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预告 | 第六届雷达学报青年科学家论坛第三轮通知(日程)

雷达学报 雷达学报 2022-09-26

点击蓝色“雷达学报”关注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雷达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雷达学报青年科学家论坛”拟于2021年12月4-5日雷达学报直播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雷达预警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

雷达学报青年科学家论坛聚焦前沿热点技术,在开拓视野、相互启迪、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为雷达领域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平台。本届论坛具体事项如下。

一、会议主题:雷达预警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

本次会议聚焦雷达预警探测与成像领域最新前沿技术,邀请国内雷达领域著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分享研讨雷达预警系统、探测新理论与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研究方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时间方式
2021年12月4-5日,雷达学报直播平台
三、主办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雷达学报》编辑部
四、论坛主席
(以姓氏拼音为序)
主席:王勇
共主席:崔国龙 罗迎 孙显 许述文 周共健 朱圣棋
论坛主席简介附在后面。

五、论坛日程

“第六届雷达学报青年科学家论坛”包括5个特邀报告、25个学术报告,25个学术报告按研究方向分为3个分论坛:雷达探测预警技术分论坛9个报告、雷达目标成像技术分论坛7个报告、雷达相关技术分论坛9个报告。
特邀报告和各分论坛12月4-5日线上直播的具体时间如下。
1. 特邀报告,12月4日8:30-12:10,主持:王勇位寅生,直播主持:吕宗森

2. 雷达探测预警技术分论坛,12月4日14:00-18:45,主持:许述文周共健,直播主持:张衡瑞金嘉航

3. 雷达目标成像技术分论坛,12月5日8:00-12:15,主持:罗迎孙显,直播主持:程东阳

4. 雷达相关技术分论坛,12月5日14:00-18:45,主持:崔国龙朱圣棋,直播主持:吕宗森高山流水

报告及专家简介附在后面。

六、直播平台


雷达学报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3542139


雷达学报视频号:

雷达学报蔻享:https://www.koushare.com/courseTopicIndex/i/radars


雷达学报学术交流群,可加好友申请入群(请注明姓名、单位)。


论坛主席简介





王勇(1979-),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雷达成像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论文获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荣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1)。近年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论文总他引次数800余次。其中SCI检索60余篇。同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授权和受理专利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中央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余项。《雷达学报》编委、《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入选IEEE高级会员、IET Fellow、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等。


 崔国龙(1982-),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达学报》编委、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后、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2018年晋升教授、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9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认知智能雷达技术,包括:认知波形设计、智能信号处理、电磁信号一体化、认知对抗等。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IEEE TSP等国际期刊术论文1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


罗迎(1984-),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拔尖人才,空军首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托举计划培养对象,《雷达学报》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第十七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孙显(1981-),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地理与赛博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多谱段多时相遥感图像智能解译技术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型号工程等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牵头编制行业标准7项。是IEEE高级会员、IEEEGRSS IADF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CSIG和CICC青工委委员,任IEEE JSTAR、RemoteSensing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编委,《雷达学报》、《遥感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青年编委。


许述文(1985-),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复杂电磁环境和杂波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智能检测和统计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教育部“信息感知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计划)骨干研究员,国家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骨干成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批华山菁英学者,《雷达学报》编委,《电子与信息学报》青年编委,《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编委。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曾为加拿大Mcmaster大学CSC全额资助访问教授,中电集团挂职研究员。担任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陕西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已在IEEE TGRS、IEEE TAES、Signal Processing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50余篇, 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相关成果应用于多项装备中。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装发重点预研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担任国际多个顶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曾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以及editor和TPC member等。


周共健(1979-),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指挥控制与仿真》《信息融合》编委,IEEE系列会刊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估计理论、目标跟踪、信号检测、信息融合及雷达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研制、航空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主持研制成功了XXX分系统、XXX数据处理机等实时信息处理系统10余套。作为关键技术负责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专利银奖各1项。出版译著1部,合著英文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期刊论文三十余篇。


