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15|拯救报业,社区报何以可为?(总第24期)

2016-12-11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52l511rz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职研究生

社区报在国内是否具有大发展的可能性?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A:杜骏飞,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讲述/杜骏飞 整理/黎佳瑜


在传统报业面临困境、不断衰亡的过程中,社区报正在逐渐展现其活力。实践向我们证明,社区报依然风起云涌。日本报业是时常被讨论的范例,其最重要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强大的社区性,即对在地服务的重视与无微不至的服务扩展性。


传统报业一般有三个追求:一是无远弗届,即报道任何地方的新闻;二是多多益善,新闻读者越多越好;三是无所不包,新闻内容越多越好。社区报与传统报业截然不同,具体体现在:新闻价值从接近性转为亲近性,从人民性转为人群性。


首先,我们服务的受众只是一小部分人,较之“大众”可能有所损失,但所聚集的却是一群忠诚的粉丝,是最重要的生命力。其次,相比于传统报业的无所不包,在地化的新闻强调“少量”。最后,新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粹越好。


社区报的框架决定了它必须精选对本地有用的新闻。如此缩小服务半径、优化新闻产品、提供精粹贴身的新闻服务,也许可能要失去一个世界,但将会得到整个家园。


听课笔记

文/黎佳瑜


社区报(Community Newspaper)是一种小型地方报,其对象以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主。早期的社区报,只是美国乡村流行的印刷品,彼时它的名字还是“乡村报纸(Country Newspaper)”。这种形态的小报传入城市,直到1960年以后,才逐渐被统称为“社区报”。相对于都市报,社区报主要为该地区居民服务,使当地居民或外人能够更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而能产生共通的认同及参与感。



社区报在中国

2001年8月,深圳的《南山日报》拉开了中国社区报发展的序幕,但第一份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其实是2004年的《巷报》——因为资金问题,《巷报》仅创刊一年就被迫停刊。彼时的社区报,不仅面临着资金、管理、政策等问题,报纸本身也有“旧瓶装新酒”之嫌——打着社区报的名号,办的确依然是机关报、都市报。因此,社区报曾一度面临困境,多份报纸相继停刊。


2006年,《广州日报社区报》和《新民晚报社区报》相继创办,对社区报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都市报同质化带来的激烈竞争、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等因素,使不少都市报寻求新发展,纷纷创办了社区新闻版。社区报从新闻版向独立报刊的过渡,发生在2011年以后。这一年,《法制晚报》在原有社区新闻版的基础上,开始发行社区报,以此为开端,许多媒体也纷纷开始独立发行社区报。


社区报的发展,逐步展现了对民众的进一步区域划分的优势。在纸媒逐渐式微的今天,规模小、数量多的社区报能否成为传统报业的救星?



“小而精”

我们所熟知的都市报,有着传统报业的印记。《搜狐传媒》曾于2013年发布了《中国社区报现状调查》,将社区报与都市报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与都市报相比,社区报发行量并不大,且绝大多数社区报都处在“免费派发”的阶段,在经营和管理上还有很多探讨的空间。但是,在“大众”逐步向“分众”过渡的当下,社区报所提供的新闻服务更加细致,也更加贴合目标受众的需求。


在传统的报业习惯中,新闻涵盖面广,内容多,这一特点在大数据时代中,被新媒体加以放大。比起“获取信息”,我们如今更需要的是“筛选有用信息”。社区报的分众特点使它恰好能够适应从“大而广”到“小而精”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区报,作为以提供社区新闻和服务性为主的报刊,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社区报是“舶来品”,要中国本土发展壮大,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转型与探索总是要面临瓶颈与考验,但只要适应社会现状,积极革新,就能开拓稳定的市场。


感谢阅读《杜课》,下期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拍摄|代黎明  范德兰  魏安
剪辑 | 范德兰

文案|黎佳瑜

编辑|黎佳瑜

责任编辑 | 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