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文亮医生没想当英雄,却已经是2020的我们,对英雄想象的上限

陈迪Winston 思想地图 2020-02-25
李文亮医生没想当英雄,却已经是2020的我们,对英雄想象的上限

媒体在用吹哨人、whistleblower来形容李文亮医生,这恐怕不尽然准确。我们过去熟知的吹哨人故事,大多做好了义无反顾此去不回的打算。所以,他们是深喉,是斯诺登,是蒋医生,是高医生。

但这次包括李文亮医生在内的武汉八君子,严格来说没有人想“搞事情”。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在同学群、同事群里发警告,不对外、不传播。医护就是直接面对传染病的前线士兵,了解险情提醒袍泽,这是一个普通人再正常不过的情感和行动。这里没人是胆大包天想去挑战动摇些什么。

然而即便只是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行动,李医生还是遭了难;然而即便只是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行动,他在我们的国度里竟已是如此出类拔萃,值得这么多人的扼腕与敬意。

我们早就异化了,不知不觉间被规训得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反应了。掌握了事关千万人生死威胁的信息,你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我要怎样才能提醒大家”,却会是“我说话会不会很危险”。有人给你吹哨喊小心了,你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人家专业人士都愿冒险预警、我赶紧关注研判一下”,却会是“没有官方通报傍身是不是算造谣呀”。良善的不敢发声,歹毒的已经举起火把。

在一种更加正常的设置里,李文亮医生和前线同僚的发现,应该早能通过机制渠道公之于众。就算机制内走不通,他们也应该能够安全地在大众传媒上讨论自己的担忧,借公众关注设置议程,倒逼上方严肃应对、公开情况。无论如何,既然12月30就有不止一个人能做出预警,拖到1月20才正式明朗化,这绝对是不正常的,非常不正常。

我们掉入了名为“只有一个声音”的陷阱,它不可避免有很多缺陷。比如它习惯拖拉,尤其对于负面讯息,经常要拖到拖无可拖才正视。它心存侥幸,展示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徒劳逃避,又总莫名自信事情只要不提就会过去。每次开大会,都要连续息声好几天,之前与期间发生的主旋律外事态都被强行装看不见,同样的节点每年得重复三四次。这个声音说过的话,再没有讨论辨析的余地;这个声音没说过的话,你也不能轻易说,就算最后你是对的,提前说也算造谣、要问罪。

曾经我们也有过英雄,但现实反复让我们看到英雄不值得,渐渐就没人再愿意了。后来我们中又有一些人,他们没再试图挑战什么,仅仅在感觉应该被容许的范围内,想要坚持一点普通人小心翼翼的良善和勇敢;然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落入了相似的田地。

我们都在缅怀李文亮,也许也是在神伤那个“只不过想安全地做一个好人”的自己。

再下一次,我们还能剩下怎样的我们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