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北京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2024-09-14


2023年第3期

第60卷(总第337期)


2023

第3期

摘  要


哲 学 研 究


德国否定哲学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谢地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 要:德国否定哲学开始于15世纪的库萨的尼古拉,他提出的“学识的无知”和放弃上帝存在的证明,巧妙地将宗教神学命题转换为哲学命题,对后世的德国哲学发生深刻影响。康德的批判哲学奠基于否定思维,他的基本立场是批判地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强调本体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否定意义,通过对信仰和知识双重限制,开辟出近现代以否定为核心的批判哲学的道路。黑格尔把否定视为理性和自由的显现,承认矛盾,强调用扬弃来达到辩证的统一,是他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核心。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要将以否定为核心的辩证法思想贯彻到底,他通过对同一性、体系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批判,对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思维与存在的非同一性的关系予以全新的阐述。德国否定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它要求哲学家发挥思想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永恒地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

关键词:否定;辩证法;追求真理



“康德式”建构主义:基于“程序”和“契约”的解读


刘焕明 张祖辽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康德式”建构主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主流证成方案,具有形式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特征。这种证成基于人的实践理性拟定实践推理之程序,以此对历史、文化所给定的事实加以统摄。该证成方案始于罗尔斯,在罗尔斯政治哲学及其后学的阐发中发展出程序主义和契约主义两种解读方案。前者基于实践推理的程序本身为所建构的原则辩护,后者则把对原则的建构还原为对有待克服的实践困境的描述。这两种方案虽然在“康德式”建构主义的证成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本质上则是互为彼此的。程序是实践推理的内在要求,契约则是程序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建构主义;程序;契约;实践推理



马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辨析


袁吉富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


摘 要:共同体是马克思一生未曾离弃、作过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这一话题在当代愈益显现其重要意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构想的源头活水。在马克思那里,区分一般共同体与特殊共同体是其思考出发点,把共同体作为研究单位,围绕人与共同体关系进行历史观思考是其显著特点,揭示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和历史逻辑、空间展开和理论逻辑、结构演化和组织逻辑是其重要内容,超越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二元对立,阐发人与共同体的双向建构主义是其基本主张。


关键词:马克思;共同体;个人;双向建构主义



传 统 文 化 再 思 考


民学:传统民本思想的当代转化


钱 海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摘 要: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政治文明的基因,精华与缺陷并存。有必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指引下,以民性、民需、民心、民主、民动、民立为主要内容,建立既传承传统民本思想精华,又具有时代内涵的民学新学科,推动传统民本思想向科学理论体系转化,使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民学;民本思想转化;民性;民需;民心;民主



论传统儒家的伦理体系及其局限


沈顺福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儒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礼、道和理不仅是传统儒家的核心概念,而且由此可以形成儒家行为哲学体系。作为概念的礼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礼是行为。在对该行为的经验基础上,人们抽象出普遍之道。道描述了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普遍的观念。它成为具体行为之礼的标准。天理概念的出现将追问引向深入。天理不仅是普遍之道的客观依据,而且还是现实之礼的终极性法则并由此为礼给出了存在论证明,证明了礼的合“理”性,在绝对之理、普遍之道的支持下,礼成为正当的行为。这便是普遍性超越。如何从普遍观念走向具体行为,传统儒家缺少了某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礼;道;理;儒家



文 学 研 究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中唐政治观念与文章新变


吕家慧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摘 要:中唐文学新变与“感人心”的政治观念密切相关。盛唐文学与唐人欲透过制礼作乐构建太平盛世的观念密切联系,是故文章从属于礼乐,文士则以润色鸿业、颂美盛世为志。安史乱后,盛世不再,中唐面临秩序重建的迫切问题,转以《易传》“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为观念基础,力图通过建立人心认同来重建王朝秩序。中唐文章变革实建立在此一新的观念基础上,故改良现实的时政褒贬之文取代盛唐的礼乐雅颂之文,目的正在于透过感人心以致和平,再造盛世。

