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社科院世经政所期刊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通往共同富裕之路:财政补贴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
作者:邓红亮,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财政补贴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就业模式转变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低收入群体的发展问题,始终将提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放在共同富裕战略全局的核心地位。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力度,逐步提高了财政补贴,这在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居民收入不平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人工智能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模式呈现出正规化和多元化特征,不同技能群体的收入水平受就业模式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就业模式转变已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讨论财政补贴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之间关系的重要视角。然而,在考虑就业模式转变后,财政补贴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之间仍面临一个关键问题:财政补贴如何通过推动就业模式转变来影响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其中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本刊于2023年第11期推出邓红亮撰写的《财政补贴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就业模式转变视角》。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补贴对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提升了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保权益,且该作用在低收入和多成员家庭、农村和贫困地区家庭的中低技能劳动者群体中更显著。财政补贴的权益提升效应同时存在于不同户籍的中低技能劳动群体中,且相比财政直接补助,间接教育补贴更能够提升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补贴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以推动就业模式转变,进而提升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该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就业模式转变视角讨论了财政补贴对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的影响,拓展了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第二,通过引入异质性技能特征构建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补贴对就业模式转变以及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的微观影响机制。第三,利用CFPS数据计量检验了财政补贴对就业模式转变和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的影响。该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第一,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结构,将束缚在非生产方面的补贴资金转移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并使财政补贴政策更多向低收入和多成员家庭、农村和贫困家庭倾斜,从而有效提升财政补贴对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的正向作用。第二,探索实施财政补贴与就业模式转变升级相挂钩的政策,将财政补贴与正规就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引导中低技能家庭将财政补贴用于积累人力资本。第三,创新中低技能群体帮扶模式,建立中低技能家庭劳动力“就业模式”转型升级奖励机制,增强其技能投资和职业追求的主动性,以此助推就业模式转变,进而整体提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权益。《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土地要素的视角2.《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畅通国内商路,带动百业兴盛3.《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屯垦兴,则西域兴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土地要素的视角
作者:刘若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许晏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工业用地价格与企业产能利用率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转换期,产能过剩的弊端逐步凸显,愈发不符合现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强调“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缓解体制缺陷对经济主体行为的扭曲、剖析产能过剩形成原因和机制成为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工业用地价格过低被认为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地价监测网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业用地价格远远低于商住用地,甚至不足住宅用地价格的11%。在“以地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招商引资、补充财政收入和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两手”供地策略。工业用地价格过低刺激企业生产规模无序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断加剧。中央政府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出台了一系列地价管制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实施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政策,规定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所在区县划定的最低价标准。那么,最低价政策是否有效规范工业用地价格、提高产能利用率?影响最低价政策实施效果的地方政府特征因素是什么?最低价政策影响产能利用率的机制渠道又是什么?回答上述问题对于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于2023年11期推出刘若鸿和许晏君撰写的《工业用地价格与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研究基于地价管制政策带来的冲击,使用群聚(Bunching)分析法考察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工业用地在最低价标准的价格区间存在“群聚”现象,地价管制政策提高用地成本进而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检验发现,地价管制政策主要通过抑制投资过度扩张和促进创新活动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但对杠杆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则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群聚”现象在经济增长目标“加码”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该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入到企业层面评估地价管制政策效果,利用微观土地交易数据匹配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补充了地价管制政策微观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工业用地价格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经验证据。第二,基于生产要素价格的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行为与产能利用率的研究,丰富了产能过剩成因的相关文献,同时剖析了工业用地价格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机制路径,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和化解产能过剩提供政策思路。第三,在估计策略上,基于地价管制政策带来的外生冲击,利用群聚分析法识别了地价管制政策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有效地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克服了样本非随机分布带来的估计偏误,为准确评估地价管制政策效果提供新的实证证据。主要政策启示如下:第一,积极推动工业用地价格回归市场化水平,缓解企业由于土地要素价格扭曲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央政府应当着手改革经济激励体系以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与晋升选拔制度,弱化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过度干预,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配置土地要素资源。第二,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低价”供应工业用地的监管力度,健全土地行政约束的机制设计,推进完善土地行政监管的长效机制。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将地价管制政策的实施情况与建设用地指标和项目审批等行政约束等相挂钩,以规范地方政府对工业用地出让的定价行为。《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畅通国内商路,带动百业兴盛2.《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屯垦兴,则西域兴3.《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中国政策试点的优化方向:从“单一模式”到“双重模式”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畅通国内商路,带动百业兴盛
作者:段玉婉,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方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吴利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中间品市场、国内贸易成本与区域协调发展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经济一体化程度得到极大提升,但目前国内大市场仍存在区域市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劳动力要素流动受阻等问题。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有效缓解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地区间贸易,进而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其中,用于生产端使用的中间品,其贸易成本不仅将影响地区间的垂直化分工,而且会沿生产链条累积传递至下游行业,最终放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区分不同用途产品面临的不同贸易成本,有助于识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要堵点,对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刊在2023年第11期推出段玉婉、方萱、陈斌开、吴利学撰写的《中间品市场、国内贸易成本与区域协调发展》。该文明确区分了地区间生产端和消费端面临的不同贸易成本,通过建立囊括生产网络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多地区多行业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研究它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收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生产端与消费端贸易成本及其经济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生产端贸易成本导致的TFP损失高于消费端;同时,国内生产端贸易成本下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内消费端及国际贸易成本。(2)国内贸易成本下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国际大循环。分地区看,欠发达地区以及与欠发达地区有较多贸易往来地区的国内生产端贸易成本下降,对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分行业看,在中间品市场中份额较高行业以及上游行业的国内贸易成本下降对实际收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2007-2012年国内生产端贸易成本变化促进中国实际收入的上升,有效降低了东中西部间以及南北部间的收入差距。2012-2017年,国内贸易成本仍普遍呈下降趋势,有效提高了中国实际收入,缩小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4)劳动力流动是影响国内贸易成本下降对地区收入差距效应的重要因素,要素跨地区流动成本下降将有助于发挥国内贸易成本下降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该文结论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1)消除中间投入品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各种障碍,促进商品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是释放中国增长潜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未来仍需进一步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建立破除隐性准入壁垒的工作机制,清理歧视外地企业、实施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公平且充分的市场竞争,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特别地,应进一步降低欠发达地区以及与欠发达地区有较多贸易往来地区的中间品贸易成本,以更好地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同时降低在中间品市场中份额较高行业以及上游行业的国内中间品贸易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实际收入的增长。(2)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国内壁垒,促进国内流通活动发展,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地区间生产分工,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有效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外大循环。(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需注重消除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区间的迁移壁垒。未来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均等,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同时,在降低国内中间品市场贸易壁垒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意识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阵痛期”,即一些地区在前期遭受的劳动力迁出对地区经济的冲击。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大力提高西部和北方地区的公共基础建设和营商环境等,降低物流成本和人口迁入成本,以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该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了能详细刻画国内价值链和劳动力流动的量化空间模型,区分了同一行业生产端、消费端面临的不同国内贸易成本,从一般均衡框架探讨不同贸易成本对中国经济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探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奠定模型基础。同时,还提出了针对地区间实际收入变化的分解方法,详细展示了国内贸易成本影响地区经济的主要渠道。(2)首次分别估计了中国国内各地区生产端和消费端面临的贸易成本,更准确地衡量了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并结合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数值模拟,得到一系列重要研究结论,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屯垦兴,则西域兴2.《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中国政策试点的优化方向:从“单一模式”到“双重模式”3.《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屯垦兴,则西域兴
作者:刘文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移民的持久影响:来自新疆兵团屯垦的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屯垦戍边在中国新疆地区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屯垦兴,则西域兴”,这是历代政府开发和保卫边疆的重要国策。事实上,屯垦制不仅具有军事意义,更具有经济价值。屯垦制最初起源于军事需要,其直接作用是就地解决军队给养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边疆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投身新疆建设,为新疆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地理因素和制度文化共同塑造了一个地区的空间格局。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地理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从而寻找合适的制度和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历史上人口迁移和制度演进相结合,以1949-2010年为主要研究区间,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切入点,分析屯垦制对当代新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本刊于2023年第11期推出刘文华撰写的《移民的持久影响:来自新疆兵团屯垦的证据》。本研究发现新疆兵团师部驻地所在县市的人口规模增长更快,并表现出长期效应。由于兵团移民具有目的地明确和政府合理安置救助的鲜明特征,因此本文从人口迁移的路径依赖和兵团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解释早期移民的长期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在人口自由流动时期,兵团师部驻地所在县市的流动人口更多,尤其是跨省迁移的流动人口,且他们最初大概率是通过亲戚同乡迁移到这些地区,反映了人口迁移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还从管理体制改革角度提供了相关证据,1990年后的“计划单列”提高了兵团师部驻地所在县市的生产效率,这表明相应的体制变革有利于维持和巩固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持久影响。大量文献表明,历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上的冲击可以永久地改变当地的经济行为,从而将一个地区从原来的增长路径转移到新的均衡增长路径。本文认为在自然禀赋受限地区,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之所以能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因为路径依赖下人口迁移产生的自我强化效应,而且是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制度或体制改革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这对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以“对口援疆”为主要形式的边疆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中国政策试点的优化方向:从“单一模式”到“双重模式”2.《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3.《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中国政策试点的优化方向:从“单一模式”到“双重模式”
作者:金刚、尹衍斐、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的协同:来自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且区域差异显著的大国,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典型的大国治理难题,肩负治理规模与治理负荷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政府广泛应用政策试点。根据试点主体的不同,政策试点一般有国家试点模式和地方试点模式之分。理论上,国家试点模式依赖中央政府单一主体,虽然能够保障政策的统一性,但由于注意力缺乏往往会忽视地方多样性;与之相反,地方试点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利用地方私有信息和灵活执行空间,但可能会偏离政策初衷,直接威胁政策的统一性。然而,上述理论推测迄今还缺乏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撑。现有研究在分析中国政策试点时侧重于讨论地方试点模式,较少关注实践中同样重要的国家试点模式,尤其缺乏比较两种试点模式的量化研究。因此,对于政策试点实践中出现的两种模式,一些重要的问题尚未得到确认: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替代?为了最优化政策试点的全局效果,应该选择单一的国家试点模式或地方试点模式,还是两者协同的双重模式?如果有必要采用双重模式,那么什么地区应该选择国家试点模式,什么地区又应该选择地方试点模式?厘清这些问题可以为实践中试点模式的具体选择提供理论指引,从而有助于破解大国治理中政策统一性与地方多样性的权衡难题。本刊于2023年第11期推出金刚、尹衍斐和沈坤荣撰写的《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的协同:来自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证据》。该研究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例,利用该计划实践中同时出现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模式这一特征,在同一政策内容下对这两种模式的政策效果及其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证实了前述理论推测,国家试点模式与地方试点模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有利弊且互为补充。概言之,地方试点模式的政策效果受到地方财政能力和地方官员偏好的干扰。虽然国家试点模式能够避免这些不足,但其成本效益又低于地方试点模式。因此,在大国治理中,相比一刀切地采用国家试点或地方试点的“单一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协同的“双重模式”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政策效果。该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有关于中国政策试点的文献要么集中于定量评估某一项具体政策试点的效果,研究结论缺乏一般性;要么倾向于采用定性方法探讨政策试点发生机制和内在逻辑等一般性问题,研究结论缺乏证据支撑。不同于这两类文献的做法,该研究着眼于中国政策试点模式层面的分析,且采用计量分析方法为不同试点模式的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二,现有文献侧重于讨论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试点模式,鲜少关注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试点模式。该研究不仅补充了关于国家试点模式的分析,而且在同一政策内容下将国家试点模式与地方试点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第三,该研究还丰富了免费营养餐政策的相关研究。无论从覆盖规模还是支持力度来看,中国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都是目前全球同类政策之最。该研究对中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展开评估并提炼其中的政策经验,不仅为免费营养餐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证据,而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类似项目贡献了中国智慧。该研究的政策启示包括:作为大国治理的主要抓手,政策试点的优化方向在于兼顾国家试点与地方试点两种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注重利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总体上采用因地制宜的“双重试点模式”而非一刀切的“单一试点模式”。具体来说,在地方财政能力较弱或地方官员激励扭曲的地区,建议以中央积极性为主导,采用国家试点模式保障政策执行的基本效果;而在地方财政能力较强且地方官员激励相容的地区,建议以地方积极性为主导,采用地方试点模式促进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在试点实践中还需针对具体试点模式“补短板”。在国家试点模式下,应注重搭建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畅通自下而上的信息披露与反应渠道。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强执行层面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治理效率。在地方试点模式下,应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基金会以及各类慈善团体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政府支持与社会参与的协作模式。同时推行强有力的“一票否决”问责制度,遏制地方官员潜在的扭曲行为,不断加强治理能力。《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2.《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官员异地调任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吗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
