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小学生眼中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那毕渡 四野子弟 2020-09-13

点击上面“四野子弟”关注公众号


编者寄语:


多少叱咤风云的事件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多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凋谢在时光的长河里......


1979年,你在哪里,做什么,看到什么,和谁在一起,还想得起来吗?也许本文可以和你一起回忆......


此刻的你,在翻阅尘封的历史。尘埃扬起,你想到了什么?

记录在,记忆就在。记录在传播,记忆就在传承。


您的关注、转发和留言是“四野子弟”公众号坚持的动力。



1979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了!

报纸上粗粗的字体、大红的标题,是对自卫还击战的第一印象,大人小孩猛然间呼吸到了战争的气息!由于身处边境地区,整个县城一下子就动员起来了!


 印象一:商品一扫而空 


当母亲带着我们到县城规模最大的东风百货商店时,平时熙熙攘攘的两层楼商店已经空空荡荡:货架上空空荡荡,顾客也不见几个。售货员无所事事地或站或坐,整个商店就像刚刚被洗劫过,或者与其说是一个商店,不如说是一个尚未开场的礼堂!当时的感觉非常怪异:一方面遗憾来迟了,另一方面战争的焦虑感油然而生。


 印象二:带着面饼上学 


反应快的居民已经为战争囤积生活用品了,特别是食品。

学校要求学生随身携带干粮,此时已经买不到饼干、当时流行的白糖饼和牛耳朵饼了。不过这难不倒在野战部队锻炼12年的父亲,他很快就给每个子女烙了几张面饼。我们用塑料袋包着,放在书包里,为可能降临的避难预备着。然后日子在上学、上课、放学中一天天过去,紧张的情绪在平安无事中一点点消散。面饼对于当时的小孩来说诱惑也不小,于是在一天掰下一块的进程下,整袋面饼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印象三:防空演习 


学校很快就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防空演习。以班为单位集合,跑步到附近的人民公园防空洞内,时间要求不能超过5分钟。限时依据估计是从附近的军用机场到县城的飞行时间。防空演习进行了好几次,小学生们又紧张又兴奋。

母亲反复叮嘱我们,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敌机来轰炸,如果跑不及就立即趴到家门口的排水沟里,那里勉强可以容下小孩;如果来得及就跑到200多米外的小山沟里。母亲还专门为此事嘱咐隔壁的大姐姐届时帮忙照顾。

父亲毕竟曾经是军人,对中越军事实力的差距心中有数,对我军的作战能力很自信。老家来信时,他没有同意让子女回老家避难的建议。


 印象四:流言 


县城慢慢有了流言,流传发现了越南特务,说得绘声绘色的:特务挑着收废旧或者小商品的担子,走街串巷,甚至被查出携带了手枪。大人们纷纷叮嘱小孩要保持警惕,不要受骗上当,注意安全。

当时的电影很少,对每部片子都印象深刻。小孩们不禁联想起电影里的特务情节,心里不免有些忐忑,遇到类似装扮或者感觉的陌生人不由得就有了警惕感,紧张起来。


 印象五:伤兵、飞机和压缩饼干 


记不清是哪一天,下晚自习的路上经过地区医院,和以往一样此时的医院笼罩在昏暗的灯光下,忽然看到住院部大楼门口聚满了围观的人群,一部又一部的救护车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着,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医生护士紧张地跑来跑去,身体各处缠着白色绷带的伤兵或在担架上,或由护士搀扶,或自己蹒跚前行。躺在担架上的伤兵让人心生担忧,而最特别的是一个单脚缠着绷带的伤兵,似乎是不好意思,他一把推开搀扶他的女护士,用健康的单腿一蹦一跳地急跳进大楼里,女护士在后面急忙追赶,迎来小孩们一片惊叹。

后来,放学的路上,就经常看见伤兵们在芒果、扁桃树下的石凳子上休息,或晒太阳,或三三两两在聊天。

一天下午放学,三三两两刚出校门,忽闻一片欢呼!随着众人眼光望去,天空中一架直升机在飞翔!小孩们顿时兴奋起来,一边跟着跑一边叫喊,穿过街道,穿过马路,穿进公园,奔跑在公园蜿蜒的小径里,透过掩映的树叶,跑啊跑,穿出公园,再穿过马路,一直跟跑到地区体育场里。此时,看台上和跑道里,都挤满了男女老少,兴奋极了!直升机巨大的机桨在慢慢减速,轰鸣的发动机声在逐渐消退,从救护车上跳出的医护人员快速将危重伤员转运进巨大的机腹里。未几,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巨大的机桨又快速地旋转起来,激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在刺目的飞尘冲击下,眼见巨大的直升机稳稳升起,掉头飞往远方。直至声音和影像一起消失,人群才恋恋不舍地散去。我相信,这是当地绝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直升机,而且经历了降落和起飞的整个过程!

接着,家家户户都有了军用压缩饼干。饼干呈土黄色,像小砖头一样硬梆梆的,咸中带甜,干干的难以下咽,没有想象中的好吃,也没有之前传说中的吃一点就饱的神奇效果(战争期间,流传很多说法),刚拿到时的兴奋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印象六:白人和战俘 


第一次见到白人是在地委招待所对面的新华书店。那天艳阳高照,路过,远远看见一大群人在聚集,走近后发现一个瘦高个的白人青年,被大批低他一头以上的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他似乎在采购些什么,一只手高举着试图走到目的地,但是摩肩接踵之下,连走动都不容易,而且整条街的人都盯着他看,我在马路对面,也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无奈和极力掩饰的愠怒。也不怪当地人了,估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见到白人,感觉非常稀奇,犹如围观珍稀动物一般。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偏僻县城基本还处于封闭状态。

后来听说,有白人记者专程来参观当地的越南战俘营(刚才特意查了一下当年的报道,这个可怜的白人估计是路透社的麦肯齐或者法新社的比昂尼克)。

据说越南战俘营关押了男男女女的战俘数百人,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1块2毛,就当时的老百姓而言,别的没太多感觉,就是口耳相传的这个伙食标准远高于当时的普通中国人家庭,大家心里都有点愤愤不平。


【原创文章】


征稿

传播部队历史 凝聚部队子弟

分享您的自豪 分享您的感悟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对父辈是最好的感恩

记录,对自己是最好的负责

记录,对晚辈是最好的教育

  记录在,记忆就在  

父辈往事/自己故事/子弟活动

欢迎投稿:siyezidi@126.co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四野子弟”

欢迎转发  欢迎留言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精彩继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