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



作者:王永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董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

原标题: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技术变迁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平等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带来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持续上升,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不仅对本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深远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全球化与技术进步是导致过去40多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平等程度加深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技术进步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导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当前,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在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的重构,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机器人的兴起会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系统性影响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替代效应已然显现,存在一定的“就业极化”特征;并且从任务层面来看,部分职业面临较强的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劳动者就业和工资的直接影响,鲜少从经验层面系统分析对其他部门劳动者收入的间接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特别是结合中国独特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

本刊在2023年第7期推出王永钦和董雯撰写的《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水平,采用Bartik工具变量因果关系识别策略,分析了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

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首先,从直接影响看,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流动人口,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劳动者工资性收入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而从间接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非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本地居民表现为挤出效应,而对流动人口表现为挤入效应。其次,从对工资结构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教育溢价”,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资极化”,主要表现为对从事中等技能职业的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带来更大负面冲击。进一步,该文从劳动者的相对议价能力和不同部门劳动力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视角,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并从劳动者年龄、性别和就业类型视角考察了影响的异质性。最后,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约束会强化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流动人口工资的负面冲击,而失业保险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用细致的微观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部门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从一般均衡视角理解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冲击。第二,基于中国独特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从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双重视角对比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部门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尤其是积极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在应对机器人应用给劳动者收入带来的负面冲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有助于理解机器人应用对欧美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不同影响的社会体制原因。

该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

第一,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减少劳动力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的制度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对于保障劳动者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更加灵活的劳动合约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对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协同推进。

第二,与传统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同,机器人技术表现出更强的任务偏向型特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资极化”现象。中等技能劳动者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等技能劳动者收入面临更大的负面冲击时,可能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的收缩,不利于形成“橄榄形”社会结构。因此,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促进政策和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升劳动者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进一步健全中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加强对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和精准性,为中低收入劳动者、农民工等高失业风险群体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担,这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废疾者皆有所养:税收政策如何助力特殊群体稳就业?

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

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