作者:黄继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朱光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绿色发展的中国模式: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今晚(11月29日)19:00,“与《世界经济》面对面”将交流分享本文内容。腾讯会议号:639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鄢伟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将历史线条拉长去看,劳务派遣在中国曾经一度指代国际劳务合作和外资机构用工,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职工下岗浪潮中,又作为非标准劳动关系承载了制度转轨使命。在当代生活语境下,无论是食品、快递、保洁、保安这类普通职业,还是金融、邮政、电信、石油行业,从贩夫走卒到身居庙堂的政府职员,劳务派遣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司空见惯的用工模式。支持者认为劳务派遣不过是劳动关系刚性化的伴随产物,而“非三性岗位滥用”“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又将劳务派遣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推动劳务派遣未来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回答两个基础性问题: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具有哪些特征事实,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本刊在2023年第11期推出鄢伟波撰写的《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试图理解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演进历程上,劳务派遣1994–2021年在中国的演进呈现政策任务承担、加速、井喷、规范普及和收缩五个阶段特征:国企改革职工下岗,劳务派遣政策任务承担阶段(1994–2002);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务派遣加速阶段(2003–2007);劳动力市场管制强化,劳务派遣井喷阶段(2008–2013.6);新就业形态兴起,劳务派遣规范普及阶段(2013.7–2019);新冠疫情冲击,劳务派遣收缩阶段(2020–2021)。在地域特征上,劳务派遣在总量上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在强度上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劳务派遣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行业特征上,劳务派遣行业具有明显的混业经营特征。一方面表现在行业分布上,劳务派遣企业主要兼营批发零售业、建筑房地产业和各类服务业;另一方面表现在经营内容上,劳务派遣企业兼营外包、分包、职业中介和劳务服务等业务。在动力机制上,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伴随着劳动成本上升,基于法理构建的劳动关系刚性化加强了劳动者保护。不过,《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表述闪烁其词,使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成为灵活就业供给与需求的“撮合商”。2013年《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对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和劳务派遣行业进行了规范化,尝试修补
其他
“面对面”·第2期|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
➥正式刊发的论文,通常只能呈现作者研究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展示一项研究从立意、资料整理、写作到投审稿、编排等环节,展现作者与同行、审稿人和编辑部沟通答辩等过程,以及作者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经历的花絮和心路历程,《世界经济》编辑部推出——“与《世界经济》面对面”系列活动。编辑部灵活采用线下、线上等方式,定期邀请近期《世界经济》受关注度较高的已刊论文作者和责任编辑,亲自来分享创作和发表的历程和感悟;时长一小时左右;演讲结束后还可与作者、责任编辑互动,以更好增进大家对正式刊发论文背后故事以及《世界经济》的全面了解。欢迎广大读者、作者们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二期题目:为绿色创新买单: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原文标题:《绿色发展的中国模式:政府采购与企业绿色创新》作者:黄继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朱光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刊期:2023年第11期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及复现包等补充材料。本次活动时间和参与方式:2023年11月29日19:00-20:30;腾讯会议号:639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官员异地调任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吗
作者:徐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陈冬华,南京大学商学院;刘磊,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梁上坤,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1期原标题: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验借鉴:基于官员异地调任的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攀爬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密不可分。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并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北方与南方、东部与中西部,不仅存在产业分布上的差异,也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这一客观现实,被认为在发展战略上为各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按照雁阵理论的预期,中国各地区之间可以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逐次进行产业转移。有部分研究也确实表明,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并不完全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那么,驱动各个地区产业调整方向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地方政府可能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良好视角,通过地方性产业政策、政府补贴、开发区设置等政策,地方政府深度参与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但是,地方政府如何选择合意的产业结构引导方向,却存在不同看法。早期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出于增加地区财税收入的目的,争相建立和保护那些财税贡献率高的产业,造成地区间的产业同构。也有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出于赶超目标,会选择那些不符合其当前比较优势,但能够在未来获得更高贸易分配份额的产业,这同样会导致产业同构。近年来的研究则认为,地方政府会预期到其他地区对热点产业的追逐,从而选择地区专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问题是,地方政府真的拥有产业发展前景、各产业的财税贡献度、未来可能的贸易分配份额,乃至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等信息,然后基于完全信息选择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吗?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地方政府可能也是在摸索和借鉴中,寻找地区产业引导方向的。本刊在2023年第11期推出徐巍、陈冬华、刘磊和梁上坤四位作者所撰写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验借鉴:基于官员异地调任的证据》,该文以地方官员的异地调任为切入点,以行为学中的心理烙印理论为基础,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一个地区由外地调入主政官员,当地是否会借鉴这个官员在上一任职地的产业发展经验。反映在微观上,当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会和调任来的官员上一任职地企业的产品趋同。如果这一现象存在,则说明地方政府在选择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时,可能存在以官员为媒介的经验借鉴。第二,这种借鉴是不是会受到调任官员在上一任职地经历异质性的影响。如果调任官员在上一任职地的任职时间越长、上一任职地产业发展越成功、对产业发展经验的掌握越直接、产业发展经验越有典型性,会导致现任职地借鉴上一任职地产业经验的程度越深,则进一步说明地方官员是地区间产业经验传递的媒介。第三,地方政府以异地调任官员为媒介,对其他地区产业经验的借鉴,是不是兼顾了两地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客观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既是对该文主要观点的进一步深化,也关系到如何客观评判地方政府产业经验借鉴行为。如果这种借鉴完全不顾及两地的客观差异,那么可能就是非理性甚至盲目的;反之,如果经验借鉴能够和地区客观条件相结合,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政府的经验借鉴存在合理性。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如下:首先,该文发现在地区产业调整中,地方政府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机制客观存在。这表明需要从全国产业统筹的角度出发,引导地方政府将经验借鉴和地区比较优势相结合,有所扬弃地消化吸收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经验,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又避免地区产业同构。其次,异地调任的地方官员扮演了经验传递媒介的角色,说明组织工作中需要重视官员交流地区与其经验之间的匹配性,可以尝试以官员流动为抓手促进地区间的知识共享和产业融合。最后,该文进一步证明了地方官员个人因素在地区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地方经济政策的形成机制,降低由于个人因素可能带来的地区产业发展试错成本。《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多劳能否多得:超时加班与劳动收入份额2.《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简政放权、企业家活动配置与企业产品范围3.《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知识之墙”:知识产品交易的区域分割与效率损失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多劳能否多得:超时加班与劳动收入份额
作者:宣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武凯文,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超时加班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卫星夜间灯光的经验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中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共享企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迅速变化,近年来劳动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以“007”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知识之墙”:知识产品交易的区域分割与效率损失
作者:吴小康,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铁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知识产品交易、边界障碍与效率损失评估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随着知识需求和供给的迅速增加,知识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如同有形产品市场经历了价值链分工革命一样,知识产品的生产链条也在被逐渐拉长,从封闭创新向开放创新转型。在开放创新时代,企业利用全社会的创新资源来解决技术难题,从而缓解自身研发能力约束、分散自主研发风险、提升整体创新效率。伴随这一创新范式的大转变,一个新的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即以专利和技术交易为代表的知识产品市场。知识市场化是我国再次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机遇,但要充分利用这一新优势必须首先处理一个老问题,即数量众多的行政区划边界造成的市场分割。行政区划造成知识市场分割的原因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地方政府的保护动机;其二,地方间的制度摩擦;其三,知识产品生产与需求的空间错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工业生产分散在不同区域,研发创新资源却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知识生产与需求的匹配要依靠广泛的跨区域知识转移或交易。然而如图1所示,对于绝大部分城市,拟合的城市内专利交易数都明显小于实际专利交易数。这说明,城市间专利交易可能囿于交易壁垒转移到城市内,知识资源的配置并未达到最优状态。图1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在集聚中减碳: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
作者:钟粤俊,华东师范大学;奚锡灿,复旦大学、上海市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陆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在集聚中减碳: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从全局来看,在一个有要素配置障碍的经济里,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矛盾。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的集聚发展和要素资源向高效率地区配置既可以优化中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再配置效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刊在2023年第10期推出钟粤俊、奚锡灿和陆铭撰写的《在集聚中减碳: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该文基于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并获得国际社会积极反应。然而,对于减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界和政界仍然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近年来,为实现单位GDP减排目标,不少地区动用了限额、罚款等行政规制手段,有些甚至通过控制工业发展速度来减排,引起了发展和减排之间的矛盾。要实现发展和减排的双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具备全局视角和一般均衡思维,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时一地的得失上。2022年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制度和政策导向等因素,我国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存在严重的区域分割,这可能加剧经济发展与减排之间的矛盾。该文强调,要素和产品市场在区域间分割是导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原因。畅通国内大循环,将促使要素向高生产率和高能源效率地区集聚,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提高的双赢。该文首先基于中国实践的特征事实,展示2000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和部门之间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差异,结合区域发展政策冲击讨论区域空间能源利用效率变化。接着,该文构建一个包含区域间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差异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在要素空间配置、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逻辑联系,并结合中国数据定量分析在集聚中减碳的效应。反事实分析表明:如果2010年流入城镇的迁移成本下降1/4,省内跨城乡移民增加35.2%,省间移民增加42.7%,城市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6.4%,社会福利提高8.6%,单位实际GDP能耗下降6%,服务业就业占比增加4.6个百分点。如果2010年区域间贸易成本下降20%(全国整体制度性贸易成本约占总贸易成本的20%),实际GDP和社会总福利分别增长7.9%和2.9%,单位实际GDP能耗下降7.3%。同时畅通劳动力和商品流通的国内大循环改革,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的增长会出现“1+1>2”的影响效应,即同时改革效应大于单项改革加和。移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出现“1+1≈2”的影响效应,即同时改革效应约等于单项改革加和。单位GDP能耗出现“1+1
其他
“面对面”·第1期|“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
➥正式刊发的论文,通常只能呈现作者研究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展示一项研究从立意、资料整理、写作、投审稿、编排等环节,与同行、审稿人和编辑部沟通答辩等过程,以及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的一些花絮和心路历程,《世界经济》编辑部拟推出——“与《世界经济》面对面”系列活动。编辑部会灵活采用线下、线上等方式,定期邀请近期《世界经济》受关注度较高的已刊论文作者和责任编辑,亲自来分享创作和发表的历程和感悟;时长一小时左右;演讲结束后还可与作者、责任编辑互动,以更好增进大家对正式刊发论文背后故事以及《世界经济》的全面了解。欢迎广大读者、作者们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一期题目:“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原题《贸易开放与年龄收入差距:基于双重技能要素禀赋视角》作者:叶迪、史青、陈启婓刊期:2023年第10期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及复现包等补充材料。本次活动时间和参与方式:2023年11月15日19:00-20:30;腾讯会议号:964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河海不择细流——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作者:韩润霖、吴立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航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为许多城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升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消除人口流动限制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大城市接纳了大量外来人口流入。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城市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户籍改革政策大多倾向于吸引流动人口中的高技能人才或较富有的投资者。一般是通过学历职称、人才引进、投资金额、商品房购买以及收入水平等综合条件给予准入落户或积分落户资格,使外来高技能人才或拥有较多财富的投资者拥有落户机会。这类落户政策主要惠及高技能劳动力或较高收入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中的低技能劳动力一般无法满足这些落户条件,即使有落户意愿,也很可能被“拒之门外”。“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限制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和落户是否更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稳定运行需要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分工。城市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高技能人才从事较高人力资本需求的技能密集型工作,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普通技能劳动者从事生活服务行业的工作,以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受城市产业结构差异和承载力的约束,各城市对高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是在市场力量的影响下,让高低技能劳动力自由流动并形成合理互补的分工,方可提升城市要素配置效率,更好地发挥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任何一种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如果未能实现充分自由流动,都可能造成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扭曲和效率损失,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刊在2023年第10期推出韩润霖、吴立元和张航宇撰写的《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该文通过构建两城市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经验分析方法,考察了低技能劳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要求,能吸引更多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从而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程度发挥高技能行业的集聚效应。此外,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门槛能提高全社会的实际工资收入,缩小全社会工资收入差距。人口流入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公共安全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聚焦低技能劳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文的边际贡献包含以下三方面:第一,从研究问题上看,现有关于人口流动影响城市经济的文献主要聚焦整体流动人口,少有研究特定类型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缺乏对低技能劳动力流动的关注。该文回答了这一关键问题,补充了现有文献。第二,该文区分了不同类型劳动力流动,且强调两类劳动力在集聚效应方面的异质性,提出了低技能劳动力影响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拓展了关于城市集聚效应与区域要素配置的研究。第三,从政策含义上看,现有文献难以评价现实中普遍实行的差别对待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政策,该文为政府制定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为促进城市中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区域均衡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以子之债,避吾之税——企业集团内部债务转移与避税2.《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如何向辖区内企业传导?3.《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以子之债,避吾之税——企业集团内部债务转移与避税
