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传坏了的“重男轻女”

四野子弟 四野子弟 2020-09-13


令女儿寒心的父母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重男轻女”,会出来很多各式各样的奇葩事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父母从小就偏爱儿子,好的东西都给儿子。女儿长大后,父母千方百计从女儿处索取“回报”,以补贴儿子,仿佛只有儿子才是亲人,而女儿不是亲人。

2、父母总说“养儿防老”,为偏爱儿子找依据。结果偏偏儿子不争气,不仅照顾不了父母的生活,还添乱让父母担忧。虽然依靠女儿照顾,父母心心念的还是儿子,不惜忽视女儿的感受。

3、父母觉得“重男轻女”天经地义,认为儿子是家庭的“传人”,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于是父母千方百计帮助儿子,无论儿子如何不孝如何恶劣都不在乎,却埋怨女儿帮助儿子不够尽心尽力。仿佛“传人”是皇帝,其他人只能是任劳任怨的忠实臣民。

以上事例的父母,有农民、工人、公务员、军人,也有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似乎“重男轻女”的观念并不会受职业、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更像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顽强延续。

可是,这真的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吗?

 

“重男轻女”的成因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男性在体力、勇气、冒险精神等方面的优势,使男性成为部落或者家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于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男权成为传统社会的主导权力。

但是,别忘了这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传统社会里,男性在享受社会尊重、财产继承等权益的同时,必须承担摊派到各户的军事和劳役义务,以及赡养父母的责任等。特别是自古以来都针对儿子赡养父母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即孟子列举了五种不孝的情形:

1、四肢懒惰,不管父母;

2、酗酒赌博,不管父母;

3、贪图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父母;

4、放纵声色享乐,让父母难受;

5、逞勇好斗,连累父母。

历朝历代还制订了关于儿子不赡养父母的惩罚措施。举例如下:

1、汉朝“以孝治天下”,汉律规定:儿子(孙子)对父母(祖父母)不尽孝者判重罪;

2、唐朝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能存私房钱。要求儿子必须全力以赴照顾老人;

3、清朝规定:儿子再贫困也必须设法赡养父母,如果因贫困导致父母自缢身亡,要按照过失杀父母罪予以处罚,判处儿子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从上可知,传统社会的“重男轻女”,实质上是权利义务相匹配的伦理道德安排。

儿子必须挑起家庭的重担,因此获取相应的权益。

女儿不必挑起家庭的重担,因此不能获取相应的权益。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这种权责一致的观念有它的时代合理性。而有些父母,对传统文化只知其形,不知其实,他们的所想所为其实与传统文化的宗旨背道而驰,其愚言愚行既可笑又可悲。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传统社会里的“重男轻女”呢?

 

重视和重担

 

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重”是指重视,也是指重担。即,由于儿子是“一家之主”的继承者,因此必须从小就重视对他的锻炼,包括家务活、经济劳动、意志品质和责任心等各个方面。儿子成人后,就必须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例如:

1、在家庭内部方面,对父母要做到物质上照顾,精神上关心;对兄弟要做到友爱互助;对外嫁的姐妹要起到娘家后盾的作用(例如处理姐妹在婆家受到的不公待遇等)。

2、在家族内部方面,代表家庭维护家族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例如探望家族长辈,关心家族晚辈等),代表家庭承担起家庭在家族中的义务和责任(例如参加家族祭祀活动,扶危济困,处理家族纠纷等)。

3、在外部方面,代表家庭处理一切对外事务(例如为父母处理外部的琐事、大事,承担相应的劳役、税赋和公共事务等)。

现实中有些父母和儿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些父母不是重视,而是偏爱,甚至溺爱儿子。导致儿子从小是非不分,三观不正,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有些儿子成人后不知自省,依然自私自利,不要说挑起家庭的重担,连自己都成为家庭的负担,成为父母和家人的噩梦和烫手的山芋。

可悲的是,有些女儿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在愤懑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同时,却将同样的祸水引到了丈夫的原生家庭。至于她们是怎么想的,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父母谨记

 

家庭中的父母就好比政府里的官员,处理家事就犹如官员执政。

明朝的《官箴》有言:“公生明,廉生威”。即为官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

有些父母,不反思自己的不公言行,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女儿的悉心照顾,另一方面却漠视女儿的亲情诉求和合法权益,甚至为了“巨婴”儿子的要求而不惜伤害“挑重担”女儿的感情。

人心都是肉长的,长期以往,父母应得的尊敬就会难以为继了。

值得为人父母者警惕的是,如果继续不公平地对待儿女,不公正地处理家事,那么,自己就会离“家风沦丧、无威无信”不远了。

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某些人的观念还远远落后于时代。这些人不仅观念落后于时代,而且他们对于自己固守的观念的理解也是非常肤浅的。很明显,形成“重男轻女”观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使按照观念的本义,也是强调权益和责任的一致性。因此,这已经不是男和女的性别问题,而是责任心和实际行动的问题。

你的看法呢?欢迎投票、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