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透明质酸能渗透进皮肤里? | 简单来说

ZZ 普普的实验室 2021-03-12


哈罗大家好啊,这里是你们的新朋友 ZZ !


来源:giphy.com


前些天实验室推送的草单里有一款多肽面霜,身边一个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博士朋友灵魂发问:像多肽、透明质酸这样的大分子真的可以渗透进皮肤吗?

 

感觉这可能也是大家普遍的疑问。


其实目前护肤品里常作为功效成分添加的短链肽,如肌肽、脂质体、棕榈四肽等,在较多文献里已经证明了它们能够渗透进皮肤到达真皮层,发挥抗老的功效。

 

那透明质酸得不得行嘛?咱们这就开讲。



01

普通透明质酸,确实不太行


透明质酸无法进入皮肤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 它是一个具有相当多重复单元的生物高分子,分子量相当大;
  • 它的结构单元是含有多羟基的二糖,是一个亲水性的聚合物。而和脂溶性成分相比,亲水成分就是难渗透进皮肤

 

来源:维基百科

 

就好像那个老问题:要把🐘直接塞进冰箱里,怎么也是不可能的对不对?



02

但小分子透明质酸也许可以渗透进皮肤


其实早在 1999 年,Brown 等就通过放射自显影手段观察了被标记的透明质酸在人前臂完整皮肤中的渗透情况。并提出了透明质酸能从皮肤表面吸收并迅速通过表皮层的结论,不过当时不太有其他实验结果能够加以佐证。


而 2010 年以后,很多学者都以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试验方法,证明了按照合理浓度的小分子透明质酸能够渗透到真皮层当中。但对更具体的包括渗透效率如何、渗透机制是什么等等,仍然还不是特别的明确。

 

原图来源[1]

 

而皱纹产生的根源简单来说是真皮层中纤维骨架的支撑能力减弱、真皮层和表皮层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等物质的流失导致的。

 

也就是说当浓度适宜的「小分子透明质酸」渗透到真皮层时,理论上就相当于是补充了一点透明质酸,起到舒缓皱纹的功效


即便如此,从它开始进入皮肤到成功发挥功效之间还包含着「产品涂抹量*产品浓度*渗透效率」的连乘关系,所以去皱其实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缓慢过程

 

说到这儿有的同学又要问了,好像除了大分子、小分子,还有一种交联透明质酸吧?对没错,下面咱们就来简单说一说它们是怎么回事儿。



03

分类和功用



大分子 (和中分子)


「大分子」应该说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透明质酸,因为能够抓取自身几百倍的水分,是相当优秀的保湿能手。


但是像前面提到的,分子量超过一定限度,会使得吸收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这类透明质酸更多还是作为保湿成分来使用。


在保湿的同时,一些大分子透明质酸也能起到增稠的作用,可以对产品的质地和使用感受产生明显的影响。


现在也有关于「超大分子量」透明质酸的研究和成分,可以提供更长效的保湿效果,同样也是没什么渗透吸收能力的。



小分子


「小分子」是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进步,制备出来的重复单元较小,分子量相对较低的透明质酸,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分子」的碎片


渗透之后可以帮助起到修护抗皱这类的功效,但在增稠保湿上就不行了。


来源:giphy.com 



交联


「交联」通常是由透明质酸和己二胺经缩合生成的以酰胺键交联的透明质酸,可以用于医美中。没错,我们常说的「打玻尿酸」就是往皮肤真皮层中注射的这个东西

 

交联型的透明质酸分子量最大,最难渗透,所以它在护肤中的效果就是停留在皮肤最外层起到保湿的效果。


很多同学说用了含有透明质酸的产品后脸上感觉有一层膜,也许就是因为其中添加了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这样的大分子交联透明质酸。



