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与比利林恩的一场漫长对话

2016-12-03 摄影系杨盛熙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内容: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信息发布,活动直播,现场组织,为您呈现精彩的北电摄影系生活!

作者:杨盛熙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2014级研究生



今天我的老朋友,失眠,又来光顾我,那今天就让我们坐下来聊一聊,以一篇对新技术的讨论为话题的文章开始我们这趟旅程吧。


感谢摄影系、中国影视摄影师学院(CSC)让我有幸在今天见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3D指导Demetri Portelli在这里,想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以及这次交流的成果,简单地向行业内的各位同学、同行、前辈们做一个汇报和交流,仅代表个人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彼此增进,对诸君的工作有所启发。如有纰漏,望诸君海涵。




这次闭门会议由CSC主办,参会的有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的会长、我的导师穆德远教授,与会的还有赵小丁老师,杨述老师,赵晓时老师,蔡全永老师,袁佳平老师,沈乔老师,摄影师谢平,朱晶晶,卡梅隆公司的潘老师等许多工作在一线的行业翘楚。




(注:黑白人像照片由袁佳平老师提供。)


相信大家都已经对《比利林恩》的技术参数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在这里还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影片采用了4K,120FPS,3D的拍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放映标准为28 英尺朗伯(foot-lamberts),而通常情况下,中国的一些影院在实际放映3D影片时,为了节约和保护灯泡,以及3D眼睛的维护不佳的一些原因,最终这个亮度等级可能只能达到1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在观影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屏幕很高的亮度甚至有些观众觉得过亮的原因。我相信,至少这次在亮度上,观众是买账的。


本片的摄影指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被中国摄影师们津津乐道的John Toll,他所拍摄的一些影片,比如《燃情岁月》可以说是电影摄影教育的范本,还有一些大家会更加熟悉的当代电影的创作,比如《云图》、《钢铁侠3》等等。本片使用了Sony F65摄影机,总共有两个机位,也就是使用了4台机器,拍摄周期47天,取景主要是在体育场和摩洛哥。在本片的拍摄中,几乎没有使用到斯坦尼康,为了保证摄影的灵活性,伸缩炮、遥控头、跟拍车几乎成了基本配置,全天候拍摄。





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120FPS的原因,使得摄影机丢掉了2挡1/4的光孔,同时3D支架的透镜,也使得摄影机失掉了了1挡光控,但同时摄影师把叶子板开角开到360为摄影机补回了一档光控,所以基本上全片可以说是在150EI的条件下进行拍摄的。摄影指导也坦言,在拍摄的过程中,在必要的时候,他也会把感光度开到1200,甚至2000。这样的在光孔方面严苛的条件,可以说是会给摄影师带来一些造型上的麻烦的。相信但凡是了解John Toll或者是对电影摄影有一定造诣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对《比利林恩》的影像造型是不满意的。3D指导在这次交流中也坦言,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李安希望可以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希望去探索属于120帧的影像风格。在一些拍摄场景中,当摄影指导John Toll按照自己的美学思维布好光之后,导演认为这过于2D了,他希望得到的是,当观众看到影像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他就是在一个体育场里,他希望尽可能的由数字摄影机去记录真实的生活场景,而不是用数字摄影机去还原和模仿胶片的感觉。在传统的胶片、2D时代,景深的感受被光线进行表达,比如为了表现物体或是纵深,在逆光的使用上,摄影师的功力就体现在对于分寸的拿捏上。在我们接受科班教育的时候,老师们也在反复的强调“量形质”。而在李安的世界里,120帧,3D就已经在积极地发挥这个作用了,暂时摒弃了这一套传统的美学观念,纵深感立体感是否还能被表达?我相信诸君都会有各自的答案。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120帧呢?李安导演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接触并认识了3D摄影,当时还是常规的24帧拍摄。当在拍摄少年在船上颠簸的场景时,他发现24帧无法满足一些被摄人物摇摆的镜头,在人物晃动的过程中,会给观众带来一些不是很舒适的体验,相信是这件事启发了他。那为什么不是60帧,而是直接120帧呢?John Toll给的说法是120帧是24和60的公倍数,在将来发行放映的时候,可以制作多个版本,在目前120帧放映机还不盛行的阶段,可以制作多个转制放映的版本。但我个人还觉得,想要完成李安导演的前沿的技术探索,60帧是肯定满足不了观众的胃口的,因为之前《霍比特人》已经做到了,他必须更加有野心。




