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扬州就被各大美食号吹捧为“春日必吃”目的地。春风十里“慢”扬州,除了江南春光,最诱人的便是早茶。扬州人也情愿消磨半天时光在早餐这件事上,五花八门的包子、清爽的烫干丝、酥香的肴肉,搭配本地的绿杨春茶,吃的是份自在闲适。扬州早茶到底好不好吃?值不值得为了吃走一趟?我们专程前往扬州,去找找答案。
早餐,大致可以窥见一座城市的性格。
大江大湖大武汉,早餐也带着几分码头的江湖气,能落脚的地方皆可过早,又快又狠;广东人叹早茶,是全家老小的感情交流会,一壶茶几样点心,精致丰盛;江南宠儿扬州,堪称早餐界享乐先锋,不仅能吃出筵席排场,甚至还把早茶搬到船上,美食美景两不误。
扬州有名“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合一块儿刻出了扬州的灵魂本质:享乐。扬州人爱享受是有历史渊源的,明清时期,靠运河而兴的淮扬地区,盐业发达富甲一方,商人巨贾玩乐有余也爱附庸风雅,修园子、请厨子、养文人,清晨聚众赏花品茗、吟诗作乐,空着肚子哪儿行啊?精致的扬州早茶就这么诞生了。虽然后来盐商没落、繁华散尽,但这份骨子里的闲适却一直留存在扬州人的生活日常,生动得体现在早茶餐桌上。当地人管吃早茶叫“小雅一下”,出租车大哥说得直白,吃早茶就是要有钱有闲。不同于粤式早茶五花八门的自主选择,扬州早茶有自己的固定搭配,一杯耐泡的绿茶贯穿整场,冷菜多是酱菜、烫干丝和肴肉,面点以包子为主,附带蒸饺烧卖。不过为了做生意,茶社早已打破常规,把主食、热菜一起搬了进来。扬州早茶里,面点是重头戏。据说传统扬州点心多达百种,但因为工艺复杂、失传等原因,现在茶社里只能吃到十来种,主要有“包饺烧”三类,统称为“肆点”。花样最多的是包子,蒸饺和烧卖只有一两种。
扬州包子馅料丰富种类多,常见的就有三丁包、五丁包、青菜包、细沙包、蟹黄包,你可以整笼点,也可以经典口味各来一个,拼个杂什笼。有人打趣说在扬州吃包子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口咬出什么馅来。
扬州包子精致不在个头,而在褶子和馅料。包子颜值过关,至少要有28道褶。不同馅的包子收口也不尽相同:有个小洞的叫“鲫鱼嘴”,合捏成一条线的叫“一线天”,还有什么“香炉脚”、“圆顶”、“双耳”不同造型。收口是厨师留给客人的暗号,不过破译起来有些难度,佛系吃包也很快乐。
头牌三丁包,三丁指的是猪肉丁、鸡肉丁和笋丁,酱香浓郁,但又能吃出笋和鸡的鲜味。不过瘾?海参、河虾,通通往里加!这很符合淮扬菜的“加料”逻辑,包子心胸宏大,正好味达江海。五丁包鲜甜浓郁,吃完要喝口茶压一压。
菜包子到处都能吃到,但扬州青菜包可是官方盖戳的“平凡中见不凡”。青菜要新鲜,菜梆子不能要,快速烫熟过凉水浸透,蒸出来才能保持翠绿色泽,关键还要剁得细,让菜馅呈茸状包满舌头。
豆腐皮包子
豆腐皮包子在别处倒是少见,这种豆腐皮,也是我们说的油豆皮、腐竹,要先卤得薄软、香中带甜,和喧软的面皮搭配倒是蛮新奇的体验,也是在外的扬州人会想念的味道。
一心期待蟹黄汤包,那包着汤水摇摇晃晃、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然而,我们吃到的汤包似乎都不太理想,冶春虽然能做出品质不错的蟹黄汤包,但要提前打招呼,直接去吃的话出品不稳定。其他茶社吃到的也不太灵,虽然看着诱人,但其实汤汁有点腥腻。