朱圣棋(198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副主任,科研院副院长。获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等。担任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副主编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的客座主编,载人空间站地球科学与应用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中国电子学会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专委会秘书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体制雷达信号处理、雷达多维信号处理、高速平台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抗干扰。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装发十三五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陕西省基金等项目。近五年发表IEEE论文7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引用159次,授权国家专利46项。


报告及专家简介






报告1:近地空间环境的雷达探测

报告人:王赤 院士

内容简介:近地空间是人类航天活动、空间开发利用及空间军事活动的主要区域,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第四生存环境。 近地空间环境关键要素包括空间粒子和电磁场的状态及变化。本报告简要介绍近地空间环境以及我国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子午工程的概况,重点介绍近地空间环境的雷达探测设备。

报告人简介:

王赤(196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199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现担任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嫦娥4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子午工程总指挥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报告2自动目标识别工程化的技术挑战与发展展望

报告人:郁文贤 教授

内容简介: 对对抗环境、受限观测条件的自动目标识别(ATR)做多维度分析,对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挑战进行了梳理。从如何快速获得有效识别信息、如何降低识别复杂度和提高识别可信度、如何实现系统的学习能力演进等方面对前沿技术进行了介绍,提出应加强识别驱动的动态多维度信息感知、以“识别”为核心的智能感知操作系统等技术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郁文贤(1964-),从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发展了雷达目标动态识别理论和场景自适应ATR技术体系,为该领域技术创新、装备建设与产业化做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专著5部和SCI/SCIE收录论文近百篇。已培养博士生60余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杰出青年求是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荣誉。

 

报告3:基于混合传播的高频雷达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

报告人:位寅生 教授

内容简介:天发地收高频超视距雷达是一种在天波雷达技术和地波雷达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体制高频雷达系统,系统的发射信号采用天波传播方式,对回波信号采用地波方式接收,这一混合传播方式简称天发地收,它兼具天波传播距离远覆盖范围大以及地波传播稳定的优点。本报告首先介绍这种新体制高频超视距雷达的提出与系统构成,重点分析天发地收混合传播方式下的高频超视距雷达若干关键技术,并介绍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最后给出该体制雷达的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人简介:

 

位寅生(1974-),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雷达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探测技术、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2014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报告4:单脉冲三维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人:陈伯孝 教授

内容简介:单脉冲三维成像是基于单脉冲雷达的和、方位差、俯仰差三个通道信号,利用ISAR成像与运动补偿技术得到目标在距离、多普勒两维高分辨分布,再对距离-多普勒ISAR成像的各高分辨单元,进行单脉冲测角;然后根据各分辨单元的距离、方位和仰角,重构目标的三视图。根据目标的三视图特征及其先验知识,剔除由干扰引起的目标尺寸之外的奇异点,从而实现对主瓣内两点源角度欺骗式干扰(交叉眼干扰)、舷外干扰等的识别与抑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基于单脉冲三维成像抑制主瓣内角度欺骗干扰的有效性。该技术对实现单脉冲雷达抗角度欺骗干扰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报告人简介:

陈伯孝(1966-),1987毕业于原华东冶金学院(现安徽工业大学),1994、1997年分别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米波雷达反隐身及其测高技术、末制导雷达、雷达抗干扰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加9种型号雷达的研制,以及多个预研项目试验系统的研制。2016、2002年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3、第5完成人),2001、2013、2012年分别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8、2007年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019年获第二十一界中国专利金奖。发明专利已授权30余项,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五部。

  

报告5:低频段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与微动效应实验研究

报告人:万显荣 教授

内容简介:外辐射源雷达(又称被动雷达或无源雷达)是一种利用第三方非合作辐射源发射的电磁信号来照射目标,自身仅被动地接收目标散射信号而实施探测的新体制双/多基地雷达。被动雷达的核心特点是无需合作照射源、无电磁辐射,因而无需申请专用频率,这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与传统主动式雷达相比,被动雷达还具有如下独特优势:1)安装部署更为灵活;2)组网探测成本相对较低;3)天然优良的低空覆盖;4)慢速小目标探测能力强。因此被动雷达这一特殊体制近年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报告重点介绍了武汉大学在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围绕低频段多照射源被动雷达网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同时较为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在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微动效应实验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微动特征认知、微动杂波抑制以及微动信息利用等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微动研究体系。

