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击垮你的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丧心力”

在职场的 三点一弯钩 2022-11-03
每天20点40分一起心理充电


专栏作者:王明灿

本文共3635字

预计阅读时间:10min



01


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为我考虑了这么多。


但是我就是做不好,让你失望了。

 

婧雯见面以后,向我深深地说了一声抱歉,对于最近的工作失职感到内疚。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她是我朋友,原来在一家心理咨询中心上班,由于和单位的领导不睦,产生了一些矛盾,愤而离职。


我看她在外面一直闲着,好几个月都没有工作,于是通过熟人的关系,介绍了一份工作给她。

 

主要是去社区去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工作,帮助他们重建自信,顺利回归社会。

 

这份工作难度并不大,只要前期先做完评估,根据服刑人员的现状,然后配合社区开展心理工作即可。

 

在我眼里看来,婧雯的能力还是挺不错的,也很适合做这份工作。

 

她是那种热爱学习的人,也很爱生活。


除了平时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课程以外,还在坚持学绘画和写作。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她都能做的很好。



但是有个问题让我很苦恼,通过与她的交往和接触,我发现她在做事情的风格上有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


如:


做事情喜欢拖延:上级交给她的任务,她不是很快就能完成,每次都要拖到最后一天才能上交任务。

 

人际关系不佳:喜欢独处,各干各的,遇到问题不会及时反馈,当有人配合她做事时,她都不愿意听从人家配合。

 

别人说出她的问题,她只是表明附和回应:过几天工作又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惹得对方都很不高兴。

 

大概干了有半个月吧,社区主任向我反应,说婧雯工作不太给力,不想用她了,希望我这边再推荐合适的人选。

 

接到电话以后,我马上约婧雯出来约谈,对于这事交流意见。

 

她对我说:


我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失望。


无论我在哪里工作,都干不长。


换了很多公司,最长的就是干三个月就离开了。

 

我觉得自己好“丧”,遇到事情我总想着回避,也不想改变,


似乎换一个环境就能变好了

 

婧雯的言论,表明了她颓废的境地,没有获得她想要的事业和成就。




02


在职场屡番不顺,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去哪里人家都不喜欢她,用着用着就要让她离职,这是因为她在职场有一种“丧心力”。

 

她的工作态度表现了三个心理学的现象:

 

第一种是“拖延症”


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不利于他人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

 

无法与他人达成默契,让工作效率提高。

 

第二种是“意志缺乏”


遇到困难退缩,做事只有三分钟的劲头,没有坚持性,墨守成规,不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喜欢钻牛角尖,执拗。


同时存在怯懦和任性,自制力缺失。

 

第三种是“自我防御”


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强调个体的被动保护与自我形象。


当别人的态度不利于自我的需要,会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

 

可以说婧雯的不舒适,不仅仅是别人对她的不认可,更是她本人自身性格上的问题所致。




03


她的“丧心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这段职场的生涯当中,付出太大,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心理过度失衡所致。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一个理论,叫“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他提出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 成功命题

  • 刺激命题

  • 价值命题

  • 剥夺满足命题

  • 侵犯赞同命题

 

他认为: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够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重复的可能性就越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个体可能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

 

在霍曼斯看来,从这些命题出发,可以解释作为交换过程人类的全部的社会行为。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婧雯在这段职场中,感受不到自己能获取最大收益,每个月工资3000块钱左右,上班也很辛苦,干得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眼看房价逐年攀升,现在已经涨到了1万块钱以上,拼死拼活地努力,也达不到自己想要买房的预期目标。

 

收益与代价不平衡,难以维持。

 

如此一来,她的“丧”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职场关系里,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没有机会在短期内满足她的内心期望,但是鉴于朋友推荐的关系,她又不得不去做。

 

陷入两难的境地,既觉得不合适,又会有“内疚感”。

 

不自觉地,她就会用“出工不出力”的职业态度去面对她所做的事情。




04


要想解决“丧”的问题,显然从大家的角度来说,似乎只需要通过外部的方式来进行刺激。


比如给她高薪,或者让她自己去认识目前所存在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问题就能够解决。