茶社为了方便客人,常会配根吸管,这样喝汤包的体验虽然新鲜,但很容易烫到口舌。最好是将汤包轻提,移到边缘,咬小口,再慢慢吸汤汁,最后可以加点醋把皮子吃掉。有的茶社,汤包盛在茶盏一样的器皿上,可以像喝茶一样慢慢饮用,文雅得很。不过吃汤包总会遇到些糗事儿,富春的汤包是放在小笼屉里的,正准备轻轻提,底子就破了,汤汁出逃三十块人民币金光灿灿撒满桌。
加了松籽的烧卖
烧卖里,一般只有松籽烧卖和翡翠烧卖。松籽独特的香气和油脂给糯米烧卖增色不少,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油润,需要配口清茶。
翡翠烧卖外形精致很多,不同于松籽烧卖那种常见的“蓬头式”,而是要包成小巧的“宝瓶式”。馅也是青菜的,隔着纸片一般的薄皮,透着翡翠绿,顶头还点缀着粉色的火腿碎。吃的时候先一口咬掉身子,感受菜茸在舌尖散开,然后再吃“瓶口”,甜润清香。
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一起被称作“早茶双绝”,可见地位。菱形的千层油糕卖相朴实,头顶还沾满了让人抗拒的青红丝。为了口感松软,这油糕要做到64层。而且,每一层都要刷上糖和猪板油,检验标准是整个拎起不散落,还能一片片撕下来。我们在富春、冶春都吃到了称得上正宗的千层油糕,口感确实松软有层次,但吃完也腻了很久。这也是我们对正统扬州早茶的困惑所在,为了延续传统,很多包点仍然大量使用猪油和糖,还沉浸在过去的喜好中,明显不太匹配当下人忌过甜过腻的口味。
在花园茶楼吃到的千层油糕,从外形来看,可能下的功夫确实不够,也会被人指摘不正宗。不过这个油糕不那么油腻,反而清甜,吃起来像松软的发糕,也有不少人喜欢。所以有些时候,正宗和好吃未必能完全划等号,找到自己喜好的就好。
扬州的蒸饺大多是月牙状的,个头依旧很大,一笼一般是四个。和汤包一样,蒸饺也是包着皮冻,咬下去全是汤汁。说好的精致早茶,不能只吃包子,小菜起到了丰富和调节的作用。不过小菜没我们想象的丰富,多是酱菜、咸鸭蛋、萝卜皮之类的,翻牌率最高的就是肴肉和烫干丝。
肴肉(音同“硝”)其实是镇江的,出现在开国大典四味冷碟里的名菜。用猪前蹄为主料,特殊的是要加硝腌制。肥瘦相间还夹着半透明的皮冻,吃的时候要佐一点姜丝,再配上镇江香醋。冶春的肴肉口感酥烂,卤味香浓,不会太咸,连吃两块也不腻。
烫干丝是早茶里名头最响的,一切一烫,各有噱头。大白干切成细条,还不能切得太细,否则容易断,口感也不好。“烫”讲究的要用开水烫三遍,像小山包一样堆高,用麻油、酱油调味。烫干丝口味清淡不张扬,可以直接配茶吃的。吃的时候先翻拌一下,好的干丝有弹性不会断,口感清爽弹滑。
看到这里你大概也发现扬州早茶和数字的不解之缘。还记得一个包子有多少褶?一块大白干要片多少刀?烫干丝要烫几下?千层油糕有多少层?如何隔着包子皮猜馅料吗?不经意间,处处埋伏考点。都说扬州早茶有一套自己的流程搭配,但现在这种流程基本已经模糊了,茶社也不只拘泥于早茶内容,清早吃狮子头、煮干丝也没人拦着。大煮干丝味道比较浓,所以一开始并不属于早茶,但现在为了做生意,全天也都有供应,反倒和烫干丝一起,被介绍成早茶特色了。
大煮干丝
扬州很多美食都在历史的长河里销声匿迹了,留存下来的,也被叹不如从前。有位研究淮扬美食的老师形容狮子头“圆润柔嫩、不散不碎,无筋无渣,像云雾一般在嘴里化开”,听得人魂都馋丢了,但问到去哪儿吃时,他却说没有一家能吃到。
狮子头
我们的茶社探店也验证了这一点,有的肥腻粘牙,有的则瘦肉太多口感柴,把灵动的狮子头活活做成了大肉丸,甚至还不如在上海吃的理想。功夫菜要做得大众亲民,可能多少都会以减少成本和减弱风味为代价吧。清炒虾仁也是淮扬菜的经典,也是看似普通实则考验厨师功力的菜。一个个小虾仁晶莹温润,口感细嫩弹滑,用勺子蘸点醋,再挖满满一勺虾仁,也很有滋味。