报告人简介:

 

万显荣(1975-),博士,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委员、电波传播分会委员;《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波科学学报》、《雷达学报》、《雷达科学与技术》编委;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无线电物理国家重点学科、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外辐射源雷达、高频超视距雷达和雷达信号处理等方向研究。近年来独立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2项。发表本领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研制的外辐射源雷达已在70周年国庆阅兵、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得到应用,参与研制的高频地波海洋监测雷达已在我国沿海部署50余部。

  

报告6:单比特雷达目标探测

报告人:黄磊 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 无人作战平台可携载雷达逼近作战前沿进行纵深侦察,进入危险区域进行实况测绘,从而在军事对抗、城市测绘、物流管理、车间监控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报告研究单比特采样技术及其在雷达目标检测中的应用。在降低雷达系统尺寸、成本和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单比特DOA估计、目标检测、SAR成像、欺骗干扰等,为基于单比特量化采样的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提供新思路,进而为发展新体制雷达提供借鉴和参考。

报告人简介:

 

黄磊(1975-),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前攻博),先后在美国杜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论文130篇(IEEE期刊论文100篇,IEEE Transactions汇刊/专刊80篇),SCI他引超过1500次,ESI高被引论文1篇,拥有授权专利40项。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IET国际雷达会议优秀论文奖(2009),IEEE DSP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6),CIE国际雷达会议优秀论文奖(2016)。黄教授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副编(2015-2019)和资深领域编委(2019-2023)、IET Signal Processing编委、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编委、IEEE Sensor Array and Multichannel (SAM)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委员、思源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雷达学报》编委、《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编委。

报告7:舰载雷达探测、成像与识别一体化技术

报告人:王勇 教授

内容简介:传统的固定平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由于成像距离的局限和成像范围固定等缺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由于平台可移动性,具有灵活机动的优势,可在所需海域实时对海空天目标进行高精度探测、高分辨率成像与识别,大大提高了舰载雷达的监测范围。优先快速发展舰载相控阵探测、成像与识别一体化雷达系统、向远海拓展海空天目标的成像识别能力非常迫切。本报告将围绕舰载相控阵雷达探测与成像机理研究、舰载相控阵雷达运动补偿技术、舰载相控阵雷达成像算法和舰载相控阵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等方面来介绍本课题组在该方向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舰载雷达系统的功能,实现我国海监监察、领空防卫和太空警戒能力质的飞跃。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8:微弱生物目标雷达探测技术

报告人:胡程 教授

内容简介: 昆虫、鸟、蝙蝠等空中生物均存在季节性迁徙行为,研究空中生物迁徙对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都有重要意义。雷达是监测和研究空中生物自然迁徙最有效的手段。本次报告将介绍新一代用于空中迁徙生物探测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系统开发进度、算法原理验证以及实验样机应用情况,重点探讨微弱生物小目标检测、跟踪及参数反演算法和群目标处理算法及实验验证结果。

报告人简介:

胡程(1981-),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生物探测雷达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入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信号处理分会青年副主任,中国植保学会植保信息专委会副主任;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IET国际雷达会议2018大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十届青年学术年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并担任“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China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编委等。

  

报告9:基于伪谱的检测前跟踪方法

报告人:周共健 教授

内容简介:远程、高精度是雷达探测领域追求的永恒目标,检测前跟踪方法通过多帧回波数据积累和联合处理,能够显著提升雷达的弱目标探测能力。报告分享一种基于伪谱的检测前跟踪新理论,探讨兼顾高效积累和精确估值的新方法,内容包括基于伪谱的检测前跟踪基本原理、基于伪谱的混合坐标检测前跟踪方法、基于伪谱的多普勒雷达检测前跟踪方法、基于伪谱的机动目标多帧联合检测跟踪方法。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10:基于预警雷达的海杂波精细化感知及海上目标检测研究

