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人为何需要神话?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世界

布拉格向北 布拉格向北
2024-08-30

一本好书

专挑思想精华讲给你听


      本文全长  3000字      阅读时间  6分钟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可能是当今学界最像神的人物。他是美国著名的比较神话学家,年轻时曾学习生物学和数学,后来转入人文学科,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和中世纪文学硕士。
他很早就确定了人生目标,自成一派,致力于严密的独立研究。
为了避免陷入主流学术界的僵化和大学身份的繁文缛节,他在掌握了足够的学术训练后,毅然中断了博士学习。他曾对记者说:如果读博没有让你变得平庸,那么一份工作会的。
他说自己把一天分为四份4小时的时间,其中三份用来阅读,一份保持空闲。
当你不工作、专心阅读时,你会冒出一些复杂的问题,像小男孩一样。我起初并不想工作,但当我得到一份工作时,有趣的事发生了:我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消退了。
我很享受阅读和做我想做的事,除了读更多想读的书之外,我没有其他目标。
他自学了古法语、普罗旺斯与和梵文,并会读写德文和法文。他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四处采集文学和民间传说,研究其中的神话原型。


《狮子王》《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作品创作 

都曾受坎贝尔神话研究的启发



我把坎贝尔视为转世的老子。在去神话的网络时代,他扮演着路标的角色,给无数人带去心灵的慰藉。他说:

你无法通过教诲让一个人开悟。

你只能传授获得它们的不同线索。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划独木舟,

他就过不了河。


我告诉你一种方法,

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就是坐在房间里读书。

你要读对书,读对的人写的书。

唯有这样,

你的心才会被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让美好和温和进入你的生命。

那是种慢慢燃烧、不间断的喜悦。


01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英雄

书名  千面英雄作者    Joseph Campbell年份   1949阅读难度  ♥♥♥♥♡参考价值  ♥♥♥♥♡畅销信用  ♥♥♥♥♡



神话都是隐喻,隐喻是为了成长,成长需要遵从内心。 在生命的最初十几年,人类依赖权威。大人给孩子们讲神话,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 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无一例外要经历跨越:小红帽穿越森林,豌豆公主在暴风雨中进入城堡,皮诺曹历经磨难,从玩偶变成男孩……跨越的隐喻,是从孩童变为成年人。



世界各地的成人礼,甚至婚礼仪式,也有同样的功能:改头换面是为了跨越原先的角色,与婴儿期的自大狂妄分离,担下深沉厚重的社会角色。 历经改变,蜕变成个负责任的成年人。 我们会在生命旺盛的岁月面临亲友死亡、重生之类主题,就像《寻梦环游记》中的小男孩Coco,穿越亡灵世界,长成一个懂事的少年。

这其中要历经放弃和妥协,但仅仅是遵守社会规训还远远不够。
童话里的主人公,都不仅仅是成人世界规则的守护者,他们对抗世俗规定、发展出一个超越普通人的“英雄”身份。 坎贝尔在他最有名的《千面英雄》中,给“英雄之旅”一个凌厉的注脚:成年是什么?是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其实不那么重要,能把自己放下从而接纳更大、更重要的事。

 

人活世上,需要钱、舒适的住所、健康与足够的食物。拥有这些,人就能独立,自由地生活。然而若是拥有的东西过了度,人们就会变成占有欲的奴隶。 为了占有,花费一生时间,忙于交际,被各种个样的势力操纵。然而人的一生,并非为了不断竞争、拥有更多而存在的。 每个人都会经历两大人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场,在35岁、40岁时达到巅峰;第二个阶段是离开。
你在上半场,想的是“我要这世界怎样”,而无论上半场如何精彩,下半场你要想明白“这世界为何需要我?”
这让我想起一代宗师里宫二对叶问说,为武一生追寻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是要弄清楚自己,一生在世 追求的是什么?
见天地,是要走出去见世面。天下那么大,你若都没看过,便是井底之蛙;
见众生,是要把你一生所学教给别人。师者只有启发了别人,才叫见众生。 宫二倾其一生,走到“见天地”这一层,叶问走的更远,他超脱了个人恩怨、时空的局限,走出天地之牢笼,于是看见了众生。