关键词:中唐;感人心;美刺;陆贽;白居易

必然因果或自由意志

——论《陶渊明》与梁启超后期学术理路


黄雨伦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摘 要:梁启超《陶渊明》和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之间的对话是近代学术研究中的一段公案。若想在还原对话现场之外,激活讨论深藏的理论面向,则需要恢复特定认识脉络的历史感知。实际上,主导梁启超1920年后学术理路的,是依托欧游中的具体经验产生的对必然因果与自由意志问题的一系列思索。《陶渊明》作为这一思索的延伸,体现了梁启超后期对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关注、在文献之学与德性之学间不可偏废的立场以及对《新史学》中所倡导的因果律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梁启超;陶渊明;陈寅恪;因果律;自由意志



诗 学 与 诗 歌 史 研 究


诗史传统的来源与影响

——对抒情传统说的一点补充


曾祥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 要:以具体史实为本事的诗、史对应阐释方式萌芽于春秋赋《诗》,此后毛传郑笺孔疏建构了《诗经》诗史阐释体系,使之成为汉唐《诗经》学主流。这一传统是杜诗在晚唐被界定为“诗史”的观念来源,在撰述体例、考辨角度等方面影响了宋人注杜诗偏重梳理杜甫行迹与唐王朝治乱关系的阐释特点,杜诗在中国文学的基本面貌与价值由此奠定。“五四”新文化的“歌谣运动”否定《诗经》的诗史阐释传统,强调《诗经》的抒情属性,启发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传统说。尽管抒情说对《诗经》大部分篇章的理解更符合实际情况,《诗经》的诗史阐释多为后起追加的误读义,但诗史阐释传统在中国诗学的历史地位与实际影响已经成为事实,不容忽视。只有引入诗史“副线”作为对抒情“主线”的合理补充,才能解决抒情传统说无法解释杜诗“诗史”特点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诗史传统;抒情传统;诗经;春秋左传;杜诗



唐代士人出世观与入世观共同的“自我”思想根基

——以言志诗为中心的考察


熊 忭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唐代士人普遍表现出了调和入世与出世两种选择的心理,而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现象,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这样两种相互悖反的追求,是如何在其思想中实现结合的?通过考察当时的言志诗写作可以发现,唐人的入世观与出世观,实际上都立足于一共通的思想基点,那就是以“自我”为中轴的主导意识。他们普遍期待的出世愿景,是在人世田园中,借助饮酒等形式回归自我心灵,实现自我的适意。其对于入世的向往,也普遍淡化了家国色彩,而代之以成就自我功名的强烈诉求,且在入世受挫后,很容易陷入“不可得”的个人哀伤愁绪中。他们之所以能够自洽地实现入世观与出世观的结合,正是有赖于对此根本思想底色的坚持。

关键词:入世观;出世观;自我;唐代言志诗



文 研 讲 坛 (之十四)——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地以一诗传”:题写胜地的“迹”与“文”


商 伟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摘 要:关于胜迹书写,向来有“地以一诗传”的说法。因此可以借助“迹”的概念来考察“地”,并通过“文”的范畴对题写胜迹的现象做出解释。题写胜迹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的地点,而是在真实或想象的胜迹遗址和地标建筑基址上,形成一个具有内在感知结构、普遍性文学母题和文字修辞法度的诗歌空间,由此塑造读者对胜迹的体验和想象。这一诗歌空间具备自我衍生的潜力,它将胜迹文本化,并且反过来造就了文本化的胜迹。

