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第十八期上线啦!

教育部关工委 教育部关工委 2021-11-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是绝缘技术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2016年5月18日参加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回母校”的精彩片段。


自强不息

永不言弃



雷清泉


绝缘技术专家


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长期从事工程电介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特别是纳米电介质及其复合物的结构运动及性能研究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在承担社会工作的过程中

得到很好的锻炼




主持人:

当时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大家的学习已经步入正轨了吗?


雷清泉:

我是从四川农村来的,小时候父母去世的早,跟着奶奶长大,我从11岁开始就干农活,什么农活都干过、都会干,所以我抬东西、扛东西都没有问题,我当时挑东西飞快飞快的,比他们城里来的都快。我现在手上还有茧,我很喜欢干活,一干活儿特别高兴。我记得我们那时侯没有钱,我们的体育场,就是现在的体育场,跑步的时候我打赤脚,因为家里没有父母给做鞋,经常就打赤脚在草地上跑。因为在四川老家跑惯了,根本没有问题,要是上海等来的学生肯定不行。

当时交大学子学习也是非常用功,我一进大学当了课代表,后来又当了电工课代表,电工课是当时电气工程最难的,还有电介质物理,叫“天书”,也是最难的课程。后来又当学习委员、生活班长,社会工作不容易,但我不感到累,跟大家融入得也很好。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很好,所以做得很认真。我的考试成绩还是很好的,因为当时交大推荐研究生只有两个人,我是其中之一。

2


  条件很艰苦,

但是我毅然决然




主持人:

经过这样的一番学习,交大的毕业生毕业后都会分配到祖国的哪些地方去呢?


雷清泉:

因为我们那一年比较困难,1962年是我们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当时一般是7月份毕业,我们那一年拖到10月底才分配,我记得10月中旬才下的方案,分配的比较晚。当时我们两个班,由于改无线电系、工程物理系调转了一些人,大概60个人,毕业时大概42个人,有留级的、退学的,等等。当时大部分人都分到北京、上海,其他的都在大城市。我们那个时候到东北叫支边,国家还给一个大棉袄,保暖用的,条件很艰苦,但是我毅然决然。因为我希望做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就能完成陈老师(陈楷)的教学事业,继承他的科研,其他什么都没想就去了。在那儿我觉得成长的很快,我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对我一辈子来讲,我这个路走是很正确的。

3



自学是我最大的成功





主持人:

我知道雷院士也是前后学了四门外语,甚至您有法文的译文、德文的译著,都是对您的科研很有帮助的。


雷清泉:

我记得我大学毕业,开始到东北每个月工资是四十六块五,当时我花了二十多块买了三本大字典,我外语学的比较好的一些。我印象很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初我们考试时,机械部考三门课,一个是外语,一个是技术课,我考的电工、物理,然后考的数学。德语我考了71分,机械部第一。当时出国都要有1年培训,我只有3个月就出去了。数学我也比较好,我考了82分,因为数学十几年没学了,空间几何、微积分都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但是我们交大学习基础很厚,就那么短短的一年时间,我数学考了82的分数。我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对比,当时中山大学数学系的一个老师,也是中山大学毕业的,他教了几年的高等数学,结果考的成绩都是82分,我和他完全一样。之所以取得现有的成就,数学、物理、外语的基础非常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做的半导体,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物理基础比较好,自学了很多(半导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所以自学是我最大的成功。学完以后,1982年我首先给研究生开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当时我们学校连物理系的老师都不敢开。所以,我认为交大给我最大的成功,一个是自学、一个是基础。我还有一个回忆,当时交大搞教改,叫“自教自学”。第一章讲完了,第二章讲之前,我们先要自己备课,给同学讲一遍,然后再听教师讲课。我觉得这是交大教改最成功的一个方面,我记忆尤深,不是预习,而是先自己读完了给小组内同学讲一遍,然后再听课,这就收获很大了。

4



 

有一种精神在支持,

始终没有放弃


主持人:

当年雷老先到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时候,他面对的是团队里没有一个博士的困境,而且是没有任何实验器材和设备的。当时美国的海陆空三军和飞利浦都在研发这个项目,但都没有成功,雷老研发的传感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的。


雷清泉:

半导体物理我也很熟,而且恰好阅读了《高分子半导体》这本书,我看到书中的一些参数对温度压力的变化很陡,敏感性很强,就提出了制作传感器。但当时做传感器很困难,什么条件都没有,连万用表都没有。从传感器的材料合成到设计,再到工艺路线,再到标定、信息处理等,所以一切东西都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报国家发明二等奖时,有评审专家说,你们所有都是发明,没有一样不是发明,全都是你们自己的。我们确实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13年中,我们经历了数百次失败,我们都想放弃,但有一种精神在支持,始终没有放弃。


小编的话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下期更精彩,敬请期待哦!

网站

微博

微信

喜马

教育部关工委交流平台

长按关注  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