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第1集

慈光文化 2021-10-17
点蓝色字关注“慈光文化”


《弟子规》

第1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020/2/4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七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先看“总叙”。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弟子规》这部书。《弟子规》它最初的名字叫《训蒙文》,是在最初编订的时候,也就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李毓秀李夫子他作这部书的时候,原名就叫《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先生对于《训蒙文》又做了修订和改编,才改名为《弟子规》。而《训蒙文》、《弟子规》它的内容是从《论语.学而篇》的第六条当中,根据这第六条的经文来编订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整部《弟子规》是根据《论语》的这一段经文的文义来编订,是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换句话说,这样的一种形式让孩童来学习的话,确实是非常的适合,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在读的时候,觉得《弟子规》经文读起来非常顺口,可是往往不知道,这部《弟子规》其实它这种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编纂方式也是经过精心的编辑的。为什么?因为贾存仁先生他是一位声韵学家。竺家宁教授就曾经研究过《弟子规》跟声韵学的关系,他发现在《弟子规》的上下句当中,它的声韵是有规律的,就是阴跟阳它是交替的,有一套声韵学的规律。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精心的编辑,所以我们读起来觉得经文的文句很顺、很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可是不知道这都是编者在修订、在改编的过程当中,曾经精心的为每段文的韵脚来做一个符合声韵规律的编辑的功夫。

而《弟子规》全篇是分成五个部分,这些内容就列举出为人子弟,包括在家侍奉父母、对待亲人、奉事长辈,以及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该具有的礼仪跟规范,而且是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跟生活教育。

好,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弟子规》编者李毓秀李夫子和贾存仁先生的生平。李毓秀,他是山西人,字子潜,采三是他的号。他出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是山西的绛州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清朝的康雍干的盛世,是在乾隆年间过世的。而李毓秀李夫子是清朝康雍干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学者、一位教育家。而他的老师叫做党冰壑,他跟着老师求学有二十年之久,这个时间是很长的。而且他对待老师所传授的这些道德学问,他做为一个学生的态度确实是尊师重道。跟着老师这二十年的时间,对于老师所传授的这些教诲,他都不敢有所改变,非常严谨、非常认真的遵从老师的学说。他在四书这些典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典籍,他有深入的研究,后来就一直从事于讲学的工作。

李夫子他的学问和修养都非常的好,所以他的学生很多,有许多弟子们慕名前来,来跟随着李夫子求学。包括地方的官员,太平县的御史王奂,也曾经多次就这些圣人的学问向他请教,对于李夫子他本人的道德学问是非常赞叹的。

李毓秀先生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著作,《弟子规》,也就是《训蒙文》,这是在我们当今时代流传很广的。除了《弟子规》,也就是《训蒙文》之外,李夫子还有关于四书、学庸这些方面的一些著作留传于后世。由于他的道德学问非常的深广,对后世影响也确实是很深远,可以说在清朝的这个时代,他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位读书人、一位贤德之人,所以他过世之后,他的牌位就被供奉在山西绛州的先贤祠当中。这是李毓秀李夫子。

我们再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贾存仁先生,这是《弟子规》的另外一位编者。贾存仁先生对于《弟子规》的编订与弘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贾存仁先生,字木斋,他是清朝乾隆年间辛卯科的副榜。他和李夫子几乎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贾存仁先生他对于他的父母是非常孝敬的,在《浮山县志》当中就记载着,他是“朝夕承欢,不乐仁进”,就有点像李密一样,承欢于父母的膝下,侍奉父母、孝养父母,享受这种天伦之乐。虽然他中了乾隆年间的副榜,但是他对于仕途、做官这方面,并不感兴趣,一生当中都是甘于淡泊。虽然家庭并没有那么富有,但是他能够有很多时间陪伴在他父母的身边,早晚都承欢膝下,侍奉甘旨,未尝少缺。就是说家里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是他父母亲人所需要的这些生活上的吃的、用的,各个方面他都照顾得很周到。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贾存仁先生他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读书人,他在小学方面下的功夫是很深的,他的书法写得很好。而且在文字声韵学这方面,特别是声韵学,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声韵学家,在这方面他下了很深的功夫。他留给后人的著作当中,其中就有包括声韵学这方面的著作,《等韵精要》以及《弟子规正字略》这些书留传到后世。他过世之后也是被供奉在孝弟祠当中,后人对他非常的恭敬、非常的怀念。

贾存仁先生他本身是山西浮山县的人,他所研究的学问,这是儒家这方面的,宋儒理学的学问,也是非常有成就。当时他在晚年的时候就曾经到京师去游学,在游学的过程当中,他就结交了当时的名士,包括周永年、戴震这些非常有名的大学者。我们知道领修《四库全书》太史戴东原(戴震)他是学问非常的好。贾存仁先生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有参加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和修订的工作。再从学问的这个方面来说,贾存仁先生相对于李毓秀夫子来讲,他在声韵学方面是有特别的专攻的。在晚年的时候,贾存仁先生他也是在家乡教书育人,培养一些学生。