作者:冯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杨健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池雨乐,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思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避税激励与资本弱化后果:企业集团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国家财政收入作为衡量国家能力的核心因素,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至关重要,而企业以利润与债务转移为主的逃避税活动可能引致地区间财政收入与税源背离问题,严重侵蚀国家税基。目前,企业逃避税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在中国情境下,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强调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逃避税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和反避税政策的出台。企业逃避税行为不仅在实务上是各国政府倡导合作并着力解决的难题,也是理论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有文献已从逃避税的动机、影响因素、严重后果及治理机制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丰富洞见,但普遍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互相独立的公司个体,这种局部均衡的分析视角忽略了企业逃避税活动的溢出效应,或低估了企业利用集团网络进行异地避税的规模大小。从集团视角考察企业逃避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已有文献从跨国集团利润转移的角度探究企业避税行为,但少有研究关注债务转移方式。相较而言,企业债务安排与其自身资本调整息息相关,这使得债务转移更为隐蔽,难以与一般经济业务内容区分。因此,有关集团内的债务转移活动更应得到实务部门和学界研究的重视。本刊于2023年第10期推出冯晨、杨健鹏、池雨乐和赵思琦撰写的《避税激励与资本弱化后果:企业集团证据》。该文利用手工构建的中国企业集团股权关联网络,考察了集团子母公司间税率差异下的债务转移活动。研究发现,出于集团统一的税收筹划考虑,随着母公司税率发生上调,其有激励承接来自低税率子公司的债务转移,且这种转移活动主要体现在短期债务方面;从结果来看,集团内的债务转移在样本公司层面导致的年避税规模高达52.3亿元左右,且促使子母公司的债权融资成本和投资行为产生进一步分化。该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拓展了有关税率调整与企业逃避税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与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独立中小企业不同的是,该文以大型企业集团为切入视角,考察了子母公司(群)网络内的税收筹划与避税证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补充;(2)不同于传统对企业利润转移等避税行为的探讨工作,该文直接关注企业间债务转移的这一避税形式,并对其实际规模进行了考察,为税收实务部门与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一定意义的现实参考与理解思路;(3)出于避税激励下的企业利润转移活动更多属于隐秘操纵,该文创新性地构造了企业集团关联网络数据库,为识别中国境内存在的非生产性资本的异地流动和避税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4)不同于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与避税行为,该文着重关心中国本土集团异地资本流动与避税特征,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也为区域性税收政策设计与税务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该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第一,该文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提高稽查局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税务稽查部门在稽查对象的选择上,需要重点关注子母公司间税率差异较大的集团企业,并参考集团间短期债务转移的频率和集团内子公司数量的多少来评估集团企业潜在的避税风险。第二,该文探讨了集团企业基于税率差异进行债务转移的避税手段,反映出中国部分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可能被异化为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关键基点,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确保其执行效果符合政策初衷。在具体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国内企业所得税执行办法,以减少不必要的税率差异;或将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利民政策,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利润转移和债务转移避税活动的动机。第三,应提高税务机关的信息透明度和数据共享能力,以基于税务监控数据捕捉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含义。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其无形的价值形态和无视距离的跨区域流动特征,为利润和债务转移等逃避税行为提供了天然的庇护,使得数字经济下的BEPS已经成为国际税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这要求中国在国内提高税务数据整合能力,并加强避税行为的监管及执法力度;在国际上紧密合作,如推进和执行“双支住”方案等BEPS行动计划。第四,在结合国际反避税经验及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税法体制,是执行反避税措施的根本保证。如通过安全港规则,在税收上对债务和股本限制一个合理的比例,以保证关联方之间贷款或募集资金的公允性,或能从税法角度减轻中国的资本弱化问题。《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如何向辖区内企业传导?2.《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3.《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如何向辖区内企业传导?
作者:文茜、李万利,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申志轩,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地方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微观传导机制:企业盈余管理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地方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行为最终会落脚于“增收”和“减支”两个层面。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必然会受到地方政府“增收减支”行为的直接影响。一方面,企业是重要的税收基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当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时,强化对辖区内企业的税收征管以提高税收收入,将成为地方政府扩大财源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依托于所在地区的资源环境,相应地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回馈地方支持。除努力增加财源收入外,削减财政支出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减压途径。然而,财政支出呈现的向下刚性特征,导致地方政府通常难以通过压缩财政支出的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但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将部分支出责任转嫁到辖区内企业身上,从而成为其释放财政压力的另一可供选择的途径。如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劝募”等公益性摊派方式将扶贫、赈灾等支出责任转嫁给辖区内企业,或通过让企业增加劳动雇佣和扩张投资等方式,来保证经济和社会目标完成的同时减少自身财政支出。由此可见,为释放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将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和转嫁政策性负担等方式来“扩大财源”和“转嫁支出”,从而会直接作用于辖区内企业。然而,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动态博弈的互动过程,即企业并非只是地方政府“增收减支”行为的被动接受者,其也可能采取一定的策略予以应对。本刊在2023年第10期推出文茜、李万利、申志轩撰写的《地方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微观传导机制:企业盈余管理视角》。该文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视角,从扩大财源和转嫁支出两个维度系统揭示了长期面临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与辖区内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之所以选择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以企业盈余为征税基础的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盈余管理则衡量了企业操纵盈余的行为,与税收征管力度紧密相关。当地方政府在财政激励下出于增加税收目的而加强税收征管时,企业向下盈余管理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将上升,由此带来的法律风险将抑制其向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税务征管中的漏洞减少也会使得企业参与非应税项目操纵的难度增大,降低其向上的盈余管理。另一方面,盈余水平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地方政府寻找转嫁支出责任对象时的重要考量,即盈余较好的企业可能更容易成为转嫁支出责任的选择对象。为此,企业将出于隐藏盈余上涨的“藏富”动机而策略性地减少向上的盈余管理。可见,选择企业盈余管理这一特殊视角,可以在揭示地方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微观传导机制的同时,有效地捕捉企业面对地方政府行为时的应对策略,从而综合反映地方财政压力增加背景下地方政府与微观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勾画政府和企业互动关系的全貌。该文发现,地方财政压力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其下调和上调盈余管理的程度。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激励下的税收征管加强会促使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所收敛;且企业为避免成为政策负担转嫁对象,出于“藏富”动机也会减少向上的盈余管理。上述效应在地方政府干预能力和意愿较强的地区表现更突出,且在国有、大规模及盈利较好等更易成为财政压力转移承载主体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文章还发现,为应对地方财政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更有可能对外发布负面盈余警告,即通过哭穷的方式释放自身承担转嫁支出责任困难的信号。该文具有以下政策启示:第一,面对财政压力增加的现实情形,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会将财政压力转移到辖区内企业身上,导致减税降费等政策难以实现为企业减负纾困的预期目标。因此,需要完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稳定地方财力,从制度上有效防止地方政府向辖区内企业转移财政压力的行为出现。第二,地方政府应在释放财政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既不能过度压缩税收征管空间而一味追求税收增长,也不能使辖区内企业承担过多负担,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应重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创新驱动等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换取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第三,地方政府应着力实现财政支出提质增效,通过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持续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在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的同时精准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同时,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绩效评价削减低效无效支出,确保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2.《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房地产投资会影响教育与收入差距吗?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
作者:田曦、王学君,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国际贸易官方数据由贸易双方分别统计,由此形成的镜像贸易数据推动了学术界对于贸易逃税问题的考察。现有研究已从识别和防范虚假贸易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关于近年来扩张迅速的区域贸易协定对企业进口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却鲜有涉及。一般而言,随着进口关税大幅下调,进口企业的逃税激励也该随之下降。然而,贸易协定若不是对所有产品同步同幅地减税,企业就存在将应税产品伪报成免税产品的激励。同时,贸易协定引致的协议和非协议伙伴间的关税落差,也可能激励进口企业违反原产地规则,通过转口贸易降低应缴关税。本刊于2023年第10期推出田曦和王学君撰写的《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该文以内地与香港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为例,选取2002-2016年两地间贸易数据,考察了渐进式关税削减安排对用双边贸易统计差异计算的进口逃税行为的影响。CEPA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场,在货物贸易开放上体现了鲜明的阶段性和渐进性特点,这在产品免税时间、免税清单范围、原产地规则等方面体现得非常突出。2023年是CEPA协议签署20周年,该研究既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评估区域贸易自由化于税收规避的影响也具有理论边际贡献。该文研究发现:首先,CPEA协议实施后,两地间贸易统计差异与关税税率的正向关系依然存在,但免税商品贸易统计差异会明显下降,且主要是由于企业减少贸易数量而非单位产品价值虚报而驱动。其次,CEPA免税清单是渐进式调整的,相近产品并不一定同时被纳入清单,从HS6位目录下的所有产品是否被同步免税考察发现,完整覆盖时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部分覆盖时的抑制作用。最后,从CEPA原产地规则出发的考察发现,基于制造或加工工序的原产地标准能够使双边贸易统计差值下降,但这种抑制作用更可能是由于第三方通过香港对内地转口贸易从中渔利,而非CEPA协议提振香港地区本土制造的政策初衷产生的直接贸易。总体而言,该文证实了区域贸易协定可有效降低成员间虚假贸易行为,但(关税豁免及原产地认证等)协议关键条款内容渐进式的制度安排,可能会激励第三方从中渔利,进而弱化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政策初衷。该文不仅为客观评估区域贸易自由化对于逃税行为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经验证据,而且对积极构建有效区域贸易协定也提供了明显的政策启示意义。在WTO多边贸易机制陷入停滞的当下,中国正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性贸易协定,以此更深程度地融入全球和区域贸易网络。但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相互重叠交织且条款异质,以及潜在协定伙伴经济比较优势上的差异,有效实现协定贸易政策目标的难度很大。正如该文所揭示的,如果由于协定与非协定伙伴间关税落差刺激了更多的转口商品伪装为享受优惠关税的协定方原产产品,这就与协定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甚至严重扰乱原本正常国际贸易市场秩序,也给协议方本地相关产业带来不可预期的冲击。从这一角度,中国在积极发展区域贸易协定的同时,一方面要完善优化区域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等核心条款内容,提高优惠贸易规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推进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从制度和技术层面防范区域贸易协定政策红利无谓外溢。《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房地产投资会影响教育与收入差距吗?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35岁危机”:贸易开放视角下的年龄收入差距
作者:叶迪,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史青,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陈启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原标题:贸易开放与年龄收入差距—基于双重技能要素禀赋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及复现数据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0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上适龄人口的短缺与老化已经相当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相比2010年,2020年劳动年龄(16-59岁)人口减少了4000多万人;1985到2020年间,我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39岁,中高龄劳动者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大龄人群的劳动潜力,是应对劳动力短缺与老化的对策之一,但中老年劳动力市场往往弹性不足,大龄人群就业、再就业存在困难,“35岁危机”增加了中年求职者的就业压力。除就业和择业外,中高龄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还体现在收入上。根据1992-2014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UHS)提供的城镇个人收入水平和年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较大年龄人口在收入上的优势逐步收窄,“黄金收入年龄”前移,中高年龄劳动者逐渐成为劳动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中高年龄人口为什么会面临就业市场“困境”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社会学文献针对大龄劳动者的“年龄歧视”给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在经济学视角下能够给出解释的文献很少,例如有学者指出,青年工作者在更多的高等教育投入中获得的素质提升是他们取得收入优势的关键;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市场的“经验”回报不足,因此大龄劳动者的相对收入较低。遗憾的是,尚未有文献从贸易开放的角度进行探讨。本刊在2023年第10期推出叶迪、史青和陈启斐撰写的《贸易开放与年龄收入差距—基于双重技能要素禀赋视角》。该文以不同年龄的收入差异作为切入点,从贸易开放的角度剖析了大龄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贸易成本、技术革新和劳动者双重技能要素的理论模型,该文厘清了出口扩张影响年龄收入差异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2-2014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rban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目录与摘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及其代码、数据等补充材料贸易开放与年龄收入差距:基于双重技能要素禀赋视角叶迪,史青,陈启斐本文以不同年龄的收入差异作为切入点,从贸易开放角度剖析了大龄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我们先构建一个包含贸易成本、技术革新和劳动者双重技能要素的理论模型,厘清了出口扩张影响年龄收入差异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2-2014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作为出口扩张的典型事件,验证了出口扩张通过提升“迭代型”相对“经验型”技能要素的回报,提升(降低)年轻(大龄)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老龄化更严重的地区中,出口扩张提升年轻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幅度较小;出口扩张对年龄收入差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产业内和职业内,并未体现出性别差异。关键词:出口扩张,收入,年龄,老龄化,就业市场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田曦,王学君本文基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的CEPA协议,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对进口逃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协定可有效降低成员间虚假贸易行为,但渐进式开放的制度安排,存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政策初衷被弱化的可能。具体地,进口关税与贸易统计差异的正向关系依然存在,但CEPA关税安排通过减少贸易量而非产品价值虚报,显著抑制了双边贸易统计差异;相近产品同步免税对统计差异的抑制作用大于分步免税;实施困难的原产地规则更能降低贸易统计差异,但这也可能是第三方从香港转口贸易中渔利的结果。本研究不仅为客观评估区域贸易自由化对逃税行为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经验证据,还对积极构建有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提供了明显的政策启示。关键词:CEPA,协议,进口逃税,转口贸易在集聚中减碳: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钟粤俊,奚锡灿,陆铭改进要素和产品的空间配置可以优化中国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空间一般均衡框架中引入区域间能源利用效率差异,定量研究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成本和贸易成本对中国经济结构、单位GDP能耗和总产出的影响。反事实分析表明,降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成本或贸易成本将提高非农就业占比和人均实际GDP,并使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上述效应随着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而扩大。本文结论表明,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使中国经济在集聚中减碳。关键词:劳动力迁移成本,贸易成本,能源利用效率,集聚经济地方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微观传导机制:企业盈余管理视角文茜,李万利,申志轩本文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视角,从扩大财源和转嫁支出两个维度揭示了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研究发现,地方财政压力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其下调和上调盈余管理的程度。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激励下的税收征管加强会促使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所收敛,且为避免成为转嫁支出对象,也会减少向上的盈余管理。上述效应在地方政府干预能力和意愿较强的地区及国有、大规模和盈利较好等更易成为财政压力转移承载主体的企业中更明显。此外,为应对潜在不利影响,企业会对外发布负面盈余警告。本文深化了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作用于微观企业的内在逻辑和传导方式的理论认知,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有效化解地方财政压力提供了政策参考。