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作者:闫芷毓、袁宇菲、薛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
原标题:“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作为宏观经济“双循环”的内需支柱,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增长依然乏力,“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问题。同时,政府投资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导向的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是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尚缺乏经验研究的证据。基础设施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厘清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对于切实扩大内需、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本刊于2023年第7期推出闫芷毓、袁宇菲和薛熠撰写的《“挤入”还是“挤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该文构建消费者决策模型,从理论层面厘清基础设施投资对个体消费和宏观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同时,依照理论分析设计经验研究模型,分别运用1998-2017年的省级宏观数据和CFPS家庭微观数据,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现实影响。
该文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影响的三个渠道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通过收入渠道间接促进居民消费,还能够通过预期渠道直接推动居民消费扩张,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但以房地产资产为代表的财富变动显著地改变了基础设施对消费的传导作用,从财富渠道上产生了“挤出”效应,即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更低。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资本化提高住房资产的回报率,住房供给弹性越低的省(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其住房价格的推升效应就越强。住房价格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富裕家庭提高对房地产资产的配置。房地产是非流动性资产,增加房地产资产的配置降低了居民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促使其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对其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进而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该省居民宏观总消费的促进效果。同时,富裕家庭通过购买房地产的资产配置行为从基础设施投资扩张中获益更多,在中长期加剧了财富不平等。财富差距扩大会通过削弱个体之间的风险分担产生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其对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应当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对房地产价格的推升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促进居民消费和提升社会福利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该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该文以中国在过去二十年所特有的宏观调控历史为现实样本,为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提供了严谨的经验研究证据。
其次,在影响机制方面,现有文献较少对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该文不仅基于居民消费决策模型厘清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理论影响机制;而且基于理论模型设计经验研究方法,对这三个渠道的效果进行了识别。
最后,现有文献多数使用宏观数据,缺乏以微观数据来解释宏观数据结果的研究。该文既选用省级面板数据来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同时又选用居民的个体微观数据,采取住房数量和资产-收入比作为家庭财富的代理变量,识别了影响的个体财富特征,从而为宏观数据的结果从微观角度提供了合理解释。
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时空估计策略的研究
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知识产权保护、质量阶梯与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赶超
3.《世界经济》2023年第6期|公共部门人员地区分布、劳动力配置与社会福利改善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