


如意,旧时汉族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82.  烛台


烛台类似火把,是人把火种留了下来。火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受礼者看着那跳动的烛火自己思考,让人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重新去追本溯源。婚礼上的小烛台的光就好似团结的心,在默默等待新娘去点燃希望光芒,此时此刻,新人四手合一,拿起点火棒,在亲朋好友面前共同去点燃百年好合烛。





83.  罗盘


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





84.  八卦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





85.  礼器


礼器是古代汉族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 。进入商周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86.  司南


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87.  象棋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





88.  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现已申请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89.  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





90.  长命锁


长命锁也叫“寄名锁”。汉族育儿习俗。为金属(多为银质)饰物,呈古锁(长形)状,上镌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它是明清时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





91.  玉佩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92.  千层底


千层底泛指手工纳制的布鞋鞋底。最早始于周代,发展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其面料为礼服呢等上等材料,配以漂白布里制成鞋帮,经绱作成鞋。成品穿着舒适,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





93.  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中国传统古典红木家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苏作、东作、广作、仙作、晋作和宁式家具。




94.  丝绸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95.  针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06年,经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6.  花窗


花窗是汉族古代园林建筑中窗的一种装饰和美化的形式,既具备实用功能,又带有装饰效应,花窗多见于汉族古典建筑中,在现代建筑中依然有广泛的应用,但多采用复古的风格,用以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97—100.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选编自:壹号收藏(www1shoucangcom)


往期精选:

10个醉美文学典故

千古“妙对”

民国的人文星空到底有多灿烂

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行迹做成地图以后……

24诗品,24人品!

中国34个绝美之地,赶紧去看看!

最美校服,民国风华!

出语惊人,民国大师的气场!

中国的房子(顶尖影像)




来稿与版权处理:nuanbao999@163.com

《暖报》微信号:warmwonder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