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笔墨课堂 | 从汉魏到大唐北宋 演绎笔墨精进
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在绘画史研究领域中流行一个观念——“中西绘画两源头”论,勾勒出了人类绘画史的两条主要文脉:欧西文脉和东亚文脉。这两条演进文脉的共性是,都是从原始阶段面对客观对象只能做稚拙的概略图形表达,逐步积累绘画技巧,进而越画越像,达到基本贴近客观对象形貌的逼真图像,构成写实性技巧的高峰。而后,又会因为对于写实模拟自然的不满足,而重新在早期的原始稚拙图形语言中寻找启示,探求新的道路。——这种“图→像→图”的演进共性特别耐人寻味。 中国绘画从汉魏六朝到大唐北宋前后一千来年,约略地显现出从“图→像”的演进主线。再现客体形象的技巧,至中唐已臻成熟。在此过程中,由于锥形毛笔和墨的使用,尤其是书法的影响,中国画发展出“以线界形”的复杂语言和笔墨技巧,走出了一条与欧西文脉“以面塑形”完全不同的东亚古典绘画发展道路。唐宋绘画中的写实与写真,与欧洲相比,还是较为简略,缺乏具细表象的优势,显得平面化。而作为“以线界形”基础的程式化结体方式,始终是中国书画传统中的核心概念——笔墨——所赖以存在与拓展的前提性条件。
# 01
汉代/《仙人·凤》/画像砖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隋唐之后逐渐衰落,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汉画像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是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中国汉代最珍贵的图像资料图库之一。其画面中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造型多样,颜色不一,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或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这种线性的造型观使汉画像砖具有了装饰意味的特点,并一直影响着后人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史的发展。书法兴起之后,融入到以线勾勒为主的绘画中,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绘画表现技法。汉画像砖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于绘画,书法、篆刻、雕塑造像等在造型方面都受到了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
# 02
东晋/王羲之
《行穰帖》(局部)(唐摹本)/24.4×8.9cm/纸本水墨/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王羲之(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后人赞其“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
《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故前人称其有篆籀意味。其线条形态饱和丰满,笔势以按为主,线质圆厚滋润有重量感。该作品旁有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萧衍“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提跋,所描述的正是王羲之在书写过程中感受到的那种行笔的快感。在如此精微细腻的运笔书写动作中,王羲之为何能体会到一种如龙虎运动般的大幅度动感,而观赏者为何又能从这个细微动作留下来的痕迹中同样感受到大幅度动感,其中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是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关联性使书法成为当时知识精英们所特别热衷的一件事情,普遍地被接受和实践体验。
# 03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27.1×572.8cm/手卷 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是江南顾族成员,年轻时曾任大司马参军,晚年升为散骑常侍。为人痴黠各半,好谐谑,喜矜夸,同时又率直通达,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时人称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风格古拙,结构简单,状物扁平。一座座山峰排列的状态,象金花装饰的犀角梳子,即所谓“群峰之势,若铀饰犀栉”。山水色彩极少运用皱擦,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虽然人和山的比例还不协调,但作为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山石主要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结构,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笔•墨”展览现场
以多媒体影像临摹和再现
画家顾恺之与书法家王羲之属同一历史时期知识精英中的著名才俊,从顾恺之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其绘画已不是工匠绘画,而是具有很高文化智识水平的精英绘画了。从其作品中的笔线这个角度来看,与之前工匠所作帛画的笔线就有很大的差异:顾恺之的笔线非常均匀有弹性,柔韧而飘逸,显然经过长期的用笔专业性训练,属圆笔中峰,其中已经渗透进自己对于用笔价值标准的理解和追求。后人评价顾恺之的笔线是“高古游丝描”,其中“高古”是指其审美趣味,“游丝”是形容线像蜘蛛丝一样非常纤细、圆滑、柔韧。这样一种笔线是对于当时民间绘画工匠用线的一个升华,相对更加精致、复杂,表达的质感和风韵也更加丰富。同时与之前战国、秦汉的帛画作品相比,其差异更加明显。此外,顾恺之对作品中的山水和树木的绘制手法也是明显属于概略表象的范畴(但已经较之前战国和秦汉帛画的概略表象更加接近客观对象):画面中的山川起伏也是用很细的高古游丝描画出轮廓,然后再加以少量的渲染;树木则是采用高度程式化的绘制方式,虽然人物、树木和山川的比例关系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树比山高,人比树大,但这并不影响作品对于文学性内容的表达。这类简略画法其实与儿童绘画有某种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它已经是前人积累的程式,一定是之前已有类似的绘制方式,经过一代代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程式化表达方式,只是到了顾恺之那里做了更进一步的优化,成为魏晋时期的典范绘画作品。但这种程式化带有早期绘画不准确、主观性、符号性、概略性的特点,与之后发展成熟的绘画形态有着很大不同,而这种不同正是元代的赵孟頫和明清时期众多艺术家所执着追求的“古意”。
滑动查看更多
# 04
北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局部)/206.3×103.3cm/绢本水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950年-1032年),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宽和,人呼“范宽”,陕西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画大家。他嗜酒好道,深受“天地有大美”的道家美学影响,擅画山水,初师李成,继学荆浩,后摒弃旧习,长住终南山和太华山,游走于岩隈林麓之间,体悟造化,探求画理,终成自家独特风格。其作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画面构图严谨而完整,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树林繁茂,画面丰满宽远,气势逼人,充分表现出了秦陇间的自然景象。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笔•墨”展览现场
以多媒体影像临摹和再现
《雪景寒林图》描写北方冬日山川雪后壮美景象。图中通过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特有的皴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该作在皴法和笔墨风格上与《溪山行旅图》非常类似,范宽在用笔墨语言表达山石岩壁的物理结构和肌理形态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也充分证明其作品是中国山水画在宋代的一个高峰。
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