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理政案例评选 / 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技术融入很重要!

2018-01-17 王垚 蓉城政事

1月11日起,成都首届“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评选活动进入到专家评审阶段。专家组成员纷纷对参选案例进行了专业的评审。日前,政事君专访了专家评审组成员——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对于这些候选案例,他是如何点评的呢?


作为长期从事电子政务领域研究的专家,杨凤春对于各地互联网+政务的发展和形态,都很熟悉。在评审此次参赛的28个案例时,他表示,自己除了看重案例本身所解决的问题,还格外关注“互联网、新技术色彩明显的”案例,关注其是否发挥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理政优势。


案例点评


1利用新技术解决资源有限的问题


“让每个手里拿着手机的老百姓,都能把污染源拍下来上传给政府部门,这就是一个好的新媒体互动产品”,杨凤春举例称,20号案例“双流开辟‘人联网’大数据环保监测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较好地发挥了互联网优势和价值的案例。



他表示,其实政府部门在很多治理领域,都会面临涉及面广、点多、量大、复杂程度高等情况,治理难度会很大。政府部门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治理对象,最大的治理难度在于,政府部门资源有限,例如人手、设备等,并且不可能无限添加。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部门唯有向技术要资源,要能力。技术利用好了,能够很大程度上替代解决问题的传统资源。


在这一案例中,“人联网”大数据环保监测系统能够在技术上实现人人监控,实时定位和监督,就极大程度上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了原本需要大量传统资源才能达到的治理效果。


2网络理政新方向:实时交流


在杨凤春的点评中,另外一个具有明显互联网色彩的案例,是17号案例,成都人社网上答疑长期照护保险。

   

他称,其实网络理政的实践方式方法,如热线、邮件等,大家都很熟悉了。而在17号案例当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线“实时交流”。因为例如留言反馈、电子邮件等,都有等待期,与市民的交流形式并非实时互动,但实时交流,其实是交流互动最为有效的形式。在这一案例中,政府部门针对某一政策或某一问题的解读,采用与网友们实时交流互动的形式,这就让问题的反映和解决,得到了最高效的沟通和反馈。在他看来,实时交流,是网络理政未来应该探索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3网络多“跑路” 群众少跑路


在杨凤春看来,参选案例中还有一些推动了公共服务高效化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如21号案例“微户政”解决户籍办理排号难、16号案例市民可在家打印“无房证明”等。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尽可能多地替代跑路当面办证的流程。这一点正在日益普及,公安局、房管局等市民办理的相关证照较多的部门,牵头简化办证流程,牵头使用在线手段替代当面跑路,是十分具有示范意义和效果的。


此外,杨凤春还建议,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电子证照库的应用,避免部门之间重复搭建平台。“基础在网”,一定要在支撑和形成网络理政的基础环境上多下功夫。


往日精彩


1. 人民日报这篇署名“宣言”的文章,你有必要好好看看


2. 四川乡村振新战略怎么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这些重点要求


3. 王东明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


4. “生活城市”成都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消费力:特斯拉销量全国第三!


5. 网络理政案例评选 / 反映民生难题 网络理政平台“一键直达”


6. “歪”混凝土搅拌站污染凶 成都关了128家!


蓉城政事记者 王垚 编辑 周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