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盈余管理,扩大财源,转嫁支出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韩润霖,吴立元,张航宇中国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采取优惠的落户政策,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政策更严格。本文通过构建两城市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经验分析方法,考察了低技能劳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要求,能吸引更多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从而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程度发挥高技能行业的集聚效应。此外,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门槛能提高全社会的实际工资收入,缩小全社会工资收入差距。关键词:流动人口,集聚效应,低技能劳动力,城市经济简政放权、企业家活动配置与企业产品范围陈勇兵,林雄立,李辉企业内产品范围调整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准实验,考察简政放权影响企业产品范围调整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简政放权能够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发现,简政放权主要通过优化企业家活动配置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即简政放权后企业家会减少非生产性活动投入,转而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创新等生产性活动中,进而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本文进一步将企业产品范围调整进行更细致地分解以验证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结果发现简政放权不仅带来企业内产品范围调整,还促进了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因此,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消除企业家活动配置扭曲,这是政策应有之意。关键词:简政放权,企业家活动配置,企业产品范围调整知识产品交易、边界障碍与效率损失评估吴小康,铁瑛本文创建了一个新颖的城市间专利交易数据集,探讨知识产品交易中的边界障碍,并评估了潜在的效率损失。经验事实表明,行政边界显著抑制了专利交易:平均而言,同城专利交易数量是同省相邻城市的约17.654倍,而同省相邻城市专利交易数量是跨省相邻城市的约2.406倍,“省界”比“市界”更难跨越。机制研究发现,制度性交易成本是边界障碍的重要来源,以专利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等新型制度安排为例的研究表明,制度质量提升可以有效降低边界障碍。最后,本文构建理论框架刻画了微观主体的专利交易行为,结构式评估了边界造成的效率损失并分解其来源。结果表明,约78.8%的城市发生效率损失,效率损失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5%和4.2%,制度成本对效率损失差异的解释力是距离的5.5倍以上。本文结论意味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知识产品的“统一大市场”,是优化知识要素配置和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关键词:知识产品,专利交易,边界障碍,效率损失避税激励与资本弱化后果:企业集团证据冯晨,杨健鹏,池雨乐,赵思琦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税收治理体系建设与反避税行动,其中以资本弱化为代表的企业避税动机不容忽视。本文利用手工构建的中国企业集团股权关联网络,考察了集团子母公司间税率差异下的债务转移活动。研究发现,出于集团统一的税收筹划考虑,随着母公司税率发生上调,其有激励承接来自低税率子公司的债务转移,且这种转移活动主要体现在短期债务方面;从结果来看,集团内的债务转移在样本公司层面导致的年避税规模高达52.3亿元左右,且促使子母公司的债权融资成本和投资行为产生进一步分化。关键词:企业集团,债务转移,避税,税基侵蚀超时加班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卫星夜间灯光的经验证据宣扬,武凯文超时加班是当前常见的劳动现象。超时加班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这方面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中国劳动收入分配现状。然而,超时加班的指标构建存在瓶颈,限制了大样本证据的获取。本文基于日度频率的卫星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企业超时加班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超时加班程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超时加班的倒挂关系主要出现在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此外,劳动力流动性、媒体关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改善超时加班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倒挂关系。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时代背景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研究,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关键词:超时加班,劳动收入份额,卫星夜间灯光《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房地产投资会影响教育与收入差距吗?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绿色债券发行对承销商有何溢出效应?欢迎关注《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作者:熊婉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家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孙靓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近年来有关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会促进还是抑制债务国经济发展的国际争议愈演愈烈。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这一背景下,回答好“中国贷款究竟会促进还是抑制债务国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既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有政策紧迫性。其答案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回顾和经验总结,可以帮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作为新兴债权人的世界经济影响,破除“债务陷阱”“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言论,为中国资本“走出去”创造更客观的舆论环境。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熊婉婷、张家诚和孙靓莹撰写的《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该文把中国海外主权贷款定义为中方债权机构对其他国家公共部门或具有公共担保的私人部门债务机构的外部贷款(以下简称中国贷款)。依托过去多年的外汇储备积累和自身发展经验,中国已形成以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等国有机构为债权主体,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海外贷款模式。基于世界银行国际债务统计数据库关于116个发展中国家1995-2019年的双边主权借贷数据,该文检验和对比了来自中国、美国及世界银行的主权贷款在促进债务国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基准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中国贷款能够显著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但美国和世行贷款表现不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贷款可以通过融资、投资和还款三个渠道影响债务国经济增长,并在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影响。在融资方面,中国贷款既可以直接填补债务国国内融资缺口,也可以间接撬动其他外部资本。在投资方面,中国贷款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性投资,助力债务国的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在还款方面,中国贷款并未加重债务国的债务负担,反而有一定缓解作用。而美国和世行贷款表现出了不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的表现逊色于中国贷款。上述证据表明,中国贷款具有“生产性债务”特征,能够通过提供外部资金来缓解发展中国家的融资约束,帮助其提高生产力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不断增强的偿债能力来确保债务的可负担性,最终实现“融资-投资-还款”的良性循环。该文有三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来自不同债权人的海外贷款可能产生不同经济影响,中国贷款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开展投融资合作具有参考意义;二是不应把中国贷款规模的增加等同于债务风险的增加,部分西方学者鼓吹的“债务陷阱说”并没有科学依据;三是应当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继续坚持“互惠共赢”的南南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绿色债券发行对承销商有何溢出效应?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绿色债券发行对承销商有何溢出效应?
作者:杨博文、吴文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杨继彬,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绿色债券发行对承销商的溢出效应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随着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全球金融市场也更多地参与到支持改善气候变化的项目中。绿色债券作为金融支持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创新工具,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
作者:陈胜蓝,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王鹏程,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马慧,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刘晓玲,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发达经济体中大型企业的价格加成率在1980–2016年期间增长了约30%。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金为王”,现金流的通畅对中小企业至关重要。然而,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中小企业现金流短缺,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修订后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第53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中小企业有权要求拖欠方支付拖欠款并要求对拖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新增的这一规定在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纾解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由此带来的纾困效应是否影响企业的产品市场表现?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中尚未得到有效回答。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陈胜蓝、王鹏程、马慧和刘晓玲撰写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该文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形成的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促进法》能够使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提高约9.31%。其中,《中小企业促进法》带来的欠款清偿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是主要作用机制。对于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产品市场表现的提升更加依赖于账款回收产生的内部现金流。因此,《中小企业促进法》对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可以发挥更强的作用,导致其产品市场表现提升更多。对于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企业而言,竞争对手更有动机和能力通过定价等策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欠款清偿更加增强了企业应对竞争对手的能力,推动其产品市场表现提升更多。该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已有研究集中于考察融资摩擦对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该文则从商业信用供给的角度考察其对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丰富了企业产品市场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二,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如何通过提高贷款可获得性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摩擦,该文则发现减少商业信用供给是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渠道,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摩擦的相关研究。第三,已有研究尚未关注商业信用如何影响企业产品市场表现,该文关注商业信用供给加速收回对企业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丰富了商业信用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该文的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启示:第一,地方政府应该定期全面排查地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针对拖欠情况分类建立台账,加大集中化解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在合同中设置明显不合理付款条件和付款期限等行为的整治力度,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典型案例予以曝光,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第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融资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要积极把握政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企业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聚焦实体、做强主业,将加速收回的应收账款更多配置到资本支出等实体投资当中,在促进自身竞争优势提升的同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
作者:钱雪松,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石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来自中国的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如何解释失业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从财务杠杆等金融因素视角切入研究失业问题成为热点。已有研究发现企业杠杆率对劳动雇用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两者在短期内呈现正相关,而在中期却呈现负相关,其作用机理也有待于厘清。与此同时,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持续增多的情形下,我国就业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如何稳定就业成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此背景下,企业债务融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劳动雇用决策?特别地,为了应对“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引发的企业杠杆持续攀升及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中国政府2015年底实施去杠杆政策,引导企业去除不合理负债,这增大了企业债务偿还压力。去杠杆政策是否对企业劳动雇用决策施加作用、如何通过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以促进就业等问题仍亟待解答。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钱雪松和石鑫撰写的《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来自中国的证据》,该文利用中国实施去杠杆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去杠杆政策对不同负债程度企业施加的差异性影响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去杠杆政策对企业劳动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文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实施后,与负债程度较低企业相比,过度负债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显著下降,且该效应在短债长用水平较高、成长性较低、国有控股和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中相对更强。机制分析发现,去杠杆政策引致的债务偿还压力通过加剧流动性约束和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了企业劳动雇用。此外,去杠杆政策主要抑制了企业对低技能劳动的雇用,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劳动资源错配水平,从而提高劳动配置效率。该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去杠杆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清晰地识别出债务偿还压力与企业劳动雇用决策的因果关系,从债务偿还压力增大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用的角度丰富了“金融与劳动”领域的相关研究。(2)基于去杠杆政策这一中国独特的金融冲击考察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理解中国企业雇用决策和宏观就业波动提供了新视角。(3)在就业市场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以平衡防控风险和稳定就业的关系提供了经验支撑和重要启示。该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1)为了有效发挥金融市场“稳就业”作用,需要优化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以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且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去杠杆政策虽然降低了过度负债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配置效率。因此,在稳定就业的同时还应注重劳动配置效率,通过改善资金配置效率来实现长期更加充分以及更高质量就业。(2)有助于全面辩证地认识和理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实践。前期刺激政策带来了信贷资源错配、杠杆率攀升、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为了应对三期叠加背景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2015年中央开始实施以去杠杆政策为重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有效减少了企业不合理负债,促使企业杠杆率下降,但还降低了企业劳动雇佣增速。这揭示出,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在避免经济大幅度下滑并实现稳增长、保就业目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期面临经济增长压力和就业挑战,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企业杠杆率和就业的动态变化及其联系互动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
作者:喻理、柏培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海蕴,伦敦大学学院;吕卓阳,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初次分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分配制度下,劳动报酬是居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保证中国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机制,这也是中央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将劳动力要素的顺畅流动放在首位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的第九条着重提到了要“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而劳动力自由配置的障碍很大程度正来自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摩擦。例如有学者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长期缺乏包含有效的全国性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的网络系统。这导致许多劳动力输出大省并没有关于劳动力需求大省对农民工需求快速增长的信息,所以诸多大雇主不得不到劳动力输出省份进行直接招聘。可见,信息摩擦类似一种扭曲税,它很有可能通过限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规模,影响企业对要素的利用,最终影响要素分配的结果。一个问题在此呼之欲出,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传递条件会影响初次分配吗?其中的机制又是什么?理解这一问题对理解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有着重要意义。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喻理、柏培文、王海蕴、吕卓阳撰写的《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该文从信息技术变革导致劳动力市场信息摩擦下降的角度,为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提供了新的解释。该文首先在理论上论证了信息摩擦下降同劳动力市场完备性提升、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关联,随后讨论了企业应对这一变化的反应,提出相应假说。在实证设定方面,该文使用中国大陆宽带互联网的出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坡度与高程的乘积作为工具变量,发现宽带互联网的出现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之中的影响机制并非传统的宽带互联网使得企业生产率增长或企业销售扩张渠道,而是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条件,提高劳动力供给,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的程度而实现的。面对因信息摩擦下降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事前劳动力充裕的企业倾向于增加投资,而事前用工短缺的企业则倾向于增加劳动力用于生产,这一异质性解释了宽带互联网对劳动收入份额促进作用的来源。文章的政策启示包括:政府应当持续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条件,这有助于降低高信息摩擦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作用,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而如果市场确实因信息摩擦较大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较低,此时通过给予劳动力补贴或者放松户籍制度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分配很可能是低效而不充分的。这一结论对理解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障碍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3.《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勒紧裤带还是放手花钱:住房限购政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