报告人:许述文 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海洋国土监测要求的日益提升,多种平台的雷达对海预警探测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预警探测作为一个伴随着雷达诞生之日起就发展出来的技术,随着雷达体制、平台以及电磁环境的变化,要求不断提升,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近百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方法和技术。本报告结合课题组多年的对海探测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海杂波的产生机理,海杂波的幅度统计模型,给出了海尖峰的出现条件和统计特性,海杂波的反射系数以及经验模型,最后介绍了预警探测中基于不同海杂波统计模型设计的多种最优检测器,并对海杂波特性精细化感知以及海上目标精细化检测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11:时频分解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报告人:左磊 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战场环境的日趋复杂,雷达回波分量增多,信噪比降低。相应地,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朝着多维多域联合处理方向发展。时频分析方法能够综合分析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能够更清晰地分辨多分量信号,因而时频域信号分解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研究了时频域信号分解方法,分解复杂信号,为多目标分析奠定基础,并探讨时频分析方法在雷达信号处理,如杂波抑制、参数估计、抗干扰等方面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

 

左磊(1985-),山东德州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菁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21年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在“IEEE Trans. on SignalProcessing”、“IEEE Tra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ignal Processing " 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173基金、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等多项项目;授权专利11项。担任《电子与信息学报》和《战术导弹技术》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雷达杂波抑制与抗干扰、雷达目标检测、知识图谱设计与构建等。

  

报告12:雷达海上弱小目标智能处理初探

报告人:陈小龙 副教授

内容简介:对海探测环境复杂、探测对象多样,面临着复杂环境下信息处理难题。在复杂的实际环境应用过程中,现有各种方法与实际工作背景和目标特性精准匹配难,通用性不强。对海探测能力提升,对寻求更适应环境的方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报告从多维信号和雷达图像两个方面,介绍深度学习方法在雷达海上弱小目标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给出在实际对海雷达处理中的结果,为后续的雷达多维信号处理和复杂环境下目标智能检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报告人简介:

 

陈小龙(1985-),海军航空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雷达海上弱小目标检测与应用研究。发表论文90余篇,国家科技出版基金资助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8项,入选“电子信息领域优秀论文”(2021)。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中国科协青托、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雷达与信号处理系统专委会秘书等,《雷达学报》、《信号处理》、《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编委、《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通讯》副主编。在《雷达学报》、《信号处理》等期刊组织海上目标探测专刊3期。

  

报告13:雷达高速目标信号积累处理技术

报告人:李小龙 副教授

内容简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F-22战斗机等高速目标具有飞行速度快、攻击距离远、隐身能力强等特点,给现代雷达预警探测带来了巨大挑战。雷达目标信号积累处理技术,通过对较长观测周期内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对齐与相位补偿,可实现回波信号的有效积累,进而提高回波SNR与目标积累探测性能。然而,由于目标的高速与机动特性,雷达信号积累处理也面临诸如距离走动、多普勒扩散等问题。本报告从雷达高速目标信号积累处理面临的主要难点出发,介绍本人与课题组在该方向的研究成果。

报告人简介:

 


李小龙(1989-),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指导的首届电子信息前沿青年学者出版工程;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机动目标探测、微弱目标检测跟踪以及机载分布式雷达技术,在IEEE TSP和IEEE TA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22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科研骨干,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JKW前沿创新、ZF十三五预研等科研项目10余项。担任2019 ICCAIS和2020 IET国际雷达会议等学术会议分会主席。

  

报告14: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对海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田应伟 副教授

内容简介:高频地波雷达具有全天候、实时、超视距探测海面动力学参数和舰船目标的特性,在海面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电磁矢量组合式单杆天线的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更凭借其体积小、易于建站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推广应用,其在海流观测方面甚至表现出与传统阵列式雷达相当的性能。尽管如此,雷达体积减小也带来了探测新挑战,围绕提升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武汉大学雷达与信号处理团队开展了大量理论与技术创新。本报告重点介绍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海流、海浪反演理论与目标探测技术方面的新进展,雷达组网建设和应用的基本情况。