去世之后,他是葬在山西的浮山,就是他的故乡当中。贾氏祠堂,贾家的祠堂,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间兴建的。而在贾家的祠堂,一直到现在,人们去参访、去参观的时候,在它的正门匾额当中还能够看到四个字,叫做“爱存悫着”。“爱”就是仁爱的意思;“存”,用仁爱来存心;“悫”字,悫字本身它是恭谨、敬谨,就是我们《弟子规》当中说的“谨而信”、“次谨信”,悫就是恭敬、谨慎的意思。“爱存悫着”,这是供奉在贾家的祠堂当中的匾额,它阐明了贾氏家族教育子孙、教育儿女的一个家规跟家训。也就是说,在内心当中要效法孔老夫子、历代圣贤人以仁爱存心的这种风范和精神,而当我们在立身处世的时候,则是要以诚信来著称。“爱存悫着”,可以体现出这个家庭的家训与族训。而这四个字恰恰也与《弟子规》当中所说的次谨信、泛爱众这些德目是相应的,爱存悫着就是体现出泛爱众以及谨跟信的精神。我们从这幅匾当中,也可以体会到贾存仁先生他编订《弟子规》,他对于《弟子规》当中所阐释的这些精神、这些要义,其实是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确实去落实的;同时也是成为了贾氏家族的家规与家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而贾存仁先生对于李夫子所编订的《训蒙文》,其实无论是从形式上,形式上就是我们说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这种形式,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他都有做了修改和订正。这也使得《弟子规》能够广泛的流传,就是他所下的这个功夫,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弟子规》能够传扬后世,影响这么深远,虽然他的作者是李毓秀李夫子,但是贾存仁先生对于《弟子规》所做出来的这种贡献也是非常之大。特别是在他把这部书修订完成之后,他去刊刻流通的时候,不但是自己去筹集银两来流通,而且还利用他在京城里面他所认识的这些人脉关系,让这部书得以广泛的传扬。从清朝康雍干的时期到现在数百年间,《弟子规》对于我们中国人蒙学这方面,道德学问的养成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师父上人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到所谓“三家村的穷秀才”,我们了解了李夫子,还有贾存仁先生他们一生的生平的时候,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师父上人为什么那么尊敬三家村的穷秀才。确实这些从事于小学教育的老师,对于我们国家民族的贡献是非常深远的。

在古时候有这些老师,他们都是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而且这种教学是义务的性质,学生要奉养老师是随着他能力的多寡,是没有什么限定的。老师他的教学工作是义务的、是无私的奉献给大众的。所谓的三家村的私塾先生,虽然说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特别的高。一般人一想起,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价值观跟古时候完全是不同的,现代人觉得说有高官、有厚禄,能够赚很多钱,像这样的人就是有本事、有地位的。但是古时候并不是这样,古时候这些三家村的私塾先生,他们虽然地位并不高,可是他在社会上所从事的真正是积功累德的、了不起的事业,可以说是任何行业都没有办法跟他相比的。为什么?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政权的建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其实并不是经济、不是科技、不是军事,最重要的其实是教育。这些三家村的穷秀才,虽然这一生生活得很清贫,甚至穷困潦倒,但是他来生的福报会很大。因为他这一生所做的好事是德泽万代的了不起的事业,教导年轻人,让这些年轻人都能够成圣成贤,在这世间上有哪一项功业能够比得上这件事情?而且这些教书先生他们所教的教材都是从蒙学的三百千,一直到四书五经、十三经,像这些都是圣贤的典籍。而且他是教学相长,自己教,教一遍自己温习一遍,温故而知新,一代一代的去培养新的这些年轻人。

我们看到像雪公老人,还有徐醒民老师,这一生当中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师父上人所说的这种三家村的秀才事业。雪公老人创办国文补习班,虽然它是没有学历的,不是一个正规的学校体制,但是从国文补习班当中真正是培养出人才,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教导出来的。一直到现在,像徐醒民老师,他老人家也已经九十三岁高龄,这么大的年纪,他每个星期还讲三堂课。他今年过年的时候给师父拜年,还谈到他每个星期教一堂《论语》、教一堂《易经》,还要教一堂《无量寿经》。就是到九十三岁、九十四岁,教学还是没有中断,真正是学习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的德范。李炳老也是一直到往生之前,他都还坚持上台讲课。

像这些三家村的穷秀才,虽然生活很清贫,但是他知足常乐,不贪、不嗔、不痴,他生活是非常快乐的。并且把自己一生的心血、把他自己一生的期望都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让圣贤的教育可以代代都有传人,能够为国家、为社会来培养出圣贤的人才。我们想想看,有哪一项工作、哪一项事业比这桩事情更伟大?师父上人确实是非常有眼光,他在年轻的时候就了解这个道理,对于这些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是非常非常尊敬的,对他们非常赞叹。

特别是在古时候,我们看士农工商,这个士,读书人,他虽然非常贫穷,虽然他生活各个方面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可是在社会上他的地位是很高的,人们只要一提起读书人、一提起教书的先生,打从内心里都非常的恭敬。师父上人这个评价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它的治乱与兴衰,实实在在讲,关键在什么因素?其实关键就在于这些三家村的教书先生、私塾先生,如果他们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用言教与身教把下一代的孩子培养好,国家跟社会一定能够安定兴旺,一定能够长治久安的。

我们知道,教育也是要亲师密切的配合,也就是说父母跟老师同时密切的配合,对于一个学生他的德行和学问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个孩子小时候,他在上幼稚园、幼儿园、上小学,这个时候是他一个人一生当中人格养成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如果他再大一点,到中学、大学,习惯成自然,习气已经根深蒂固,你再去改变他,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小学时代教育,如果老师跟家长能够充分的配合,把孩子从小就教好,我们国家、社会就能代代出人才。

师父上人也常常提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以修身为本”。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什么是根本?修身是根本。就是《大学》说的,修身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宇清国安,家和人乐”,我们想要使得社会能够真正的安定和谐,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每个家庭都能够幸福和乐,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一切以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使社会达到刚刚所说的这样的结果,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通过教学,特别是教授圣贤的学问,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弟子规》它的作者这些方面的情况,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下面进入总叙的内文。

【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规”就是指的《弟子规》的这部书。“圣人训”,圣人是谁?圣人所指的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弟子规》这部书是根据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教诲,来编成的生活规范。而“弟子”,我们怎么去理解弟子这个概念?弟子表面上的意思是指的学生,而实际上,做为任何一位愿意来学习圣贤教诲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弟子,“学者尊师如父兄”,我们说师徒如父子。做为一个学生,他跟着老师在求学的时候,对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母一样,对老师是非常恭敬的。弟子是做为学生的自称,并不只是说年纪小,而是做为学生本身自称弟子。这里有一个自谦之德存在,就是一种谦虚的德行存在,在老师面前,即使他的本领再高、即使他的福报再大,但是在老师、在长辈的面前,他也都要非常的谦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骄傲、自满的心态,这是弟子。