关键词:迹;文;名与实;金陵凤凰台;诗歌空间



北魏洛阳的汉晋想象

——空间、古迹与记忆


魏  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北魏洛阳与汉晋洛阳的都城空间叠加关系,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对于同一空间中的汉晋古迹、人物和事件充满想象,从而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城市情绪,在氛围层面上塑造着拓跋政权与汉晋国家的连续性。《洛阳伽蓝记》记载的隐士赵逸及其古迹指认,就发生在这一背景下。不过,北魏洛阳与汉晋洛阳也存在明显差异,除了众所熟知的寺院、佛塔和坊外,值得注意的是铜铸设施的缺失。汉晋时代,翁仲、铜驼、铜马、飞廉等铜铸设施,构成了从长安到洛阳延续的都城装饰文化。永嘉之乱后这些铜铸设施很多被迁移,北魏迁都洛阳后并未尝试在基址上进行恢复性重铸。

关键词:北魏;汉晋;洛阳;古迹;记忆



点缀山林:摩崖石刻与胜迹的塑造


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摘 要:西方汉学在研究中国摩崖石刻时所倡导的地理景观学方法,往往包含了非时间、非历史的因素,容易将历史上累积生成的景观理解为设计景观或者艺术创作。摩崖石刻生态学的概念,须考虑到题刻常常是就地取材,其意义更须从功能、成本、技术以及最终的形式中探求,同时要引入时间变化的视野。摩崖与风景是一种互相提示的关系,摩崖所处的环境有时未必具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摩崖嵌入了山林之中,文字的辨识与推求往往使得观览风景转换为阅读风景,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塑造名胜的方式,拓本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拓本与摩崖实物,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关系。而访碑图由记游变成虚构,将友人编织到想象的访碑之旅的做法,也增添了景点的人文意趣。此外,地方志中的金石志同样具有类似于“卧游”的功能。

关键词:地理景观学;摩崖石刻生态学;胜迹;题刻



从白门到紫陌:“地”在文化史中的隐显与浮沉


田晓菲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摘 要:从南朝到唐代,建康/金陵和“江南”在话语层次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建构过程。南朝诗歌通过对“金陵帝王州”的想象和对“江南佳丽地”的再现,逐渐把建康从偏安王朝的行政总部改变为帝国名都,经过唐代诗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把建康写入文化版图,而“江南”的文化意义也逐渐和它的地理意义出现张力,甚至颠覆了它的地理意义。最后,通过对“紫陌”作出的词语考古,展示一个在南北朝时期曾真实存在的地点如何从文化版图上消失,从反面说明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历史、社会历史的不同,以及它对文本特别是某些文本和某些体裁的依赖。

关键词:建康/金陵;东晋南朝;江南;词语考古;文化史



《立 法 法》修 订 笔 谈


论以人民为中心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蕴


李洪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摘 要:全国人大新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我国立法的根本立场,为新时代全面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方向指引,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着力点。《立法法》的这一规定需要结合具体领域实际加以贯彻实施,包括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法律制度体系,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体系,健全公平正义保障和共同富裕促进法律制度。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权;社会公平正义



作为合宪性审查依据的宪法精神

——论《立法法》原第四条的修正


阎   天
(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 要:最新修正的《立法法》将宪法精神正式承认为合宪性审查的依据之一,迈出了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要一步。《立法法》上的宪法精神,主要是指用文义解释以外的方法解读出的现行宪法规范。宪法精神的提出,为建立包括文义、体系、历史和政策等方法在内的宪法解释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提示探索确定宪法解释的立场,据此协调体系内部关系,树立和巩固合宪性审查的法律和政治权威。

关键词:宪法精神;立法法;合宪性审查



纪 念 厉 以 宁 先 生


经济非均衡、市场主体和转型发展

——厉以宁经济思想述评


王曙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众多经济学思想流派中,厉以宁是所有制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比较经济史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厉以宁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非均衡理论、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所有制改革优先论、体制—目标—人的经济学研究范式、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道德调节和效率双重基础论以及外国经济史研究等七个方面。

关键词:厉以宁;经济非均衡;所有制改革;转型发展;外国经济史



微信号|bdxbzsb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