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鲜读 | 丁安华:大流行病冲击下的全球债务风险
新冠疫情的爆发,首先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和恐慌,被迫扩大的社交距离严重冲击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进而不可避免地衍生各种经济风险,包括可能的债务风险。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文章,从公共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探讨了大流行病的经济损失,重点分析了全球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国内民营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并对于如何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给出政策建议。本文节选自原文,完整版即将刊登在《北大金融评论》第4期,敬请关注。
编者按
新冠疫情让金融市场遭遇飓风海啸:全球负利率蔓延、无限QE出现、债务天量堆积、现代货币理论流行、按人发钱、经营贷炒房……金融危机理论需要重新调准:是的,这一次真的不同!本文系《北大金融评论》2020年第3期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封面
阿代尔·特纳勋爵
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
专访特纳勋爵:全球经济恐难强劲复苏
——疫情后的全球经济。
我们可能会看到制造业向终端消费市场靠近(回到欧洲和北美的发达经济体),但以高度自动化、少人力的形式。这对仍然是低收入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些经济体希望能沿着东亚的道路,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走向经济繁荣。但在危机过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摆脱贫困的增长之路看起来要变得困难许多。
罗伯特·巴罗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新冠疫情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疫情不会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但会有一些永久性变化。
更合理的是有针对性的政策回应,部分针对个人,部分针对企业,目的是巩固现有的社会安全网。比如,增加提供失业保险、食品券和医疗补助(资助穷人的医疗费用)等项目是可以提高总体福利水平的。
马蔚华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
原招商银行行长
染病的地球和医治的良方:从新冠看世界可持续发展
——疫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逼迫人类选择可持续的商业文明。
在面对新冠的当下,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改变旧的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新的商业文明对于拯救这个染病的地球是多么的重要。
单伟建
太盟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
专访单伟建:中美经贸关系会从最佳向次佳转移
——美国对疫情的救济手段用到极限,中国还有刺激空间。
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看来很谨慎,货币政策放宽的有限,财政政策也没有放松多少,和西方国家宏大的经济救济方案形成鲜明的对照。
赵敏渊
沃顿商学院副教授
疫情冲击下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体系
——在WTO式微之时,如何解决疫苗全球竞争的国际协调问题?
药企遇到生物技术是一个喜忧参半的过程。一方面,生物给面临创造力危机的老牌药企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另一方面,对生物制药的专利保护远不及对传统小分子清晰明确。这个问题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后变得更加突出:如果其它国家提供更强的生物专利保护,本国企业是不是会因此失去竞争力?
柯映红
纽约KGA联合创始人和董事合伙人
新冠疫情是否催生美国金融科技新变化?
——移动支付打破信用卡封锁,信贷市场迎来技术突破。
我们可以预见,疫情之后,美国的移动支付的普及将大大提速,各类资产的交易将进一步电子化,美国政府将放下迟疑和犹豫,迅速联手私营企业,加速推进数字美元。
王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副教授
市场巨震下美联储救市策略及长期隐患
——债务堆积如山,大而不倒依旧,道德风险放大。
本次美联储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救助活动和2008年危机相比并没有本质不同。唯一区别是本次危机中受到挤兑的金融市场和上次有所不同。
卢锋
北京大学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
新冠大流行与疫情经济学
——疫情期间资源配置超越经济常态而未超越经济规律。
这次新冠大流行对各国公共卫生、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也为疫情经济学提出多维度和多视角新课题,为深化疫情经济学规律认知并拓展其学科体系内容带来契机。
丁安华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大流行病冲击下的全球债务风险
——宏观债务上升,民营中小企业面临挑战。
国内的债务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债务压力,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管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新冠疫情对中国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中国全球供应链地位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这次新冠疫情将是一次短期的外生冲击,即便有短暂的经济衰退,也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
纪沫
联博资产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在不确定局势中寻找确定
——判断需坚持“非共识”、时点和期限、高确定性。
美联储加息周期不止,美股上涨不止;美联储减息之时,是美股大顶之时;美联储再次加息之前,美股都是在震荡调整中。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金融动荡的根源与资产组合理论新走向
——风险在进化,资产配置理论在演化。
风险平价基金有三个特点:风险平衡、存在杠杆和机器交易。这三个特点可以解释此次美国股市的动荡。
宋向前
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
如何拯救疫情下的消费行业?
——政府及时“托底”,企业加速转型。
我们在投资中,尝试创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二三四”体系,即一个不变,二个法则,三条军规和四个定律。
王小鲁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中小企业的近忧与远虑
——当前政策重点:救助、救济、改革。
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思维方式是一旦经济遇到困难,就以大规模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这对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远水不解近渴,大量低效率的投资项目还可能与中小微企业争夺资金,对它们产生挤出效应。
李丰
峰瑞资本创始人
“后疫情时代”的生物医疗投资新方向
——疫情的生物医疗之战比芯片之战,更为波澜壮阔。
如果说一级市场充足的资金供应,和二级市场多元化的退出渠道,可以让国产替代之路走得更稳更远,那么疫情中反映出来的差距,就为下一步行业发展和资金投入指明了方向。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金融动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
——疫情仅仅是触发,更深层的顽疾从未消除。
流动性泛滥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种新常态。无论货币政策还是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国家进行逆周期金融调控的能力都在下降。
征订方式
(一)个人征订
(二)团体征订
《北大金融评论》发行部
联系电话:0755-26031088
联 系 人: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