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 于 冬 至 的 24 句 话 !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华网 Author 新华网宝藏青年

(新华网宁夏频道供图)

1、今日,冬至!

2、“太冷啦!”不知道最近,你是不是和小编有一样的感叹,都说今年是最暖年,可为啥大家不约而同都觉得冷?(详情可点击:“最暖年”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3、12月22日11时27分,我们迎来了2023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不过需要注意,冬至并不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哦~(有奖竞答:你知道24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吗?)

4、在古代,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因此也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5、据相关资料记载,从周代起,冬至就有祭祀活动;汉朝则以冬至为“冬节”,官府会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而且还会例行放假。(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6、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甚至民间还有“肥冬瘦年”之说,大致的意思是,冬至节送人的礼物,要比过年时候还多。



7、到了冬至,老人常说的“数九寒天”开始了,一年里最冷的日子要来了!

8、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寒冬差不多也就过去了。

9、“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耳熟能详的“数九歌”,不知伴随了多少代人长大。

10、古时民间还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在纸上画出一枝梅花,共有81个花瓣,每天涂红一瓣,当花瓣都涂红时,便是“出九”之日,就会迎来春暖花开。

11、除了画画,古人还流行“写九”,最流行的便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这9个字的共同点就是:每个字都有9画,每天描一笔,81笔描完便也是冬尽春来之时。

12、冬至后,全国各地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尤其是东北地区,直接开启“冷冻模式”,这会儿东北本地人要么在家“猫冬”,要么飞赴海南,所以在大街上晃悠的,大概率都是勇闯东北的南方宝宝。

13、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但也是从此开始后,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

14、巧的是,2023年最后一场美丽的“星月童话”也在今天上演,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木星会与一轮盈凸月相合,中国各地公众今晚面向东南方天空,裸眼就能欣赏到这幕“大个子”与“月姑娘”的浪漫约会。

15、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这些都代表着阳气准备升起的势头。


16、冬至,原本只是一个时间坐标,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具有生命意趣的文化节点,这一天南北方饮食的差异,更是格外明显

17、“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毫无疑问,冬至这天,北方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18、在南方,食物的种类则丰富了许多,馄饨、汤圆、赤豆糯米饭、烧腊、姜饭等等,都十分具有时节和地方特色。

19、“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段时间还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之后中医院、药材店里进补调理的药材,卖得都很好~

20、温和滋补的羊肉,也迎来了销售旺季:称上几两羊肉,切薄放入大瓷碗,加一把细碎青蒜,舀一勺滚烫的羊汤浇进碗里,喝得满头大汗……说着说着就开始流口水。(羊:坏了,冲我来的)


21、杜甫在《小至》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这天,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围炉团坐,吃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或是喝一碗甜蜜蜜的汤圆,分享彼此近况,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22、年关将至,远处亮起的万家灯火,窗外飘来的饭菜香气,不知又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

23、今天,哪怕不能与家人一起吃饭,也给他们打个电话吧,思念总要觅得归处。

24、最后,宝藏青年祝您:

诸事顺意,岁末吉祥!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策划:刘洪

监制:牟彦秋 梁甜甜

监审:程淼

统筹:董静雪

编辑:张玲琳

校对:刘怡然 谷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