其他名字


有时候大家可能也会看到类似「微分子」「纳米」「超小分子」之类的新的形容透明质酸的说法,很多同学会觉得脑袋很疼。


但其实也可以不用那么惊慌,基本上现在宣传透明质酸都是在说「我家用的透明质酸很小」。


虽然互相之间在分子量、纯度、分布等等方面会有差异,但目的都是一样的:让你知道她们自己产品中添加了小分子的透明质酸。


所以,像「大 - 小 - 微」,或者「大 - 中 - 小」或者「巨大 - 大 - 中 - 小 - 微 - 纳米」等等之类的不同称呼,其实可能就是各自不同的划分标准,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好了,毕竟这个也不太有统一的标准。



修饰后透明质酸


还有一类透明质酸不是单纯靠分子量来取胜的,而是靠增加一些其他的修饰来实现更多的功效,典型例子比如说「乙酰化透明质酸钠」。


顾名思义,它就是透明质酸进行乙酰化之后的产物了。乙酰基会给透明质酸带来一定的亲脂性,可以增强透明质酸的亲肤性,理论上使得它在角质层内和皮肤表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来源:giphy.com



透明质酸,多小才算「小分子」?


在文献中「大分子」的分子量通常在 100W-400W,「小分子」的分子量从五千到二、三十万都有,所以即便在实验室中也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大体上,现在说到「小分子透明质酸」分子量怎么也 100W Da 以下吧,20W-40W 是在普通护肤品中相对更常见的,更小分子量的当然也是有的,但多数情况下也是配合其他分子量的一起使用。



04

「大小分子」经常配合着一起用



这种情况还挺普遍的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产品都这样,但为了综合考量肤感和效果等等各方面但因素,不同分子量但透明质酸同时添加也是很常见但一种情况。


但是,你看到成分表也许就好像只有一种似的。

 

比如说,如果只是添加了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那有可能你在成分表中看到的成分其实就只有一个:透明质酸钠。


即便是不同大小的,但体现在成分表中也许就都还是一个成分。


当然,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这样,比如也有「水解透明质酸钠」这样看名字就不一样的,但确实存在上面说的看成分是一个但其实添加了不同的。



即便添加了也真的有吸收,仍然要管理好期望值


首先,添加量是有限的啊。


其次,你每次的使用量也是有限的


即便能吸收,也要考虑到吸收效率。角质层的保护功能是非常好的,如果功效成分的吸收效果特别好那很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的皮肤屏障不那么完整。


所以,能吸收是好事儿,但预期仍然要管理好。



05

希望这次小课堂给大家讲清楚了


课代表总结一下:

  • 实验室中的研究显示:浓度合适的小分子透明质酸能够渗透到真皮层中,可以起到缓解皱纹的作用。
  • 对于宣称加了小分子透明质酸的产品,到底有没有添加?分子量大概是多少?渗透效果怎么样?也挺难知道的。
  • 要适当调整期待值。护肤产品中透明质酸起到的效果是不可能跟医美相比的,所以要在自己能接受的护肤程度和期待的效果之间把握好平衡。



END



作为一个信奉用数据说话的理科女孩,ZZ 在刚看到选题时也「想当然」了一下,结果到调研资料时经历了「啪啪」打脸的过程。


嗯,再感慨一下「啊科学可真是个好东西」。


那希望大家也能学会科学理性地护肤哦,这样才会健健康康、漂漂亮亮!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你在护肤上面经历过什么误区吗?或者你还对哪些成分很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下吗?快留言告诉 ZZ 吧!


我们下次再见咯❤️


我们还写过

说过了「类肉毒素」,「类A醇」也了解一下?

「一用就停不下来」的护肤小窍门,你可千万别用

钻石级别的护肤成分,你并不需要拥有




参考内容

[1] Farwick M. et al.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1;24(4):210

[2] Brown T.J.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9., Nov;113(5):740

[3] Essendoubi M. et al.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6 Feb;22(1):55

[4] Wollina U. et al. Clinical Medicine Reviews in Therapeutics 2011,(3):107

[5] Schagen S.K. Cosmetics 2017,4,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