报告人简介:

 


田应伟(198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频地波雷达对海探测技术研究,覆盖从雷达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电路研制、信号处理算法开发、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到实验观测分析的全链条体系;此外,研究方向还包括基于地波雷达组网的目标探测、浮台基便携式地波雷达对海探测、超短波雷达无人机探测等领域。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中央军委装备部装备预研领域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领域)专项等纵向课题。在IEEE TAP、TGR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EI 检索论文40 余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部分技术成果已经转化并推广应用,其中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已在我国海岸沿线建站50余部,在近岸海面动力学参数观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

 

报告15:多维度SAR成像处理方法

报告人:仇晓兰 研究员

内容简介: 多维度SAR是指在极化、频率、角度和时相空间中至少两个空间内分别获得多个观测量集合的SAR系统,多维度SAR通过信号和信息综合处理,有可能更准确地获取观测对象的几何和物理等特征。中科院空天院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高分专项等项目支持下,研制了机载多维度SAR系统,并开展了飞行实验。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多维度SAR的概念及该多维度SAR系统的情况,提出了多维度SAR数据处理的难点问题,随后从多波段多极化自配准成像、多波段多极化SAR极化校正、多波段多极化三维成像等方面,给出了处理方法和初步处理结果,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

仇晓兰(198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先进体制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担任我国多颗SAR卫星成像处理系统技术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个前沿基础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等奖励,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80余篇,IEEE高级会员,担任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期刊副主编、《雷达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16:高分辨率SAR目标细粒度识别:方法、数据与应用

报告人:孙显 研究员

内容简介:SAR传感器分辨率不断提升,使得对SAR地物要素开展精细解译成为可能,尤其是重点关注目标的细粒度识别,是充分发挥SAR数据应用效益的技术基础。现有以深度网络模型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已广泛使用,但仍面临大范围背景干扰多、目标类型难区分、高价值样本数量少等挑战。本报告结合实际SAR卫星数据处理中的典型案例和问题,介绍了结合成像特性的SAR典型目标细粒度识别算法研究进展,并公开一套高分辨率、多样场景、型号级标注的国产SAR样本数据集,为后续SAR图像智能解译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17:复杂条件下的机载/弹载/星载SAR成像信号处理

报告人:毛新华 教授

内容简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无论是在系统实现还是成像信号处理方面都已逐步成熟。但在一些极端复杂条件下,如无运动传感器辅助的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加速俯冲条件下的大前斜视(斜视角70度以上)弹载合成孔径雷达,以及要考虑轨道弯曲和地球自转效应的超高分辨率(0.1m量级)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仍然面临极大挑战。本报告将分析这些极端复杂成像条件给成像信号处理带来的困难,并汇报课题组在这些方面所作的一些创新工作、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及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报告人简介:

 

毛新华(1979-),教授,湖南涟源人。长期从事雷达成像领域研究,解决了大机动/大斜视/超高分辨率等复杂条件下机载/弹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面临的若干关键难题,开发了多种具备工程应用价值的算法软件,研究成果已在中电科技、中航工业、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等多个雷达主机所的多种重点型号雷达中获到实际应用,应用领域包括机载火控雷达、弹载制导雷达、无人侦察雷达和微型多旋翼无人机雷达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会议最优论文奖等荣誉。

 

报告18:星载SAR散射波互干扰检测与抑制技术研究

报告人:李宁 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同频段在轨SAR卫星的增多,星载SAR散射波互干扰现象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该种干扰具有长时间和大带宽的特点,会对双方星载SAR图像的质量都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干扰双方具有相似的强度、时域以及频域特性,使得星载SAR散射波互干扰的抑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报告从欧洲Sentinel-1卫星与国产高分三号卫星的互干扰案例出发,构建星载SAR散射波互干扰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扰检测与抑制方案。

