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怖活动、交通运输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作者: 蔡伟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珉昊,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孙传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刊期:《世界经济》2021年第2期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正方兴未艾。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369.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然而,由于全球风险因素增加,某些东道国在政治波动、文化习俗、武装冲突等社会风险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社会政治不稳定所产生的恐怖袭击活动,使得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巨大挑战。

       2011年,利比亚内乱爆发,局势动荡,为顺利完成从利比亚的撤侨行动,中国政府组织了海陆空联合救援,从本国派出和租用当地百余架飞机、十余艘轮船和军舰、百余班次客车,历时十二天撤离了35860人,极大地减轻了恐怖袭击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侨民的影响。在这个现实案例中,我们不禁要问,东道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否能成为减轻恐怖活动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呢?

       发表在《世界经济》2021年第2期的由蔡伟毅、陈珉昊和孙传旺撰写的论文《恐怖活动、交通运输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现,在东道国发生的不同形式的恐怖活动,对中国OFDI存在现实的威胁,且具有行业异质性。恐怖活动对中国OFDI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东道国完善的航空运输体系有助于缓解恐怖活动的负面影响。在分别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工具变量缓解恐怖活动和航空运输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更进一步,该文章还探讨了航空运输帮助企业缓解恐怖活动负面影响的内在机制,发现航空运输具有“人财转移功能”:当恐怖活动发生时,境外的投资企业可以通过东道国当地的交通运输系统来转移财产和人员,尽管企业不一定有实际的转移行动,但是交通运输的发达仍然能够带给企业安全感,即交通运输提供了关键时刻能够进行转移的“潜在能力”。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发现,航空运输能缓解目标是商业的恐怖袭击的负面影响,而不能缓解目标是政府的恐怖袭击的负面影响;航空运输能缓解大范围伤亡的恐怖袭击的负面影响,而不能缓解小范围伤亡的恐怖袭击的负面影响;航空运输能缓解恐怖袭击对金融业的影响,而不能缓解对采矿业的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面临恐怖袭带来的危险时,航空运输业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协助企业实现“人财转移的功能”。

       综上,该文章的研究为检验恐怖活动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为寻找缓解此种风险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此,文章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其一,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前,中国企业和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规避投资中的恐怖活动风险;其二,在恐怖活动高发的地区进行投资时,中国企业应充分考察评估投资地周边的交通情况,提前制定恐怖活动发生时的撤离和避难方案;其三,从长期来看,中国可以通过帮助东道国提高其交通运输能力,同时加强东道国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之间和交通运输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为降低恐怖活动风险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体系。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按钮可以浏览全文

  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