作者:王永进、杨璐: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对于很多国家而言,港口、航道和轮船运力缺乏导致的海运基础设施瓶颈是其无法充分参与国际贸易的关键。近年来,港口拥堵和海洋运费飙升已严重掣肘了中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2022年1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达到历史最高值3555,是2019年同期的4.2倍。究其原因,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冲击、需求分布不均衡、港口拥堵现象严峻等因素的叠加,导致有效运输服务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率先复工复产,出口需求激增,加剧了航运压力。为此,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以及“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实际上,全球港口基础设施老旧、吞吐量受限、大型船只通行困难等问题由来已久。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大多将贸易成本视为外生给定。但由于海运基础设施瓶颈的存在,运力约束在海运贸易繁荣时期的影响尤甚——出口货运量激增引发港口拥堵,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这反过来抑制了商品出口。然而,鲜有文献考虑海洋运输能力和港口拥堵导致的海运运费波动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本刊于2023年第9期推出王永进和杨璐撰写的《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该文探讨了海运基础设施瓶颈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福利。典型化事实显示:(1)中国港口的货运量逐年攀升,且海运运费随着外贸需求涨落存在周期性波动;(2)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出口额、集装箱吞吐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涨跌变化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上述典型化事实表明,海运运输成本并非独立于贸易流量,而是内生于出口贸易需求。该文突破已有文献海运运费外生的假定,允许企业调整产品质量,重新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利益;进而采用模拟矩估计方法(SMM)对参数进行估计,分别模拟了在海运运输成本内生和外生情况下,关税壁垒下降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该文研究表明:第一,海运基础设施瓶颈的存在降低了贸易自由化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出口运输需求增加导致出口贸易成本上涨和产品质量提升,内生运输成本上涨抵消了部分贸易自由化福利。以2006年为基准,关税下降10%内生地导致运费上涨的出口直接损失可达156亿美元,为总出口的1.7%。第二,内生运输成本抵消了部分冲击的影响,对贸易的外部冲击具有“缓冲剂”作用。该文蕴含的政策含义为提升港口基础建设、增强航运运力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国家优化运输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一,在提高港口运力方面,应当优化港口基建,加快空箱周转率,提高通行效率。第二,完善全球海外仓网络,鼓励企业参与海外建仓,以灵活调整物流仓储模式,缓解周期性运力压力。第三,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促进产品质量升级、以质换量,以期降低运输成本冲击的影响,增强出口韧性。该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内现有经验研究大多通过定性方法探讨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该文从定量角度出发探讨国内港口基础设施约束对贸易成本,进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二,与已有文献运输成本的内生性来源假设不同,该文侧重于考察基础设施瓶颈对运费的影响,运输成本的内生性来源于港口的运力约束。从而补充了关于贸易成本内生性来源的理论和经验证据,通过全新的机制揭示了地理要素的新角色。第三,大多数文献将运输成本假定为“从价税”形式。然而,相比于从价税形式,运费更加近似于从量形式。该文考虑的跨境运输成本主要以从量税方式计入,从而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选择,这也是对运费形式更符合现实的选择。《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2.《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勒紧裤带还是放手花钱:住房限购政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3.《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智能制造是否助力绿色发展?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
作者:樊海潮,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志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王欢欢,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过去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性公共危机,对国家和全人类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地,对已在全球化进程中深度绑定的各国来说,全球性公共危机带来的冲击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国家间复杂的贸易关联进一步传导?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助于准确评估外循环受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幅度,还有助于揭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变革及其规律,从而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决策部门和企业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全球性危机事件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樊海潮、张志强和王欢欢撰写的《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该文基于进出口目的国和国外疫情严峻程度的差异,构造了区县层面(或网格层面)面临的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指标,分析了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通过贸易关联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1)区县面临的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显著降低了地区的夜灯增速,平均而言,国外每千人中新增1例新冠确诊病例,该冲击通过中国的出口贸易网络联系,将导致中国区县的夜灯亮度增速平均下降0.27%,这表明,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显著抑制了区县经济增长。(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2020和2021年两个时期,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都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在疫情最初爆发的2020年,冲击对地区夜灯增速的负向影响更大;此外,在冲击之前专业化生产医疗品和“宅经济”产品的区县,在受到冲击时相对其他区县保持着更快的经济增速。(3)机制分析表明,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对地区经济的负向影响不是由地区经济增速的前期趋势导致的。一国若受到较为严重的疫情冲击,将显著抑制该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这表明,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确实导致了贸易萎缩。(4)区县面临的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在空间上还存在溢出效应,越靠近受国外冲击较大的地区,其夜灯亮度的增速下降得越显著,这表明溢出效应在空间上扩散了本地面临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的负向影响。根据以上结论,该文为中国和全球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重要启示:(1)当面临类似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外部冲击时,政府应及时精准施策,努力将外部冲击对中国经贸的影响降到最低。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稳外贸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有效对冲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成为2020年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2)中国应进一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经济应对国外需求和供应冲击的能力,提高中国经济韧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两个循环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在疫情期间,中国外贸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和世界经济贸易复苏。(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公共性危机,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发挥引领作用。该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研究视角看,为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如何通过贸易渠道(需求下降和供应链中断等)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提供了充分的经验证据,为仅关注本国本地疫情冲击对本地的消费和供给等影响的已有文献进行了重要补充。(2)从研究方法看,本文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海关、疫情等多学科数据,构造了区县‒月度层面的国外疫情冲击及经济指标,同时利用Bartik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勒紧裤带还是放手花钱:住房限购政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作者:申洋、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原标题:勒紧裤带还是放手花钱:住房限购政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而言,购房往往会动用绝大部分财富。因而,住房市场政策的调整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显著打击了被限购城市住房市场交易的热度。但这也同时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被限购城市家庭是放弃购房转而扩大其他消费,还是为买房进一步“勒紧裤带”?本刊在2023年第9期推出申洋、陈钊撰写的《勒紧裤带还是放手花钱:住房限购政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该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rban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9期|目录与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生产性债务: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熊婉婷,张家诚,孙靓莹近年来有关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会促进还是抑制债务国经济发展的国际争议愈演愈烈。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际债务统计数据库,检验来自中国、美国及世界银行的主权贷款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中国贷款能显著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但美国和世界银行贷款的效果不佳。机制分析表明,中国贷款具有生产性债务特征,能够缓解国内融资约束,形成生产性投资,与贷款相关的还款压力对债务国而言也是可负担的。相比美国和世界银行,中国贷款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为破除“债务陷阱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资本如何促进全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中国海外主权贷款,债务可持续性,“一带一路”全球性公共危机、贸易网络与中国经济樊海潮,张志强,王欢欢为回答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如何借由贸易关联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进出口目的国和国外疫情严峻程度的差异,构造了区县层面(或网格层面)面临的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指标。研究发现,在冲击初期,国际公共卫生危机对区县夜间灯光亮度增速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减弱;冲击前专业化生产医疗品和“宅经济”产品的区县,在面临冲击时,相对于其他区县有更高的经济增速。此外,随着周边区域受到的外来危机冲击增强,本地夜灯亮度增速有所下降,存在明显溢出效应。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贸易网络,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港口拥堵、内生贸易成本与中国对外贸易利益王永进,杨璐近年来,港口拥堵和海洋运费飙升已严重掣肘了中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的工作任务。本文突破已有文献海运运费外生的假定,允许企业调整产品质量,重新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利益;进而采用模拟矩估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分别模拟了在海运运输成本内生和外生情况下,关税壁垒下降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运输成本对贸易的外部冲击具有“缓冲剂”作用;出口运输需求增加导致出口成本上涨和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运输成本的内生增长抵消了部分贸易自由化福利。以2006年为基准,关税下降10%内生地导致运费上涨的出口直接损失高达15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1.7%。关键词:港口拥堵,海运基础设施瓶颈,内生贸易成本,企业出口从窄带到宽带:信息摩擦与初次分配喻理,柏培文,王海蕴,吕卓阳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对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信息技术变革导致劳动力市场信息摩擦下降的角度,为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提供了新的解释。我们以宽带互联网的出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城市所在地理特征作为工具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信息摩擦变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宽带互联网的出现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当企业位于信息分享网络更发达的城市时,这一效应更为强烈。机制分析表明,宽带互联网提振劳动收入份额的具体机制并非传统的生产率增长渠道和销售扩张渠道,而是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条件,缓解企业的用工短缺程度,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改革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提供了依据。关键词:宽带互联网,信息摩擦,劳动力市场企业财务杠杆、债务偿还压力与劳动雇用:来自中国的证据钱雪松,石鑫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去杠杆政策引致的债务偿还压力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用。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实施后,与负债程度较低企业相比,过度负债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显著下降,且该效应在短债长用水平较高、成长性较低、国有控股和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中相对更强。机制分析发现,去杠杆政策引致的债务偿还压力通过加剧流动性约束和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了企业劳动雇用。此外,去杠杆政策主要抑制了企业对低技能劳动的雇用,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劳动资源错配水平,从而提高劳动配置效率。本文识别出了债务偿还压力影响企业劳动雇用的因果关系,并厘清了其作用机理,对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以实现防控风险和稳定就业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关键词:去杠杆政策,债务偿还压力,劳动雇用决策,劳动配置效率房地产投资与教育、收入差距:兼论理性选择的非理性结果庞小冬,孙文凯,庞晓鹏,Wang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劳动保护、特定技能依赖与工业机器人兴起
作者:蒋为、吉萍、赵敏: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劳动保护、特定技能依赖与工业机器人兴起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促使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自动化飞速发展,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已成为众多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围绕“机器换人”与失业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但并没有达成一致观点,在理论与经验层面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都以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摩擦为基本假设前提,未考虑制度因素在研究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这也就忽视了制度可能是决定“机器换人”问题的第三方共同因素,即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失业加剧的原因,而和就业一样是制度决定的结果。忽视制度可能产生严重的内生性问题,这也对现有“机器换人”理论进展产生重要挑战,经验研究结果存在不同结论的原因也可能根源于此。在复杂的国家制度体系中,为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各国均形成了各异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塑造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其中,劳动保护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制度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企业和劳动力间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最终规范就业关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保障劳动力合法权益。这成为经济学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劳动保护不仅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决策,还将决定企业的工业自动化发展程度。因此,劳动保护是否加速了“机器换人”进程?过度工业自动化是否有可能造成失业加剧?这些重大问题在现有文献中还没有得到有效回答。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蒋为、吉萍和赵敏撰写的《劳动保护、特定技能依赖与工业机器人兴起》。该文从劳动力特定技能视角探索了各国在劳动保护制度上的差异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在不完全信息的纳什博弈模型中构建了劳动力特定技能获取与企业的机器人决策模型,从特定技能提升效应和机器人替代效应两个角度建立了劳动保护与工业机器人兴起的理论关系,并采用1993-2019年的跨国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劳动保护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此外,该文聚焦中国实情,利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企业层面探究劳动保护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验证了该文理论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该文研究发现,从全球来看,劳动保护程度的提高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劳动保护程度的提高在特定技能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对工业自动化产生了更突出的负向影响,从而导致不同行业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不均等。该文研究表明:提升劳动力特定技能是化解工业自动化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该文的核心结论有:第一,劳动保护提高了劳动力对自身特定技能水平的投资;第二,劳动保护驱使企业更多的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以节约调整成本,由此可能引发“机器替人”并造成过度自动化现象;第三,机器人兴起在不同特定技能依赖度的行业中有所差异,特定技能依赖度高的行业不易实现自动化。据此,该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劳动合同法规,以全方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护制度约束,加大对劳动者特定技能报酬的保护,使其更有意愿和动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第二,政府应当制定公平的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引导技术变革朝着“人员友好型技术”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稳定的双重目标;第三,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力适应更高水平的技术要求。在劳动力投资于自身特定技能水平的过程中,政府应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联合工会和企业等组织为劳动力提供特定技能再培训与再教育的环境和机会,从而缓解机器人兴起对劳动力就业的负面影响。该文边际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本文首次在不完全信息的纳什博弈模型中讨论了劳动保护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了特定技能效应机制,不仅从特定技能效应的角度创造性地解析了在工业机器人兴起背景下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选择,而且从企业特定技能视角出发深入地解析了工业机器人创造效应产生的理论根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次从劳动力市场雇佣制度约束出发,考察了劳动保护制度下企业通过权衡替代效应和特定技能效应对工业机器人兴起产生的影响,弥补了现有文献忽略劳动保护制度在机器人兴起中影响的不足之处,突破了现有仅从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角度对工业自动化快速发展原因的研究。最后,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次构建了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劳动保护对不同行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丰富了工业自动化行业分布的相关研究,扩展了现有文献对于工业自动化的研究边界,为解析全球和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兴起提供了经验证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智能制造是否助力绿色发展?2.《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精神健康3.《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公共品和慈善捐献的相对收入激励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智能制造是否助力绿色发展?