报告人简介:

 

李宁(1987- ),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智能技术与应用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SAR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发表SCI论文60余篇,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百篇优博奖,入选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担任《雷达学报》责任主编、《电子与信息学报》青年编委、《计算机系统应用》编委,荣获《雷达学报》优秀审稿专家(2018、2020)和高被引论文(2017)、《电子与信息学报》优秀审稿专家(2020)等学术荣誉。

 

报告19:空天目标雷达成像与微动特征提取技术

报告人:罗迎 教授

内容简介:雷达成像与微动特征提取可为空天目标识别提供重要依据。本报告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空天目标雷达视频成像、三维成像、阵列成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了基于涡旋电磁波雷达的目标微动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并展望了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可为该领域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20:空间目标雷达成像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报告人:叶春茂 博士

内容简介:针对空间高速运动目标远程探测成像、成像特征提取与应用等需求,结合当前雷达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新型成像探测波形设计及其处理技术、目标图像分析与参数估计等新方法研究和实践,从而为精细化空间态势感知提供有力支撑。报告最后展望了空间目标成像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报告人简介:

 

叶春茂(1981-),博士,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雷达总体设计、先进雷达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领域的科研试验工作,承担了多型远程雷达系统设计、研制及相关科研试验,突破了非合作目标成像与识别的若干关键理论和工程设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预先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获得两项部级奖,是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21深度学习在太赫兹雷达成像中的应用实践

报告人:邓彬 博士

内容简介: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图像解译、雷达目标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逐渐取代传统识别技术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方法。近年来,人们试图将深度学习用于雷达成像,实现从“分类”到“回归”的应用拓展。本报告介绍深度学习在雷达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展示该技术在太赫兹雷达转台成像、散射中心特征提取、孔径编码及单光子成像中的应用探索,讨论了深度学习用于雷达成像的可行性、雷达成像样本选取及复数处理等问题,并对深度学习雷达成像这一方兴未艾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邓彬(1981-),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太赫兹雷达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担任系副主任、973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雷达学报》编委、《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前沿技术》丛书编委、第五届全国太赫兹学术交流会组委会主席、“先进雷达探测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管委会主任、兵工学会太赫兹专委会委员、电子学会太赫兹分会委员。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项目、973课题、173课题、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2部、教学科研诗文集1部,发表论文80余篇,SCI检索50余篇,1篇进入ESI高引论文前10%。先后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曾赴国防大学进修军事理论,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访学。立三等功2次。

  

报告22:新体制阵列雷达智能抗干扰技术

报告人:朱圣棋 教授

内容简介:波形分集阵列新体制雷达通过利用信号导向矢量的距离-角度二维依赖性,引入距离维可控自由度,因而具有距离维信号的区分能力。目标信号通过距离和角度二维匹配检测,同时结合时域信息,可实现距离-角度-多普勒联合处理。该信号处理体制不同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波形分集阵列的空间信息更丰富,实质上等价于将传统空间仅区分方向发展到方向和距离同时区分,也即波形分集阵列雷达是以目标真实空间位置信息(空间三维信息)进行检测的。本报告针对波形分集阵列新体制雷达,利用发射波形分集技术,从信号处理角度分析如何进行主瓣干扰和杂波同时抑制问题,实现智能化抗干扰和抗杂波,提高导引头雷达目标探测与定位精度。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23: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目标识别

报告人:刘准钆 教授

内容简介: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迁移学习能够在先验知识匮乏下利用相关信源数据辅助提高目标识别率,当存在多个相关信源时,为了充分利用不同信源的互补知识,本报告将介绍一种多源异构数据分布式迁移融合识别方法,综合利用多源信息提高识别准确性。针对开放环境下,传统分类方法对于未知类别的目标难以有效处理,本报告还将介绍一种渐进式的智能融合目标识别方法,通过对训练样本库中未包含的新型目标自动检测来降低错误风险,进而利用高层融合提高识别率。最后将介绍一种雷达和光学遥感图像海洋目标融合识别技术,借助大量光学图像改善雷达目标识别性能。

