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蒲大一系第二讲 | 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2017-03-27 蒲公英学习营

夏昆: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唐诗宋词?


今天我们要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唐诗宋词?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说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古诗词,因为他若读了古诗词,长大以后——

到山上去,他会想起“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走到海边,他会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走到长江边,他会想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登楼时他会想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瀑布时,他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恋爱时,他会想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失恋时,他会想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没有读古诗词呢?

他可能就只会说——蓝瘦、香菇。


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1

古诗词能够让我们了解最美的汉语


在任何一门语言,任何一种文化中,诗词、诗歌永远是最精致、最美好、最凝练、最美的语言。在每个民族引以为豪的人当中,肯定有诗人的积淀。比如,英国人会以莎士比亚自豪,德国人会以席勒自豪,俄国人会以普希金自豪,印度人会以泰戈尔自豪,美国人会以惠特曼自豪,那么中国人,当然就会以李白、杜甫、苏东坡为自豪。

2

古诗词让我们寻回自我


诗词的作用仅此而已吗?我想不仅仅是这样。这个可能还给人一种错觉:能说一些诗词、古文、名句,给人感觉特别装。然而诗词真正的作用不是让你装,也不是让你背。除此之外,诗词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希望她长大后像这样(奥黛丽·赫本),而不是像这样(包租婆)。

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我希望他长大后的气质是左图这样,而不是右图这样。

所以说,诗词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最美的汉语,还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


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刻画了一个在工厂流水线干活的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重复机械性动作:拧螺丝,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看见任何东西,他都想“拧螺丝”。小时候看这个电影时,更多的是感觉好玩,长大后才知道,大师的电影揭示的意义非常伟大。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了一个非常荒诞的故事,说一个旅行推销员,每天要赶火车,到处去推销,拿着微薄的工资,供养整个家庭。突然有一天,早上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


我第一次看这故事的时候觉得无法理解,好好的人怎么可能变成甲虫?但如果把电影和小说连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人不仅可以变成甲虫,也许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的物质和欲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卡夫卡和卓别林给我们提出了警示


我们要防止人类的异化。


“异化”一词是恩格斯提出的,主要指工业革命后,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远地离开人的本性,而变成这个社会的一颗螺丝钉,一个齿轮的现象。那么这跟诗词有什么关系?诗词其实是农耕文明的一个产物,它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反映的是当时期的“慢生活”。

我突然想起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


记得 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还诚诚恳恳

我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那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长街黑暗的清晨,卖豆浆的小店儿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儿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钥匙精美锁好看,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清早上那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长街黑暗的清晨,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从前的锁儿也好看,钥匙精美锁好看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一个人 一个人 一个人




这是一首很有味道的诗,就是这种诞生农耕文明时期的诗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温暖我们的心,让节奏慢下来,慢下来,不要为这个时代的物欲妥协,不要被这个时代的流水线禁锢。

3

古诗词治愈我们的伤痛,温暖我们的人生


古诗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艺术。

艺术有什么用呢?用泰戈尔的话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无用的,它不能当粮食吃,不能当衣服穿,不能当车坐,不能当钱来换取物质。


但事实上艺术的这种“无用”,其实才是真正的“大用”


我有时候在想,数理化,语数英,这些科目,也许它能让我们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在物质上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有一点,它们做不到:它们不能够教我们如何去面对人生,面对伤口。而人一旦遇到这种事情,它有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我们的孩子其实跟我们一样,他们在成长期间也会经历痛苦、悲伤,甚至可能是灾难。如何让他们走过低潮、走过灾难?老师或家长都不可能一辈子呵护他们,我们能够做的只是给他们一把雨伞,让他们在狂风暴雨来临时,避避雨。

以上就是为什么我要给孩子教古诗词的三个原因,那么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和孩子一起走近古诗词。


故事诗 孩子喜欢的诗


1

每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


在我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比较偶然的机会,我和他一起开始走近古诗词。每天晚上和很多家长一样,都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每次讲故事前我都得先备一下课,但那天我忘了备课。到了晚上讲故事时间,我就耍了一个小心眼,我说这样吧,今天我们不讲童话,也不讲安徒生,我们今天讲一个新的故事(当时我就想把我知道的诗词编成故事)。

我说从前唐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师叫白居易,白居易他写诗写得很好,然后他人缘很好,但是后来有些人,坏人恨他,于是就陷害他,他被贬官了。因为白居易人很好,所以他交了很多朋友,有一个朋友叫刘十九。一个冬天的晚上,风呼呼的刮着,云也很黑,马上要下雪了,白居易在家里就想喝酒。

古代的酒是手工酿的,酿好的酒,上面浮着绿色的泡沫,就跟小蚂蚁一样。古人喝酒,还要用火炉温一下,这样喝进去暖和。白居易一个人喝酒很无聊,他说,要不我请谁来喝酒,他的孩子说请刘十九吧。于是白居易就给刘十九写信,但是白居易是诗人,所以他的信也是用诗写的,这个诗怎么写的呢?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就这样我把故事讲完了。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时候,我准备好了其他的故事,孩子却说就讲诗词故事吧,诗词故事挺好听的。我觉得很奇怪,难道我编的诗词故事还比格林童话或者安徒生好听吗?但是不管怎么样,孩子喜欢我觉得那就是刚需,所以后来几乎每天晚上,睡前故事就变成了诗词故事。