目前,实际上,这一步探索走到了哪一步呢?事实上,在创作的过程中,李安团队已经发现了利用帧速率讲故事的方式,比如在试片阶段,拍摄战斗场景时,他们曾经尝试全景拍摄用24帧,中景60帧,近特120帧的方式进行拍摄和放映,并能明显的感受到这种紧张感的升级。这种说法让我感觉帧速率发挥了一部分类似于景别的作用。但出于探索初期的考虑,他们并没有在实拍中使用到这种手段,我们也并没有能够看到效果,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这项新技术,他们的理解是一定已经超越了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成果的,并且他们的新尝试即将又要展开,相信不久我们会看到在这一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变化升级。


在这次交流中,Demetri还提到,在拍摄中他们使用了MP镜头,这于传统观念中的,拍3D使用变焦头的方式大相径庭。他为此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在当下的主流的垂吊式的3D支架的条件下,因为有一只摄影机始终处于悬挂状态,变焦镜头更容易出现镜头不匹配的问题。并且他还提到,自己的团队可以再2~3分钟内完成更换镜头及校准的工作。应该可以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震撼。当我们可以使用MP这样的定焦镜头,甚至变形宽荧幕进行3D拍摄时,所能获得的最大光控和更优越的影像质量,无疑是充满诱惑力的。




李安也曾表达过,他认为这项新技术应该更多的应用于文戏的拍摄当中,而不是动作激烈的武戏当中。这项新技术可以让观众更专注于细微的细节变化,人物面部肌理会的栩栩如生。我个人的感受是,这项新技术在真实感沉浸感上肯定是得到了表达了的,并且甚至比传统的方式走的还要更远,讲故事的方式已经不同。但同时,在这种新潮的真实之下,我感受到了不真实。当第四堵墙被打破,在电影院里的我失去了电影原本赋予我的窥伺感。同时,也失去了传统美学的韵味。就像是胶片时代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一样,我们需要徘徊、适应和选择。


客观地说,4800万美元的投资,对于李安来说,应该可以说不是一部大成本电影,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观众会被不断进步的影像培养的审美情趣越来越高,当年因为视觉暂留理论、节约胶片和出于配合录音的考虑而选择的24帧,到当下是否还有继续坚持的必要?我个人认为,可以先不要去急于回答这个问题,电影刚出生的时候,还不会走不会说话,我们花了120年的时间去探索属于他的讲述内容和方式。今天一些新技术才刚刚落地,身上还连着和电影的脐带,先不要急于把他一棍打死,或者早早地下定论他会是改变电影进程的英雄。因为有可能有一天,他会剪短那根脐带,晃晃悠悠地站起来,走向别处,新的技术彼此交汇融合的那一天将会是爆炸式的前进。


当有一天VR眼睛做的像近视镜一样大,戴上眼镜看到的是《比利林恩》那样的画质,售票员将会问我们:“先生/小姐,您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当然这一设想还需要突破许多的技术难关,也有可能我们就在尝试的过程中改弦更张,被别的蝴蝶吸引走了。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而这次革命改变的会是人类自己。手里揣着传统的宝贝,怀里有颗开放的心,脑子里有个批判的思维,相信不会有错。




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好,相信诸君都能感受的到,我们生逢其时。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人来到了中国,好莱坞的故事里出现了京东,马云和斯皮尔伯格签署了战略合作,万达收购了传奇影业,CHINA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好莱坞电影的台词里,这听起来很像当年的日本。能不能守得住这份机遇,会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虽然遥遥无期,看不到尽头,但我们呼吁行业规范,吾辈当勉励。希望有一天,当海外的荧幕上放着2D的影片的时候,中国的观众不用花冤枉钱看一个几乎看不到屏幕的中国专属3D影片;中国的制片人不再用理想和愿景绑架创作人员;一线的各个工种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计有所长;中国的电影人可以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拍给世界,也拍给中国;


希望有一天,你的工作不再剥夺你的生活。


祝好!


2016.12.3  凌晨02:55

杨盛熙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2014级研究生


Dce.

3

 

0086 10 82283210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G楼摄影系

 

bfasyx@163.com

 

新浪微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Facebook主页:Beijing Film Academy,

Cinematography Department


微信号:

bfasy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