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谈话14 | 谣言类型学 (总第22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354fmjpr1
Q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生活中总有谣言的存在,它产生的原因和类型有哪些?
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张雅静记录整理
谣言的产生
谣言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有的谣言的形成是出于人们的无知,有的谣言的形成是由于私利的驱使,有的谣言纯属是恶作剧的性质,但更多谣言的产生来自于人们对于未知信息的恐惧,或者是对某个社会事件不满意而做出的一种抗议。
置身于中国社会中,大部分谣言的产生来自于公众对信息的不了解,特别是对政府信息不了解,对应该知道的关键事件、关键数据不了解。所以这种恐慌和压力,就会凝聚成谣言产生的一种动能。
还有时候一些谣言,并不是因为信息公开导致,信息公不公开都有谣言,这当中往往存在一种政治怨恨,人和人之间、阶层和阶层的碰撞,他们会产生受到伤害而无力反抗的情况,这种怨恨的积累产生强大的动能,作用于反抗压迫者和伤害者。在不公平的社会中,有些社会阶层由于长期受到伤害而产生社会怨恨,因此通过造谣释放怨恨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创造一个公平文明自由的社会,使人们掌控好自己的生活,并满足对社会的预期,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听课笔记
文/张雅静
狼来了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放牛娃一而再再而三编造谣言,欺骗人们“狼来了”,玩弄了大家的感情,等到真的狼来了以后,却没人再愿意相信他了,最终他失去了大家对他的信任。这应该算是我们听过最早的关于“谣言”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说谎,要诚实守信。故事结束了,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谣言是什么。
谣言是什么
《辞海》中对谣言的定义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谣言通常伴随着某种社会情绪。奥尔波特·波斯特曼在《谣言心理学》中提出谣言传播的公式。
R(rumor)=I(important)×A(ambiguous)
即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问题的模糊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泄露后,有人谣传我国食盐储存量不足,一度导致“抢盐风波”的产生。还有,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由于官方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事件本身又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这同样也会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低门槛、传播速度快、弱审查化,匿名机制等特点,谣言则更难追根溯源、难以追责治理。但是由于谣言往往带有破坏性的特点并伴随着负面的社会情绪,因此,建立预警机制、及时疏导不安情绪、治理谣言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则需要我们每个社会主体共同的努力:致力于建设规范、公正、透明、善意的新社会。
感谢阅读《杜课》,下期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摄像|代黎明 范德兰 魏安
剪辑 | 郭诗雨
文案|张雅静
编辑|张雅静
责任编辑 | 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