“圣”是通的意思,对于真理无所不通,而且没有一毫的迷惑。换句话说,圣人他是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的,就称为圣人。而在《弟子规》的这段经文里面,它是专指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为什么?我们看整部书的内容,就是根据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的教诲来编纂的,这里的圣在此地是特指。然而我们知道圣圣道同,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从尧舜禹汤这些古圣先王代代相传,所传下来的这些圣贤的道理,都是用来教化后世的这些子民的。

陈弘谋先生也是赞叹孔老夫子在《论语·弟子章》当中所说的这段话,对他的赞叹跟评价是非常高的,说它是“千古蒙养之极则”。也就是说,自古以来我们教育,童蒙养正教育的根本原则,都离不开孔老夫子在《论语·弟子章》当中所谈到的这几句话,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弟子规》这部书的主要内容。用弟子的心来学习古圣先贤所留传下来的这些教化,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把它落实、把它力行,我们期待我们都能够成为跟古圣先贤一样的,道德跟学问都能够跟他们相近、相同,这就是之所以李夫子还有贾先生他们要编订这部《弟子规》他的目的、他的原因。

这是江逸子老师所画的孔老夫子的德像。前人有联语说:“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孔老夫子一生的教化之功是非常深广、非常伟大的,是和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古人也是赞叹孔老夫子,如果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如长夜。如果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像孔老夫子这样了不起的教育家出现的话,万古如长夜。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没有好的老师的教化,我们就没有办法增长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如同是生活在黑暗的长夜当中一样。这是孔老夫子之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孔老夫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化是垂范于后世的。而夫子的一生,他非常的谦虚,虽然他的道德学问非常的深广,但是他也总是说,他只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所学、所讲、所传的,都是尧舜禹汤这些古圣先王,文王、武王这些古圣先王他们所留下来的道德学问,我没有自己的发明,也没有自己的创作,而是古圣先贤代代相传的这种德教。

夫子之德是非常的伟大,这是在于他的教化确实传承到我们现在,几千年来,代代的中国人性格的养成、品德的造就,乃至于国家社会的安定与长治久安,都和夫子的教化是息息相关的。为什么大乘佛法能够在中国扎下这么好的基础,并且有如此深远的发展?这个跟儒家、跟道家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非常好的教化,把人都教成了好人,都有很深厚的道德学问的基础,跟这个是分不开的。正是有这样的基础,所以大乘佛法也才能够在我们中国的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我们对于这些古圣先贤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尊敬,非常赞叹的。

既然《论语·学而》篇当中夫子所说的这段话这么重要,清朝乾隆皇帝的封疆大吏陈弘谋先生,也是《五种遗规》的编者,赞叹这段话是千古蒙养的极则,从古到今,童蒙养正教育都是以这个做为最高的标准、最根本的准则。我们就来学习《论语·学而》篇的这段经文,雪庐老人也有非常深入的、深刻的讲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我们刚刚也有介绍过,当然晚辈都可以称为弟子。入则孝,“入”就是指在家。在家庭当中,最为尊贵的、最为尊敬的是我们的这些长辈,祖父母、父母,这是家中的尊长。在家中,入则孝,孝字是摆在第一位的,是最为重要的。当然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孝字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把它推广开来,把它讲述清楚、讲述深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看到,在古时候,甚至于连帝王都会特别的尊崇《孝经》,甚至于帮这些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典特别来做注解,古时候的君王都知道孝字来治天下,这是找到了根本。入则孝,在家庭当中,孝是摆在第一位的。

对于父母尽孝,雪公老人在这里也谈到,父母的事要劳力去做,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是孩子自己要亲力亲为的,能够自己做,也就尽量不要去找人代劳。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像有的读书人,他书读得很好,官位做得很大,可是回到家里,就父母亲大小便的这些尿器,还有这些衣服,他都要亲自去清洗、亲自去整理。这就是看出,对于父母的事,是儿女本分应当要做的,劳心劳力都应该要亲力亲为。而生活的事要供养,就是父母生活所需要的,他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这一切的需要,我们做为子女是要奉养父母。这是外在的一种孝的表现,而在内在,我们对父母要有一种恭敬心、孝顺的心,也就是说“诚于中,形于外”。当我们内心对父母具足了这种孝敬、恭敬的时候,体现在外面,自自然然所作所为都是真正的孝敬的行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敬父母是仁的第一步。所谓“父子有亲”,父子之间这种天然的亲爱,它是爱的原点;换句话说,如果你连父母都不爱了,如果父母连孩子都不爱了,你说我去爱别人,那可能是有目的、有企图的,他不是真情、真性的流露。所以说,孝敬父母是仁的第一步,父子有亲是爱的原点,我们要找到我们自性当中本具的仁爱,就要从孝这个方面去落实,这样根本才会稳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也是《论语》当中的经文。孝悌是仁爱的根本,进到家里我们必须要行孝。

“出则弟”,我们在前面学习《圣学根之根.小儿语》、《续小儿语》当中,也跟大家分享过这句《礼记》的经文。《礼记》说“年长以倍则父事之”,譬如说这位长辈他的年纪比我们大一倍,对待这样的尊长,我们就要像侍奉父母一样来侍奉他。年长十岁则兄事之,如果说长辈他是比我大十岁,我就以兄弟之礼,就是敬奉兄长的这种礼来奉侍他。对兄弟必须弟,“出则弟”弟就是友爱的意思,这个弟跟竖心旁再加个弟这个悌是一样的意思,它是友爱,就是要把自己的兄弟姐妹看成手足一样。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很爱护,当然你不能说我只爱我的头,我不爱我的手、不爱我的脚。人的整个身体,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可能是有所分割的。我们爱自己、爱自己的全身,当然我爱我的头,我也爱我的手。待自己的手足如何,对兄弟也要如此。我们常说手足兄弟,兄弟跟我们是一体的。把它推而广之,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遇到跟我们的兄弟姐妹是同样年龄的人,我们同样也能够对他非常的友爱,这是我们对人需要做到这一点。孝跟悌这是根本,我们无论是学习《弟子规》,还是学习《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说“入则孝”、“首孝弟”,而《太上感应篇》说“忠孝友悌,正己化人”,都是把孝跟悌摆在第一位的,这是非常的重要。

