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寒假没有作业
(原文首发FT中文网)
(文/徐海娜)寒假,比起暑假来,时间上要短得多。加之又有一个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做为核心活动,令一个月(有时还不足一月)的寒假,感觉上更加稍纵即逝。
孩童时期,每日上学最期盼的就是放假,而放假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那一大本作业。暑假比较漫长,作业或不足挂齿,但对于寒假来说,作业简直就是学生的心头之痛。
不知道多少次,我想象过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可惜这个梦想到了我的下一代,才变成了现实。只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依旧只是个梦想。
父母和老师总是有很多担心,说什么“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把学校假期当成补习的好机会,却忘记了终日在课业上努力的孩子也有疲劳需要休息的时候,忘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古谚;更加忘记了学校课业并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全部,还有自然、家庭、社会这些更广的天地需要孩子们有时间去探索和从中学习。
没有作业的寒假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
一直以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活动都是被精心设计好的,每天上什么课、学习什么内容、回家完成什么作业,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决定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诚和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学校教育中的应有之义,这一点相信不太有人反对。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第19条和20条也分别强调了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但是这些原则性的东西有多少能落实在每日的教学中呢?
虽然许多学校和老师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每日编排满满的日程表中,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孩子哪有时间去思考?如果说在每个学期中,学习进度必须保持,那么到了寒暑假就是一个可以停下来,调整一下的机会。
孩子们天然地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多发自内心想要探索的领域,假如没有寒假作业的羁绊,孩子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也许是读几本课外书,也许是多练习几段自己喜欢的舞蹈,也许是和小伙伴们相约去博物馆和公园。无论做什么,如果都是孩子自发的,相信孩子都会从中学到东西。
况且,寒假作业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否真有意义还另当别论,只说有多少老师会在开学后认真批改那些寒假作业呢?有学生还提出,寒假作业的真相是,会做的题不过是在重复,不会的也不能打个电话问老师,大多就抄一下。这样的作业是否真能令学习进步存疑。
虽然近十年来,一些学校在假期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做出了很多创新,突破了原来只是抄抄写写算算的模式,但可惜的是,这样的“作业改革”并不彻底。无论怎样创新,哪怕只是写个阅读报告或观影心得,只要还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它的魅力便大打折扣。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教育界围绕中小学生是否应该有家庭作业的问题一度争论不休,但是他们的现实情况与中国很不同。欧美有些中小学校甚至完全“禁止”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这些极端做法,曾把要否作业的争论推向了白热化。
Harris Cooper是杜克大学著名教授和在家庭作业方面持续研究数十年的学者,也是不断再版的Battle over Homework: Common Ground for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Parents一书的作者。
基于这方面超过60项的研究,他指出,学生做作业和成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他支持布置作业,但是同时也指出,过量的作业对成绩来说并无裨益。
他还提出一个有名的“十分钟法则”,是说小学一年级应该每天只有十分钟的作业,二年级再加十分钟,以此类推。对于要参加大考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练习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练习并不会对成绩有显著影响,就算是对高中学生来说,每天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课后作业对于成绩提升没有任何作用。
UWC Atlantic College已故前校长John Walmsley则认为,教育的最真实的目标应该是鼓励和培养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爱,而不是只看成绩,所以他反对给小学生和初中学生留作业。
他认为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否必要,首先要审视三点:一是“家庭作业对学生的个人教育目标有益吗?”二是“家庭作业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三是“教育工作者如何防止对学生施加过度压力并帮助父母支持孩子们的学习?”
