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昌提出“小目标”:2035年城乡居民收入……

许昌日报社 许昌时刻 2023-09-06

今天,许昌提出“小目标”:



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市,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市,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也许你已发现,无论是居民收入增加,推进城乡融合,还是未来实现基本共同富裕,


我们都离不开的是:农业强市建设!



1


为什么提共同富裕必提“三农”?


记者 牛书培 摄


正如市委书记史根治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所言:


“许昌不管是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还是打造‘五个强市’,农业强市都是根基、是基础。”


让我们接着从会议中寻找答案。


晒亮点

记者 牛书培 摄


许昌坚定不移地提出建设农业强市,是因为我们有基础、有实力、有特色。


过去一年,我们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粮食生产稳中向好,夏粮总产创历史新高,秋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59.6亿斤、同比增长2.9%。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4%、11.1%。


乡村产业稳步发展,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5家,襄城县红薯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农村公路393公里、燃气管网107.2公里、5G基站1517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年度排名位居全省第3。


农村改革持续深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26宗956.6亩,成交金额4.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7元,增长5.8%,增速高于城镇3个百分点。


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创建农村“五星”支部34个,“三零”村创建达标率85.6%……



2


为什么称为“压舱石”


记者 牛书培 摄


实现共同富裕,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建设农业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后,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三农”工作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许昌,重点围绕“大三农”中的“小三农”(农机、农技、农经)进行调研座谈,寄予许昌殷切期望。


当前,许昌上下正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着力打造“五个强市”。


这些目标与“三农”“压舱石”皆密不可分——


建设先行试验区,重头在农村,大头在农民。没有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没有农村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先行试验区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可以说,我们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打造经济强市,既强在制造业,强在服务业,更强在农业;


打造创新强市,农业科技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


打造开放强市,是包括农业开放在内的全方位、高层次开放;


打造文化强市,赓续农耕文明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农村乡风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内涵;


打造生态强市,离不开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干干净净的农村人居环境。

可以说,不管是建设先行试验区,还是打造“五个强市”,农业强市都是根基、是基础。


国家“大目标”,许昌“小目标”

记者 谭宜姝 摄


农业强国建设,中央提出了“大目标”;


农业强省建设,省委提出了“中目标”;


那么,许昌是否敲定了未来“小目标”?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站位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全局,以前瞻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


到2025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市,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市,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下奋斗,未来才能收获

签约摄影师 刘喜芳 杜超英 摄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


今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着力抓重点、抓关键,以年度目标完成为长远目标实现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一要办好头等大事,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发展数字农业,加强种业创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


二要牢牢守住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测帮扶,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多渠道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要做强根本支撑,高质高效发展乡村产业。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尤其要琢磨透“土”“特”“产”三个字,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特色引领、业态丰富、成效显著、群众满意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四要顺应群众期盼,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握好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果树进村,让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韵乡愁。


五要坚持双轮驱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农技、农机、农经服务体系,努力为全省闯出经验。


六要打牢基层基础,提升乡村现代治理水平。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三零”创建,严厉打击基层腐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会议要求



要加强党的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锻造能力作风,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强保证。

乡村振兴天地广阔,农业强市大有可为。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许昌新一轮政府消费券来啦!明天开抢!

全省5家,许昌名列其中!

新一届!许昌2个!

许昌时刻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文/许昌日报社记者 高伟山编辑/杨梅 校对/刘瑞琦 责编/杨伟峰 终审/刘力华微信事宜/0374-4396636

点亮“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