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不是在用勤奋来掩盖另外一种懒惰?

2016-08-15 吴伯凡 伯凡时间


勤奋也有不同品种,有的人非常勤奋,但努力程度并不高,因为他不愿意去费力思考一些更难的问题。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

语音丨吴伯凡





Q最近很多网友在后台问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已经非常勤奋努力了,得到的回报却如此之少?


A: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如果大家读过《蓝海战略》那本书的话,就会发现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公司在他们所处的市场里,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最后的结果收效甚微?《蓝海战略》的作者认为,原因很可能是你选的这个地方是错的。

 

我经常会听到类似的问题,有些年轻人,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加班,他们总觉得自己很穷,觉得自己的回报和付出不对等,还有一些企业者也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的付出如此多,回报却如此微不足道?

 

当我听到这类疑惑时,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开车时,是在拥堵的道路上开车容易呢?还是在车比较少,可以飞速驰骋的道路上容易呢?答案显然是后者。有人说,要练车就不能到高速公路上练车,因为高速公路上对开车技能的要求是比较少的,所以练“手艺”要去堵车的地方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效率更低的事情往往更费劲,效率更高的事往往更轻松。那问题就来了,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效率特别高,又不那么费力的道路,而不是滞留在一个效率特别低,同时自己付出又特别多的道路上?

 

《蓝海战略》里给出了一个答案,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猛回头,是否能够脑筋急转弯。当你觉得非常累的时候,就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做的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和很多人都一样,那你就是在一个组织的阴影下努力,你用不断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永远不能成功,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蓝海战略》说,你一定要找到一个船只很少,用不着拼命打拼的海域,才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但是,找到一条不费劲但效率很高、很通畅的道路谈何容易?当你处于这样的窘境时,你要想:我是不是在用一种勤奋掩盖另外一种懒惰?

 

勤奋也是有不同品种的,有的人非常勤奋,但他的努力程度并不高,他是用一种时间的量,来给自己造成一种勤奋的假象,而不是去费力思考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因为思考那些非常难的问题,很费脑子。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涌上了一条非常拥堵的道路。于是,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这么穷?

 

近几年有一种理论非常流行,叫“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就要在这上面花一万小时。但这个理论很有问题,时间有凯若斯(Krairos)的时间,也有克洛诺斯(Chronus)的时间,克洛诺斯的时间是以量取胜的,凯若斯的时间是以质取胜,两个人都是花一万小时,却很难说这两个人最后都能成为专家。

 

原因很简单,要实现最后的突破,不完全在于你花多少时间,而在于你从一开始就有一种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摧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勇气和能力的话,你就永远滞留在低水平上。

 


回到爱因斯坦那句话,“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一样的结果,这叫精神错乱”。我经常会想起这句话,但是我发现,突破自己,想要有一种真正否定自我的勇气,太难了。有时候我自己也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这么穷?其实,不管你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都会问到这个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真的勤奋吗?

 

如果你在一条非常堵塞的道路上行走,你的选择无非这几种:第一,你就老老实实跟着车流慢慢走,这时你的精神高度紧张,你所付出的努力绝对不少于在一条空旷道路上奔驰所耗费的努力,但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只能呆在这条道路上;第二种选择是你想办法看看前面有没有出口,从出口拐出去,你要找到一条真正不堵的路;第三种选择是很多人会既不满于这条道路,同时也不采取措施离开这条道路,反而是选择在原地不断生气、抱怨。

 

你的抱怨对象从交通局到马路上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人,甚至抱怨开会的时间,你会找到很多抱怨的对象。在抱怨中,一方面你很难受,另一方面你找到了一种隐蔽的快乐,于是你只能不停抱怨、咒骂,同时跟着车流在道路上缓缓爬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但是又那么穷”。

 

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当机立断的心法,要么改变现状,要么接受现状。接受现状,就是接受这条路上的状况,不怨天不尤人。这时,由于你的负面情绪不是那么多,你可能不是那么累,至少会比一路堵来一路骂的状态要轻松的多。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累,大多为心累,当心乱如麻的时候,你会觉得一点点努力都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你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给自己做减法,把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看做是常态,心安理得地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

 

这样也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至少不会让你那么累。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从这条路上出去,找到一条通畅的路,或者说,有一种割肉的心态,即使这条路已经走了一公里,但一旦发现确实不行,就立马寻找回头路,往回绕一下,再找另外一条道路。

 


很多年前,我坐高铁去海虹桥火车站,上海的朋友来接我,让我乘扶手电梯到出发层,他们的车马上就可以接我走,这样就可以省很多事情。但是我到上海虹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火车站在晚上十点钟以后,是不允许到达旅客前往出发层的。

 

火车站用了一种很损的方式,把所有的扶手电梯的方向都变成下行。当时的我们站在扶手电梯前真的是百感交集,琢磨该怎么办。接我的朋友说,“算了,我们既然到了这里,就杀开一条血路”,他就提起我的箱子往上爬。

 

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扶手电梯下行,而人往上爬。小学生都知道,只有人往上爬的速度减去电梯下行的速度大于零时,才有可能爬上去。而他意志非常坚强,他提着我的箱子竟然以跑步的速度往上爬,最后艰难地到达上面。我在他的鼓励下,最后也上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意的情景,我们经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下行的行业,你想要活下来就要付出巨大努力,你的速度跑过行业下行的速度,最后才可能胜出,这叫惨胜。虽然你最终上去了,但是你付出的努力特别多,这也是一种状况——这么累,但你的收获如此小。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

 

所有扶手电梯都在下行的时候,你不想停下来在车站过夜,就只能想办法上去。这时,你就不要再抱怨“为什么我这么累,但还是这么穷”。当我们感叹自己为什么这么累的时候,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眼前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楼梯,它是在上行?还是在下行?或者是静止不动?



         ·END·        


 不用举手,随时提问 
我们终于获得了微信原创保护,从此可以开通评论区,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踊跃留言。
  在伯凡时间,听真知灼见 
微信号:bofanstime

(长按二维码可直接关注)


往期伯凡问答: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么想你已经输了

既然已经合了,我们还是想想滴滴优步该怎么挣钱吧

答案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

对我来说,引经据典是为了图省事儿

做时间的淘金者,让每秒光阴都成黄金

吴伯凡:我不想只是做“知识的搬运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