作者:林熙,刘啟仁,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冯桂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随着科技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智能制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智能制造列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五大工程之一。”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精神健康
作者:贾凯冬、夏一鸣、赵国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精神健康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2022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19.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14.9%,但是中国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并不容乐观。中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长期以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提高,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这表明中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和精神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有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同时中国人口也面临少子化问题,并且从2022年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由于少子化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传统的由子女为父母提供生活照料的家庭养老模式愈发难以为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障和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质量就尤为重要。中国在2016年至2020年间陆续开展了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改革期间中央地方财政以及民间投资共计约360亿元,累计服务老年人1.5亿人次。但是已有文献在研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时大多关注老年人自身是否使用相关服务对健康的影响,较少有文献对这一试点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贾凯冬、夏一鸣和赵国昌撰写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精神健康》。该文利用2016年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进行因果识别,研究了这一政策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研究了这一试点政策对各地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影响。该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并且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这一试点政策的收益高于投入成本,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保持稳健,试点城市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比例也高于非试点地区。第二,试点政策提高了试点城市地方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让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多医疗服务、享受更多日常陪伴和照料是试点政策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主要机制,但是试点政策对老年人社交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政策只对城镇地区、高收入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老年人群体中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基于研究结论,该文主要有以下几条政策建议:第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产生了显著的改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应当总结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优秀经验和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从而起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作用。第二,现阶段只有健康状况较差、不与子女同住或邻近居住的老年人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获益。因此在推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继续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对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改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当继续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满足更多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从而对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更普遍的改善作用。第三,目前老年人使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占比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由于相关服务的收费门槛导致低收入老年人可能难以从中获益。因此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建设进一步推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控制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社区养老服务的使用门槛,加大对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帮扶和补贴力度,鼓励有关机构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普惠化发展。同时,尽管农村地区建设了大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是农村老年人使用相关服务的比例反而低于城镇地区。因此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在农村地区推广社区和居家养老机构的建立,也更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参与情况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情况,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公共品和慈善捐献的相对收入激励2.《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池鱼之殃:债券型基金“踩雷”的传染效应研究3.《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目标驱动创新:来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微观证据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公共品和慈善捐献的相对收入激励
作者:王湘红、吴佳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公共品和慈善捐献的相对收入激励:真实项目的实验研究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在中国的共同富裕进程中,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第三次分配作为对第一、第二次分配的补充,主要是由拥有较高收入的群体在自愿无偿原则下,以公益捐赠等方式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公平正义。因此,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如何提升民众的自愿捐赠意愿和行动是一个重要课题。尽管中国个人捐赠额度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近400亿元,同比增长10.54%,但占总捐赠额的比重仅为26.4%。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的个人捐赠比重仍具有极大潜力,深入理解捐赠行为的动机有助于推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的议题必然涉及到社会中个体收入差异,其中给定个体的绝对收入水平,其相对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工作和生活社区内人群的收入分布情况。给定绝对收入,社区结构和税收等公共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相对收入变动,例如,美国的MTO(Moving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池鱼之殃:债券型基金“踩雷”的传染效应研究
作者:吴育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刘晓玲,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戚树森,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池鱼之殃:债券型基金“踩雷”的传染效应研究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机构投资者可能由于某些个体金融风险事件造成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染,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对象之一。“11超日债”的违约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束。此后,违约债券种类开始从公司债扩展至其他债券类型并逐渐“常态化”。债券型基金可能会将债券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从企业自身层面扩散至整个债券市场,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产生威胁,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隐患之一。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吴育辉、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目标驱动创新:来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微观证据
作者:郑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崔欣,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姚守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程飞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目标驱动创新:来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微观证据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后,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上海、重庆、天津、苏州等城市逐步将“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中,但其他城市仍较少明确这一目标。截至2019年,全国仅有60余个地级市设定了研发投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设定创新目标是否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其影响机制如何?此问题的回答对于地方政府推动“创新目标责任制管理”,乃至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郑世林、崔欣、姚守宇和程飞阳撰写的《目标驱动创新:来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微观证据》,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为研究切入点,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9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对于辖区内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五年规划与设定连续性有利于促进研发投入目标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将在中长期损害创新质量。该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该文首次评估了地方政府设定创新目标的微观经济后果,拓展了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经验文献。相较于已有文献集中分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和环保目标的相关后果,该文进一步考察了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有助于加强对“目标责任制考核”这一中国特色制度的理解。其次,从目标驱动视角厘清了政府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丰富了“目标责任制考核”这一中国特色制度安排对企业微观创新行为影响的经验证据,也从制度层面为理解中国创新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潜在解释。最后,研究结论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了重要启示。设定创新目标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然而,从全体地方政府来看,创新目标设定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推广创新目标设定对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该文的政策建议包含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该文发现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加大了企业的创新激励,表明推广地方政府创新目标管理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因此,中央政府应自上而下鼓励地方政府设定创新目标。尤其是,向中西部地级市推广创新目标管理制度将更大范围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从而助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研究表明在五年规划中设定目标及连续设定创新目标的城市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更为明显。鉴于此,中央政府应该鼓励地方政府坚持创新目标管理,保持地方创新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最后,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层层加码”在长期中会损害企业创新质量。因此,地方政府应制定适宜的创新目标,防止“层层加码”乱象的发生。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多维度目标考核,真正激励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增长与环保:区域发展政策效应分析2.《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以技术创新质量审视中国“科技创新困境”3.《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增长与环保:区域发展政策效应分析
作者:马倩倩、陈诗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区域发展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其本质是对诸如税收、信贷、补贴等资源进行空间再配置,旨在缩减区域发展不平衡。然而,在传统以GDP增长为主要官员晋升考核的激励机制下,区域发展政策可能促使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趋尖锐。虽然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是西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我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困难,这些都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成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下,准确评估资源配置的政策载体——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对于未来国家制定和执行承载着又好又快发展宗旨的区域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马倩倩和陈诗一撰写的《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该文结合经济绿色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两大主题,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纳入评估区域发展政策的分析框架,对于推进类似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与现实意义。该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该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的合并数据系统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企业生产活动与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将为理解区域发展政策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分析基础。第二,该文使用双重差分策略对区域发展政策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并综合运用平行趋势假设检验、溢出效应检验、边界断点差分估计等多种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三,该文评估了在不同环境规制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并从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污染排放强度等维度检验政策效应的异质性,通过分解分析与渠道分析剖析政策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该文的主要结论如下: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有效弥合地区间经济增长数量差距,政策实行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环境规制、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缓解西部大开发战略产生的污染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环境污染是由规模效应主导而非技术效应引致,优惠政策则通过降低企业税收、提升企业利润、吸引企业进入与减少企业退出实现经济规模扩增。该文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发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的矛盾,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需要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该文的政策启示如下:首先,鉴于区域发展政策对经济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仍需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政策并合理使用政策工具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但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就必须要坚持均衡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统一,避免传统上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所导致的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矛盾。其次,在了解区域发展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政府应当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拟定区域发展政策并制定与之配套的环境规制标准,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能够统筹兼顾。再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耗损环境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以技术创新质量审视中国“科技创新困境”2.《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以技术创新质量审视中国“科技创新困境”
作者:叶初升,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中国“科技创新困境”再审视:技术创新质量的新视角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8-2019年中国全社会研发(R&D)投入实现了年均19.2%的快速增长,2013年以来R&D经费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也从1998年的0.65%迅速提升至2019年的2.24%,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然而,R&D投入的迅猛增长,却并未带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显著提高,这一现象被学界称为“中国科技创新困境”。既有研究大多从创新投入端解析这一“困境”,尚未关注从创新资源投入到TFP逻辑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质量。事实上,中国的创新投入增长驱动了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等创新产出数量的近乎同速增长。1998-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19.7%,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19.2%,均与同时期全社会R&D投入增速(19.2%)非常接近。因此,如果仅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数量看,效率不可谓不高。然而,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产出数量迅猛增长,而TFP水平却提升乏力时,我们的关注点应该聚焦于创新产出的质量。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叶初升和孙薇撰写的《中国“科技创新困境”再审视:技术创新质量的新视角》,该文首先深入解析技术创新质量的内涵,提出并检验基于文本挖掘的新测度方法;鉴于中国创新体系鲜明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以政府创新支持为突破口,以技术创新质量为抓手,基于“政府创新支持—创新资源配置—技术创新质量—TFP”的逻辑链条剖析中国“科技创新困境”。文章利用中国200余万条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和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技术创新质量总体呈现出“快速上升-趋于平稳-逐步下降”的趋势,以2010年为下降拐点;中国技术创新质量与TFP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在行业、所有制和区域层面,政府创新支持的分布与技术创新质量的分布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而这种错位通过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引致其TFP的降低。第三,相较于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错位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TFP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第四,针对高错位主体的矫正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创新资源错位配置对于TFP的负面影响。文章的政策启示包括:第一,在政府创新支持体系中强化创新质量理念,突出强调“创新质量至关重要”。在中国的低收入阶段,政府“行业功能至关重要”“政策工具至关重要”和“平衡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为逻辑的确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创新驱动。政府在决定创新资源的投向时,不应习惯性地沿袭原有三大行为逻辑,而要把“创新质量至关重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加快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对技术创新质量的有效评价,是在政府创新支持中贯彻“创新质量至关重要”的关键前提。因此,应加快构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的技术创新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具体设计中重视技术创新在实践应用中的实效,考虑诸如技术的深化、宽化及聚变等特征。依据以上评价体系,将技术创新质量理念全面融入政府创新支持供给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中。第三,调整和改变创新支持的方向,全面提升政府创新支持的精准性。行业层面,应加大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支持权重;所有制层面,应坚定不移地缓解“竞争中性扭曲”,将创新支持的重点置于引导国有企业进入关键共性属性较强、战略意义突出的前沿技术领域;区域层面,创新支持资源的配置应以创新禀赋为重要前提,一定要在完善创新要素条件与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对中西部地区予以支持,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作者:黄寿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赵岩,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原标题: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8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也有更高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成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02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1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这是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标志着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系统研究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就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本刊在2023年第8期推出黄寿峰和赵岩撰写的《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于2011-201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以2014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探讨了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章研究结果表明:(1)政务服务信息化显著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实施后,试点城市比非试点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平均提高了0.965个单位,相比政策实施前的平均水平15.940,大约提高了6%。(2)政务服务信息化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促进城市创新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显著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3)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会因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以及财政透明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财政压力越低、经济增长压力越低、财政透明度越高,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越明显。