 

不过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问题,“习惯”。

 

习惯最伤人,无形之间在消磨你的意志,外部的方式可遇而不可求,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你心中的期望,而“习惯成自然”,则会让人“温水煮青蛙”,渐渐地失去意志。

 

我认为,要解决“丧心力”的核心品质在于“意志行动的建立”。

 

所谓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有些行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却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就可以完成,没有困难需要克服,像吃一顿饭,玩一会儿游戏。


这些行动体现不出人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所以也不算意志行动。

 

只有有目的的,通过克服困难才能实现的,才是意志行动。

 

举个例子,写作。

 

写作是一个很费脑力的活动,很痛苦,要找话题,又要坐在电脑旁苦思冥想,确定好思路以后才能下笔。

 

当编辑给了你一个主题,让你去写,写完以后交稿,但是编辑觉得不满意,退回让你重写。

 

意志力不高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在编辑的三番两次劝说之中,选择放弃。

 

也有些对自己要求高的作者,他会精益求精,选择精挑细琢,去完善自己,努力达到编辑的要求。

 

当这种意志彻底变成行动,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问题,意志的难点不在于是否有这个态度,而在执行阶段,这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里,


既要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


又要克制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动

 

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形势的变化,发现新的情况


遭受到挫折时,要及时地去分析,找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办法


及时修正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计划,以保证切实实现预定的目标

 

工作出了问题不去解决,逃避;别人发现问题指出来,不听;被领导指责批评,抱怨。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有了意志说要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但仍然无法改变的缘故。




05


那么,该如何让意志行动建立起来,彻底解决“丧心力”的困境?

 

这里面需要解决两个“心魔”。

 

一是“合理面对利益”。


有了欲望,人的心理就会开始失去平衡,做事情就会存在功利之心。


一旦存在这种思想,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良好心态,出现挫折,就跟当初设想的不同。

 

凡事要做成功,坚持下来,需要的不是“欲望”,而是“兴趣”。

 

我喜欢绘画,不管绘画能给我带来什么,我都喜欢每天坚持画一幅,时间长了,水平得到提高;


某一天,某个出版社看中了我的作品,找我约稿,从此走向画家的道路。

 

当你的目标一开始设定的是“热爱”而非“利益”,你所做的东西才会持久。

 

可以肯定的是,凡是欲望过重的人,都很难坚持长期做一件事情,内心充满厌烦,迟早有一天也会放弃,直接奔向“丧”的生活。

 

二是“保持自省能力”。


挫折会打击自信,让你产生自卑,对自己缺乏信任,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办法完成。


而焦虑的来源也来自于此,并且也会伴随着“恐惧”,你会担心,做不好了会怎么办,会感觉自己很无能。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失败是“失败”之母,不停地失败,只会让她更加受挫,人生没有希望。

 

反省,就是人对自我能力修正的过程,也就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进。


很多人遇到挫折,想要的是放弃,而不是“修复”,修复对他们来讲,是一件极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们会时刻担心,即便修复,失败了会怎么办?

 

这又印证了前面我们所说的事实,在他们的意志品质当中,缺少一种“坚韧性”,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坚持性,虎头蛇尾。

 

写作被退稿了怎么办,不要紧,继续修改;再退又怎么办,没关系,继续改,直到满意为止。



所以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合理面对利益以及保持自省能力。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重这方面的训练,问题出现以后,先反省,后总结,列出计划,从小到大逐级处理。

 

训练的环节不容忽视,很多人认为意志行动是可以自然而成的,实则错误。

 

就像足球运动员,要想比赛踢好,平时的训练必不可少。


去健身房锻炼肌肉、进行慢跑等有氧训练,当训练成为你人生中的习惯,你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意志行为同样如此。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世间的真相是少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也少有不努力而成就草著的天才。



三点一弯钩专栏作者:王明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乐土签约作者,公号:王明灿(wmc19870405)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还喜欢: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自言自语?


夫妻为何共苦容易,同甘难?


点击小程序,给你更多专业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