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2期目录与摘要
摘要: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能否通过"一带一路"实现共享共赢一直受到各界关注。本文以中国出口贸易是否推进"一带一路"参与国技术升级为命题,从企业内和企业间两个维度构建基于贸易异质性的多国贸易模型,并采用2004-2018年88个参与国的企业数据,检验中国出口贸易与"一带一路"技术升级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贸易增加能显著推动"一带一路"参与国企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专利申请数增加;加快劳动力资源向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转移,借助企业间资源再分配效应,压缩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生存空间,倒逼"一带一路"参与国技术升级。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国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能强化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升级效应。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维时变测度
与传导机制研究
陈少凌,李杰,谭黎明,杨海生
摘要:本文以2000-2019年中国89家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通过改进高维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HD-TVP-VAR)实现了对高维时变复杂网络的有效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部成因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银行业和证券期货业分别呈现出"风险吸收型"与"风险扩散型"系统重要性,小机构则呈现出"风险杠杆型"系统重要性;流动性、杠杆率与规模是决定金融机构呈现不同类型系统重要性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高、杠杆率高、规模小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扩散型"系统重要性通常更为显著;过度关联、发散的网络关联结构以及网络稳定性失衡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传染的直接根源。
摘要: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2000-2017年中国县级数据,基于2014年财政部、商务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显著提高了当地电商发展水平,扩大了市场可及性,降低了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对地区发展的限制。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教育水平越高、人口结构越年轻地区,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本研究为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支撑。
摘要: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数据,研究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空气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开发区的设立可使区内企业空气污染排放降低约40%;非开发区企业则受到开发区溢出效应的影响: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同一城市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3.09%;同一行业内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该行业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0.71%。机制研究表明:在区域层面上,开发区通过提供公共治污设施和实施严格环境规制,降低了开发区周边企业污染排放;在行业层面上,开发区企业通过产业关联对上游行业中的非开发区企业污染排放产生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开发区在污染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参与强度下降的典型事实,并从"延嗣惩罚"和性别失衡的视角进行了解释。以流动人口为例,本文研究发现母亲在孩子出生当年工作参与率降低约60%,后随孩子年龄增长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孩子对该指标的负向影响在2011-2017年逐渐增加,孩子出生当年该指标受到的负向影响在7年间增加了15%。同时,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的工作强度会显著降低,且存在性别差异:若为女孩,强度会在女孩2岁时恢复正常水平;若为男孩,强度降低程度更大,一直到男孩17岁左右才恢复正常水平,但在男孩上小学后会提升15%-22%。延嗣惩罚在不同所有制、就业类型和城乡户口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女性劳动供给降低的原因,对提升女性劳动供给质量和效率、完善生育相关政策和缓解性别失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导致农户借出的概率和金额显著增加。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的非完全性迁移增加了留守成员对农村社会网络的依赖程度,从而导致农户增加借出以维系社会网络。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的借出效应在低收入和低人力资本家庭中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共养老服务和教育资源可及性的增强无法替代流动人口家庭对社会网络的需求。本文为解释农户间的非正规借贷行为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对劳动力流动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
摘要:本文在以发达国家为蓝本的自由裁量权边界设定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引入客户这一主体,将政策执行阶段的腐败行为嵌入到管制权力边界设置的研究中,从而使研究情境更好地拟合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情况。研究考察了在存在经济租的情况下,官员利用自由裁量权分享经济租的腐败行为对设置最优自由裁量权边界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了腐败因素的官员最优自由裁量权边界小于未考虑腐败因素所得结果;若考虑经济租,则最优边界可结合租的大小收放。文章据此提出,最优自由裁量权应依经济租的大小相机决策,对那些不得不保留的自由裁量权可通过阻隔主体、时间限制以及空间切割进行有效的规制。
摘要:本文基于四川省2014-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统计数据和2015-2018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分析法,从医疗机构和患者层面研究城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分开改革后,门诊总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短期有所下降,长期变化不明显。医院的费用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为门诊药品费用和住院药品费用均显著下降,护理和治疗等非药品费用显著增加,患者实际的医疗负担并未明显减轻。此外,8个代表性病种的住院患者数据显示药品结构也发生了策略性变化。改革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再入院率显著降低而院内死亡率不变,其他病种住院患者的再入院率和院内死亡率均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论表明,仅仅通过医药分开改革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效果是有限的。
摘要:近年来在社保基金收支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企业的社保逃费现象却愈加严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税收征管与企业社保遵从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金税三期实施这一政策冲击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逃税程度降低,但社保逃费程度却大幅提高,税、费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税收征管的加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促使企业通过社保逃费转移税收压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税、费征收机构的分离给企业策略性逃费提供了空间,此外,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能够减少企业的策略性逃费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近年来企业社保遵从度不升反降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和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