(4)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显著提高了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而且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作用更大,更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该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为更好地发挥基本公共服务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兜底和赋能作用,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政府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积极拓展资金筹措的来源和方式,将适合市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交给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3)由于地方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会随经济增长压力的提高而减弱。因此,上级政府应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促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协助所辖城市在经济与民生两方面的均衡发展。相较于同类型文献,该文边际贡献主要表现在:(1)以政务服务信息化为新的切入点,探究其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丰富了基本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和政务服务信息化经济效果两方面的研究成果;(2)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进行经验分析,能较好地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到较为可靠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揭示政务服务信息化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中的作用;(3)分别使用城市和个体层面的数据分析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宏微观数据结合,使本文研究结果更加稳健可靠;(4)为中国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视角。《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8期|目录与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视角林熙,刘啟仁,冯桂媚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关键词:机器人应用,污染排放,工业企业,IPW-DID政务服务信息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黄寿峰,赵岩信息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中国政务服务信息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务服务信息化会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促进城市创新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且该政策效果会随财政压力和经济增长压力的增大而减弱,也会随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而增强。本研究还发现,政务服务信息化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关键词:政务服务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务,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目标驱动创新:来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微观证据郑世林,崔欣,姚守宇,程飞阳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治理模式。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研发投入目标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设定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设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会损害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研发投入目标,企业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困境”再审视:技术创新质量的新视角叶初升,孙薇研发投入迅猛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滞缓,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科技创新困境”。本文从技术创新质量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深入解析技术创新质量的内涵,提出并检验基于文本挖掘的新测度方法。采用199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专利匹配数据分析发现,在行业、所有制和区域层面,政府创新支持的分布与技术创新质量的分布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显著抑制了企业TFP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错位通过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质量,进而引致企业TFP的降低。异质性分析发现,错位对于TFP的抑制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针对高错位主体的矫正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创新资源错位配置对于TFP的负面影响。本文为政府调整创新支持政策、引领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关键词:技术创新质量,政府创新支持,资源配置错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马倩倩,陈诗一区域发展政策不仅要发挥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还必须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的合并数据,本文使用双重差分策略系统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有效弥合地区间经济增长数量差距,政策实行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环境规制、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缓解西部大开发战略产生的污染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环境污染是由规模效应主导而非技术效应引致,优惠政策则通过降低企业税收、提升企业利润、吸引企业进入与减少企业退出实现经济规模扩增。本文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发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的矛盾,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需要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区域发展政策,环境规制劳动保护、特定技能依赖与工业机器人兴起蒋为,吉萍,赵敏本文从劳动力特定技能视角探索了各国在劳动保护制度上的差异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我们在不完全信息的纳什博弈模型中构建了劳动力特定技能获取与企业的机器人决策模型,从特定技能提升效应和机器人替代效应两个角度建立了劳动保护与工业机器人兴起的理论关系,并采用1993-2019年的跨国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劳动保护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保护对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加入劳动保护与行业特定技能依赖度的交互项后,劳动保护的提高在特定技能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对工业机器人兴起产生了更突出的负向影响,提升劳动力特定技能也是化解工业机器人兴起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重要途径。这一结果在考虑变量测度、内生性问题并排除了其他竞争性假设后都是稳健的。此外,我们聚焦中国实情,利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企业层面探究劳动保护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关键词:劳动保护,特定技能,通用技能,机器人,自动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精神健康贾凯冬,夏一鸣,赵国昌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同时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数据和双重差分法,本文研究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善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政策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机制分析表明,试点城市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多医疗和照护服务、能够享受到更多日常陪伴是这一政策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政策只对高收入、城镇地区、50至59岁以及70岁以上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关键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精神健康,双重差分池鱼之殃:债券型基金“踩雷”的传染效应研究吴育辉,刘晓玲,戚树森债券违约可能影响机构投资者行为,进而影响公司债券市场,加速金融风险的扩散。为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债券型基金“踩雷”这一情境,使用PSM−DID方法评估基金“踩雷”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踩雷”后经历了更严重的净值下跌和投资者赎回,导致其被迫低价抛售持有的其他非违约债券,使得这些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提高约9.26%。本文还发现与“踩雷”基金持有相同债券的基金也会放大这一传染效应,进而对债券型基金行业和公司债券市场产生更大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债券型基金,“踩雷”,债券信用利差,传染效应公共品和慈善捐献的相对收入激励:真实项目的实验研究王湘红,吴佳妮在公益捐献中,公共品和慈善属性的差异往往被忽视,本文研究相对收入引发的参照点效应对这两类捐献的不同影响。我们在实验中引入真实的环保公共品和扶贫慈善项目,探讨高低收入者在相对收入相同或不同的环境中对两类项目的捐献决策,并用实验室模拟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表明,相对收入使得个体在公共品中更多表现为条件合作,在慈善捐赠中主要表现为不平等厌恶。实验结果显示,在公共品中,给定绝对收入水平,相对收入降低使得个体参照他人而增加自身贡献。在慈善捐赠中,捐赠水平主要受绝对收入影响,而相对收入通过信念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加深了对相对收入激励下不同捐献行为的理解,为第三次分配、公益事业和区域规划等政策设计提供了借鉴。关键词:捐献,公共品,慈善,相对收入,参照点《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回顾: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欢迎关注《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
作者:苟琴、苏小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谭小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美国货币政策会通过多种渠道产生跨境溢出效应,加剧全球范围内资产价格与资本流动的波动,对外围国家的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运行造成显著的冲击。相较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对证券投资和银行业的开放程度较低,但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保持较高的开放度。全球金融危机后,流入新兴市场的FDI规模不断上升,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以跨国企业为桥梁搭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但是,FDI在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其经济与金融稳定带来了挑战。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结构的日益复杂以及企业内部交易的增加,FDI投资在全球范围出现“金融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跨国公司通过内部生产网络或内部资本市场等方式将国内外融资进行转换。而且,跨国企业也更容易遭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使其产出增长波动高于本土企业。因此,由跨国企业主导的资本流动可能成为美国货币政策这一外部冲击向新兴市场国家传导的重要渠道。然而,现有的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文献,大多关注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资产负债表等金融渠道以及全球性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决策,对跨国企业渠道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中国已成为最具吸引力FDI目的地之一。202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这种背景下,探究跨国企业的内部资金转移与内部贸易在流动性冲击跨境传导中的作用,既有利于维护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也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图片来自网络)本刊在2023年第7期推出苟琴、苏小湄、谭小芬撰写的《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该文探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如何以跨国企业为载体向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部门传导,并检验跨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和内部供应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过比较新兴市场国家中与美国企业存在所有权关联的企业(后文简称美国关联企业)和本土企业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异质性反应,该文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负向(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其本土企业。影响机制在于,跨国企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传导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美国关联企业的投资水平、收入增长、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并进一步沿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产业关联向其本土企业进行传导。而且,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紧密、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同步性越强,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对该国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相对影响越大。该文的边际贡献在于:首先,丰富了美国货币政策跨境传导渠道方面的文献。该文利用企业层面所有权数据构建了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网络,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跨国企业渠道提供了微观证据。其次,补充了外部冲击跨境传导的微观作用机制。虽然现有研究证实了跨国企业能够将全球性金融冲击向其海外子公司所在国传导,但没有深入挖掘其内部跨境融资与生产网络在这一传导中的作用。该文从跨国企业在其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不同子公司之间构建的内部金融与生产联系出发,证实了跨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是美国货币政策这一外部金融冲击向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部门传导的具体微观机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鉴于新兴市场国家现有资本管制措施难以有效隔绝经由跨国企业传导的流动性冲击,厘清冲击传导的作用机制对避免微观冲击累积为宏观波动、维护本国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第一,健全全口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加强对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流出入的统计监测,在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强化对关联企业债务的风险管理。第二,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第三,提高应对全球流动性冲击的能力,完善逆周期与跨周期宏观政策调节机制,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
作者:徐舒、张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王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长期以来,社保缴费负担过重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激发企业市场活力,2019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该方案从降低法定社保缴费率和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两方面为企业减负逾2.8万亿,有效促进了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实现。但是,社保降费只有企业受益吗?劳动者是否从中受益,且二者相对大小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保缴费的归宿问题。社保缴费构成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降费有助于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实现保市场主体的政策目标;同时,社保缴费又直接反映了社保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效果,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推动共同富裕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社保缴费归宿不仅可揭示缴费负担在不同群体间的分担情况,亦有助于明确降低社保缴费政策收益流向。(图片来自网络)本刊于2023年第7期推出徐舒、张冰和王慧撰写的《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讨论社保降费福利效应的分配与传导机制。既有研究主要关注社保缴费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分担状况,探讨社保缴费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但是,社保缴费的间接税特性会同时带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调整与产品市场上的价格变动,降低缴费负担可通过这一双重机制提高企业利润和增进劳动者福利。一方面,社保缴费负担下降在要素市场上降低了企业的劳动要素成本,可提高企业的劳动要素需求,进而带来产出扩大和利润增加,使企业从中获益。同时,社保缴费负担下降还提高了企业的社保参与率和市场均衡工资,进而使劳动者获益。另一方面,社保缴费负担下降意味着企业边际成本降低,因此产品价格下降,这使得劳动者实际收入增加、福利水平上升。对企业而言,产品价格下降带来需求增长,企业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在这一过程中,产品需求弹性至关重要,产品需求弹性越大,意味着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转嫁社保缴费负担的能力越强,价格机制对劳动者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为论证社保缴费价格传导机制的存在性和社保降费收益的分配流向,该文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效用对社保缴费负担变化的弹性,以此度量社保缴费归宿。基于充分统计量方法,该文进一步区分产品市场价格机制和劳动要素市场工资机制对企业利润和劳动者福利的不同影响,以此表示社保降费的收益分配状况。通过结合地区层面的社保缴费基数负担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该文利用我国价格管理体制分市场调节价和政府定价商品的特性,设计连续双重差分模型,通过比较受社保负担变动作用商品的价格与不受社保负担变动影响商品的价格,且控制城市-年份固定效应以减少内生性,获得了社保缴费负担价格弹性的稳健估计,并估计社保缴费负担对劳动者消费水平的作用程度。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工资具有异质性影响,该文利用这一特性和我国不同部门工资决定体制的差异,使用同一思路,准确估计了社保缴费负担对工资影响程度。测算结果表明:社保缴费负担有很强的价格传导效应,缴费负担每降低10%,会带来产品价格0.675%的下降。通过结合经验估计中的诸多关键参数,测度发现社保缴费负担每下降10%,企业利润水平相应上升2.90%,并带来劳动者效用3.62%的提升。这意味着劳动者是社保降费的主要受益者,其收益占比为55.5%。近年来,我国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任务艰巨,该文研究表明降低社保缴费负担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者福利,是完成“六保”任务的有力工具,因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首先,企业利润受益于社保降费而上升,但受益程度取决于社保降费带来的劳动成本下降和产品价格下降的相对大小,这意味着在制定和评估企业减负政策时,需要将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定价能力纳入考虑范围,针对不同产品议价能力的行业出台差异化政策,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其次,本文关于社保降费减负效果取决于产品价格弹性的研究,表明当前减税降费政策,除考虑企业生产中劳动成本负担外,还有必要考虑其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品需求情况,着力扶持劳动密集度高、市场势力弱的中小微企业,实现精准纾困;其三,社保降费具有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社保降费不仅有助提升企业的劳动需求和均衡工资,同时社保缴费成本下降带来产品价格下降,可提高劳动者实际购买力水平,有助于促进消费,改善家庭福利水平,使人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废疾者皆有所养:税收政策如何助力特殊群体稳就业?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
作者:何凡,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曾鑫,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黄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中国社保基金面临巨大的支出压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社保缴费遵从度长期偏低,加强社保费征管成为中国社保制度改革的重要思路。然而,加强社保费征管虽然有利于提高社保基金收入,但却会增加公司社保缴费成本,进而可能影响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尤为重要的是,社保缴费提高也意味着增加了劳动力强制性养老储蓄,由于其与家庭储蓄是养老体系的两大支柱且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加强社保费征管甚至可能改变家庭储蓄水平,进而影响社会总养老财富积累。(图片来自于网络)理论上,受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影响,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与工资的影响并不明确。而既有基于我国背景考察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影响的文献所得结论也并未达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公司数据得到的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影响的结论反映的仅仅是劳动力需求侧的变化,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公司为逃避社保缴费具有较大动机瞒报、低报员工数量,企业数据观察到的劳动力失业可能只是企业逃避社保缴费少报员工数量的结果。其二,由于劳动力可以在不同企业间流动,部分企业减少的劳动力需求可能被其他企业吸收。企业数据观察到的员工需求减少并不能直接推断劳动力失业。其三,使用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可能导致观察到的工资变化仅仅是劳动力数量或者结构调整的结果,并非真正的工资变化。此外,社保缴费增加虽然会提高强制性养老储蓄,但其与家户私人储蓄是否完全呈现替代关系无论在理论和实证检验依然存在争论。利用家户数据研究是规避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高质量微观数据的稀缺性,基于家户层面数据考察我国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影响的文献凤毛麟角且结论不一。鉴于此,进一步使用家户层面数据考察我国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户储蓄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对我国社保制度改革的评价,也有助于厘清社保政策究竟是增加了总养老财富积累还是简单地导致个人在不同账户间转移储蓄,对设计更加科学的养老制度和实现“稳就业”、“稳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刊于2023年第7期推出何凡、曾鑫、黄炜撰写的《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该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情况下社保缴费增加可能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产生的影响。其次基于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采用2011和2012年城镇住户调查(UHS)月度面板数据,构建年份-月份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图片来自于网络)研究发现,第一,《社会保险法》实施不仅增加了企业和劳动力的社保缴费,而且提高了劳动力在个人养老账户中的储蓄。第二,《社会保险法》实施导致的社保缴费增加并不会影响劳动力就业,但在职劳动力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了大约45%-86%的公司社保缴费负担。第三,也是本文最为重要的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导致的社保缴费增加还显著降低了家庭0.9个百分点储蓄率,但总体而言依然显著促进了中国总体养老财富的积累。第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较高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作用渠道。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于家户数据,该文首次全面考察了《社会保险法》实施导致的社保缴费增加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有关社保缴费归宿的研究,而且为认识中国强制性养老储蓄与家庭私人储蓄间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第二,该文的研究推进了对中国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的认识。第三,该文采用年份-月份双重差分模型,更加准确地识别了《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影响后果。第四,该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增加养老财富积累提供了启发。该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1)社保缴费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劳动力就业,而且有助于增加国家养老财富积累。因此在未来社保制度改革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提供配套激励措施减轻强制性养老储蓄对家庭储蓄的挤出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政策对促进总体养老财富积累的作用。(2)进一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增强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的提高是促使劳动力愿意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社保缴费成本,避免失业的重要机制。(3)降低名义社保缴费率,稳步加强社保费征管。增加社保缴费并不会造成劳动力失业,仅会对其收入产生一个较小的负面影响。为此,未来可以在出台避免强制性养老储蓄对家庭储蓄的挤出政策后,朝着“强征管-降费率”的思路,通过降低名义社保缴费率释放企业活力,但同时依靠加强社保费征管缓解社保基金支出压力。《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废疾者皆有所养:税收政策如何助力特殊群体稳就业?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