下面是“谨而信”,谨而信,我们对待一切事情,一定要谨慎,而且都要有诚信。雪公老人在这里谈到,我们要推动仁德,也就是《大学》当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夫子教化的这种仁爱,这样的教育的事业,为忠信,如车能行,有汽油才能推动。我们所体现在外面的,要有谨而信,有忠信的这样一种表现,我们所推展的这些才能够推得动。就譬如说我们到国外去的时候,就发现外国人是非常重视诚信的,如果我们诚信方面有所亏失的话,我们想把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方面把它推广出去,外国人可能就对我们信用上面打折扣。所以谨跟信,为忠信,这都是非常重要。

“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这个“泛”是宽的意思,我们说宽泛;“众”则是众人的意思。雪公说爱众如爱花,干了要加水,太湿了就少加水,有虫去虫,要保护它,广泛重视一切。我们呵护众人,就如同在呵护我们所种的这些花草树木一样,要去了解今天它缺不缺水,它有没有施肥,阳光雨露足不足,能够这样精心的呵护,花才能长得美,这就形容我们对待众人这种爱护,要用这样的一种心。

我记得我的父亲种花、种水果,每次都种得非常的好,花就开得特别美。像之前有一些兰花,在花卉市场卖的时候,兰花几乎都要死掉了,卖者也就半卖半送的,就卖给我的父亲,非常便宜。可是他带回家之后,就对这些兰花非常细心的呵护,每天要非常细心的去照料它,结果这些本来都快要死掉的兰花,到了山上去养一段时间之后,我记得有一盆兰花连续开了好多年,而且那个花就一直都开得非常的美。平常我回去的时候,就看到父亲对这个花每天都非常的呵护,所以我们只是在那欣赏,兰花特别的美,但是父亲则是每天用爱心去浇灌它、去照顾它。这就形容我们对待人也是这样子,我们照顾一个孩子、照顾一些年轻人,他需要什么、他缺少什么,做为一个父母,或者是做为一个长辈,内心里面总是时时的去关心、去挂念、去爱护,是同样的道理。

“泛爱众,而亲仁”,这里就谈到有亲有疏,坏人也不损害,爱惜他,但是要亲近善知识。“泛爱众”,这里就是佛家的怨亲平等,也就是大慈大悲。这种爱,在佛门当中,这种爱的心量是周遍虚空法界的,也就是说它不只是爱我们的家人,也不只是爱我们的国家,而是能够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乃至于不同的星球,这些不同维次的众生,都是在佛家的这种平等的慈悲与大爱的范围当中的。佛家说怨亲平等,佛家也强调大慈大悲,这个就是泛爱众的体现。

而亲仁,我们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去亲近真正的善知识,要跟他学,而要远离恶知识,所谓亲君子远小人也。我们在《论语》当中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我们要怎么去理解?其实它并不是说三个人,它是一种表法。这三个人当中,其中一个人是我们自己,而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人我们要亲近他、要学习他;而恶人则是提醒我们,不要向他学习。善知识、恶知识,如果我们有一个智慧的眼睛可以去分辨的话,无论我们亲近什么人、跟什么人接触,其实我们都能够学到东西,就是对于善人我们要效法学习他,对于恶人我们就不要跟他学习,是这个意思。

这五条是我们做人非常要紧的条件,雪公说我们要不做就不是人,就不符合人的标准。能够做到前面这五条,也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五条落实的话,我们还有余力、还有余时,譬如说遇到父母有事情,做为子女的就要先帮父母把父母的事情做完,再来做我们自己的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并不是说我们有空闲的时候才做,而是说前面所说的这五条,就是“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五条是基本的条件,这是我们身为人,立足在天地当中,我们必须要去做的,做了这五条,我们还行有余力的时候,才必须学文。

“文”也有不同的解释,我们看汉代的注解,谈到这是指六艺,汉代只有礼乐,这个文有个说法是指六艺。雪公老人在这里给我们讲解的就更加的明白易懂,凡是国家所需要的学问都必须学,这是则以学文。并不是说我们前面孝悌这些做完了才来学六艺,以及国家所需要的这些学问,而是前面这五条是根本,而其余的一切学问我们都要去做、去学。

这就是《论语》在〈学而篇〉当中夫子所谈的这段话,这段话就是做为《弟子规》,它整部书的内容就是从夫子的《论语》的这段经文而来的。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代代相传的这些传统的教育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质。我们知道在欧洲有很多学者,他们也曾经研究过,说为什么在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许多的这些国家虽然历史上有灿烂的文明,但是最后还是消亡了、消灭了,可是为什么中国这个民族、文化可以留传这么多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不会灭亡,它依然存在?有许多欧洲的专家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跟讨论,他们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大概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换句话说,中国人把一个孩子,从小在家的时候,就把他的道德跟学问的基础扎好了,奠定了他一生的这种成圣成贤的基础,代代所培养出来的都是好人。这是从家庭教育起步的,中国的社会才能够长治久安,中国的文明也才能够绵延不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非常感恩古圣先贤所留给我们的这么宝贵的圣贤教育,我们真的是要把它继承下来,把它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质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尊长他是用身教,就是父母跟老师他所教给孩子的这些学问,都是在生活当中他就已经落实出来、表演出来给孩子看,孩子他从小是耳濡目染。不要觉得孩子好像出生之后他不懂事,孩子还在母亲怀抱当中,他的眼睛就已经会看、耳朵会听,他的小脑袋也在分辨大人的一言一行,他也都记在他的心里了。父母跟老师在孩子小时候,是把道德仁义的这些德教在生活当中就做给孩子看,孩子从小就模仿,父母的这些品德、他的性格、他为人处世的方法,孩子从小就看得很清楚,慢慢的就变成了他自己的习惯。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影响太深远了。

学校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家庭已经奠定好了把孩子培养成小圣贤的基础了,学校教育再进一步的巩固,让他去深入这些四书五经、十三经,把更深奥的哲理、更深奥的圣贤之道理再灌输给学生,它是延续家庭教育的。社会教育则是广学多闻,成就才艺。大乘教育方达究竟圆满。

