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闻教授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3月25至2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论坛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来自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世界500强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众多国际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大市场机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应邀出席年会,并主持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的分组会专题研讨。年会期间,海闻教授接受了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就“弹性退休制度”“消费和投资信心恢复”等发表观点。

海闻教授主持分组会专题研讨

在题为“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的专题研讨中,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辉瑞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艾伯乐,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旭波,丹纳赫集团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毕睿宁,新风天域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启楠等就“医疗卫生领域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协同创新推动癌症治疗等医疗健康基础领域新突破”“医疗健康领域的在华投资与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分组会专题研讨现场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已经举办22届,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网

海闻:中长期经济增长靠民营企业信心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5日讯(记者 李方)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5日-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围绕经济稳健复苏、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链韧性、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在25日经济峰会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表示,“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没问题,基于短期内消费和投资都在恢复。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即使不算是‘报复性’恢复, 企业也都在努力弥补此前的损失。但更重要的是中长期增长,投资需要靠信心,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信心。”


海闻表示,现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AI、自动化等,将来就业会成为重要问题,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重要。“市场上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样的投资才是有效的。谁更了解消费者?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收入?答案都是民营企业。越到经济发达的时候,越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越要靠市场,越要靠民营企业。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从根本解决的问题。”


如何进一步增加民营企业信心?海闻表示,“需要法律、行业准入、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民营企业的信心恢复而言非常重要。”


(记者:李方)


澎湃新闻

北京大学海闻:可设置弹性退休制度,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


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期间,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他表示,当前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与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接近,但老年就业率相差有点大。发达国家60-64岁人口的就业率超过55%,而中国为26.9%;发达国家65-70岁人口的就业率约为20%-30%,而中国约为18%,其中城市只有4%,乡村则高达27%。对于国内外和城乡间老年人就业率的巨大差距,海闻认为这并非是老年人身体原因所致,而是现行退休制度导致的。


“现在一方面怕劳动力不足,催生孩子,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一刀切地退休。”海闻认为,不能只将老年人口视为负担,可以让有意愿并且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继续参与工作,一方面能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社交,有益于身心健康。他认为,60-70岁的很多退休人员是很具有工作潜力的,可以进行挖掘。


“我们当前的退休年龄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当时工业主要从事煤矿、钢铁、纺织等体力劳动,且人均寿命只有60多岁。现在人均寿命都快80了,主流的又是服务业,很多老年人是有工作意愿的,身体也是能胜任的。”海闻建议,要设置弹性退休制度,不必按年龄强制所有人一律按时退休,可以给企事业单位和老年人双方自愿选择的机会,对于有意愿的老年人还应该提供一段时间的工作机会,提高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


(记者周頔


《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经济恢复关键在于信心恢复


3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论坛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海闻表示,CPI、PPI持续走低,反映了消费和投资仍相对不足,源头在于信心和预期都需要进一步恢复。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2月CPI同比增长1%,PPI同比增长-1.4%。“现在从两个数据来看,核心问题都聚焦于一点,即民营企业有没有信心?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去投资?只要它们加大投资,那么既促进了供给,又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增加了居民收入,从而也会进一步促进消费。”海闻指出。



高储蓄率反映低消费意愿

NBD: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是高储蓄国家,请问高储蓄与居民消费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海闻:高储蓄率,说明大家未把钱用于消费,所以出现总需求不足。消费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约占40%,但在发达国家超过50%。


如果说,早年的高储蓄率可能反映了投资的高回报率,那么现在的高储蓄率则反映了低消费意愿。储蓄和消费正好相反,在给定收入的情况下,储蓄越多,消费越少。所以关于高储蓄率的问题,我认为这说明现在大家消费的信心还不是很足。去年消费是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增长了3.5%,低于我们今年的GDP增长目标。目前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点。


CPI同比水平较低,说明总需求未较好释放,或是说消费增长缓慢。目前消费水平表现较低,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短期内,三年疫情使得人们某些消费习惯有所改变,部分供给也因疫情减少而未及时恢复,供给尚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这均需要时间逐步恢复。


二是从中长期看,消费还取决于人们的当前收入水平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当前,不少行业依然不太景气,工作机会较少,青年失业率较高,消费水平自然较低。若未来收入不确定或者工作不能保证,消费也会下降。唯有当经济好转,人们对未来的收入更有信心,此时才会有更多的消费。


因此,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发放消费券显得不足,而应更好地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民营经济,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们有了更多的收入,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能否解决好投资和扩大生产关键在于提高民营企业家信心和预期


NBD:今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请问您怎么看?


海闻:PPI下滑一方面是受国际生产成本如石油价格等下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内的总供给增长不足。疫情过后,现有的生产能力必然要恢复,企业努力生产,将因疫情失去的产量尽快提上来。但企业是否继续增大投资,继续扩大生产,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


这方面,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问题不大,但民间固定投资增长率却一直在下降,今年前两个月仅有0.8%。因此,我们需关注民营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能力的趋势,而民营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又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民营经济更多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才能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更多地促进消费。


据统计,包括农村、民营企业、外商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实际上雇佣了中国80%以上的劳动力。所以说要真正解决消费问题,就要解决收入问题;要解决收入问题,就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后面就是企业投资和生产的问题,而民营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的问题能否解决好,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


现在从两个数据来看,核心问题都聚焦到一点,即民营企业有没有信心?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去投资?只要它们加大投资,那么既促进了供给,又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增加了居民收入,从而也会进一步促进消费。



经济复苏会步入正轨

NBD:目前来看,您认为CPI和PPI的拐点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海闻:3月份应比前两个月好些。因为1~2月时逢春节长假,企业在生产方面相对放缓。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份,我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较多,随后便进入春节,不少企业直到2月下旬才开始重新规划今年和未来的发展。


此外,不少人也在观望,希望通过全国两会看到更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3月份后,消费和投资应将进一步增加,经济也应开始步入正轨。但是,中长期的发展还要看民营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和预期。


(记者张寿林、赵景致




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人民网

编辑:木南、姜岸

排版:小半


商务部原部长、海协会原会长陈德铭访问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4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MBA项目招生启动!




别忘了点+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