报告人简介:

 

刘准钆(1984-),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信息融合、模式识别等方向的研究,在IEEE TFS/TCYB/TIP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企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获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担任国际期刊IEEE TSMC:Systems、IJAR、航空学报编委,国际信息融合大会分会主席、专题组委会主席等。

报告24: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报告人:许致火 副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自动驾驶向更高级别演进,汽车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雷达之间的干扰不可避免,这将导致雷达检测性能下降甚至产生虚假目标。因此,抗干扰能力已成为汽车毫米波雷达技术中的一个核心全球竞争力,解决汽车毫米波干扰难题是国产雷达与进口雷达竞争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本次报告将首先回答汽车毫米波雷达干扰中的科学问题,比如汽车毫米波雷达的干扰是什么?在道路上干扰的可能性多大?干扰在时空上是如何分布的等问题。其次,介绍汽车毫米波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的抗干扰的方法。最后,展望汽车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人简介:

 

许致火(1983-),南通大学智能雷达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导师,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IEEE高级会员,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访问学者。其在汽车毫米波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报告25:先进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

报告人:时晨光 副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智能材料与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敌方无源探测系统与无源探测模式由于自身不辐射电磁波,而是通过接收己方有源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波来实时获得其位置和属性等参数,具有作用距离远、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等优点,这对我军射频装备构成了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威胁。雷达系统如果不采用合理的射频隐身技术来控制电磁波的辐射,极易暴露给几百公里外的敌方无源探测系统,这也使搭载平台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失去了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分别从射频隐身技术发展、射频隐身指标体系、射频隐身关键技术以及射频隐身技术展望等方面,重点讨论先进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分析飞行器雷达辐射参数对探测跟踪性能及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机理,突破合理优化建模、快速有效求解等难点,在满足给定作战任务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提升飞行器的战场生存能力与突防能力。

报告人简介:

时晨光(1989-),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包括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组网雷达协同感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管理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外信号处理领域权威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出版学术专著《机载雷达组网射频隐身技术》和《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射频隐身技术》。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并作为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2020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9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入选2021年江苏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曾应邀担任2021年国际自主无人系统大会(ICAUS 2021)、2021年控制自动化与信息科学国际会议(ICCAIS 2021)、2019年控制自动化与信息科学国际会议(ICCAIS 2019)及2019 EAI机器学习与智能通信国际会议(EAI MLICOM 2019)等多个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并多次受邀做学术报告。现任《电子与信息学报》、《战术导弹技术》、《空天防御》、《航天电子对抗》、《无人系统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及《雷达学报》客座编辑,《战术导弹技术》2021年第6期“组网雷达协同探测与资源管理技术”及2022年第5期“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专栏主编,以及多种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报告26:机载雷达脉间参数伪随机跳变技术

报告人:崔国龙 教授

内容简介: 传统机载雷达多脉间的相位、时序和脉宽等脉间参数设计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例如:采用固定重频(低重频、中重频和高重频)、相同脉宽、相等初相等,易被敌方截获、分选、识别和干扰。同时,固定重频模式也存在距离和(或)速度模糊、远区杂波折叠等影响,导致杂波区存在严重的漏检和高虚警。机载雷达脉冲重复间隔、相位、脉宽等参数的伪随机改变,可以主动增加发射自由度,显著改变机载杂波特性,增加敌方截获和干扰难度。基于课题组的科研成果,本报告重点分析机载雷达脉间参数伪随机跳变对无模糊测距测速、杂波特性、相参处理、以及抗干扰能力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详见上面论坛主席简介。

报告27:复杂目标电磁特性计算及认知研究

报告人:丁大志 教授

内容简介: 本报告主要介绍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微动目标电磁特特征提取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丁大志(1979-),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 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暨“十大科技之星”获得者,第七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获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奖7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等。

  