这四种教育把一个人生命的灵性不断的提升,到后来通过社会教育、通过艺术的形式,各种方式承载着道统,最后还能够通过大乘这种教育,让他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去造就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确实是非常了不起。

《弟子规》这部书对于孩子启蒙养正、对于子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面所讲述的原理原则,是贯穿在人的一生当中,甚至于生生世世都会有所影响,这就看出这部书的重要性。而它对于子弟的教育,就是教导人能够敦伦尽分、能够闲邪存诚,这样他就可以养成忠厚的家风。

首先敦伦尽分,“敦”就是诚恳和睦的意思,“伦”就是指人伦,敦伦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怎样能够和睦相处,我们通过学习《弟子规》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做到人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跟义务,责任跟义务就是我们人生活在世间要尽的一种本分。哪些是我们需要尽的本分?本分就包括了五伦、五常,也就是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五伦的关系,这五种关系都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依本分,做好了之后,整个社会国家才能够安定。所以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如果我们在家庭当中,能够把人伦的关系都落实好,社会它才能够健康的发展。这是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闲”是防止的意思,“邪”就是指的邪恶,闲邪就是防止邪恶入侵。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常常保持自己身心的清净,就是用《弟子规》当中所教的这每一个条目,我们每天都能够用这个来反省和检点一天的所作所为,哪个方面有落实了《弟子规》,哪个方面我们还需要再改进,没有做到的,这就是我们在立身处世当中的一个标准。“存诚”是保存忠诚的心性,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时候,能够保持这样的恭敬之心。我们能够这样做,自自然然就是能够诚于中而形于外,我们为人处世自然就能够受到人们的尊重跟敬爱。我们看一个人,如果他非常的真诚,待人非常真诚,往往人们就喜欢跟他亲近,他能够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弟子规》当中,所教我们的内容是关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我们接着往下看,下一句经文:

【首孝弟。次谨信。】

“首孝弟”,首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能够孝顺父母,能够友爱我们的兄弟姐妹。“次谨信”,则是我们在一切的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当中,要能够小心谨慎,而且要能够讲求信用。我们先来看“首孝弟”,“首”就是提到我们做人的根本是在哪里,这里一开篇就指出了答案,我们做人的根本就在于“孝”跟“弟”。能够孝顺我们的父母,能够友爱兄弟姐妹,尊敬长辈,这个是德行的根本。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孝亲尊师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这都是大根大本。孝是根,敬是本。如果我们学习圣贤的道理,乃至于从事于世间的行业,无论是各个方面,想要真正的成功,都不能够离开孝跟敬这个根本,它是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孝是我们自性当中的第一德,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是什么意思?从这个字当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它的含义是不可思议的。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在这文字当中就充满了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国的文字它的美、它的善,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他们的文字很难找到能够跟它相比的。这个方面也是有很多欧洲、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许多很精彩的阐释、评论。

我们从孝字其实就能够体会到,你看“孝”,它是一个会意字,而这个字的形体,它是由“老”,老字是在上面,“子”字是在下面,由老跟子这两个字所形成的。它是代表着上一代跟下一代,这两代人之间,他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老跟子合为一个字,它是一体的。上一代跟下一代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而且这种联系的关系是非常的紧密。我们从上面再往上追溯,父母上面还有祖父母,再往上去还有曾祖父母,一代一代的往上去推演,就是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

中国人的家谱,有的家谱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去追溯家族的源流,往往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老祖先,就是我们这一脉究竟是从远祖,第一世的远祖,第二世、第三世,一代一代的追溯可以追溯到黄帝的时代、炎帝的时代,追溯到几千年前。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这是过去无始;而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是未来无终。我们的生命也不是这一生就完结的,我们还有儿子、有孙子,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也都希望代代都有贤才、有贤人出现,有圣贤人出现。下面还有下面,未来无终,这无始无终它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也就是符合我们在佛门里面所说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是一个生命的总体。

我们看孝字,它的意义,它所蕴含的这种内涵是无穷无极的。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孝是道德的根本。而孝字它包含着我们自性当中的万德万能,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开启自性本有的孝心,自性当中许许多多的德能,也就随之能够流露出来、开启出来,就好像打开了一个百宝箱,里面各种各样的宝贝都有。但是这把钥匙怎么开?这把钥匙是要通过孝来开启的,一个人德行的启发是从孝来下手。尽孝也就是我们自性性德的一种圆满的流露,这是说到深处了。在佛法里面也是说,“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把孝尽到圆满就成佛了,就开启了自性当中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这是从理上来讲。

从事上来讲,五伦、八德统统都包括在其中,如果这五伦、八德我们没有把它做到,孝也就不圆满。孝字衍生出来的义理是无量无边的。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在生活当中要把亲、别、义、序、信落实;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五伦五常。还有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像这些都能够把它落实在我们的身上,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孝道才是真正圆满的。

前面从理上来阐释了孝字它的重要性,下面再来跟大家分享在历朝历代的这些古圣先贤他们的故事,确实体现出真正是《弟子规》当中所讲的“首孝弟”。许多古圣先贤,都是用他们一生的德行来为我们表演出忠孝友悌的德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论语》当中看过这样的一段经文,这是孔老夫子对于泰伯的评价。周朝为什么可以享国八百年?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要追溯它的根源,也是跟孝、跟悌有关系的。这出好戏,这是由周朝太王的三个儿子,泰伯、仲雍跟王季他们所演出来的。孔老夫子曾经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老夫子对于泰伯这个赞叹是非常之高的。

雪公老人讲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就谈到,我们中国的历史比较可考的,从唐尧虞舜,夏禹之后是殷商。之前我们在学习《常礼举要》的时候,雪公老人就曾经提醒过我们,希望我们要多读点历史,做为一个中国人,要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有所了解。再来,老人家也提倡我们要看看京剧,因为古时候的这些戏曲、这些艺术,它都会把一些历史的典故放在其中。一个人他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些人生的道理、智慧跟经验,在这些戏剧里面都有所体现。雪公老人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的学习中国的历史,也看看中国的京剧。

