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煎服,掌握方法药效好,你get吗?赶紧收藏
“医生,这个中药怎么煎啊?”
“买哪一种锅啊”?
“放多少水啊”?
“应该什么时间喝啊”?
今天,
终于整理好了这个超实用的中药煎服手册!
医生们,收藏吧,可以节省点时间。
患者们,收藏吧,可以不求人!
让我们先来了解下
中药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着急的小伙伴直接下滑到煎煮方法
除少数特别情况以外,如青蒿鲜品才能抗疟,绝大多数都是干品。有一点像我们食用的干豇豆、干胡豆、干竹笋、腊肉香肠、雪豆、海带以及鸡鸭鱼在自然中挑食的虫虫草草泥巴小石子儿等,都是自然界天然之物。
我们中华民族在生存繁衍过程中,根据天象、地理、人生等要素,将这些自然材料按照特定的规律调配后用来改变人体生理、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等,从而形成了中医中药体系。
这些物料大多数是需要通过一定比例调配在一起,并经过特定的条件(如煎煮等)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养生或治病)。显然,从物料溯源来讲是值得放心的,从物料本身看,在使用时就有一些讲究了。接下来,咱们一起来了解中药煎煮的方法吧~
1. 煎服容器
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锅为益,不主张用铁、铝等材质。
2. 煎药方法
(1)跟在家煮雪豆、炖海带、干笋一样,药物应该先浸泡一个时间(半小时太短,最好能先浸泡1-2小时,甚至可以再长点),加水量以淹过药面3~5厘米为宜,一般煎煮2~3次,滤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2)一般药煮沸后10分钟左右即可。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煮沸后5~10分钟;滋补药宜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煮30~40分钟。
3. 注意煎煮的先后次序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但有时需要特殊处理,标有“先煎”的药材,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药、贝壳类药物,应先放入锅中煎煮,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标有“后下”的药材,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得差不多时投入,只需煎沸几分钟即可;标有“包煎”的药材,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4. 特殊药物煎服方法
(1)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先煎沸2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其中,毒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白附片等,宜文火久煎60分钟以上,口尝无麻味方能入其他药。
(2)后下: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
(3)烊化:打碎放入碗中,加适量清水蒸化药物,兑入药汁同服。
(4)冲服:用适量温水或药汁冲泡吞服。
(5)包煎:用纱布过滤袋将药包好再煎。
5. 特殊情况遵医嘱
儿童每次50-100毫升或少量频服。
成人每次150-200毫升。
—1. 服药时间:一般宜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急病不拘时服。特殊服药时间请遵医嘱。
2. 服药方法:汤剂一般温服,一日一剂,一剂服2~3次,或遵医嘱。
3. 注意服用技巧:为了避免浪费,一剂中药建议可煎煮2-3次,一日三次服用。如果有恶心、呕吐时应少量频服,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致药入即吐。
—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辛热、油辣、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中药材的煎煮和服用方法直接影响药效,如您对中药的煎煮有更多疑问,应向您的中医师或中药师询问。
—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尤其是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
补益药:宜饭前服,可提高疗效;
开胃药:宜饭前服;
消食药:宜饭后服;
通便药:空腹或半空腹服;
安眠药:睡前1-2小时服用。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
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
平喘药: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药;
止泻药:及时给予,按时再服,泻止停服;
发汗药:宜饭后服用,以防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
重症药:及时给药,可将药酌情分次服用;
生津润燥、清暑解热药:不拘时服用;
咽喉疾患药:不拘时多次频服,缓缓咽下。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往期精彩推荐
抗疫日食记丨丁丁猫课堂开课啦~轻松get普通人群的秋冬防疫style!
热门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四川中医药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