 约瑟夫·坎贝尔在《神话:西方传统的形成》里说道:神话的全部意义,在于帮助你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神话用隐喻描述了在某个时期、某个社会人类可能获得的体验与成就。 梦境和神话属于同一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和意识。
约瑟夫·坎贝尔在《神话象征》 中说:神话是公众的梦,它推动并塑造了社会。
个人的梦是小规模的神话,它涉及个人神、对抗神以及守护者力量。
梦境塑造了我们:透露个人的恐惧、欲望、目的和价值观,这些事物在无意中支配着个人生活。
对生命的理解,会成为你生活的常态。


02

最好的修行

最好的修行是什么?最好的修行就是享受与朋友相处,享受食物。认识什么是游戏并参与到游戏中。能参与到生活这个大的游戏场,一座生活的乐园,这就是极乐。
这些话,透露出智者的真诚。当你对生活真诚,世界会来帮你完成你的信念。 佛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除痛苦 印度是佛教和瑜伽的发源地,也许唯有在那样被燥热、病菌和疾病困扰的苦难之地,才会有那么多智者 试图寻找摆脱痛苦的方法。 佛语说:生命,就是欢喜地参与世间的苦难。众生皆苦你改变不了,只能参与其中。 《西藏度亡经》谈到放弃自我,超越自己,进入一个更大的整体。东方的转世概念,强调必须放弃自我,可能性才会以开悟的化身呈现。 对我来说,欢喜地参与世间的苦难,也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意义。
罪,不必通过对有罪之人作出判罚才能和解。 人们见到上帝的儿子,一个无罪的圣人,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人间赎罪,于是内心所有不安、现实中不可解释的痛苦都有了归途。 人们忙忙碌碌,礼拜天走进教堂,早晚祷告,是为了让自己与灵性中心保持联系。这一仪式并非出于什么天地正义、伦理道德,而能让人能在忙碌之余安下心来,重新参与真实的生活。 神话传说是人类集体灵性的容器。它们不是远离现实世界的英雄传奇,而是透露我们心灵秘密的藏宝图。 


坎贝尔曾是全世界最快的半英里跑运动员,本有机会成为奥运会选手。你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对身体的重视,理性思辨,他深受印度哲学的影响,经常对灵性的话题有独特见解。 如果英雄之旅是寻找真我的旅程,那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真我?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坎贝尔的回答是:你的自我就是你的化身,而你的真我,是你的所有可能性。 自我是你内观的那个你。这个你,关系到你整个人生的所有承诺与投入。你与时间、空间、与此时此地的关系,是自我对当下的评价。这些都是自我的材料。 真我是所有可能性。当你追随灵感,倾听“我为什么而活?我能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声音,那就是真我的表达,它与你连接。所以真我并不是虚妄的东西,而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当你紧抓住自我不放时,你便紧抓过去,无法接住更多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抓住自我不放就是“我执” (Ahankara),会使人紧绷。 佛家认为,对一件事过分执着,让你无法与更大 更多可能性连接,这就是痛苦的由来。

03

最好的结果 全是因为专注当下


让你魂牵梦绕,在人生舞台上忍着疼痛跳跃翻腾的是什么?
我听到一个声音说:“追随内心的极乐”。 印度人说,瑜伽是让心灵平静的艺术,有意识地停止头脑的自发活动。 如果把你的心比作池塘: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破碎的细碎倒影来回荡漾。只有你让内心的池水一平如镜,映像才会静止不动。只有此时,你才能看到自己永恒的存在。 风如何动?水是否一直清?都不在你的控制。你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内心的池水静止不动。 我们总是被庞大的过往 记忆捆绑,对未来惴惴不安。 你观察动物和小孩,他们看起来总是一副不知愁的幸福,他们还没学会隐瞒,每个瞬间都真实而诚恳地活着。他们还不懂什么叫怀念过去,享受着一个又一个现实的瞬间,真实地放肆。

我们真该学学孩子的天真,

当你把心态放在此时此地,

就会无忧无虑、不知疲倦。

 我认为人生非自我为中心的、非评判性的部分,往往更接近真实。与其追逐想法,不若聆听来自身体的感觉。 本质性的知识,蕴藏在神话、传奇、童话、民间故事、诗歌、文学和艺术构成的梦幻世界中。“真我”存在于人类灵魂深处,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 end -  



往期热门文章

   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对的?哪怕其实错了

   怎样避免无效的争论?





一本好书

专挑思想精华讲给你听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布拉格向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