作者:王永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董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技术变迁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平等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带来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持续上升,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不仅对本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深远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全球化与技术进步是导致过去40多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平等程度加深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技术进步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导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当前,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在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的重构,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机器人的兴起会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系统性影响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替代效应已然显现,存在一定的“就业极化”特征;并且从任务层面来看,部分职业面临较强的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劳动者就业和工资的直接影响,鲜少从经验层面系统分析对其他部门劳动者收入的间接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特别是结合中国独特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本刊在2023年第7期推出王永钦和董雯撰写的《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水平,采用Bartik工具变量因果关系识别策略,分析了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首先,从直接影响看,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流动人口,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劳动者工资性收入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而从间接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非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本地居民表现为挤出效应,而对流动人口表现为挤入效应。其次,从对工资结构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教育溢价”,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资极化”,主要表现为对从事中等技能职业的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带来更大负面冲击。进一步,该文从劳动者的相对议价能力和不同部门劳动力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视角,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并从劳动者年龄、性别和就业类型视角考察了影响的异质性。最后,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约束会强化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流动人口工资的负面冲击,而失业保险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该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用细致的微观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部门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从一般均衡视角理解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冲击。第二,基于中国独特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从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双重视角对比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部门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尤其是积极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在应对机器人应用给劳动者收入带来的负面冲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有助于理解机器人应用对欧美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不同影响的社会体制原因。该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第一,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减少劳动力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的制度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对于保障劳动者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更加灵活的劳动合约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对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协同推进。第二,与传统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同,机器人技术表现出更强的任务偏向型特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资极化”现象。中等技能劳动者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等技能劳动者收入面临更大的负面冲击时,可能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的收缩,不利于形成“橄榄形”社会结构。因此,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促进政策和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升劳动者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积极意义。第三,进一步健全中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加强对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和精准性,为中低收入劳动者、农民工等高失业风险群体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担,这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废疾者皆有所养:税收政策如何助力特殊群体稳就业?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废疾者皆有所养:税收政策如何助力特殊群体稳就业?
作者:赵仁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子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补齐共同富裕的民生短板:税收激励与特殊群体稳就业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稳就业”与“保居民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是近年来政府工作和减税政策的重要目标,其中以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
作者:亢延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侯嘉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教育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共同富裕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可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仅消除贫困对于乡村振兴而言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建立振兴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一直以来,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不足始终是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原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2005年农民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中讲到:2005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而在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作者:闫芷毓、袁宇菲、薛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作为宏观经济“双循环”的内需支柱,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增长依然乏力,“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问题。同时,政府投资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导向的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是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尚缺乏经验研究的证据。基础设施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厘清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对于切实扩大内需、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有着重要意义。(图片来自网络)本刊于2023年第7期推出闫芷毓、袁宇菲和薛熠撰写的《“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该文构建消费者决策模型,从理论层面厘清基础设施投资对个体消费和宏观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同时,依照理论分析设计经验研究模型,分别运用1998-2017年的省级宏观数据和CFPS家庭微观数据,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现实影响。该文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影响的三个渠道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通过收入渠道间接促进居民消费,还能够通过预期渠道直接推动居民消费扩张,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但以房地产资产为代表的财富变动显著地改变了基础设施对消费的传导作用,从财富渠道上产生了“挤出”效应,即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更低。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资本化提高住房资产的回报率,住房供给弹性越低的省(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其住房价格的推升效应就越强。住房价格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富裕家庭提高对房地产资产的配置。房地产是非流动性资产,增加房地产资产的配置降低了居民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促使其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对其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进而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该省居民宏观总消费的促进效果。同时,富裕家庭通过购买房地产的资产配置行为从基础设施投资扩张中获益更多,在中长期加剧了财富不平等。财富差距扩大会通过削弱个体之间的风险分担产生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其对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应当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对房地产价格的推升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促进居民消费和提升社会福利的效果。(图片来自网络)该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该文以中国在过去二十年所特有的宏观调控历史为现实样本,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提供了严谨的经验研究证据。其次,在影响机制方面,现有文献较少对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该文不仅基于居民消费决策模型厘清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理论影响机制;而且基于理论模型设计经验研究方法,对这三个渠道的效果进行了识别。最后,现有文献多数使用宏观数据,缺乏以微观数据来解释宏观数据结果的研究。该文既选用省级面板数据来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同时又选用居民的个体微观数据,采取住房数量和资产-收入比作为家庭财富的代理变量,识别了影响的个体财富特征,从而为宏观数据的结果从微观角度提供了合理解释。《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时空估计策略的研究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知识产权保护、质量阶梯与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赶超3.《世界经济》2023年第6期|公共部门人员地区分布、劳动力配置与社会福利改善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时空估计策略的研究
作者:李晓、张李云鹏、庄宇航,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时空估计策略的研究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自1998年以来首次上升,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目录与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知识产权保护、质量阶梯与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赶超方杰炜,施炳展,胡锟与现有文献关注产品质量水平不同,本文分析一国在世界质量阶梯中的相对位置变化即质量赶超问题。本文首先利用1991-2018年世界双边产品贸易数据估算世界质量阶梯,然后将34个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置于跨国比较视野,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其进口质量赶超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在总体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赶超。然而由于出口国市场势力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差异性产品、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质量赶超受到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实施竞争法可以有效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进口质量赶超的抑制作用。因此,后发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利用进口质量赶超实现经济赶超的策略具有可行性、局限性和条件性。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质量阶梯,进口质量赶超,市场扩张,市场势力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苟琴,苏小湄,谭小芬本文采用2013-2020年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数据,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沿着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网络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及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负向(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国家本土企业。影响机制在于,跨国企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传导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美国关联企业的投资水平、收入增长、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并进一步沿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产业关联向其本土企业进行传导。本文补充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在企业层面的传导渠道,为新兴市场国家更好地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政策参考。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跨国企业,跨境溢出效应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时空估计策略的研究李晓,张李云鹏,庄宇航随着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合理评估“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对回应外界质疑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时空估计策略回归分析中国援助项目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多维贫困的影响,发现中国援助总体有效降低了附近居民贫困程度。机制分析表明,中国援助不仅能够通过调整居民就业结构,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表现增加居民收入,还能通过提高公共资源可获得性改善居民福利水平。进一步地,当地受援强度、项目类型、受援国政府治理和自生能力差异均使援助减贫效应产生异质性。本研究推进了对中国援助有效性的认识,为进一步优化中非国际发展合作机制以提高援助减贫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关键词:对外援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多维贫困,时空估计策略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王永钦,董雯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水平,分析了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研究发现,从直接影响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都具有显著负面效应;但从间接影响看,机器人应用对非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就工资结构而言,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工资极化”特征。本文进一步从劳动者的相对议价能力和不同部门劳动力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视角,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本研究表明,在人工智能时代,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兼顾工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对推动高质量就业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机器人,劳动收入,工资极化,户籍制度“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闫芷毓,袁宇菲,薛熠本文构建动态模型刻画居民的消费决策并进行经验估计,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宏观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通过收入渠道间接促进居民消费,还能够通过预期渠道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但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较弱,在财富渠道上存在“挤出”效应。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房价有较强的推升效应,从而通过影响资产配置显著降低了富裕家庭的消费,这不仅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负向的财富效应,而且还扩大了财富差距。本文的工作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居民消费,住房供给弹性,宏观调控政策教育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共同富裕亢延锟,侯嘉奕,陈斌开政府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识别了政府教育投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长期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了学龄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初中完成率和高中完成率提高了1.46%和2.40%,同时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18年,这一效果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更为有效。第二,这一政策还提高了学龄青少年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表现,从事非农工作的概率提高了3.97%,收入提高了7.68%,并且这一效果不依赖于是否外出务工。第三,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校舍改造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果对政府教育投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严谨的经验证据,并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关键词: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共同富裕,成本收益分析补齐共同富裕的民生短板:税收激励与特殊群体稳就业赵仁杰,张子尧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不仅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研究针对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分析发现:税收优惠会显著促进企业雇用残疾人,提高残疾人工资和雇用概率,该效应主要体现在轻度残疾人群体中;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仅存在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企业中,对非纳税企业无显著影响,对政策实施前税负越高的企业影响越大,在轻工业行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保遵从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助于降低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税负,并且未对一般员工就业与企业产出造成负向影响。本文不仅为理解税收政策对促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表明实施税收激励、提高残疾人持证率与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多维帮扶机制对促进助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税收优惠,残疾人,雇用劳动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徐舒,张冰,王慧减税降费的收益在企业和劳动者间如何分配是评价相关政策效果的重要视角,其蕴含的税收归宿问题也是公共经济学长期关注的核心命题。本文利用中国各地区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差异,首次估计了中国社保降费的收益分享。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社保缴费归宿表达为一系列可估计的充分统计量,分解产品市场价格渠道和要素市场工资渠道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者获得了社保降费的主要收益,且价格渠道在福利改善中占主要地位。本文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双重视角下考察了社保降费效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减税降费惠企利民的经济效应和机制。关键词:减税降费,社保缴费归宿,价格传导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何凡,曾鑫,黄炜本文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并采用城镇住户月度面板调查数据,首次从家户层面全面考察了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显著增加了企业和劳动力社保缴费,法律的实施不仅加重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而且提高了养老账户的储蓄水平;社保缴费增加并未导致劳动力失业,但在职劳动力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了至少一半的公司社保缴费负担;社保缴费增加虽然显著降低了0.9个百分点的家庭储蓄率,但依然显著促进了中国总体养老财富积累;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较高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机制。本文结果表明加强社保费征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保基金收入,而且能够促进中国整体养老财富积累。关键词:社保缴费,就业,工资,家庭储蓄,社会保险法《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回顾:1.《世界经济》2023年第6期|公共部门人员地区分布、劳动力配置与社会福利改善2.《世界经济》2023年第6期|互联网平台为何“杀熟”?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据3.《世界经济》2023年第6期|房价控制的未预期环境污染效应:机制与治理欢迎关注《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