富春两种价位的魁龙珠
扬州点心重油重糖,吃着甜腻,不喝茶不行。茶叶种类不多,默认是本地绿杨春茶,如果去富春茶社,可以喝到他们独创的魁龙珠。魁龙珠是用三种茶叶拼配而成的,还有两种价位选择,包装很是古朴。有点不好的是,很多茶社都直接用杯子泡茶,喝的时候很容易嚼到茶叶。不过正因为此,这两种茶叶才能百年长兴,因为经久耐泡,滋味浓醇,很符合杯泡属性。
外地人去扬州吃早茶,大都认准了冶春、富春这样的百年老号报道,只是这几年分店开多了,做起了游客生意,品质也有所下降。不过老字号也有其他无法比拟的环境优势。
御码头的冶春,就像一个大花园。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就能看窗外烟柳琼花、水波柔软。如果追求好的环境,找找古人吃茶享乐的那份闲适,倒可以去体验一番。得胜桥老巷子里的富春茶社,对扬州早茶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是魁龙珠、三丁包等名品的原创。一百多年的老茶社,既有种俗世的烟火气又有历经风雨的淡然,但这次去却很失望,据说是因为管事的大老虎走了,所以出品质量下滑得厉害。
花园茶楼菜品丰富,鳝鱼吃口爽脆鲜浓
除了去老字号茶社,扬州也有不少茶社选择,花园茶楼就是当地人的心头好,而且认准了西城老店。 他家的菜包子很受欢迎,很多人路过也会打包俩回去吃。菜品也多,不拘泥于淮扬菜一种,味型选择丰富。无论是开胃小菜萝卜皮,还是炒鳝鱼,都意外好吃。这里更像是百姓日常休闲的场所,吃饭聊天,自在舒坦。
毕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坐下来慢慢享用早茶,一碗方便管饱的面就踏实许多。扬州人也是面条死忠粉,干拌面、炒面、汤面齐活儿。江南人的面馆里,少不了阳春面,扬州人的阳春面里还能加些馄饨,就是当地人叫的“饺面”,别看这酱油汤素素光光,可是用河鲜加上虾籽酱油吊出来的。
也可以单吃一碗虾籽馄饨,小馄饨轻轻薄薄。当地人擅用胡椒调味,一下子就能打开味蕾,冶春的虾籽馄饨倒是很让人记忆深刻。
虾仁煨面清雅得多,小小的虾仁浮在浓白的汤汁上,还有冬笋、木耳,就像名字一样清清软软。
还有不少拌面、炒面。蒋家桥的青椒肉丝炒面,面条干爽,因为加了猪油的缘故,又香又润。
除了面条还有炒饭,扬州最出名的什锦炒饭,也叫“三香碎金”。米饭要干爽松软,粒粒分明,讲究些的要把蛋液先宽油中滑成丝,滤掉油后再炒成型,色泽金黄,形如木樨。扬州人的蛋炒饭既可平易近人,也能奢华至极,一盘炒饭里还能集齐火腿、虾仁、瑶柱等山珍海味。
老牌“三春”里,除了富春、冶春还有共和春。共和春走的是大众亲民的路子,就开在街头。除了三丁包、千层油糕、蒸饺这些经典配备,还有更接地气的锅贴。
蒋家桥和共和春一样,也是街头饺面馆,菜品都差不多。不过比起共和春,我们更喜欢蒋家桥的口味。虽然没有姣好的环境,却有朴实的地道滋味,不过就像冶春要去御码头店,蒋家桥也要去四望亭路的。
吃早茶是扬州的一大特色,但却不是体验扬州的唯一方式,街巷里还有更朴实的早餐味道,我们也去扬州街巷走了走,没想到最多的居然是烧饼摊。
皮市街下来拐进广陵路,有不少好吃的小店。一家没有门头的张记老字号烧饼,白糖烧饼烤的酥脆,一口咬下去,闪着亮光的糖浆就流了出来。
大油火烧
皮市街也有家大油火烧很有名,排队好久才能买到。制作也是蛮费功夫,猪油开酥,先油煎、再烘烤,饼皮烤的酥脆,不过但调味似乎差了些力道,香味也不够足。很多探店文章都另加说明他们家只收现金,但其实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扫码都是支持的。