尽管人们对于上学的日子是否该有家庭作业争论不休,但是在周末、学校大假和各种重要节日的假期,不给学生布置任何必须完成的作业,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共识。
虽然劳逸结合才效率高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适当“停一停”的好处并不仅仅是能让人得到休息这么简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儿童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可是我们的成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闲下来。
其实,只有适当的闲适才能让孩子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人说,没有作业,孩子就成天睡懒觉。如果让孩子们来说,孩子们多会说那是因为“还没有睡够”。天性爱玩的孩子,假期睡够了之后,一定会发展出别的可做的事。
有的孩子用假期的时间创作了自己的漫画书,自己写的故事、自己设计的游戏,有的孩子利用假期学习了一项新的运动,有的利用假期去做义工等。还有一个孩子,曾经在放假的时候,找出一本折纸书,整整玩了一天的折纸。我觉得这也是有意义的,折纸也是一种独立学习。这些平时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都是发展他们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没作业的寒假是修复家庭关系的契机。
现在这个时代,若说有什么最能破坏亲子关系,无非就是作业。围绕孩子的作业问题,人们甚至创作了很多网络“段子”,例如有想要提早嫁女的父母,主要诉求就是“现在就接走,好把作业辅导了”。连“远交近攻”一词也有了新的含义——“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离得远一点,还能稍微交流交流。离得近了,想不攻击他都很难。”
前不久,有位朋友的孩子要参加小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孩子在复习功课的时候,忽然问妈妈,“如果我考不好,你会不会揍我?”妈妈反问说,“你考试和我有什么关系吗?”这是个睿智的回答。作业问题,和考试同理,本来都是孩子的事。可是,在现实中,为了作业问题和孩子关系恶化的父母并不少。
可见让孩子自己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也不是家长一厢情愿就能做到的事。大概也因为这样的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部等9部门前不久联合发布的最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才明令学校“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除了令人讨厌的寒假作业之外,我关于小时候那些寒假的记忆都是美好的。那时候,我每天差不多都会加入家人为过年所做的各种准备活动中。年前大扫除,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把屋子里的东西全搬到院子里晒太阳;腊月二十三,二婶子总会买回祭灶糖给我吃;写对联的时候更有意思,爷爷屋的大堂铺一地红纸最好看,然后再各家选了喜欢的去。北方的年节近了时,各家各户还要“炸供”,就是制作各种油炸的面点和丸子。由于制作的量大,往往一家老小全上阵。我随父母今天在爷爷家帮忙,明天在外婆家帮忙,春节未到已经团聚了几次。于我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记忆。
假如孩子们没有寒假作业,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些家庭活动中去,哪怕是和父母一起去超市买糖果,和祖父母一起玩一次纸牌,也都是“重要的小事”。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有句名言:“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尽管成人们未必享受过年带来的一切麻烦,正如芥川龙之介所说,“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但是带着孩子一起投入这些活动,会令孩子的情绪发展更加健康,同时这些麻烦琐事也令成人有机会与孩子修复关系。
孩子在与成人的各种互动中,也能学到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孩子和家长也会更加了解和理解对方,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也在其中自然而然地发生,而这些也都是“教育”。但是假如寒假还要去补习班,寒假还要写一大堆作业,孩子哪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与家人互动呢?
没作业的寒假与面对未来的无数可能性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指出,现代父母们“他们的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焦虑已然与这个时代不再匹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父母依旧以为人生是一条直线,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上升。我记得有一次在旅行中,遇到一个可以抒写愿望和理想的场合,有位5、6岁左右的孩子在属于自己的风筝上写上了“消防员”三个字,可是父母不罢休,一定要求他再添上“牙医”两个字。在他的父母眼中,不管孩子小嘴撅得有多高,所谓“前途”连一次玩笑都开不得。
可是,只要我们回头看看这个时代的巨变,看看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就会知道,我们处心积虑为子女铺就的未必是一条人生坦途。现代的许多人对于职业都不是“从一而终”,人生也是有各种起伏。有的人到40岁时说“我的人生刚刚开始”,有的人80岁仍会开始学习一门新专业。
未来谁能测透呢?90年代我们学习的计算机语言是Basic,操作系统是DOS,说起来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其实不过才二三十年。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你跟得上吗?同理,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今天我们以为是优势的东西,未来可能反成劣势。
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呼吁重视培育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不是没有原因的。然而终身学习能力从哪里来?从日复一日的作业中来吗?还是从人内心的学习热诚而来?我想各自都已有答案。假如面对一个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学生,教育者不做任何改变,如何指望他上了中学就能突然爱学习。对于已经对学习感到厌倦的孩子们来说,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就是他们休养生息的时候,让他们的大脑有机会“转变一下频道”,从而可以恢复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现代教育学的无数研究表明,一个人成长为在某个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之一便是内心有“持续的热情”。不管父母们是否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样的假设,小心保存孩子的学习热情,对于孩子的未来来说绝对是有益的。
现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的时代。著名连锁便利店“7- Eleven”("7-11" )的前身叫Tote'm,由于营业时间延长为上午7时至晚上11时,才改名叫“7- Eleven”,那是1946年。然而现在这些便利店大多通宵营业。学习资源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过去,我们的学习资源被垄断,只有在特定的场所里,特定的时间中,我们才能接受“教育”。可是开放的网络已经令各种优质的学习资源变得唾手可得,这些甚至不需要经历“7- Eleven”的阶段,直接就从零变成了“7/24”的模式。一周7天24小时,只要你想,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网上公开课程都免费,很多欧美大学,都在致力于“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的建设,未来的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什么稀缺产品,反而,人有没有求知的热情,将比知识本身的获得更为重要。
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带来的好处无法计算,也许孕育着未来的无数可能性。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孩子已经在享受没有作业的假期了,可是还有很多孩子依然被假期作业折磨。结尾,请允许我抒写一种想象: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学校宣布不再有寒假作业,恐怕才算得上是真减负,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