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情人节和西方情人节的密码,你猜对了吗?

四野子弟 四野子弟 2020-09-13

关于信仰和自强的故事,我知道了开头和结尾,却猜不好其中的密码。

节日不嫌多。多年来默默无闻的七夕节,近年来以中国情人节的姿态重新崛起,与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争夺年轻人市场。

以商业的形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演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解部分国人对于外来文化渗透的忧虑。而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什么节都无感,什么节都无关,不过了解一下节日背后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无聊之中的有聊之举。

先说说西方的情人节,其实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译法,人家本名叫Valentine's Day,直译过来叫瓦伦丁节,本来是一个宗教节日,为了纪念一个叫做瓦伦丁的小伙子。

公元270年,在我们的三国时代末期(蜀汉7年前已经被灭,东吴10年后也被灭),被俘的蜀汉皇帝刘阿斗一直在和晋朝皇帝司马炎斗智斗勇,苦逼地假装乐不思蜀,1年后终于心力交瘁地去世了。

而此时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同样处于动荡的“三世纪危机”时代,内有割据,外有强敌,勇武的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到处扑火,结果积劳成疾去世了。

基督教自成立以来就被罗马帝国视为邪教,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一直坚持到我们的主人公瓦伦丁殉道一百多年后才逆袭成为帝国国教。

瓦伦丁是一名非常虔诚、非常坚贞的基督徒,可惜生错了时代,结果毫无悬念地被捕入狱了,可能是因为长得帅+人格魅力惊人,典狱长的女儿居然和他相爱了。2月14日行刑时,他留给她一封长长的情书,表白了对她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己人品的坚定信念。

基督徒们为了纪念瓦伦丁,就将这一天定为宗教节日。后来,有感于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演化为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始于男子信仰坚贞,中途爱意缠绵,终于死别。

不过,就像很多历史故事一样,关于瓦伦丁节的支流版本其实还有不少,就不一一赘述了。

西方的情人节比较写实,而我们中国的情人节就比较梦幻了。

七夕,指阴历七月初七夜。我们古人喜欢选择双重数字作为节日,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重大节日莫不如此。这种文化心理从“好事成双”这句成语处也可以佐证,大概古人认为成双比较吉祥吧。

七夕这一天的中国节日包括了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仙缘会、双七节、香桥会、仙桥会、天缘会、巧节会、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盘古王节、耕牛生日等十几个名称,五花八门,全记住都不太容易。这极大地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人民群众的想象力也是非同一般。

古老的节日基本上都来源于自然崇拜,而星星崇拜是很古老的文化现象了。“七”这个数字很自然就让人联想到“北斗七星”,七夕和星星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要知道,古人的夜晚那可是漆黑一片的,夜幕笼罩四野之下,星星特别醒目,特别神秘,特别令人遐想。若需辨别方向,唯一的方法也只有仰望星空,观察北斗七星了。因此,在所有的星星中,“北斗七星”对于古人的意义是最大的。

小时候,和老人、大人在纳凉或者走夜路时,最常见的举动就是仰头数星星,印象最深的就是最亮的北斗七星了。

关于“织女”星、“牵牛”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但是当时还没有给他们配对,经过历代文人骚客的穿针引线,他们虽非“有情人”也终成“眷属”了!

最早的配对记载应该是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最有名的配对记载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那应该是后来的事了。市井民间最不缺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

有文字记述的七夕始于公元前6世纪,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女子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

那是一个男耕女织的时代,因此,女子向织女星乞巧,就像之后的学子向孔子牌位祭拜一样,充满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后来出现的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都和女子有关,因此,七夕本是女子的节日。

那么,牛郎怎么会乱入呢?这可能与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降低有关,在当时的伦理学家看来,女子怎么能够脱离男子而存在呢?女子怎么能够有自己独立的节日呢?

正如任昉在《述异记》中描述的那样,织女在独身的时候劳作勤苦,形容憔悴,而在嫁给牵牛之后又贪欢不作,颇有点“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感觉。总之,织女做不好自我管理,天帝只好出手了,罚她一年只能和牵牛约会一次。在这个故事里,牵牛无责,织女有错。

中国情人节,始于女子自强不息,中途无法自拔,终于生离。

两个故事,死别与生离。

一样的残酷,不一样的理由。

从历史感知文化,从文化感知历史。

珍惜现在,忠于良知,不拉未来的后腿。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所有者




长按图形 赞赏四野子弟


【留言精彩】


投稿:siyezidi@126.com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