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张玉华的“五个硬仗”
张玉华,1913年10月出生在广东省宝安县沙头角沙井头一个贫苦家庭。14岁在香港九龙黄埔船坞当学徒。1935年,张玉华参加了香港的革命团体——大众俱乐部。1939年初,张玉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他被保送到中央党校学习,经越南海防转广西、重庆、西安,于秋天抵达革命圣地延安。
1949年10月22日,年仅36岁的张玉华手持广州市军管会叶剑英主任签署的接管令,来到广州市沙面复兴路18~20号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办公楼宣布军事接管。
解放前被炸毁的海珠桥
刚解放的广州,海珠桥已被国民党的军队炸毁,市面一片混乱,冷枪四起,到处有打、砸、抢。国民党在败退时,把船舶、资金、物资统统撤走,招商局广州分公司此时已成了徒有虚名的空壳子。对于张玉华而言,招商局广州分公司接是好接,可管却不好管。公司困难重重,人员不能遣散,不仅要通过员工的努力解决生活、就业问题,还要为支援前线和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招商局广州分公司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联系,是反对美、蒋当局封锁禁运的前哨站。张玉华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更知道国家的困难。他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的开办费、接收费,立刻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带领并依靠200多名职工连续打了“五个硬仗”。
第一仗是稳定队伍
1950年5月,公司奉命进行整编,由张玉华担任招商局广州分公司经理。他走马上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员工的薪酬问题。原招商局员工待遇极为优厚,原经理唐文敬每月薪金3千余港元,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是相当高的。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财力匮乏,照原来的薪金支付是不可能的。
张玉华根据部队供给制的原则,结合公司经济能力和广州市内各单位的薪酬水平,建议经理薪酬暂按8担米支付。叶剑英主任听取汇报后关切地问:“这样改行不行?能不能把这些人稳住?”张玉华同志说:“8担米是目前广州的最高薪酬了,行不行都得试一下。”
1949年,叶剑英同志在广州
得到叶剑英主任首肯后,张玉华同志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说明国家有困难,大家要同舟共济,并以自己生活朴素,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教育广大员工,每餐也只吃一菜一汤,每月的报酬不到一担米,这一切使唐文敬敬佩进而表示理解政府的困难。唐文敬的薪酬问题解决了,其他员工的薪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少职工动情地说:“国家困难至极,政府还这样关心照顾我们,我们一定要搞好生产自救,积极支援前线。”
第二仗是支援前线
纪录片《解放万山群岛》片段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万山群岛时,招商局广州分公司为了支援解放桂山岛的战斗,动用了“普罗”号拖轮带铁驳105号等船舶上前线。拖轮在榕树头附近不幸被敌炮击中,船上接管代表叶成章光荣牺牲。在战斗中,船员们毫无惧色,英勇奋战,前赴后继。铁驳448号因支援前线工作出色,参战的卢荣等4名船员分别获得劳动模范奖章和锦旗一面。
第三仗是恢复生产
1950年1月,遵照人民政府关于“企业都要自力更生”的决定,张玉华组织员工千方百计恢复生产。首先是采用拖驳运输的方式,先后恢复了穗澳线和穗梧线的水上运输。驳船利105号是一艘大铁驳,没有舵,方向不灵,容易失去平衡,船员们就想办法, 用大竹箩串挂在船侧,保持船身平衡,把驳船利用起来参加运输。接着又与私营广大行联运,借用“普罗”号拖轮带铁驳302号和426号,由穗装木材运至澳门,再由广大行租用香港摩拉公司拖轮拖航至香港,从香港装运煤炭返穗,用这种方式冲破了敌舰的封锁,实现了内外运输交流。直到1950年7月,招商局广州分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开辟了西至阳江闸坡、东至汕头的沿海航线,组织了由电白水东镇汽车运盐至三埠,转拖轮驳运至江门的水陆联运专线,还增辟了西江各地的短线运输。新中国成立以后,沿海的万山群岛、南鹏等岛屿又以合营或代理方式,组织了穗琼、穗湛及广州至各小港航线运输。至此,终于打开了生产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运输任务。
第四仗是起用人才
解放初期,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为了抢运国家急需物资,张玉华主张相信群众,人尽其才,对急需任用而又有争议的技术人员,他力排众议,加以任用,甚至大胆破格提拔。为了到香港抢运物资,他任命了刚从学校毕业、年仅19岁的谢理浩任船上大副。原国民党海军人员王握,有航海知识,人也能干,被任命当船长。
第五仗是重组公司
招商局广州分公司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不仅为解决人民物质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运输服务,为稳定解放初期的南粤大地做出了贡献,也为滞留在香港的招商局船舶起义和民生公司船舶的北归提供了返回的基地。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时公司已拥有9艘客货轮和8艘货轮,这些船舶成为华南沿海水上运输的重要力量,是公司早期创业报效祖国,发展海上运输的物质基础。
1999年,在庆祝广州海运成立50周年大会期间,张玉华老局长与时任广州海运总经理徐祖远亲切交谈。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