我们上次在法国巴黎的时候,因为师父上人一直在提倡老人乐园,希望老人都可以每天欣赏这些戏剧、京剧传统艺术的表演,让他生命中的晚年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当时有同修去找到一些表演的艺术家来表演京剧。我们看到有“赵氏孤儿”、有“三娘教子”,这些传统的剧目都给我们很深的启发,它有历史的故事,也有教育子女应该要有的一种方法、一种经验和智慧。看这些京剧,这里面伦理道德因果的这些教育,都是寓教于乐,含括在其中了。

雪公老人对于中国的历史,有很深入的研究跟学习。我们中国历史比较可考的,从尧舜禹汤这个时代,夏禹之后是殷商,成汤革命为商王,到了中期因为发大水,改迁于殷,我们今天看到的殷墟。到了商纣王做天子的时候,在诸侯当中有一个西北的诸侯叫古公亶父,他是跟北方外族接近。我们知道外族人,在古时候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化还没有普及到边疆的地区,有些外族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的生性就比较野蛮,不懂礼,也不懂人情世故。这些外族人因为他侵犯了古公亶父他的土地,他们也是非常残暴的这种性情。当时古公亶父就觉得,这样终日二边杀来杀去的,确实是没完没了,所以他就迁徙到了岐山之下,这就是西岐。

古公亶父是非常有德行的,人们跟他在一起对他很拥护,又很赞叹,这就是太王。当时他们的土地其实很小,只有几十里的地。而太王(也就是古公亶父)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分别就是泰伯、仲雍跟王季(也就是季历的意思)。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长子世袭制度,家里有长子,在家庭当中他地位是很高的,从小对他的教育也就特别的好,这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这样的习俗。父在时听父亲的,父不在的时候就听兄长的,哥哥为主,诸侯传统的制度也是传给长子。可是这个时候,王季(也就是季历)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昌,昌也就是周文王。古公亶父在的时候,季历就生了周文王,这是他的孙子,古公亶父对他很赞叹,他说:“我后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他看到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跟一般的孩子不同,他觉得他们这个家族一定能够把国家兴旺起来,他觉得希望就寄托在这个孙子的身上。换句话说,这个孩子一出生的时候,爷爷内心里面就很想要把他做为继承人来培养。

但因为古时候是长子世袭的制度,太王他的大儿子是泰伯。泰伯他了解到父亲的想法之后,他就找了一个借口,到外面去采药。他的弟弟仲雍看到哥哥跑出去采药,他也跟着去了,就到大江以南的吴国,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这一带。泰伯到了江南,也是断发文身。到了古公亶父临终的时候,他就让季历,他的第三个儿子去请他的两个哥哥回来,请泰伯跟仲雍回来。等到古公亶父的丧事办完了,泰伯就请季历继位,就是王季,他还是希望能够让他的弟弟来继位,这是第一次把天下让出来。但是季历他不愿意接受,因为他是弟弟,都觉得王位应该让给自己的哥哥。他再查历史有先例,哥哥还是想要让给弟弟,这是第二次让天下,他的弟弟还是不愿意接受。我们看这一家人,真的都是非常有德行。到了最后一次,哥哥就跟他说,哥哥到吴越一带去,吴越的习俗是断发文身,跟中原是不同的,“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他说我已经是断发文身的人,不能够入主中国了,这是第三次让天下。

我们看这一家人,整个天下都能够互相的相让,因为这两个哥哥觉得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看中了他的孙子,其实内心是希望他的孙子,周文王继位的。他的父亲排行老三,照理说不能够继承王位。但是两个哥哥非常能够体察他父亲的心愿,三次都把天下让出来,一家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德行。泰伯跟仲雍后来他们就离开了,于是老三,也就是季历(王季)就顺理成章的继位,成为诸侯。他命终之后,王位也传给了他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而后来因为殷商王非常的暴虐无道,到了武王的时期才讨伐纣王,灭了殷纣王。

这一段故事在《论语》当中记载的。孔老夫子对泰伯非常的赞叹,说他是至德,“三以天下让”。王位都能够互相的相让,人的一生当中,人们所追求的所有的一切还有什么让不出来的?

在他的兄弟之间相互礼让的过程当中,他成就了哪些德行?首先他是成就了孝道这种德行,他能够体会父亲的心意,了解父亲所思所想的;第二是让出了友爱的德行,兄弟之间的友爱连天下都可以相让,后世兄弟之间争财产也好、争名夺利也好,如果看一看太王这一家,泰伯三兄弟他们的行持,确实后人也会非常的惭愧、非常感动的;第三是让出了忠,忠于天下人民。为什么?因为泰伯跟仲雍这一让,可以让出一个明君圣主来领导全国的人民,这是真正的德行,也是真正的家风。为什么孔老夫子对于泰伯跟仲雍赞叹他是德之至也,如果没有这样的至德,是做不出礼让天下的行为。这段故事我们就学到这里。

我们接着来学习,文王一生是如何行孝的。周朝它能够享国八百年之久,历朝历代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它开国的这些君王,真的都是明君圣主,他们在生活当中就真正的是在力行孝道。

周文王也就是姬昌,当他在做世子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去朝见他的父亲王季三次,去看望他的父亲。早晨鸡刚刚叫的时候,周文王他就穿好了礼服,到父亲的寝门外去跟父亲问安。如果宫里的这些小官跟他说父亲昨天晚上睡得很好,今天早上起来精神也非常好,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表现出非常高兴的神情。到了中午的时候,文王又去给父亲问安,依然照早晨的方式来问候;到了晚上,文王还去给父亲问安,一天问候父亲王季问候三次。

有的时候王季偶尔感到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因为毕竟父亲年纪大了,身体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总是在所难免。看到父亲如果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文王的脸上就充满了忧愁的神情,甚至连走路都走不稳。表示他内心非常的担忧,怕自己的父亲身体这个状况,能不能早一天好起来,他非常的牵挂。等到后来父亲王季能够恢复正常的饮食,文王他才恢复他正常的神情,脸上这种忧愁的脸色才消失。