报告28:复杂环境下的电磁目标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

报告人:汪清 英才副教授

内容简介: 以提高认知电子战系统自学习优化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开展频谱认知、智能对抗博弈策略和用频意图推理等研究。针对电磁空间态势感知中训练集不完备、采样率变化、信道时变等问题,制作调制数据集、协议数据集(室内/室外场景)、个体数据集(话音/数据模式,定频/跳频模式),提出半监督数据自动标注方法,促进电磁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的数据规范化工作。提出开集个体识别、跨采样率和跨场景迁移学习、轻量化等方法,提高在线波形识别的准确率。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异构分布式数据集构建和多智能体联合训练,设计基于最大化內积的稀疏个性化联邦学习框架、结构化定向剪枝的无损粗粒度剪枝方法、张量分解的联邦学习框架,有效降低联邦学习的通信量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构建电磁空间非零和非合作博弈对抗模型,解决现有电子对抗系统“干扰后不管”导致的频谱管控盲目性问题。研制基于认知环模型的智能通信模块,验证“学习-感知-决策-响应”能力。

报告人简介: 

 

汪清(1982-),天津大学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通信工程系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于2004年、2007年、2010年分别获得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雷达一体化、智能信息处理、阵列信号处理等。


报告29:多普勒雷达在自主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报告人:戴宗武 高级工程师

内容简介:现代飞行器的导航与控制过程,要求连续的和自动的确定飞行器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飞行器所在位置的瞬变坐标。为了保证宇宙飞行器在月球和其它星球上软着陆,必须测量飞行器速度矢量的分量。多普勒雷达的测速特性,使飞行器的导航定位、准确着陆得以实现。事实证明,多普勒雷达在飞船上的装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引导数据,使其往返月球和地球时,能以最佳的航道实现软着陆。目前,多普勒雷达已成功应用到飞机、导弹和深空探测器等飞行器上,在自主导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告介绍了多普勒导航雷达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介绍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最后给出多普勒雷达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用于自主导航的后续发展方向。

报告人简介:

 

戴宗武(1985-),男,高级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目前任职于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03所,担任雷达导引头产品室主任、型号副总师,所科技委委员。长期从事主被动雷达导引头、多普勒导航雷达和数据链产品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H863课题、十三五总装航天装备总体研究发展中心课题等项目。

 

报告30:稀疏阵列优化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

报告人:王向荣 副教授

内容简介:传统阵列信号处理严格遵循空时对偶性,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框架下谨慎开展。该框架下的均匀布阵方式不仅造成阵列体积大、成本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还会产生信息冗余和数据沉积。稀疏阵列采用非均匀的布阵方式,成倍地减少了天线和通道数目,极大地降低了阵列系统的复杂度,并且提升了阵列的空域分辨率。由于稀疏阵列极大地减少了空域采样点数,信息采集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减少,需要开发稀疏阵列专用的信号处理技术。稀疏阵列信号处理被IEEE Fellow,比萨大学的Fulvio Gini教授评为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第一个Grand Challenge。本次讲座将会介绍稀疏阵列优化设计及信号处理相关的最先技术,包括用于参数估计、波束形成、波束合成、目标识别以及雷达通信一体化中的稀疏阵列技术。

报告人简介:

 

王向荣(198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2015年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在美国维拉诺瓦大学高级通信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2016年10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雷达通信一体化等。 


更多学报通知请点击阅读原文
↓↓↓

相关阅读

直播预告 | IEEE遥感学会2021年前沿论坛
雷达学报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举行
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学报历程 | 回顾“先进微波探测与信息处理高级研修班”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专刊——纪念我国SAR成功研制四十周年
【最新成果】基于视觉显著性的SAR遥感图像NanoDet舰船检测方法
博士论坛 | 深度学习在三维SAR稀疏成像中的应用前景展望(视频)
学术讲堂 | 海上目标探测——全极化超表面隐身技术(视频)
学报课堂 | 雷达原理与系统 第三十六讲 调频法测距(视频)
编辑:袁家雯 高山流水
审核:岳冰莹 贾守新
声明
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雷达学报》。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雷达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