渡江桥金刚蹄是开了多年的老店,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一买就是几十个。他家的金刚蹄有咸甜两种口味。一边做,一边烤。发酵好的面团切三刀,开六瓣,像老虎脚爪。和新疆烤包子一样,贴在炉壁,底子烤到酥脆焦香,老面带着淡淡的碱味和柴火香气,白口就能吃掉一整个。
老虎山锅贴是当地有名的老店,不过比起主打的笋肉锅贴,我们反而更喜欢他家的胡辣汤。虽然只是简单的豆腐皮、海带丝和平菇,但调味不错,芹菜增加了不少清爽的味道,白胡椒掌管辣度,鲜爽开胃。赤豆元宵也很值得一试,红豆沙煮得细密,甜甜糯糯。
凤凰桥的剑南五香牛肉店,他家的牛肉汤是加卤肉的。进店先称肉,牛肉、毛肚、蹄筋配一份,切片切块,加上香菜蒜苗,浇上热热的牛肉汤。
剑南五香牛肉店牛肉汤
卤肉很香,蹄筋在热汤里泡得绵软,胶质满满。很多人去隔壁买几个烧饼,配上就是一顿饱足的午饭。扬州人喜欢吃酱菜,街头还有这种老酱菜馆。一盆盆酱菜看得人眼花缭乱,光是萝卜干就有好多种,还有酱菜瓜、海白菜、洋姜、宝塔菜,当时没忍住就白口尝了几块,又咸又香,买回去过粥,想必很不错。
扬州街头随处可见的老鹅摊
南京人吃盐水鸭,扬州人独独爱吃盐水鹅。虽然茶社里也有提供,但这种遍地开花的街头小摊更有烟火气。
盐水老鹅
美琪菜场门口就有好几家盐水鹅,平日排队络绎不绝。鹅要选用两年以上的公鹅,斩块后,浇上鹅油,老鹅肉质紧密,香浓有嚼劲。
扬州的宝应县是河藕之乡,衍生出了许多藕类小吃。在扬州,除了常见的桂花糯米藕,还可以吃到Q萌的藕粉汤圆。
馅料外面包上一层藕粉,用开水一烫,藕粉才会产生黏性,再像这样反复裹上八、九层,藕粉圆子才能定型,煮出的晶莹Q弹有嚼劲。炸藕饼
扬州的藕饼和我们常吃藕夹不同,是直接把藕切碎和肉混合,炸成小饼,酥脆可口。
没想到2020的第一顿小龙虾居然是在扬州吃的。总觉得小龙虾是盛夏的产物,但这个季节其实就有不少人跑去江苏吃龙虾。江苏龙虾有名的不只是盱眙,扬州的邵伯镇也是龙虾产地。
邵伯就像个龙虾文化主题镇,街道两排全是龙虾馆。即使是大雨天,一到饭点,挂着各地牌照的车就陆陆续续停满街道,听老板说,多是泰州、镇江和省外的客人多些。当地的小龙虾个头普遍大,而且也很干净。一说小龙虾,总会想到火爆麻辣,在这里,你可以打破对小龙虾的刻板印象。
清水龙虾考验小龙虾的新鲜程度,只用白水煮,蘸着镇江香醋和姜,有点吃螃蟹的意思,虾肉质紧实,还带着点微甜。
猎奇的是腐乳龙虾。江浙人喜欢用腐乳烧菜,但没想到小龙虾和腐乳也这么配。剥出虾肉,裹一层厚厚的腐乳汁,咸香美味。
香辣龙虾,颇有干锅的风格,里面还有年糕和莴笋条。年糕预先炸过,外壳脆脆的很好吃。
“清明螺,赛肥鹅”,我们还赶在清明前吃到了炒螺蛳。清明后的螺蛳开始爆籽,满口渣子,这个时候的螺蛳肉很厚,香味浓郁,特别过瘾。
辣炒螺蛳
也许因为对扬州之行的期望太高,这趟吃下来,总觉得失望有些大过惊喜。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反倒成了一种枷锁,让早茶文化在当今时代缺少生命力和活力。百年茶社营运到今天,本该是游客了解扬州饮食文化的窗口,但却多流于形式体验,成为留有遗憾的打卡胜地。好在,也有不少茶社在做出改变。期望下次再见时,扬州早茶可以更好。最后送大家几张扬州鉴真路上的樱花。待春光明媚,一起吃茶赏花呀!
学做更多美食,赶紧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