每次父亲的饭菜送进去的时候,文王他一定亲自去检查菜会不会太凉了,还是会不会太烫了,合不合自己父亲的口味。因为做为儿子孝顺父亲,他一定都了解父亲喜欢吃什么,饭菜他一定亲自来查看。等到父亲王季吃完饭了之后,把饭菜端下来,文王就会询问说,父亲今天吃得怎么样,什么菜有没有多吃一点,非常关心的问寒问暖。并且对这些管理父亲饮食的人,特别要交代他们说,不要把原有的饭菜再献上去。也就是说,每顿饭都要给父亲做新鲜的饭菜,千万不要让他再去吃那些剩菜剩饭。一直等到这些事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负责的人也都非常明白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文王才敢退出来。

文王的孝道能够感得这个朝代传承如此之久,正应了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孝,一国就兴孝,确确实实是上行下效。周朝能够享国八百年,百世其昌,都是文王孝敬之德所开启的,这是真正的以孝来治天下。我们看到,文王他所做的这点点滴滴的孝行,也就是我们在《弟子规》当中所看的,像“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都是很平常的举动,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我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像他贵为诸侯之王,周文王他身份这么尊贵,他都能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行为当中尽到一个为人子所应该有的孝道,做为我们平常人,孝顺更是我们的本分,真的要效法古圣先王的这些德行。

当然,周朝开国的这些君王也都有很多很感人的故事,包括周武王、周公,这是孔老夫子最为佩服的一位了不起的圣贤之人,他们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希望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慢慢的跟大家分享。

在这里再讲一个跟佛门有关的故事,就是“杨黼活佛”。这个故事发生在安徽,安徽太和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做杨黼。当时他拜别自己的父母,到了四川这一带,他想要去参访无际大师,无际大师也就是石头希迁禅师,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高僧大德。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出家人,他就问他,说:“你要去什么地方?”杨黼跟他说:“我要去拜访无际大师。”这位老修行人就跟他说:“你见无际大师,你不如去见佛。”杨黼就说:“佛在哪里?”出家人就跟他讲:“你就回到家里,见到一个身上披着棉被、倒着穿鞋的人,他就是活佛,就是佛。”

杨黼他信以为真,于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当然路很长,因为从安徽走到四川,这要再走回来,也是要很久的时间。有一天他终于赶到家了,回到家已经很晚,于是他就敲门。这时候他的母亲听到了儿子敲门的声音,她就非常的欢喜,急着就要跑出来开门,连衣服、袜子都来不及穿,就赶紧拿了一个大被子披在身上,倒穿着鞋子跑出来了。杨黼一看到母亲的这个样子,他马上就非常的感动,知道真正父母亲才是家里的活佛,所以他竭力的去孝顺母亲。到后来八十岁的时候诵偈而逝,他本人修行也是非常有成就。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这几年因为我们经常在海外,在欧洲这一带,跟着师父上人做这些弘法的工作,我们在去年也很成功的,大家团结一心,把师父所倡导的中华民族万姓先祖,乃至世界各族万姓先祖的祭祖大典,成功的在法国巴黎,还有德国的法兰克福都举办了,当地的华人,甚至一些外国人参加了都非常感动。这几年在海外走的时间就比较长,比较难得有时间、有机会回到家里看望母亲。

这次从巴黎、从德国祭祖回来之后,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刚好是阳历新年的时候。因为平常的这些工作、学习的这些任务很繁重,平常是不敢轻易请假的。到了阳历新年的时候,有一天确实也特别想念母亲,刚好过几天我们在这里有两场的义工课,有二三百位义工来听我们讲课,就想回去看望一下母亲,顺便把母亲带过来一起跟大家听听课,让她也了解到我们最近的成长、进步怎么样了,让母亲了解一下。我就打电话回家,因为太久没有回到家里,当时打电话跟母亲说我明天就回来了,回来看望母亲。平常母亲她讲话是反应都非常快的,这时候她突然停了几秒钟,就反应不过来,觉得这个话好像不是真的,好像挺不可思议的。停了几秒钟都不敢相信,接着就说,“这是真的吗?”当时我听到母亲讲这个话,我马上就想起“杨黼活佛”的故事。虽然母亲总是在电话里讲说“你就安心工作、安心学习,不用牵挂我们,你在外面做得好,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母亲总是这样安慰我们,可是其实她内心里面对于自己的孩子还是非常思念的。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亲人也是倍加的思念我们。这个时候跟母亲打了这通电话,母亲非常的欢喜。

每次能够回到家里,除了和母亲提醒她还要继续认真努力的学习圣贤的教育,同时因为过年过节要让母亲开心,也会陪着母亲看一看她喜欢看的春晚节目,还有新年跨年的节目。但这些节目当中有的节目老人家不是很喜欢看,因为都太现代感了,但有些节目有一些老艺术家唱歌,或者唱京剧,表演一些小品,现在国内很多节目都很有正能量,通过新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行一些感恩、鼓励,还有表彰,这都是非常好的一种风气。所以就趁著有限的时间,陪着母亲看这些她喜欢看的节目,她喜欢看什么,我们就播什么给母亲看。陪着母亲聊聊天、吃吃饭,在一起,然后再把妈妈带回来。刚好一月五日的时候有一堂义工课,有二三百个义工。每年在这里都有这个课程,我们也跟义工分享一下伦理道德因果方面的故事,就请母亲过来听,让母亲通过这个课程也了解我们最近几年有没有进步等等。

真的是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学习圣贤教育、学习佛法,行之有年,也是离开家里时间很长了,但是我们总是要在这些力所能及的时候陪伴母亲,然后给母亲也启发她如何再进德修业,如何再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在这方面跟母亲多交流、多沟通,关心一下母亲日常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

