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了,你参加“朋友圈杯”自拍大赛了吗?
“曝光效应”让我们更接受自己在镜子中的模样,总觉得照片把我们拍丑了,直到我们开始自拍。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
语音丨伯凡时间
“十一”长假终于结束了,除了行李,你的自拍照都整理好了吗?手机里攒了几个G的照片需要挑挑选选,再P个图发到朋友圈,接受点赞,回复评论……这绝对不是一个省心的活儿,需要耗费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这已经成为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又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2010年,苹果发布了带有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同一年,被称为自拍的社交中心—Instagram诞生了,五年后,它的用户量已经过4亿,用户每天分享的照片数量超过8000万张。在2013年,“自拍”(Selfie)更被选为牛津字典的年度词汇,根据统计,这一年在社交网站上“自拍照”一词的使用率同比激增了17000%,包括奥巴马、希拉里等许多名人都开始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照”,被称为“自拍神器”的自拍杆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14年度最酷发明之一。
有两张照片形象的展示了自拍风行前后的世界:同样是美国总统竞选,2008年时,簇拥着希拉里的粉丝们纷纷掏出手机面朝希拉里,争相将希拉里摄入镜头,而到了2016年,同样是掏出手机,但粉丝们都选择了背对希拉里,让希拉里成为他们自拍的背景板。
人们对自己形象的迷恋从来不是新鲜事,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曾经代表身份和财富的自画像,现在只需要按下个快门就能够得到。除了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为什么自拍会突然之间如此风靡,难道新一代的年轻人一下子变得前所未有的自恋了吗?
自我表达、寻求关注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除了硬件,自拍的风靡还跟软件的进步有关。尽管手机前置摄像头的设计已经让自拍足够便捷,但如果不是美图技术的革新,人们也许还不会如此频繁的展示自拍,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对照片中的自己往往并不太满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是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的长相,相比于人们在照片中看到的自己,人其实更倾向于认同镜子中自己的长相。当你觉得拍照把自己拍丑了的时候,也许是“曝光效应”在发挥作用。“曝光效应”是一种被大量实验证实过的心理现象,说的是不论面对视觉刺激还是听觉刺激,人们都会偏好于自己熟悉的事物。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照片中的你看起来和你很像,但总觉得哪里不对。每次从别人手里接过手机看到他帮你拍的照片时,总觉得对方在黑你,忍不住喊上一句“怎么拍得这么丑”,剩下拍照的人一脸木然的表情配上内心独白:这不是我的错。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照片中自己的长相不认可?因为我们从来都是通过镜子来了解自己的长相,“曝光效应”让我们更接受自己在镜子中的模样,而相机的发明也不过两百年的时间,相比之下,频繁接触镜子而非照片中的自己,我们就总会觉得照片比真实的自己更丑。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图片分享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活动,我们通过“晒照”来分享自己的想法、状态和当下的生活。手机厂商也聪明地顺应了人类的自恋本性,开始把自拍功能作为主要卖点,在像素、感光元件、广角镜头上大做文章,纷纷研发了先进的算法和硬件,帮助你把自己拍得更美。
现在有不少手机,只要你打开前置摄像头准备自拍时,手机就会自动启用美颜功能,让你看到一个在柔光下,没有瑕疵、白白美美的自己,正是这些聪明的设备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让人们不厌其烦地去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比如对自己眼睛不满意的人会特别热衷于戴着墨镜自拍,对自己肤色不满意的人就一定要找个光线好的地方,再通过柔化、祛斑等步骤进行美化。
甚至连人们自己也在努力适应自拍。在社交平台上那些被分享出来的自拍照,大都经过了精心打磨,我们甚至可以经常目睹此类照片的制作过程:高举手机,精心设计光线、背景,45度角对着自己的侧脸、或噘嘴,或做剪刀手,“咔嚓”一声,一张照片被储存在手机的内存卡中,再经过修图软件的智能美图,这张照片就可以公之于众了。
心理学中把这种试图操控印象的行为称为“印象管理”,指的是人们会试图操控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戏剧论”,又称为印象管理,他认为社会交往就像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得到他人的正面评价。
自我美化就是印象管理的常见策略。通过自我美化来影响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通过印象管理,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首先,通过展现自己美的一面,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改善了人际关系;其次,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比如自拍照下那些真心或假意的赞,也会提升自我评价——夸的人多了,连自己都会信。
除了要操控自己给他人的印象外,自拍还是一种“自我正性增强”行为,即“人们总会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更好”。人们选取最美的照片,再做美化处理“骗赞”、“赚人气”,其实会对自我认知起到正性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信心。
不过,印象管理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也有其消极影响:过度的印象管理也可能让你丧失个性。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社交平台上表现自己,不断和外界分享经历和当下的生活,借此来管理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而这些精心打造过的印象,可能会像流行一时的蛇精脸一样被模糊化——要知道,人脸美化算法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将人的五官和脸型向平均水平的方向来进行优化,这提醒我们,太过于希望展示美化后的自我,可能却会让你丧失自我。
·END·
往期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