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谈话17|巴别塔:新媒体如何塑造我们人类?(总第26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0354tqegps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议程设置理论与拟态环境是否冲突?
互联网使人类相互靠近了吗?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丁丽茹记录整理
现实世界的投影
柏拉图有一个“洞穴人”寓言:洞穴中的囚犯无法转身,于是将火光射到洞壁上的投影当做真实世界。“拟态环境”就是一种投影,而媒介就是囚犯身后的火光,当火光开启,投影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形,我们不可避免的通过这个图形来认识现实世界,并作出决策。但人类并非洞穴人,受众有选择性认知机制,即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议程设置的力量
媒介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却能影响人们“想什么”,这便是媒介议程设置的力量。曾经我们以为媒介就是拟态环境的制造者。但随着人们对传播和媒介的认识,今天我们谈论媒介议程设置理论时,更多的是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把传播学调到一个适切的角度。一方面,受众是积极主动的,在解读媒介设置的议程时可以是顺从的、协商的,也可以是对抗的。另一方面,设置议程确有一推之力,受众的解读依然受拟态环境影响。
自我议程设置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尤其在社交媒体上,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和自我强化效应更加明显,个人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建构自己的信息环境,即个人可以自我设置议程,建构个人的拟态环境,而对环境外的信息,可以选择忽略、排斥,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里,我们要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大众传媒确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重要的作用必须投影在一个愿意被投影的人身上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巴别塔传说
圣经《旧约》里有一个“巴别塔”的传说:人类欲图联合建造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让人类忘记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无法沟通,还由于误解而相互争斗,最后巴别塔计划宣告破产。今天,互联网似乎赋予了我们建造巴别塔的技术条件,让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沟通能力,然而我们的认同能力却进一步降低。这未必是好事,但这就是现实。
听课笔记
文/丁丽茹
提到拟态环境,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看过的那部电影:《楚门的世界》。楚门生活在“桃源村”,一个由电视节目公司搭建起来的巨大摄影棚,每个角落都隐藏着镜头,来向全国观众直播楚门的一举一动。
艺术源于生活,又往往高于生活,以至于18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电影中窥见生活的镜像。
看看我们身处的这个“地球村”:大量的媒介依存症患者,信息泛滥和信息匮乏并存,个人信息被数据化和云存储,人人皆有麦克风和摄像头,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景式监狱”,我们传播一切,我们的一切被传播。
我们不就是“地球村”里的楚门吗?然而,我们却无法像楚门一样去逃离这个村子,因为拟态环境已然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两者之间边界消融,我们甚至无法区分这两个世界。
当拟态世界越来越现实化和环境化,比起逃离,不如思考如何让这个拟态世界更加真实理性,沟通顺畅,好让我们建造人类的巴别塔。
媒介探照灯
自媒体时代,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和解释功能有所弱化,但弱化并非消失。大众传播依然是公众的“探照灯”和“瞭望者”,依然为公众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投影。媒介恪守什么样的准则,如何报道,以及报道什么都将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媒介素养
互联网让“受众”成为“用户”,不仅能主动设置个人议题,还能通过自媒体发声,成为“拟态环境”的建构者和影响者。因此,公众的媒介素养就不仅仅是指理智的消费信息了,还应理性的生产和再生产信息。“拟态环境”已成为由多方共同影响的格局。
做梦是奇怪的,照镜子同样奇怪;
那里面,普通的陈旧的日常生活节目,
会包含反影所精心制造的
一个虚幻而深刻的世界。
——博尔赫斯《镜子》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周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拍摄|代黎明 范德兰 魏安
编辑|丁丽茹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