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
作者:苟琴、苏小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谭小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
原标题: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7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目前,中国已成为最具吸引力FDI目的地之一。202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这种背景下,探究跨国企业的内部资金转移与内部贸易在流动性冲击跨境传导中的作用,既有利于维护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也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图片来自网络)
本刊在2023年第7期推出苟琴、苏小湄、谭小芬撰写的《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跨国企业渠道》,该文探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如何以跨国企业为载体向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部门传导,并检验跨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和内部供应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过比较新兴市场国家中与美国企业存在所有权关联的企业(后文简称美国关联企业)和本土企业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异质性反应,该文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负向(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其本土企业。影响机制在于,跨国企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传导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美国关联企业的投资水平、收入增长、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并进一步沿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产业关联向其本土企业进行传导。而且,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紧密、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同步性越强,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对该国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相对影响越大。
该文的边际贡献在于:首先,丰富了美国货币政策跨境传导渠道方面的文献。该文利用企业层面所有权数据构建了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网络,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跨国企业渠道提供了微观证据。其次,补充了外部冲击跨境传导的微观作用机制。虽然现有研究证实了跨国企业能够将全球性金融冲击向其海外子公司所在国传导,但没有深入挖掘其内部跨境融资与生产网络在这一传导中的作用。该文从跨国企业在其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不同子公司之间构建的内部金融与生产联系出发,证实了跨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是美国货币政策这一外部金融冲击向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部门传导的具体微观机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鉴于新兴市场国家现有资本管制措施难以有效隔绝经由跨国企业传导的流动性冲击,厘清冲击传导的作用机制对避免微观冲击累积为宏观波动、维护本国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第一,健全全口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加强对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流出入的统计监测,在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强化对关联企业债务的风险管理。第二,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第三,提高应对全球流动性冲击的能力,完善逆周期与跨周期宏观政策调节机制,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
1.《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降费如何惠企利民:分担机制与缴费归宿
2.《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社保制度改革何以推动养老财富积累?
3.《世界经济》2023年第7期|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者收入?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