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前的朱镕基
上海往事:进京前的朱镕基
来源:《Vista看天下》2013年第22期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张图为1990年10月1日,朱镕基到上海益昌薄板厂建设工地考察
“还是要大胆试点,虽然有一点政治风险,但上海不同于其他地方,不采取一点深化改革的措施,怎么搞得下去啊!”
30万字的《上海讲话实录》摆到朱镕基的案头,他逐字逐句审阅。这是他自国务院总理任上退休后第三次出书。其内容涵盖他进入中南海之前主政上海的那段往事。
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那段时期,对朱镕基本人、对上海,甚至对中国而言,都非常重要,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最微妙的一段时期。“左”、“右”之争重新困扰国人,“资”、“社”之辩,也拉扯着执掌权柄的政治人物。中国社会再一次面对向何处去的选择。
就是在这个当口,朱镕基受命上任,主政上海。当时的上海几乎可以说是缩小的中国,反之,中国是扩大的上海。朱镕基在这座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城市里,坚定地推进改革,奠定了现在上海金融地位的雏形。而他主政的“朱氏风格”,也开始为外界所熟知。
随后,被邓小平称为“党内高级干部中真正懂经济”的朱镕基,离开上海进入中南海,由副总理到总理,登上更大的政治舞台。
当2013年,《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出版之际,再次回首那段往事或许更能理解,他二十多年前的作为,给上海这座城市乃至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多大变化。
上海,盛名不副
1987年底,朱镕基以上海市委副书记的身份抵沪时,面前的这座城市,除了昔日的荣光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那层荣光,要在一组数据里才能找到。这座城市,依然保持着诸多全国第一:它的工业产值、出口创汇、上缴利税、调拨往各地的商品、输送往各地的技术力量,都居全国第一位。
但这种荣光又成为城市难以承受之重。这座好似雷锋的城市里,没有一栋摩天大楼。地铁还未开工。机场里没有公用电话,指示牌上没有英文说明。玻璃厂窗子的玻璃是坏的。菜市场里买不到充足的蔬菜。没有足够的住房,上海人只能三世同堂挤在狭窄的空间里。出租车市场混乱,司机敢敲解放军的竹杠。交通太差,市民上下班等车要花两三个小时。人均道路面积全国倒数第一、人均居住面积倒数第一……终于出现一个全国第一,却是“三废污染”。
掏空了自己之后,上海变得拥挤、破旧衰败,“十里洋场”、“东方巴黎”的盛名,早已不副。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后,这座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重镇,迅速被广东等沿海省份超越。它空余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却没法像拥有珠海、深圳特区的广东那样灵活转身。其制度之僵化,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大量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在上海,因为计划经济的阴影,制成品却不能提价,一件棉毛衫的利润只有2分钱,众多企业难以为继。
朱镕基对此看得一清二楚。“生产上不去,上海经济无法振兴。”1988年3月,朱镕基在对上海市党员干部讲话时说道,前两个月,国营企业是负增长,利税也在下降,上海市整体工业增长才5%,而广州增长23.6%,北京14%,天津8.8%。“现在上海是非常困难,我们在转向商品经济的过程里缺乏经验,这方面我们不如广东、江浙,因为我们吃‘皇粮’已经吃习惯了,一下子改过来不容易。”
转自:力荐
往期推荐: