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形式相似,但意义不同。部分公开课旨在“学习”,听课者为教师,讲课者为表现优秀的教师,供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还有的公开课,听课的是领导,是教研员。公开课常有教研员参与,他们往往被认为是“高人一等”,以批判眼光听课。老师用心备课却常被批评,难以接受的是,批评点常因角度不同而难以认同。
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深入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课堂内容。然而,相比之下,教研员们可能会更偏向于追求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形式和呈现效果,而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学生们的接受度和实际学习效果。
这种差异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源于两者不同的职责和视角。老师们每天与学生面对面,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因此更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教研员们则更多地关注教育宏观层面的发展和创新,力图通过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
教师们并非毫无主见,当教研员提出关于课程的看法时,他们纷纷以行动回应。很多老师积极建议,既然教研员觉得我们的课程有待改进,那何不亲自上阵,为大家奉上一堂生动的示范课呢?这样不仅可以为我们树立一个优秀的教学标杆,还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改进,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这样的提议既展现了老师们对教学的热情与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自身成长的渴望。
可是,当有些地方的教研员亲临课堂执教时,一线教师们却常常投以轻蔑的目光。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原来,他们发现教研员们竟然连最基本的课堂时间都难以掌控得当。课堂时间的精准把握,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孩子们呈现一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课程。如果教研员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们又怎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点和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孩子们呢?显然,这样的表现是无法让人满意的。因此,一线教师们对教研员们的这种表现感到失望,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起上课这件事,那可真不是随便谁都能插上嘴的。得是那种真正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积累了足够多的教学经验的老师,才有资格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点评。
可现如今,情况却有些让人堪忧。有些教研员,他们是直接聘用的,并没有真正的教学经验,或者说经验尚浅。这样的背景,让人不禁质疑:他们真的有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指导吗?这就像是让一个从未下过厨的人去点评大厨的烹饪技巧,他们可能会说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但因为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很难真正切中要害。同样的道理,没有教学经验的教研员在点评教学方法时,也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剖析其中的优劣得失。
有些专家也是,从来都没有一线教学的经验,但是对一线教师的点评头头是道。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如何教、如何学的老师,才能为我们的教学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有些教研员,他们虽然对教育理论了如指掌,但实则缺乏真正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见解更像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的检验。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一些手握老师“命运大权”的领导,他们同样缺乏站在讲台上的经历。然而,这并未阻碍他们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教师进行点评,甚至轻易地否定他们的努力。这样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是,那段充满青春活力的高中时光里,我们的校长总会在全校大会上,用他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叫我校长,我更喜欢你们叫我老师。”这句话,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校长那份深厚的教育情怀。原来,我们的校长曾经也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优秀教师,他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未来。即便后来走上了更高的管理岗位,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网络上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那就是一旦“教师退出机制”真正落地实施,可能会出现一个颇为令人担忧的现象——那些真正懂得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或许会因此黯然离场,而那些擅长纸上谈兵、指点江山的管理者却可能依然稳坐钓鱼台。这一观点,细细想来,确实不无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并非所有的领导都必须出身于一线教师,但领导必须对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认知。我曾听说过一位未曾担任过教师角色的校长,他长期投身行政工作,但在与教师交流时,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他坦言:“我在教学方面并不擅长,我的老师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擅长的是管理,但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还得依赖我的老师们。因此,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的老师们感到开心,因为只有当她们心情愉悦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这样的管理者,无疑值得我们称赞。
强化校园管理,增强对教师的监督,同时提升教师的师德,这无疑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举措。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楷模,他们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然而,正如那位明智的校长所言,我们在追求师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