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忽悠曲线

GEORGE陈果 陈果George 2022-08-17


我在👇文章中介绍过Gartner的“风(Hu)潮(You)曲线”模型,并且罗列了Gartner在国外的研究,

零售创新 | Gartner零售技术风潮曲线15年


以下是我利用这个模型,对中国消费品零售数(I)字(T)化圈的观察:


 一、应用成熟阶段:

  • 在线POS、WMS、ERP等,已经经过多年的验证,成为消费品零售里最成熟的核心IT应用

  • 扫码购、移动支付/融合支付已经成为新兴零售数字化的标配

 

二、走出谷底的爬坡阶段:

  • SocialCRM会员:市场理念导入期已经有5年左右时间,随着微信渗透率和使用率不断提高,该方案已经接近成熟期

  • O2O/到家服务:5年前初入市场时,曾经经历了一阵理念的混乱,究竟该企业自己做,还是依赖平台?具体的交付路径和商业模式也不清楚。随着本地生活、众包物流等平台的行业整合,该应用逐渐走出低谷,走向成熟。

 

三、走向谷底阶段:

  • 无人零售: 包括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几年前被大量炒作,由于客流不足、运营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清晰,正在寻求新突破;

  • 阿里新零售赋能:阿里从2017年开始推出“新零售赋能”的举措,包括店员的钉钉端、手淘内的门店云店及顾客会员、天猫站内营销资源辅助、数字化广告资源辅助等等一系列手段,希望实现传统线下流量向线上转化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尽管也取得了一些企业支持,但是由于先天的“墙内花园”商业模式限制,要实现用户旅程的全数字化覆盖,和预想的效果还有差距,热度有所下降,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

  • 微店:主要借助微信生态,既包括SaaS模式的微店,也包括基于二维码的微信小程序电商等“social-Commerce”形式,开始时间略晚于阿里新零售赋能。由于这类全渠道电商流量的社交属性,目前还在寻找彻底走通全链路,发掘商品数据价值,为企业既有流量带来增量的商业价值;

  • 物联网门店:包括人脸识别、智能货架、数字化价签、互联设备、物联网识别商品等等门店数字化手段,由于投入巨大、收益不明显,企业投入门店数字化改造的ROI还不清晰,从概念热炒进入到务实探索阶段;

  • 中台:主要是指整合的全渠道零售和顾客运营的“无头电商”平台,对于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薄弱,全渠道零售商业模式不清晰的企业,在实施中碰到不少具体问题。“中台”作为一种企业软件的架构风格,概念本身很好,但是“新零售中台”的概念被过度炒作,容易造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局面。

 

四、忽悠顶峰状态:

  • 实时大数据分析:包括销售、运营、商品、顾客等实时数据分析,亦即所谓“数据中台”。随着技术的发展,实时大数据分析应用已经成熟。不过,一些企业自身IT基础薄弱,缺乏数据分析文化,还有很长的概念炒作后的应用探索阶段。

  • 私域流量:包括直播、社交媒体会员运营等,随着基于数字化渠道的会员应用成熟,以及企业自建CDP/DMP数据平台,如何实现付费流量向会员转化、留存,这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但是这对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 CDP/DMP:营销技术(MarTech)的应用,即企业自建用户大数据平台,并且基于平台进行顾客洞察和自动化营销,即将成为最热门的行业话题和IT应用投资热点。不过 ,CDP和中台有一样的问题,在现有技术架构下,对企业自有的IT开发能力要求太高。

 

五、向忽悠顶峰爬坡状态:

  • 劳动力管理:人工成本其实在消费品零售的运营成本中占比甚高,劳动力管理数字化长期以来是国内消费品零售企业忽视的领域。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力管理的合规性要求提升,WFM逐步开始成为关注热点,不过这个领域的应用普及性、解决方案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炒热。

  • 低代码开发平台:这个话题和企业PaaS平台、中台、CDP等概念连在一起,“中台”和CDP实施最大的瓶颈是企业难以拥有太多的自有软件开发资源,低代码开发方式也许是“中台”的救星,现在已经开始了一波忽悠炒作。

  • 智能商品/智能补货:商品和供应链是零售业运营的核心能力——在商品方面,利用IT和人工智能等,提升采购选品、销售定价、促销、清货折价、门店商品组合等等的能力,在供应链方面,提升销售预测、动态库存控制、自动补货、物流网络优化、运输优化等能力——可能是太偏科学、偏理性了吧,虽然是企业核心能力,技术上也并不新鲜,可是中国市场上却少有IT公司进入炒作。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探讨。

 


 数字化转型,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