2

诗话、词话  父母们的诗歌故事宝库


后来我每天晚上 46 33426 46 15536 0 0 2575 0 0:00:12 0:00:06 0:00:06 2863给孩子讲诗词故事,慢慢我发觉,其实还有更好的方式:诗话和词话。我们中国有很多诗词的故事,比我们单纯讲诗歌,趣味性、故事性更强。

举个例子,唐诗《题都城南庄》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唐朝诗人崔护,每年春天都要去城外踏青,他走呀走呀,走得又累又渴,然后他看到了一片大大的桃林,他就走进去,桃林中间有一户人家,他去敲门,门开了,出来的一个妙龄女孩。崔护就对她说,我是来春游踏青的,走渴了,小姐能不能给我一碗水喝。于是女孩给他端了一碗水,微笑着靠在门边看着崔护喝水。崔护喝完把碗还给女孩,女孩进去了,崔护又继续踏青。第二年崔护又到这儿来春游,又到那片桃林,又累又渴,又去敲这家门,想去讨水喝,其实他是很想见到这个女孩,但是这次敲了很久,门也没开。很遗憾,于是他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


这首诗,可以见证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当时给孩子讲,孩子很感兴趣。所以,如果有这些故事作为背景,孩子对诗歌的意思、意境以及其他的有关知识,会更加理解。如果善于利用的话,很多诗话、词话都是我们的宝贝。


诗词与绘画


前面就是我跟孩子一起走近诗词的故事。这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我又发现,其实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诗词就是画画

我坚定地相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不言而喻了。

——苏霍姆林斯基


画图是一件很有教育价值的游戏,小孩子可以因此发表他的思想又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

画图在教育上的价值很大,凡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

——陈鹤琴

我们发现,几乎没有小孩不喜欢画画,可能很小的时候是涂鸦,稍微长大一点,就会用画来表达他们自己的观念,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果能够利用绘画,对孩子了解诗歌有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在我孩子五六岁时,我就在家里给孩子们开了一个诗歌学堂,把绘画引入了诗歌教育当中。下面这些都是10多年前当时孩子们在诗歌学堂中画的作品。

白居易《绝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旭《桃花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前面几幅画大部分色调都是彩色,而最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画都是灰色调,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意识到这首诗的色调是苍茫悲凉的,说明他们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把它运用在绘画创作上,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诗词与音乐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慢慢我发现,其实除了故事和绘画,还可以引入音乐。古诗原本很多就是配乐演唱,虽然大多数曲谱没有流传下来,但有些诗歌,现代人把它谱成曲,也是非常好的,比如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邓丽君唱的《虞美人》。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在讲授诗歌时,如果有适当的音乐,能够与诗歌的意境相连,对孩子们了解诗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14年,我创办了人文艺术讲堂,利用周末的时间,给社会公众介绍我们中国唐诗宋词。

我希望讲堂能够做得更有趣一些,所以我们讲唐诗宋词的时候,不仅讲诗词,讲历史,还引用了音乐。把我们能够理解的诗词用音乐形式呈现出来,打通音乐与诗词的联系。

如果给孩子进行诗词鉴赏的时候,适时引入音乐,就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好的音乐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一首诗。


诗歌 游戏与行走


关于古诗词鉴赏,除了故事、画画、音乐,还有没有更好玩的办法呢?孩子们还喜欢什么呢?我觉得那肯定是玩游戏。所以我们继续开发出了“游戏与行走”的诗歌课。


图片上是孩子们用橡皮泥表达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田家,青山,瀑布,菜圃,小溪,河流。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往往能够让大人都非常的惊讶。


诗词与手工


我们也会开发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说把手工制作与诗词联系起来。孩子们一本正经地拿着毛笔像古代文人墨客一样在扇子上面题诗。

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类课堂,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走出教室,走入更广阔的天地中。同时,我相信,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开发,去挖掘,都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财富。

比如成都有杜甫草堂,诸葛亮的武侯祠,李白故居,苏轼故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资源。于是我们试图,在适当的情况下,把孩子带入这些地方,我们讲诗词,同时进行人文行走。

在人文行走的过程中,给孩子们留作业。让他们用拾得的大自然材料完成一首诗的表达。

我们没有美术老师,一切作品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创意,有的作品老师们看了都很震惊。走出教室,走到更广阔的世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无限的。

让中国古诗词走向全世界


我们曾受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之邀,去给当地师生做两场关于中国诗词的讲座。他们告诉我听课的既有中国人,也有埃及人,我就很惊讶,埃及的学生能够听懂吗?他们说能听懂,其实我当时不相信,但讲完之后,我发现他们不但能听懂,而且能和我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可能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国外还有很多外籍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诗词非常感兴趣。所以,不仅我们和孩子需要走入诗词,甚至很多外国人也希望能够走入中国诗词。

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传播者、传承者,老师和家长都有义务和责任,也有这个希望,用更好的方式把诗词文化传达给我们的孩子。

我相信,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只是背诵,默写,无形中败坏了孩子对诗词的“胃口”,影响了他们对诗词的鉴赏力。如果我们能够用更好的方法把诗歌带给孩子,他们一定能够从诗歌中受益匪浅。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和思考,在古诗词教学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好。


获取更多精彩课程内容、和全国优秀教师一同讨论学习

欢迎入学蒲公英大学! 


报名二维码




也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报名时请仔细阅读报名流程和报名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