我们以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那个时期在推广《弟子规》,每每听到像“跪羊图”很多德育的歌曲,我们都会感动得流下眼泪。正如歌词里面所说的,“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义”,我们的父母亲就是我们的活佛。我们去供奉佛菩萨、供奉古圣先贤,最重要的首先就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我们能够对父母尽到了真诚的孝心,对于老师、对于佛菩萨这种孝心才会是真实的。能够了解到“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像这种很有正能量的歌曲,真的是要多听多学、多去落实。

“首孝弟”,当我们一个人落实孝弟的时候,“孝弟”是可以理解为:“孝”是孝顺父母,“弟”除了友爱兄弟之外,对于别人的父母也能够恭敬对待,所谓“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们从孝亲这个原点再引申到尊师,对于老师就能够生起真正的恭敬的心、真正的尊敬的心,这个就是我们德行的大根大本。可以说整个《弟子规》,首先“首孝弟”,孝弟这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整个《弟子规》全篇的内容,它是最核心的一个经义、教义了。

我记得之前我们在分享《圣学根之根.小儿语》跟《续小儿语》,那时候常常有机会跟周虎林教授亲近,周教授也特别教导我们《礼记》当中的这段话,刚刚我们在雪公老人的讲义里面看到的,“年长以倍则父事之”,这是周教授多次跟我们讲这段经文,因为他老人家也是研究《礼记》的专家。他就教我们,“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当这位长辈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一倍,就要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来侍奉他;而“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如果长辈比我们大十岁,我们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兄长来照顾、来看待;“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比我们大五岁的,这就算是我们的同龄、同辈,是这样子来分的。

当时刚好是冬至的时候,周教授每次来他都会扶着师父上人。周教授八十多岁了,师父九十多岁了,一位老人扶着另外一位更年长的老人。边扶着边走路,周教授就边教我们,他说照顾老人,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人的四个地方要注意保暖,就是他的头部、他的颈部、他的腰部,还有他的脚,脚要保暖。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记得有一个长辈,他是生活在东北,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有一位长辈他就特别教导过我们,他说他一辈子身体都很好,就是腿部很注重保暖。天冷的时候,他都会把腿包好、包紧,在东北穿的是大棉裤,他都不会嫌麻烦,会把它穿在身上。他说脚千万不能够受寒,这是非常重要。我们看这个老人家身体就很健康,他就很注重这一点。

师父对周教授非常的好,因为这些老人家都是国宝,能够把传统的汉学讲得这么到位、这么深入,这些老人都是很有智慧、很有经验,也很有德行。师父上人在餐桌上亲自给周教授夹菜,并且还教导我们说,这些工作都应该是学生要学好,以后你们照顾老人、照顾老教授就知道怎么照顾。甚至临别的时候,师父一定亲自把这些老教授送到门口,像这都是用身教来教导我们。

周教授和师父上人之间的缘分也是非常的传奇,最近周教授就写了一篇文章,回忆起他当年在亲近方东美教授和徐教授时候的经历,徐子明教授。周教授回忆起是在民国四十六年的时候,因为当时大学的老师很缺乏,东吴大学当时特别向台湾大学聘了五六位著名的教授,到东吴来讲授专业的课程。当时周教授只有十九岁,他考上东吴大学之后,有这个机会听徐子明教授跟方东美教授的课程,各听过两年。徐子明教授他老人家是很有名的,一位很严谨的学者,之前刘克雄教授也上过他的《左传》和《史记》的课。两个老人家都回忆起当时徐子明教授的教学特别的严格,学生都需要把这些史书记下来。而且平常徐教授不苟言笑,可是却对周虎林教授特别的疼爱。方东美教授他是讲授《中国哲学史》,在他身上就有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学生对这些老师都非常非常爱戴的。

当时徐教授已经是七十岁左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到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拿博士学位,后来又去美国拿哲学博士。方东美教授比徐教授要年轻十一岁,他们是在同一个学校拿到博士的,两位教授交往很密切。后来徐教授就常常邀请方东美教授晚饭之后一起聊天,在聊天的时候还常让周虎林教授,周虎林教授当时是学生,让他在身边事奉两位老师。他就有机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听到各种各样在书本当中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各方面,都是非常珍贵的智慧跟经验。

他记得好几次方东美教授提到他有一个学生,不是台大的,是他另外在家里教导的一个学生,虽然还没有出家,但是他却有复兴中华文化跟弘扬宗教的大志,当时方东美教授就常常灌输他一些思想,传统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以及西方的哲学观念。

有一次教授还提到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并且分析说汤恩比所说的“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并且融合世界各种宗教,从教育入手才能够克竟其功”,两位教授聊到这个话题都非常的认同。

但是,这位学生到底是谁,当时这两位教授都没有提过,而且当时方东美教授特别说,如果这个学生将来出家,以他的头脑,把佛家的思想跟儒释道的哲学结合起来,将来必定成为高僧。果然老师的眼睛真的是伯乐识千里马,看得非常准确,后来师父上人弘法,到现在六十周年弘法,果然成为了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代高僧。

后来周虎林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方教授所说的学生到底是谁,直到后来他见到师父上人的时候。我们知道师父上人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父母,还有护法,无论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所居住的房子,客厅里面、摄影棚里面,还有会议室里面,都一定会挂着父母、老师的照片。结果周教授一下子就看到了方东美教授的照片,于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他终于找到了方教授所赞叹的那位学生。这段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周教授特别赞叹师父上人,把张载夫子横渠先生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确实一生都在落实这几句话。周教授说,现在师父又开始“为万世开太平”。他说这联的前三句就如同“天柱赖以尊,地维赖以立”。这为万世开太平,周教授就谈到包括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开办的汉学院,并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净空之友社,通过这个平台,跟各个国家的大使、嘉宾们交流,希望能够把儒释道的圣贤教育结合著各大宗教的经典,共同团结在一起,恢复圣贤人的教育,使世界得到真正的安定和平。周教授就赞叹师父上人,是为万世开太平的第一人。现在九十四岁高龄,又特别重视要把传统私塾一条龙的教育,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能够恢复起来,也是希望给世界带来永续的安定和平。所以这种悲愿、这种慈悲之心,以及对于传统文化能够复兴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强大的愿力,让我们都非常的感动。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多汉学课程-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